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型面部表情操+超短波联合甲钴胺在周围性面神经炎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秀 尤汉生 吴祥波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4期53-56,共4页
目的探究改良型面部表情操+超短波联合甲钴胺在周围性面神经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00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 目的探究改良型面部表情操+超短波联合甲钴胺在周围性面神经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00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改良型面部表情操+超短波联合甲钴胺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面神经功能、神经相关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36条目健康调查量表(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型面部表情操+超短波联合甲钴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面部神经功能,调节神经相关指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型部表情操 超短波 甲钴胺 周围性面神经炎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肌力分级法构建个性化周围性面神经炎治疗模式 被引量:1
2
作者 孟楠 周凤华 高敏行 《中国康复》 2024年第4期208-211,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肌力分级法构建个性化治疗模式对周围性面神经炎运动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5例。2组均接受相同的对症治疗和物理疗法。对照组接受面操训练,观察组接受基于肌力分级... 目的:观察基于肌力分级法构建个性化治疗模式对周围性面神经炎运动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5例。2组均接受相同的对症治疗和物理疗法。对照组接受面操训练,观察组接受基于肌力分级法的个性化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3、4周采用House-Brackmann面神经分级标准(H-B分级量表)和Sunnybrook评分量表评估治疗效果。治疗4周后评价2组的治愈率,6个月随访时评价2组的联带运动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均从第3周开始H-B分级量表评分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第3周和第4周的H-B分级量表评分明显下降(P<0.05);2组均从第2周开始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量表评分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第3周和第4周的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量表评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0.0%、26.7%,χ^(2)=10.181,P=0.003);6个月后随访观察组的联带运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4%、17.8%,χ^(2)=4.050,P=0.044)。结论:基于肌力分级法构建的个性化治疗模式可以精准描述面部肌肉损伤情况,制定精确的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降低联带运动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力分级法 周围性面神经炎 康复治疗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瘫康复操并心理护理在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面部功能恢复中的价值
3
作者 陈晓瑜 黄丽萍 陆培琴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5期173-175,共3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面瘫康复操联合心理护理对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面部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0例,面...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面瘫康复操联合心理护理对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面部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0例,面瘫康复操联合心理护理)。针对两组患者的面部肌肉运动功能(面部肌肉活动范围、力量与协调性)、面部表情的对称性与活动度、疼痛情况(VAS视觉模拟评分量表)以及生活质量(SF-36量表)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面部肌肉活动范围、力量与协调性评分、面部表情的对称性与活动度评分以及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面瘫康复操联合心理护理在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面部功能恢复效果改善中具有显著的价值,能够有效促进患者面部功能恢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神经炎 瘫康复操 心理护理 部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杜豪 李同军 张铁儒 《中医学》 2024年第11期3128-3132,共5页
周围性面瘫为现代临床的常见性、多发性疾病。中医治疗周围性面瘫有其独特的优势,近年来中医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方法层出不穷,包括针刺、艾灸、推拿、中药,等。本文旨在总结近几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方法现状,为未来周围性面... 周围性面瘫为现代临床的常见性、多发性疾病。中医治疗周围性面瘫有其独特的优势,近年来中医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方法层出不穷,包括针刺、艾灸、推拿、中药,等。本文旨在总结近几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方法现状,为未来周围性面瘫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便对生理和心理上遭受双重打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更少痛苦、更为经济、更加全面的中西医结合治疗。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is a common and frequent disease in modern clinic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has unique advantages in treating peripheral facial palsy, and in recent years, TCM treatments for peripheral facial palsy have emerged in a variety of ways, including acupuncture, moxibustion, Tuina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mong other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ummarize the current status of combin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s for peripheral facial palsy in recent years, and to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s for the future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facial palsy, in order to provide safer, less painful, more economical, and mor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facial palsy who have suffered from both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blow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神经炎 中医治疗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火灸下关穴配合针刺合谷穴对周围性面神经炎急性水肿期患者症状的改善探讨
5
作者 柴茗艳 侯庆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060-063,共4页
通过雷火灸下关穴配合针刺合谷穴对周围性面神经炎急性水肿期患者症状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起始时间是2022年10月到2023年10月末,研究对象均为周围性面神经炎急性水肿期患者,共参与研究人数为97例。将其分成两组进行对比研... 通过雷火灸下关穴配合针刺合谷穴对周围性面神经炎急性水肿期患者症状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起始时间是2022年10月到2023年10月末,研究对象均为周围性面神经炎急性水肿期患者,共参与研究人数为97例。将其分成两组进行对比研究,常规组(n=50人),分析组(n=47人 ),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干预治疗,分析组患者在行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雷火灸下关穴与针刺合谷穴治疗,并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分析组较常规组患者末梢神经炎发生率低很多,且P<0.05。分析组患者在接收3天、5天治疗后,其舒适度评分较常规组患者高一些,则P<0.05。进行干预治疗后,比较分析组与常规组在第七天时患者舒适度,组间没有统计学意义,则P>0.05。分析组患者较常规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比较,分析组略高,且P<0.05,分析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常规组好很多,则P<0.05。结论 针对患有周围性面神经炎急性水肿疾病的病人,在对其结合雷火灸下关穴与针刺合谷穴实施治疗时,不仅能够最大化达到病人治疗的需求,让病人快速恢复健康,还能够全面改善病人临床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与身体的舒适度,同时还能够有效促进病人快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火灸下关穴 针刺合谷穴 周围性面神经炎 水肿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筋针疗法配合热敏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
6
作者 张继良 王小清 +3 位作者 周萍 周紫伊 肖钺 黄海华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0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筋针疗法配合热敏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赣南医学院附属兴国医院收治74例的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挂号尾号单双数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7)。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配... 目的探讨筋针疗法配合热敏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赣南医学院附属兴国医院收治74例的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挂号尾号单双数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7)。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配合热敏灸,观察组采用筋针疗法配合热敏灸。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面神经功能(面神经运动传导波幅、面神经瞬目反射R1潜伏期)、中医症状积分、面部表情肌自主运动情况[改良面肌功能简易评分量表(RPA)]及生活质量[中文版临床面部评价量表(FaCE)]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29%,高于对照组的8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面神经瞬目反射R1潜伏期短于对照组,面神经运动传导波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RPA评分、FaC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采用筋针疗法配合热敏灸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面神经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针疗法 热敏灸 周围性面神经炎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针疗法联合耳穴埋豆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胡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116-119,共4页
分析浮针疗法+耳穴埋豆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效果。方法 入选患者60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来源上栗县中医院,2022年7月开始研究,摸球法分成两组,各30例,命名为参照组、调研组,2023年4月结束,其中分别对其采用传统针灸+电针治疗、浮针疗法+... 分析浮针疗法+耳穴埋豆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效果。方法 入选患者60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来源上栗县中医院,2022年7月开始研究,摸球法分成两组,各30例,命名为参照组、调研组,2023年4月结束,其中分别对其采用传统针灸+电针治疗、浮针疗法+耳穴埋豆治疗方案,比较两组在治疗时的疼痛情况,分析二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差异和治疗成本、治疗周期、生活质量。结果 调研组治疗时的VAS评分(1.45±0.23)分低于参照组的(2.44±0.21)分,2组有差异(P<0.05);治疗前2组症状评分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调研组口角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眼裂扩大评分均不超过参照组,2组有差异(P<0.05);调研组与参照组的治疗成本较低,无差异(P>0.05),调研组的治疗周期更短,2组有差异(P<0.05);调研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也比参照组更高(P<0.05)。结论 浮针疗法+耳穴埋豆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疼痛较轻,对病症的改善效果也比较明显,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并且治疗成本低,周期短,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针疗法 耳穴埋豆 周围性面神经炎 临床疗效 经济效益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周围性面神经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8
作者 李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42-0144,共3页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周围性面神经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0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周围性面...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周围性面神经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0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提升其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周围性面神经炎 护理效果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联合针刺对周围性面神经炎治疗效果的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9
作者 陈铭坚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045-0049,共5页
了解在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过程中,艾灸风池加针刺发挥的临床作用。方法 以60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为样本展开调研,参照随机数字表法细分患者,每组30例患者,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针刺治疗,观察组基于此进行艾灸风池治疗... 了解在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过程中,艾灸风池加针刺发挥的临床作用。方法 以60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为样本展开调研,参照随机数字表法细分患者,每组30例患者,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针刺治疗,观察组基于此进行艾灸风池治疗。治疗前后,两组样本在临床效果、中医证候评分、面部神经功能评分等层面存在明显差别。结果 从临床成效角度出发,观察组的成效更加明显,和对照组的差别在统计学上更为显著(P<0.05)。从中医证候积分角度出发,患者治疗后的积分更低,尤其是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更为显著(P<0.05)。从面部神经功能评分角度出发,治疗后患者的评分更高,特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更为显著(P<0.05)。从疗程角度来说,观察组更短,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时采用艾灸风池联合针刺有助于改善病患临床表现,在恢复面部神经方面有促进作用,且明显缩短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神经炎 艾灸风池 针刺疗法 部症状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肌训练操联合心理护理对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10
作者 谢旋 陈婷如 梁小清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33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究面肌训练操联合心理护理在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普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75,常规护理)与观察组(n=75,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 目的:探究面肌训练操联合心理护理在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普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75,常规护理)与观察组(n=75,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面肌训练操联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负性情绪、面神经功能、面部残疾指数(FDI)变化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Portmann量表、FDIP及FDIS评分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42)。结论:对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进行面肌训练操联合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面神经功能,减轻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神经炎 肌训练操 心理护理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对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的效果评价
11
作者 杜林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05-0109,共5页
探讨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对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21.5-2022.8月在我院康复医学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五官小功率超短波短波治疗+面部干... 探讨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对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21.5-2022.8月在我院康复医学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五官小功率超短波短波治疗+面部干扰电治疗,每日1次,一次35分钟;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面增加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疗法(contralaterally controlled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CCFES )[1],每次10分钟,两组总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根据House-Brackmann(H-B)分级确定其有效率,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进行面部视觉疼痛量表(VAS)评分,改良Protmann评分[3],使用SPSS18.0版软件统计分析得出结果。结果:经过4周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改良 Protmann评分均有显著增加,和治疗前比较,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分值增加幅度比对照组显著,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呈现降低现象,分值相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下降幅度比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FES 周围性面神经炎 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罐配合牵正汤加味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
12
作者 邱晓红 童洪旺 《西藏医药》 2024年第5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究针罐配合牵正汤加味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2月于本院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121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4例(常规针刺治疗)和观察组67例(针罐配合牵正汤加味治疗)。观察两组中... 目的探究针罐配合牵正汤加味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2月于本院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121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4例(常规针刺治疗)和观察组67例(针罐配合牵正汤加味治疗)。观察两组中医症候积分、临床疗效、面神经功能(H-B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97.01%),对照组(87.03%),(P<0.05);观察组面神经功能H-B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针罐配合牵正汤加味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且应用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罐疗法 牵正汤 周围性面神经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疗效 被引量:14
13
作者 何晓宏 刘慧敏 李梦雪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3468-3469,共2页
周围性面神经炎是由于茎乳突孔以上面神经管内的神经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的,在脑神经疾患中较为多见,诱发因素可为病毒感染、感受风寒或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引起局部血管痉挛而致〔1〕。本病发病急,男性多于女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属中医... 周围性面神经炎是由于茎乳突孔以上面神经管内的神经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的,在脑神经疾患中较为多见,诱发因素可为病毒感染、感受风寒或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引起局部血管痉挛而致〔1〕。本病发病急,男性多于女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属中医学"口僻","口眼歪斜"范畴〔2〕。由于体质及精神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苷肌肽注射液 周围性面神经炎 甲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神经F波对周围性面神经炎的早期诊断意义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冰雁 吴小丽 +8 位作者 邢贻刚 廖小平 文国强 龙志刚 欧阳锋 高允锁 黄仕雄 吴宏胜 邓益东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7年第10期1816-1817,共2页
目的探讨面神经F波对于周围性面神经炎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应用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仪对53例早期(3d内)周围性面神经炎的患者分别检测健侧和患侧面神经F波。结果其中37例严重病变患者患侧面神经F波消失,健侧面神经F波存在。16例轻至中... 目的探讨面神经F波对于周围性面神经炎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应用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仪对53例早期(3d内)周围性面神经炎的患者分别检测健侧和患侧面神经F波。结果其中37例严重病变患者患侧面神经F波消失,健侧面神经F波存在。16例轻至中度病变患者患侧面神经F波存在,但患侧面神经F波的平均潜伏期、潜伏期最小值及潜伏期最大值和健侧相比明显延长,患侧F波出现率和健侧相比明显减少。所有53例患者的统计结果表明F波健侧与患侧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01),健侧明显高于患侧。结论面神经F波作为一种能准确评价面神经颅内段功能的简单、敏感的客观方法,为一种早期诊断周围性面神经瘫痪的客观指标,将在面神经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F波 周围性面神经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瘫康复操辅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9
15
作者 郑俊 陈可 周婷婷 《现代临床护理》 2015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面瘫康复操辅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编号,按随机数据表法将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康复操辅助治疗。对两组... 目的探讨面瘫康复操辅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编号,按随机数据表法将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康复操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Z=2.36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面瘫康复操辅助治疗可提高周围性面神经炎治疗效果,而且此方法安全、简便、有效,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神经炎 康复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肌操辅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6
作者 林子玲 周小军 赖家盈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9期878-879,共2页
目的观察面肌操辅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采用针刺、理疗及面肌操进行综合治疗。结果 2个疗程治疗后有效率100%,治愈率44.4%。结论面肌操辅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周围性面神经炎 针刺 肌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性面神经炎的分期康复治疗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姜贵云 姚立新 +3 位作者 柴叶红 王宏卫 姚艳华 扬晓莲 《现代康复》 CAS CSCD 2001年第11期67-67,共1页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神经炎的分期康复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根据病变的发展过程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3期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急性期—五官超短波+磁疗;恢复期—电脑中频治疗+感应电;后遗症期—电脑中频治疗+功能训练;恢复...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神经炎的分期康复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根据病变的发展过程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3期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急性期—五官超短波+磁疗;恢复期—电脑中频治疗+感应电;后遗症期—电脑中频治疗+功能训练;恢复期、后遗症期均配合面肌功能训练。结果临床治愈197例,显效76例,好转11例,无效2例。结论分期康复治疗可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神经炎 康复治疗 肌功能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针加超短波治疗高原地区周围性面神经炎60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钟新民 谢挺杉 +2 位作者 伍云贵 侯建平 洛桑曲珍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6-146,共1页
近年来,笔者根据高原地区面神经炎发病特点,采用火针加超短波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火针 超短波 治疗 高原地区 周围性面神经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肌操辅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9
作者 曾红莲 张志民 《河北医学》 CAS 2012年第12期1717-1719,共3页
目的:探讨面肌操辅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8例,观察组72例,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针刺治疗、激光以及特定电磁波治疗等;... 目的:探讨面肌操辅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8例,观察组72例,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针刺治疗、激光以及特定电磁波治疗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面肌操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3.06%,明显高于对照组75.86%,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神经操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提高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治疗效果的有效辅助治疗方式,在临床应用中有着积极的意义,宜及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操 周围性面神经炎 贝尔麻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因子配合面肌锻炼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聂巧珍 郝雷 +1 位作者 李鹏 聂慧娟 《中国康复》 2014年第3期214-215,共2页
目的:观察物理因子配合面肌锻炼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68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36例,2组均接受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和物理因子治疗,观察组另外给予面肌锻炼。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2组House-Brackmann... 目的:观察物理因子配合面肌锻炼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68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36例,2组均接受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和物理因子治疗,观察组另外给予面肌锻炼。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2组House-Brackmann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提高更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22%、81.25%,P<0.05)。结论:物理因子配合面肌锻炼治疗对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具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因子治疗 功能锻炼 周围性面神经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