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烈山窑窑变釉瓷的工艺特征及呈色机理研究
1
作者 王静云 许雅健 +2 位作者 陈超 方涛 李其江 《中国陶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3,共9页
烈山窑址发掘是陶瓷考古中一次重要的考古新发现,出土瓷器以白瓷、青釉瓷、黄釉瓷和酱釉瓷为主,少量三彩器,其中部分青釉瓷、深色釉瓷上出现窑变现象。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扫描电镜、偏光显微镜、热膨胀仪等测试设备,对烈山... 烈山窑址发掘是陶瓷考古中一次重要的考古新发现,出土瓷器以白瓷、青釉瓷、黄釉瓷和酱釉瓷为主,少量三彩器,其中部分青釉瓷、深色釉瓷上出现窑变现象。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扫描电镜、偏光显微镜、热膨胀仪等测试设备,对烈山窑出土的北宋、金代窑变釉标本进行了胎釉化学元素组成、物相组成、显微结构、物理性能等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烈山窑窑变釉标本采用沉积性黏土为制胎原料;釉主要属于钙釉,其原料为初级阶段的釉灰(烧炼淘洗的石灰石)和不同于制胎原料的高铁低钛沉积性黏土。釉中SiO_(2)/Al_(2)O_(3)高摩尔比,以及P_(2)O_5、Fe_(2)O_(3)和SiO_(2)强烈不混溶是积釉或流釉处分相结构形成的原因;分相结构不仅形成了非晶结构色,也影响了化学色,因此烈山窑窑变区域的呈色是结构色和化学色相耦合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烈山窑 一元配方 窑变釉 分相 呈色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CVD钻石的谱学特征及呈色机理研究——以蓝色和粉色CVD钻石为例
2
作者 李东升 陈燕 +2 位作者 曾伟来 夏希悦 林瓴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4年第S01期19-23,共5页
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钻石的合成。CVD钻石在供应能力、品质、成本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均表现出显著的优势,为钻石市场带来了广阔的应用前景。颜色的多样性是钻石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钻石的颜色成因机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 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钻石的合成。CVD钻石在供应能力、品质、成本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均表现出显著的优势,为钻石市场带来了广阔的应用前景。颜色的多样性是钻石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钻石的颜色成因机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选取6颗彩色CVD钻石(4颗粉色和2颗蓝色)样品为例,通过常规宝石学仪器、DiamondView^(T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GEM-3000紫外-可见珠宝检测仪、激光拉曼光谱仪、超景深显微镜等仪器对其进行测试,探讨其谱学特征及呈色机理,获得如下认识:(1)蓝色CVD钻石样品的内部不可见包裹体,在DiamondView^(TM)下未见层状生长结构。粉色CVD钻石样品具有细小黑色包裹体,短波紫外荧光下具强橙红色荧光,在DiamondView^(TM)下样品A01-A03可见明显层状生长结构。样品A04未见生长结构特征。层状生长结构和紫外荧光特征可以作为初步判定CVD钻石的依据(图1);(2)蓝色CVD钻石样品A05和A06的红外光谱特征显示其具有H1a心(1450 cm^(-1)),紫外吸收光谱显示具有GR1色心(741 nm)。粉色CVD钻石样品A03在红外光谱中显示1330 cm^(-1)的孤氮吸收峰,样品A01、A02、A04则无氮原子存在形式的相关表征。粉色CVD钻石样品A01-A04的紫外光谱显示存在[N-V]^(0)(579 nm)缺陷、[Si-V]^(-)(737 nm)缺陷以及[Si-V]^(0)(945 nm)的相关吸收。所有CVD钻石样品在拉曼光谱中均显示1335 cm^(-1)的钻石拉曼本征峰(图2-图4);(3)蓝色CVD钻石样品为工艺过程中加入B元素造成了红光到蓝光逐渐减弱的吸收,与GR1色心缺陷、经辐照处理后再经退火处理导致的H1a心和以617 nm为中心的吸收带导致在短波蓝光区产生明显的透射等共同作用导致其呈蓝色。粉色CVD钻石样品的呈色与N元素等晶格缺陷有关,样品A01-A04具有[N-V]^(0)和[Si-V]^(-)/0缺陷,样品A03的氮杂质为替代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VD钻石 宝石学特征 包裹体 谱学特征 呈色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叶植物呈色机理及光合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62
3
作者 姜卫兵 庄猛 +2 位作者 韩浩章 戴美松 花国平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52-358,共7页
本文在阐述彩叶植物的定义及分类的基础上,介绍了呈色机理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环境因子对叶片呈色的影响,并归纳了近年来对彩叶植物光合特性的研究,最后提出了彩叶植物未来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 彩叶植物 呈色机理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花青素苷合成和呈色机理的观赏植物花色改良分子育种 被引量:118
4
作者 戴思兰 洪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29-542,共14页
花色是观赏植物最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是植物自然进化过程中最具适应意义的表型性状,也是表观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花青素苷是使花朵呈色的重要色素之一,被子植物中约有80%的科的花朵颜色由花青素苷决定;迄今从自然界分离和鉴定出的... 花色是观赏植物最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是植物自然进化过程中最具适应意义的表型性状,也是表观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花青素苷是使花朵呈色的重要色素之一,被子植物中约有80%的科的花朵颜色由花青素苷决定;迄今从自然界分离和鉴定出的花青素苷多达600种,主要由6种花青素苷元衍生而来。花青素苷合成途径是迄今为止研究得最为清楚的植物次生代谢途径之一,它的合成首先取决于类黄酮代谢途径的生成,花青素苷种类的多样性则源于其不同分支途径的形成,在花青素苷元基本骨架上不同位置取代基的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花青素苷。在花青素苷生物合成过程中,分支点酶的竞争机制和关键酶的底物特异性使花青素苷的种类及相应的花色表型具有种属特异性。花青素苷合成后需要转运到液泡中被包裹成色素体,植物细胞中的液泡积累和贮存色素体的能力是影响花青素苷呈色的重要因素,因此,花青素苷在花瓣中的最终呈色还受液泡p H、助色素含量以及金属离子的络合作用等多种细胞内因素的影响。目前,已经在多种植物中获得了与花青素苷合成及呈色相关的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并解析了其功能,成功获得了一些转基因花卉,但是这些基因调控表达的机制,包括转录水平和转录后水平的调控、DNA序列本身的差异和DNA甲基化修饰的调控机制等仍不清楚,转基因植株花色改良的程度也很有限,对于如何将这些机制应用于花色改良的转基因育种也是一个前沿的课题。花青素苷对园艺作物器官呈色机制的解析有助于对花朵呈色机制的理解,观赏植物中花色形成机理的研究对于园艺作物器官呈色机制的解析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本文以观赏植物为例,从花青素苷合成分支途径形成的机理、花青素苷生物合成途径的遗传调控机理以及影响花青素苷呈色的主要因素及其遗传调控机理3个方面,对影响植物花朵呈色的机制进行了综述,并对近年来基于花青素苷代谢和呈色机理的花色改良分子设计育种,尤其是国际上广泛关注的蓝色花育种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以期为定向培育具有新奇花色的观赏植物新品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植物 花青素苷 生物合成 呈色机理 遗传调控 分子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蛇纹石猫眼的谱学特征及呈色机理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卢保奇 亓利剑 夏义本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2-575,共4页
用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激光Raman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电子顺磁共振吸收谱对四川蛇纹石猫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川蛇纹石猫眼可分为纤蛇纹石和叶蛇纹石2种类型,两者在960~1026cm-1和3600~3690cm-1的Raman光谱范围内由Si—O... 用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激光Raman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电子顺磁共振吸收谱对四川蛇纹石猫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川蛇纹石猫眼可分为纤蛇纹石和叶蛇纹石2种类型,两者在960~1026cm-1和3600~3690cm-1的Raman光谱范围内由Si—O伸缩振动的E1类振动和OH伸缩振动与红外谱带分裂强度及谱带特征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OH伸缩振动红外谱带的分裂,并向低波数方向位移主要与Fe的含量增加有关。Fe3+占位于蛇纹石晶格中四面体和八面体位置。Mn2+占位于八面体位置,并类质同象置换Mg2+。Fe3+的dd电子跃迁是蛇纹石猫眼致色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纹石猫眼 呈色机理 光谱特性 电子顺磁共振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昌乐锆石的热处理实验及呈色机理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晋华 白峰 +2 位作者 罗书琼 余水莲 吴志远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4-458,共5页
对山东昌乐锆石进行了一系列不同温度、不同气氛的热处理实验,并通过紫外-分光吸收光谱对锆石的颜色及其变化进行分析,探讨了昌乐锆石的呈色机理。结果显示,锆石在氧化条件下变成无色、黄色或橙色,在还原条件下产生无色,且所有样品都在... 对山东昌乐锆石进行了一系列不同温度、不同气氛的热处理实验,并通过紫外-分光吸收光谱对锆石的颜色及其变化进行分析,探讨了昌乐锆石的呈色机理。结果显示,锆石在氧化条件下变成无色、黄色或橙色,在还原条件下产生无色,且所有样品都在400℃时颜色发生明显改变。研究表明,锆石的红色、红褐色是由空穴色心所致,锆石的黄色是由于样品中Fe3+造成的染色;锆石无色效果的改色所需温度较低,效果较好,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昌乐 锆石 热处理 呈色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制品的呈色机理和色泽评定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7
作者 胡煌 吕飞 丁玉庭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8-53,共6页
肉制品的色泽是判断其品质的最直观指标,其变化与肉制品品质及加工过程的处理有关。本文对肉制品的呈色机理和色泽评定指标及方法进行综述,目的是对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性进行比较,并从机理上进行探讨,为肉制品颜色测定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肉制品的色泽是判断其品质的最直观指标,其变化与肉制品品质及加工过程的处理有关。本文对肉制品的呈色机理和色泽评定指标及方法进行综述,目的是对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性进行比较,并从机理上进行探讨,为肉制品颜色测定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肉制品的呈色机理和色泽保护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包括肌红蛋白呈色的化学原理,亚硝酸盐对肉制品的发色作用机理以及影响色泽变化的主要因素;评价方法包括物理评定法、化学评定法、感官评定法。新兴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发展迅速,已表现出了对于肉色评价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制品 肌红蛋白 亚硝酸盐 呈色机理 泽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明溪锆石的呈色机理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汤德平 李湘祁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1-64,共4页
设计了一套热处理和辐照处理方法对福建明溪锆石进行处理 ,使之呈浅蓝色 ,并采用紫外近红外吸收分光光度计对锆石的颜色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锆石的呈色机理。分析表明 ,明溪锆石的褐色是由色心引起的。漂亮的浅蓝色是由Fe2 + 和F... 设计了一套热处理和辐照处理方法对福建明溪锆石进行处理 ,使之呈浅蓝色 ,并采用紫外近红外吸收分光光度计对锆石的颜色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锆石的呈色机理。分析表明 ,明溪锆石的褐色是由色心引起的。漂亮的浅蓝色是由Fe2 + 和Fe3 + 之间的电荷转移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 呈色机理 明溪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耀州窑橄榄绿青瓷呈色机理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桑振 穆子童 +2 位作者 袁小娟 魏小红 李硕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8-78,共11页
为揭示宋代耀州窑深灰、灰白胎橄榄绿青瓷的结构色呈色机理,以宋代耀州窑橄榄绿青瓷为对象,分别采用EDXRF、XRD、XPS、Raman和SEM/EDS等测试方法,分析了化学组成、物相、微观结构对瓷釉的呈色影响。结果表明,深灰胎橄榄绿青瓷釉的Fe2+/F... 为揭示宋代耀州窑深灰、灰白胎橄榄绿青瓷的结构色呈色机理,以宋代耀州窑橄榄绿青瓷为对象,分别采用EDXRF、XRD、XPS、Raman和SEM/EDS等测试方法,分析了化学组成、物相、微观结构对瓷釉的呈色影响。结果表明,深灰胎橄榄绿青瓷釉的Fe2+/Fe3+比值小于灰白胎从而呈色更偏黄绿。深灰胎橄榄绿青瓷釉的气泡和分相所产生的米散射是其乳浊的主要原因,瑞利散射是其呈橄榄绿色的源动力之一。灰白胎橄榄绿青瓷釉的呈色主要是其非晶结构色与Fe元素化学色的耦合。橄榄绿青瓷胎内Ti元素的含量越高,胎色越暗,透过率越低,也正是深灰胎橄榄绿青瓷比灰白胎橄榄绿青瓷白度低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耀州窑 青瓷 橄榄绿 呈色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东部钙铬榴石的矿物学特征及呈色机理 被引量:4
10
作者 何雪梅 吕林素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46-253,共8页
钙铬榴石是石榴石族中的稀有品种,文中对近年新发现的西藏东部钙铬榴石样品进行了矿物学特征分析和呈色机理探讨。采用扫描电镜观察钙铬榴石样品的显微结构并进行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其内部含有颗粒很小的铬铁矿和石英包裹体,以及裂隙中... 钙铬榴石是石榴石族中的稀有品种,文中对近年新发现的西藏东部钙铬榴石样品进行了矿物学特征分析和呈色机理探讨。采用扫描电镜观察钙铬榴石样品的显微结构并进行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其内部含有颗粒很小的铬铁矿和石英包裹体,以及裂隙中充填的方解石和与钙铬榴石为类质同象连续关系的钙铝榴石,从而为该钙铬榴石的夕卡岩成因和产状提供了佐证。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对样品进行吸收光谱测试,对其颜色指数进行了定量分析,所得样品颜色的主波长为530~540nm,饱和度为80%左右,进而分析了钙铬榴石的颜色主要由Cr3+引起,其呈色机理归因于Cr3+的d轨道电子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铬榴石 西藏东部 矿物学 呈色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软玉猫眼颜色品种划分及呈色机理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钱向丽 周开灿 亓利剑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3-75,共3页
依据颜色的不同,对四川软玉猫眼进行了品种划分。通过电子探针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 果表明四川软玉猫眼的颜色由其结构中Fe的含量决定。
关键词 软玉猫眼 品种 呈色机理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青颜料呈色机理的电子顺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进玉 冯良波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1012-1015,共4页
研究了阿富汗青金石矿石、敦煌石窟青金石颜料、合成群青的呈色机理.实验表明三者均有g=2.029m峰,前两者多一个g=2.047峰.400℃时.g=2.047峰变平.600℃时消失.g=2.029 峰随温度升高而增强,800℃时增强放慢,颜色也随温度变深.在M_0O_3/Si... 研究了阿富汗青金石矿石、敦煌石窟青金石颜料、合成群青的呈色机理.实验表明三者均有g=2.029m峰,前两者多一个g=2.047峰.400℃时.g=2.047峰变平.600℃时消失.g=2.029 峰随温度升高而增强,800℃时增强放慢,颜色也随温度变深.在M_0O_3/Si0_2和M_0O_3/Al_2O_3表面上,S_2^-的FPR有g_1=2.047,g_2=2.028,g_3=1.998三个分量.因此,群青、青金石和合成群青的EPR信号应是两种硫自由基信号的重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青 呈色机理 电子顺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耀州窑月白釉的复仿制及呈色机理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朱建锋 施佩 +2 位作者 王芬 董龙龙 吕臣敬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2期36-40,45,共6页
以长石、石英、方解石和滑石为主要原料,采用三角配料法,确定了月白釉的基础釉组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氧化铁和粘土含量对月白釉呈色的影响,并成功仿制出与古瓷釉色接近的月白釉.借助 X 射线衍射仪(XRD )、扫描电子显微镜... 以长石、石英、方解石和滑石为主要原料,采用三角配料法,确定了月白釉的基础釉组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氧化铁和粘土含量对月白釉呈色的影响,并成功仿制出与古瓷釉色接近的月白釉.借助 X 射线衍射仪(XRD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和 X 射线能谱仪(EDS )等对仿月白釉和古瓷釉的物相及微观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Si/Ca的摩尔比为5.35~10.17的区域,可以得到乳浊度较高的青釉.随着釉中氧化铁含量的增加,釉色从青黄向青绿色调发展;而随着粘土含量的增加,釉色由绿色向黄色发展.仿月白釉和古瓷釉的微观结构相似,但仿月白釉中晶相含量低,气泡更加细小、均匀,更有利于月白釉的呈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白釉 微观结构 呈色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潮铁尾矿制备熔块釉的方法与呈色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隋延力 王继全 +5 位作者 杨芳 郭雷辰 黎邦城 林智静 石棋 毛少波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1-175,共5页
在以程潮铁尾矿为主要原料制得熔块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熔块粉添加方解石、高岭土和石英等陶瓷原料对熔块釉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获得最佳性能的纯正熔块黑釉所需添加方解石、高岭土和石英的量;对影响釉面质量的因素和熔块釉呈色... 在以程潮铁尾矿为主要原料制得熔块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熔块粉添加方解石、高岭土和石英等陶瓷原料对熔块釉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获得最佳性能的纯正熔块黑釉所需添加方解石、高岭土和石英的量;对影响釉面质量的因素和熔块釉呈色机理进行了分析。试验研究表明:方解石、高岭土、石英的添加量分别占熔块釉原料总质量的7.5%、4%和6%时釉面综合效果最佳,光吸收率为97%、光泽度为78%、莫氏硬度为6.1,符合GB/T5003—1999标准要求。方解石具有降低釉的高温黏度、提高釉面平整度与光泽度、通过降低釉的表面张力来增强坯与釉结合力的作用;高岭土具有提高釉浆悬浮性和釉与坯浸润性的效果;石英则可以提高釉的强度和硬度,且利于均匀发色。熔块黑釉呈黑色主要是由于其生成了分布均匀且细小的磁铁矿、钙铁辉石等黑色晶体。以程潮铁尾矿为主要原料生产纯正黑釉既是二次资源的高效利用,也可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潮铁尾矿 熔块 黑釉 光吸收率 光泽度 莫氏硬度 呈色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耀州窑金代月白釉呈色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桑振 沈舒睿 +3 位作者 关瑛 冯蓠 魏小红 邱柏欣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5-81,共7页
为揭示金代耀州窑月白釉的呈色机理,以其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色度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EDXRF、XRD、XPS和Raman等测试方法,分析了色度、反射率、化学组成、物相、着色元素化学态、分子结构等对瓷釉的呈色影响。结果表明,耀州窑金... 为揭示金代耀州窑月白釉的呈色机理,以其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色度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EDXRF、XRD、XPS和Raman等测试方法,分析了色度、反射率、化学组成、物相、着色元素化学态、分子结构等对瓷釉的呈色影响。结果表明,耀州窑金代月白釉瓷的呈色主要由Fe离子的价态决定且釉色差异较小。具有较小的Raman光谱Ip值,说明其烧成温度较低。月白釉的呈色是由釉层内大量的晶体、小而密集的气泡和Fe离子等因素耦合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耀州窑 青瓷 金代 月白釉 呈色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交城西榆皮天河石呈色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樊行昭 游益彬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89-91,共3页
分析了西榆皮天河石的宝石学特征,研究了西榆皮天河石颜色的呈色机理,探讨了西榆皮天河石颜色优化处理的可能性,为提高西榆皮天河石的宝石价值指明了方向,为该矿床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天河石 呈色机理 改善 辐照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麻栗坡祖母绿的可见、红外吸收光谱特征及呈色机理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强 朱选民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23-26,共4页
以云南祖母绿为研究对象 ,采用 LRM,IR,UV-VIS等现代测试分析方法 ,重点对云南麻栗坡祖母绿的可见、红外吸收光谱及呈色机理进行研究。揭示该类型祖母绿中水分子的存在形式及振动类型 ,并进一步探讨其呈色机理。
关键词 祖母绿 谱学特征 呈色机理 云南 晶体化学 红外吸收光谱 水分子 存在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叶树种的光合特性和呈色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泽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3495-13497,共3页
在阐述彩叶树种的定义及分类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彩叶树种光合特性的研究进展,并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子等方面对彩叶树种的呈色机理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彩叶树种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关键词 彩叶树种 呈色机理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缅甸翡翠的光谱特征及呈色机理 被引量:10
19
作者 戴婕 孙传敏 +1 位作者 解永顺 周瑞波 《四川地质学报》 2007年第4期296-300,共5页
从缅甸翡翠电子探针分析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激光拉曼光谱、能谱、红外光谱等特征,探讨缅甸翡翠的呈色机理。主要对绿色翡翠和紫色翡翠的呈色机理进行研究。从硬玉呈色、次要矿物呈色和次生色分析得出,绿色翡翠主要由Cr3+致色,紫色... 从缅甸翡翠电子探针分析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激光拉曼光谱、能谱、红外光谱等特征,探讨缅甸翡翠的呈色机理。主要对绿色翡翠和紫色翡翠的呈色机理进行研究。从硬玉呈色、次要矿物呈色和次生色分析得出,绿色翡翠主要由Cr3+致色,紫色翡翠可能是Mn2+致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翡翠 光谱特征 呈色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明溪蓝宝石呈色机理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雷威 林锦富 《矿产与地质》 2001年第3期212-215,共4页
明溪蓝宝石呈色是铁、钛、铬等杂质过渡金属离子电子跃迁和电荷转移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蓝色的深浅与铁的含量不呈简单的正相关关系 ,而更多地与铁、钛间含量的配比相关 ;Al2 O3 中 OH的振动应成为人们关注的蓝宝石呈色影响因素之一。
关键词 蓝宝石 谱学特征 呈色机理 福建 电子跃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