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剂量顺铂周期化疗促进肿瘤特异性免疫应答降低宫颈癌再发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丽华 胡万芹 +1 位作者 肖肖 杨静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顺铂周期化疗对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及宫颈癌再发率的影响。方法建立TC-1肿瘤细胞C57BL/6小鼠模型,分为3组(n=5):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绘制3组肿瘤生长曲线,用药结束后7 d检测3组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 目的探讨低剂量顺铂周期化疗对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及宫颈癌再发率的影响。方法建立TC-1肿瘤细胞C57BL/6小鼠模型,分为3组(n=5):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绘制3组肿瘤生长曲线,用药结束后7 d检测3组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HPV-E7特异性CD8+T细胞的数目。同法建立小鼠肿瘤模型、分组、治疗,治疗结束后7 d,切除肿瘤组织,下腹部对侧接种TC-1细胞,观察肿瘤再发率和小鼠生存率。结果(1)顺铂低剂量周期疗法和高剂量疗法抗肿瘤作用相似。(2)低剂量周期疗法组PBMC中HPV-E7阳性的CD8+T数量显著高于高剂量组和对照组。(3)低剂量周期疗法组肿瘤再发率显著低于高剂量组和对照组;(4)低剂量周期疗法组肿瘤小鼠生存率显著高于高剂量组和对照组。结论顺铂低剂量周期疗法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其通过促进肿瘤特异性免疫应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肿瘤再发,提高宿主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周期化疗 免疫应答 宫颈癌 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多周期化疗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3
2
作者 荣小乔 饶小英 《当代医学》 2009年第9期126-127,共2页
总结63例乳腺癌多周期化疗的护理体会。乳腺癌病人多周期化疗中,不同时期的心理特征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及时减轻病人的化疗毒副反应和密切观察及早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是保证病人顺利完成多周期化疗的关健。
关键词 乳腺癌 周期化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短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恶性肿瘤患者多周期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马晶晶 曹梦璐 +3 位作者 姚雨君 邹凤 李亚军 喻皇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815-2819,共5页
目的对比长、短效粒细胞刺激因子对恶性肿瘤患者多周期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2019年7月至2020年2月期间使用长、短效两种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经多周期化疗造成骨髓抑制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目的对比长、短效粒细胞刺激因子对恶性肿瘤患者多周期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2019年7月至2020年2月期间使用长、短效两种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经多周期化疗造成骨髓抑制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117例,其中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短效,rhG-CSF组)54例,使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长效,PEG-rhG-CSF组)6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髓抑制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化疗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经治疗后PEG-rhG-CSF组患者WBC/ANC恢复至正常值范围所需的时间为(3.53±1.38)d,短于rhG-CSF组(4.52±1.78)d(P<0.01)。WBC/ANC升至正常范围后的维持时间在PEG-rhG-CSF组是(11.07±2.98)d,而rhG-CSF组是(6.04±2.43)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G-CSF治疗3 d后rhG-CSF组患者WBC/ANC恢复至正常范围的比例为59.20%,而PEG-rhG-CSF组患者为69.80%。结论rhG-CSF和PEG-rhG-CSF对恶性肿瘤患者多周期化疗所致骨髓抑制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对WBC/ANC的恢复PEG-rhG-CSF组优于rhG-CSF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 恶性肿瘤 周期化疗 骨髓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妥珠单抗联合调强放疗及周期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4
作者 金红艳 刘倩 +3 位作者 葛四平 田勇 赵能刚 何为 《实用癌症杂志》 2017年第3期461-463,共3页
目的探讨尼妥珠单抗联合调强放疗及周期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43例,行尼妥珠单抗联合调强放疗及周期化疗治疗;对照组患者37例,行调强放疗及周期化疗。比... 目的探讨尼妥珠单抗联合调强放疗及周期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43例,行尼妥珠单抗联合调强放疗及周期化疗治疗;对照组患者37例,行调强放疗及周期化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肿瘤体积退缩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果在放疗结束后3个月,宫颈癌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8.4%和70.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2周,观察组患者的肿瘤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4周,2组患者肿瘤体积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在治疗后1年内均有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情况发生,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尼妥珠单抗联合调强放疗及周期化疗能够显著提高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快速退缩肿瘤体积,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放疗 宫颈癌 尼妥珠单抗 周期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蒽环类多周期化疗对恶性肿瘤者心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成立新 陈宗祥 +1 位作者 刘云 楚媛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8年第3期196-197,共2页
目的探讨非蒽环类多周期化疗对恶性肿瘤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10月至2006年12月入院初次应用非蒽环类化疗3周期以上的100例患者化疗前、化疗期间和化疗后3个月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化疗前正常心电图51例(51%),化疗期间正常心电... 目的探讨非蒽环类多周期化疗对恶性肿瘤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10月至2006年12月入院初次应用非蒽环类化疗3周期以上的100例患者化疗前、化疗期间和化疗后3个月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化疗前正常心电图51例(51%),化疗期间正常心电图29例(29%),化疗后3个月正常心电图27例(27%)。结论非蒽环类多周期化疗亦可导致心脏损害,应及时观察心电图变化,注意保护心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非蒽环类多周期化疗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周期数对DC/CIK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宋海平 任辉 +3 位作者 梁华 马学真 朱丹妮 孙伟红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6期973-976,共4页
目的:研究化疗周期数对树突状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至2016年2月内一科收治的124例化疗后接受DC/CIK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按实际... 目的:研究化疗周期数对树突状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至2016年2月内一科收治的124例化疗后接受DC/CIK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按实际化疗周期分为2周期化疗组(43例)、3周期化疗组(40例)、4周期化疗组(41例)。3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化疗方案相近。所有患者均在化疗后1~3个月内接受免疫细胞治疗。DC/CIK治疗前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PD-1的表达。免疫细胞治疗完成后4周,参照RECIST标准和NCI-CTCAE 4.0标准评价近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根据卡氏(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评估患者生活质量(QOL)变化。结果:4周期化疗组PD-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2、3周期化疗组[(34.65±3.2 9)%vs (1 3.9 4±2.8 9)%和(25.88±5.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2周期化疗组治疗的客观反应率(ORR) 27.91%显著高于4周期化疗组(9.76%)(P <0.05)。2周期化疗组疾病控制率(DCR) 34.88%显著高于4周期化疗组(1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周期化疗组QOL改善率55.81%,显著高于3周期化疗(32.50%)、4周期化疗组(21.95%)(P <0.05)。三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Ⅲ-Ⅳ级不良反应。结论:化疗周期数可降低DC/CIK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化疗周期数越多病人取得DC/CIK细胞治疗的近期临床获益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周期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Ⅳa期鼻咽癌治疗中不同化疗周期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志琳 文浩 +3 位作者 吴双 杨家林 徐珂 郎锦义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81-882,共2页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化疗周期治疗Ⅳa期鼻咽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100例Ⅳa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放疗方式及化疗方案相同,均用标准超分割方式放疗,总DT72~76.8Gy。对照组在放疗前、放疗中加用化疗,共化疗2周期;治疗组在放疗前、...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化疗周期治疗Ⅳa期鼻咽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100例Ⅳa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放疗方式及化疗方案相同,均用标准超分割方式放疗,总DT72~76.8Gy。对照组在放疗前、放疗中加用化疗,共化疗2周期;治疗组在放疗前、放疗中及放疗结束后加用化疗,共化疗4周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0%、40%;两组的无瘤生存率为44%和38%。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远地转移率分别为46%和56%。结论两组生存率和远地转移率无明显差异,放疗结束后继续化疗有可能会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化疗周期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瘤患者化疗周期与心电图异常关系的探索
8
作者 周清芬 任妍 +1 位作者 王玲洁 张凤如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5期337-340,共4页
目的:探讨淋巴瘤患者化疗周期与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入组262例淋巴瘤患者,包括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多柔比星脂质体、泼尼松)化疗组169例、ABVD(多柔比星脂质体、博来霉素和达卡巴嗪)化疗组34例等,... 目的:探讨淋巴瘤患者化疗周期与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入组262例淋巴瘤患者,包括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多柔比星脂质体、泼尼松)化疗组169例、ABVD(多柔比星脂质体、博来霉素和达卡巴嗪)化疗组34例等,按化疗周期分为化疗≤3次、3次<化疗≤6次、化疗>6次3个阶段,分别统计所有淋巴瘤、R-CHOP方案、ABVD方案患者在各阶段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探究化疗周期与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262例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46.6%,化疗后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69.5%(P<0.05),且随着化疗周期增加,3个阶段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逐步增加(P<0.05);R-CHOP化疗组中,随着化疗周期增加,3个阶段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也逐步增加(P<0.05)。221例淋巴瘤患者化疗后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降低(均P<0.05),其中6例(2.7%)出现扩张型心肌病;化疗期间QRS间期与LVEDD变化呈正相关(r=0.193,P=0.000)。所有患者化疗前、后ST-T改变分别为9例(3.4%)、32例(12.2%)(P<0.05),化疗前、化疗后发生心律失常分别为64例(24.4%)和96例(36.6%)(P<0.05)。结论:随着化疗周期增加,淋巴瘤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呈逐步升高趋势。化疗药物对淋巴瘤患者的心脏不良反应有累积效应,因此密切监测心电图有助于早期筛查心血管受损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化疗周期 心电图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雌激素受体状态下化疗周期数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理完全缓解率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曼曼 徐斌 +1 位作者 邵营波 刘慧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状态下化疗周期数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pCR)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30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的完整病例资料,根据ER状态分为ER+组和ER-组,... 目的分析不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状态下化疗周期数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pCR)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30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的完整病例资料,根据ER状态分为ER+组和ER-组,新辅助化疗周期分为3~4周期和6~8周期。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ER状态化疗周期数与pCR率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ER状态pCR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430例患者中pCR共103例(24.0%),ER+组6~8周期化疗相比3~4周期化疗使pCR率增加(χ~2=7.924,P=0.005),而ER-组pCR率增加不显著(P=0.8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化疗周期数(P=0.009)、靶向治疗(P=0.007)、原发肿瘤大小(P=0.000)是pCR的独立预测因素。对ER状态分层分析提示,仅在ER+组化疗周期数是pCR的独立预测因素(95%CI:0.175~0.784,P=0.009)。结论 6~8周期化疗相比3~4周期化疗可显著提高ER+新辅助化疗患者pCR率,但未显著提高ER-患者的pCR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雌激素受体 化疗周期 病理完全缓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化疗周期的乳腺癌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曾毅清 魏清风 《护理与康复》 2021年第9期18-21,共4页
目的调查了解不同化疗周期的乳腺癌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江西省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住院的11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目的调查了解不同化疗周期的乳腺癌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江西省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住院的11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问卷进行调查。结果11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问卷总分为(21.31±4.4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职业和化疗周期是乳腺癌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不同化疗周期的乳腺癌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受年龄、职业和化疗周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周期 认知功能障碍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性化疗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
11
作者 毛丽 游莹 付璐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15期141-142,共2页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60例住院护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按路径内容进行护理,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遵医行为和对护理工作的满...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60例住院护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按路径内容进行护理,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遵医行为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知识的掌握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都有显著差异性,具有可比性。结论护理路径用于周期性化疗患者,可以减少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遵医行为,全面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化疗 护理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采用不同周期TEC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陈建生 龚江波 +1 位作者 潘淑波 戎吉龙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14期1677-1681,共5页
目的比较术后采用不同周期TEC(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采用TEC方案进行辅助化疗的94例女性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化疗4周期者44例(4周期组),6周期... 目的比较术后采用不同周期TEC(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采用TEC方案进行辅助化疗的94例女性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化疗4周期者44例(4周期组),6周期者50例(6周期组)。化疗结束后第1个月评估两组近期疗效,并记录化疗期间药物毒副作用发生情况;辅助化疗后随访3年,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6周期组化疗结束后第1个月的患者疾病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4周期组,且辅助化疗后3年的无肿瘤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高于4周期组(均P<0.05)。但两组患者辅助化疗期间的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4周期方案相比,术后6周期TEC辅助化疗方案可更好地改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提高患者辅助化疗后3年的无肿瘤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且并未增加药物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晚期 局部 表柔比星 多西他赛 环磷酰胺 辅助化疗 化疗周期 近期疗效 生存期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术后化疗周期的临床分析
13
作者 孙雪雨 赵倩 +2 位作者 郭瑞霞 王静璐 马姝琦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49-554,共6页
目的:评估子宫颈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HGNECC)术后不同化疗周期对患者3年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20年12月接受手术及术后辅助化疗的HGNECC患者共303例,按照术后辅助化疗周期(4~6个)分为3... 目的:评估子宫颈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HGNECC)术后不同化疗周期对患者3年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20年12月接受手术及术后辅助化疗的HGNECC患者共303例,按照术后辅助化疗周期(4~6个)分为3组:4周期组134例、5周期组11例和6周期组158例。比较3组基线资料差异及化疗周期对3年PFS和OS的影响,分析不同临床及病理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应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及Kaplan-Meier法估计生存曲线,Cox风险评估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多角度分析探索影响HGNECC患者局部无复发生存和远处转移生存的相关临床因素。结果:①单因素分析提示3年PFS与肿瘤分期、颈体交界是否阳性、中高危因素个数、化疗周期有关,3年OS与肿瘤分期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肿瘤分期为ⅠB1期、颈体交界阴性、中高危因素个数为2、化疗6周期患者的3年PFS较长(P<0.05),其他因素对3年PFS无显著影响(P>0.05);③肿瘤分期较早的患者3年OS较长(P<0.05),其他因素对早期HGNECC患者的3年OS无显著影响;④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颈体交界阳性的患者(HR 4.066,95%CI 1.606~10.291)、化疗周期为5周期的患者(HR 4.726,95%CI 1.628~13.719)癌症复发或者死亡的危险性增加(P<0.05)。结论:对于根治性术后的HGNECC患者,术后化疗周期的增加可能对短期内的PFS有益,而对OS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 依托泊苷 顺铂 术后辅助化疗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周期AT化疗方案治疗改良根治术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恒乐 张嘉澍 张晓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20期59-63,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周期AT化疗方案治疗改良根治术后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4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化疗周期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观察组改良根治术后予以连... 目的:分析不同周期AT化疗方案治疗改良根治术后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4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化疗周期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观察组改良根治术后予以连续6个疗程的AT方案;对照组术后予以连续4个疗程的AT方案。比较两组疗效、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肿瘤标记物的浓度水平。结果:化疗后,观察组1年客观缓解率(ORR)、2年无病生存率(DFS)与总生存率(OS)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内DFS与O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Ki-67、糖类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CE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EA、Ki-67、CA-15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4个周期化疗,术后予6个周期化疗的TNBC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佳、肿瘤标记物水平降幅更为显著。此外,适当延长化疗周期,并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患者耐受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化疗 化疗周期 三阴性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化疗周期胃癌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杜洪芳 李菊萍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614-618,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化疗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现状,分析不同化疗周期对胃癌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江西省某肿瘤专科医院住院的110例胃癌化疗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癌症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汉化版... 目的:探讨胃癌化疗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现状,分析不同化疗周期对胃癌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江西省某肿瘤专科医院住院的110例胃癌化疗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癌症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汉化版)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10例胃癌化疗患者FoP-Q-SF总分为(35.81±4.239)分。多因素分析,年龄、职业、化疗周期是FoP-Q-SF的影响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化疗周期是胃癌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提示医护人员要评估胃癌患者在不同化疗周期间的心理状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化疗周期 恐惧疾病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对乳腺癌不同化疗周期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阳玉晶 雷芳 +1 位作者 王梅 陈辉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0年第3期518-520,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心动图对乳腺癌不同化疗周期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搜集的43例乳腺癌患者一般资料。应用三种不同检测方法分析乳腺癌患者在术前术后不同化疗周期的左室收缩功能。结果:M型超声心动...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心动图对乳腺癌不同化疗周期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搜集的43例乳腺癌患者一般资料。应用三种不同检测方法分析乳腺癌患者在术前术后不同化疗周期的左室收缩功能。结果:M型超声心动图检测方法与二维双平面Simpson法检测乳腺癌患者术前与第六化疗周期射血分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心动周期实时全容积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测方法与第五化疗周期射血分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心动周期实时全容积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测方法和二维双平面Simpson法检测乳腺癌患者术前左室舒张末容积和术后各个不同化疗周期的左室舒张末容积比较未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随着用药剂量的不断递增,乳腺癌患者会出现左室收缩功能降低情况,单心动周期实时全容积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测方法能够早日发现射血分数减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乳腺癌 不同化疗周期 左室收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周期结束,别忘了返院复查
17
作者 代雅琳 吴名一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1年第12期61-61,共1页
一般的化疗是分疗程来进行的,可分为一周疗、两周疗和三周疗,这些是由医生根据不同的病情来制定不同的化疗周期。很多患者朋友们在每一化疗周期结束后满怀欣喜,觉得终于可以解放了,可以回家好好享受生活了。那么在回家后的这段时间里,... 一般的化疗是分疗程来进行的,可分为一周疗、两周疗和三周疗,这些是由医生根据不同的病情来制定不同的化疗周期。很多患者朋友们在每一化疗周期结束后满怀欣喜,觉得终于可以解放了,可以回家好好享受生活了。那么在回家后的这段时间里,患者朋友们应该做些什么呢?下面让我们来聊一聊化疗患者回家后的那些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周期 周疗 化疗患者 回家 朋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史文婷 肖秋梅 +2 位作者 张相机 卢璐 林慧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6期130-133,共4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将2015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行新辅助化疗的所有乳腺癌患者划分成若干个组,后以组为单位从中随机抽取85例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均于NAC后开展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1年随访,同时... 目的分析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将2015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行新辅助化疗的所有乳腺癌患者划分成若干个组,后以组为单位从中随机抽取85例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均于NAC后开展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1年随访,同时均完成随访,依据疗效将85例患者分成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及进展(PD)共四组,比较四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情况,将有差异项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乳腺癌NAC疗效的主要因素。结果85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CR共8例,PR共49例,SD共24例,PD共4例。三阴性型乳腺癌患者病理完全缓解(PCR)率高于LuminalA型、LuminalB型及Her-2过表达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有差异资料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肿瘤大小、BMI、化疗方案、化疗周期、p53表达以及乳腺癌分子分型均是影响乳腺癌NAC疗效的主要因素。结论影响乳腺癌NAC疗效的因素较多,主要和肿瘤大小、BMI、化疗方案、化疗周期、p53表达以及分子分型有关,同时肿瘤直径≤5cm、采取紫杉醇结合蒽环类化疗方案、化疗周期在4~6个周期、p53阴性以及乳腺癌分子分型为三阴性型的患者疗效优于其他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乳腺癌 影响因素 化疗周期 化疗方案 肿瘤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诊肺癌患者多次化疗外周血免疫相关指标动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尤朵 陈亚楠 +3 位作者 杨如 许芝山 路平 钟根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135-1140,共6页
目的:探索免疫治疗与化疗相结合的有利切入点,为临床免疫治疗介入提供试验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初诊的23例肺癌患者,全部患者均完成连续5个周期的化疗,采用流式细胞术方法检测化疗过程中患者外... 目的:探索免疫治疗与化疗相结合的有利切入点,为临床免疫治疗介入提供试验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初诊的23例肺癌患者,全部患者均完成连续5个周期的化疗,采用流式细胞术方法检测化疗过程中患者外周血免疫相关指标如CD4^+T细胞、CD8^+T细胞、CD19^+B细胞和CD16^+、CD56^+、NK细胞比率,T细胞表面共信号分子PD-1、PD-L1、CD137、CTLA-4、CCR-4、LAG-3以及细胞因子表达情况。分析多周期过程中,上述指标动态变化趋势。结果:在肺癌患者多个周期的化疗过程中,机体CD8^+T淋巴细胞、CD19^+B淋巴细胞和CD16^+、CD56^+、NK细胞水平下调,CD4^+T淋巴细胞数量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细胞表面共抑制分子PD-1、CTLA-4和CCR-4随治疗进行表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在多个周期的化疗中,实施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及T细胞表面共抑制分子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化疗中后期针对免疫检查点高表达患者,联合应用PD-1抗体、PD-L1抗体、CTLA-4抗体或CCR-4抗体可能具有更优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 T细胞表面共信号分子 肺癌 多个周期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TEC方案新辅助化疗后原发灶变化趋势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汤鸿超 李永峰 +2 位作者 陈杰 谢尚闹 孟旭莉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16期92-95,共4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过程中原发灶变化的趋势。方法自2013年12月~2015年1月中选取19例患者接受6周期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TEC)方案新辅助化疗,每2周期评价化疗效果,研究肿块变化的趋势。结果19例患者6周期新辅助化... 目的研究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过程中原发灶变化的趋势。方法自2013年12月~2015年1月中选取19例患者接受6周期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TEC)方案新辅助化疗,每2周期评价化疗效果,研究肿块变化的趋势。结果19例患者6周期新辅助化疗后,达到CR患者3例(15.8%),PR患者11例(57.9%),SD患者5例(26.3%),有效例数CR+PR为14(73.7%),PCR患者3例(15.8%)。新辅助化疗过程中各组间肿块大小存在相关性(P=0.04〈0.05),乳腺癌肿块大小随着新辅助化疗周期呈逐渐缩小的趋势(P〈0.05)。结论随着TEC方案化疗周期的延长,原发灶呈逐渐缩小的趋势,可能获得更高的PCR率和保乳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化疗方案 化疗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