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呈示部副部的结构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艳秋 《北方音乐》 2014年第8期57-57,共1页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呈示部副部段落采用的是哪种曲式结构,在学术界是存在争议的。文章认为这段音乐采用的是回旋曲式,并针对“板式-变速结构”的“快板”段落观点和“三部性歌谣体”两种观点提出不同意见。
关键词 梁祝 曲式分析 呈示部副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多芬钢琴奏鸣套曲中奏鸣曲式呈示部中连接部的特点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伟明 《戏剧之家》 2015年第16期58-59,共2页
奏鸣曲式从产生到成熟的演变过程大约经历了一个多世纪,作为一种通用的曲式构造,在贝多芬手中达到了巅峰。贝多芬在西方音乐发展史的画卷中独领风骚,一生共创作了32首钢琴奏鸣曲,这32部作品在钢琴艺术史中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无论在结构... 奏鸣曲式从产生到成熟的演变过程大约经历了一个多世纪,作为一种通用的曲式构造,在贝多芬手中达到了巅峰。贝多芬在西方音乐发展史的画卷中独领风骚,一生共创作了32首钢琴奏鸣曲,这32部作品在钢琴艺术史中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情感深度上都具有完美的统一,成为我们后人研究的典范之作。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式乐章中的连接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突出强调了主题之间的戏剧性矛盾冲突,其调性过渡也变得比较曲折,有时还形成了相对独立的连接部主题,使乐思获得了更多样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多芬 钢琴奏鸣曲 呈示部 连接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呈示部旋律外形特征分析
3
作者 周建华 《歌海》 2015年第2期59-60,共2页
旋律是音乐作品的外观轮廓,是音乐情感的直接体现,然而,旋律外形分析却是既往分析中不太被注意的方面。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呈示部旋律,在局部外形、整体外形以及紧张度方面呈现出鲜明的特征,整个呈示部的旋律外形特征刚好是... 旋律是音乐作品的外观轮廓,是音乐情感的直接体现,然而,旋律外形分析却是既往分析中不太被注意的方面。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呈示部旋律,在局部外形、整体外形以及紧张度方面呈现出鲜明的特征,整个呈示部的旋律外形特征刚好是主部主题前四小节旋律特征的放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多芬 《第六交响曲》 第一乐章呈示部 旋律外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与引领——贝多芬快板乐章奏鸣曲式呈示部中的主部主题
4
作者 孙郑音 《北方音乐》 2019年第24期41-42,共2页
对于钢琴奏鸣曲奏鸣曲式快板乐章呈示部中的主部主题,从古典乐派到浪漫乐派,主部主题结构方面在继承古典传统的同时扩大了内部的对比性;在主部主题的调性方面主题内部的调式调性转换愈加频繁,调性对置越来越尖锐;在主部主题终止形态对... 对于钢琴奏鸣曲奏鸣曲式快板乐章呈示部中的主部主题,从古典乐派到浪漫乐派,主部主题结构方面在继承古典传统的同时扩大了内部的对比性;在主部主题的调性方面主题内部的调式调性转换愈加频繁,调性对置越来越尖锐;在主部主题终止形态对于连接部材料的影响方面表现出多样性;在主部主题的性质方面扩大了主部内部的对比因素,更多使用了异质性的动机式写法等,这些变化对于作曲家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进行拓展创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奏鸣曲 快板乐章 呈示部 主部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图谱分析赋格曲呈示部特点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辉 孙洋 +1 位作者 王旭 王硕 《艺术教育》 2018年第23期33-36,共4页
赋格曲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呈示部,因此辨别作品是否为赋格曲,主要依据乐曲开始的特征,即单声部主题的首次进入以及主题和答题按照顺序及调性在不同声部依次进入。通过二维谱对赋格曲中各个部分进行映射,可以使赋格曲各种因素自身变化与其... 赋格曲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呈示部,因此辨别作品是否为赋格曲,主要依据乐曲开始的特征,即单声部主题的首次进入以及主题和答题按照顺序及调性在不同声部依次进入。通过二维谱对赋格曲中各个部分进行映射,可以使赋格曲各种因素自身变化与其间的变化关系、各声部之间的逻辑组织关系更为清晰、直接,为学习和理解赋格曲开辟一条便捷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格曲 高维艺术 呈示部 二维图谱分析法
原文传递
十八、十九世纪之交奏鸣曲式中的“三调呈示部” 被引量:6
6
作者 曾祥吉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6-64,共9页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三调呈示部"改变了传统调性布局的"主—属"关系,与传统奏鸣曲式的解体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逻辑关联,深刻影响了古典奏鸣曲式在19世纪的发展方向,是一个值得国内学界关注的现象。
关键词 三调呈示部 中间调 奏鸣曲式 双副部 舒伯特
原文传递
莫扎特奏鸣曲K.333第三乐章呈示部结构特征探析
7
作者 刘可心 《音乐天地》 2022年第2期50-54,共5页
申克(Heinrich Schenker)分析法是建立在有机贯串性的原则基础上,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作品中旋律与结构所表达的意义,是20世纪影响力最大的音乐理论之一。但申克分析法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并未受到重视,后来才逐步被人发现其中的价值。尤... 申克(Heinrich Schenker)分析法是建立在有机贯串性的原则基础上,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作品中旋律与结构所表达的意义,是20世纪影响力最大的音乐理论之一。但申克分析法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并未受到重视,后来才逐步被人发现其中的价值。尤其是申克的学生萨尔彻(FelixSalzer)在《结构听觉--音乐中调性的贯串性》一书中大力介绍申克的思想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呈示部 申克 奏鸣曲 莫扎特 第三乐章 调性
原文传递
二胡协奏曲《花木兰·呈示》创作研究
8
作者 高见 《怀化学院学报》 2007年第10期83-89,共7页
二胡协奏曲《花木兰》在充分体现河南本土音乐风格的基础之上,又作了超乎寻常的创新。在结构上,速度、材料和调性布局等方面的结合完全不同于西方交响作品的构思,但我们仔细听下来,却发现其完好的展现了其交响性,而不仅仅只是线性思维... 二胡协奏曲《花木兰》在充分体现河南本土音乐风格的基础之上,又作了超乎寻常的创新。在结构上,速度、材料和调性布局等方面的结合完全不同于西方交响作品的构思,但我们仔细听下来,却发现其完好的展现了其交响性,而不仅仅只是线性思维。在风格特点上,歌舞音乐的主调性、文学结构中的戏剧性等手法都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优势,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民族的东西,有其自己独特的表现,我们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应大胆地借鉴,从中西音乐的结合中为民族音乐的创作开辟出一条新路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木兰》 呈示部 创作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折”在黄金分割点上 被引量:2
9
作者 田刚 《音乐探索》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8-27,共10页
一、黄金分割——审美心理的历史积淀 早在十三世纪时,罗马学者托马斯·阿奎纳斯(Thomas Aquinas)就道破了美学上的一条基本原理:“感观喜爱比例得当的事物”。①表达了美常常具有可以用数学测量的关系;这种关系符合人类的审美心理... 一、黄金分割——审美心理的历史积淀 早在十三世纪时,罗马学者托马斯·阿奎纳斯(Thomas Aquinas)就道破了美学上的一条基本原理:“感观喜爱比例得当的事物”。①表达了美常常具有可以用数学测量的关系;这种关系符合人类的审美心理活动规律,既适用于自然美,也适用于人类的艺术作品。 何为比例得当呢?我们知道在原始艺术中,对称(以某一中心为轴形成的一种镜式反映关系)可以产生一种极为轻松的心理反应。但是,随着艺术的发展,对称性在艺术中越来越少见。“艺术之所以是艺术,主要在于它表达了人对世界的解释和看法,而自然和世界往往不能用简单的严格对称去解释;只有通过各种力量之间的复杂作用,体现出其中的复杂关系,才能得到正确的解释”。②正如阿恩海姆所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呈示部 黄金分割点 奏鸣曲式 人类的艺术 钢琴奏鸣曲 心理活动规律 阿恩海姆 托马斯 小奏鸣曲 心理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肖邦《^bb小调谐谑曲》及其演奏 被引量:6
10
作者 郭莉 《铜陵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95-97,共3页
《bb小调谐谑曲》是肖邦四首钢琴谐谑曲中最富有诗意的一首。全曲的结构是比较自由的奏鸣曲式,本文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个部分做粗浅的分析,旨在追求肖邦音乐的美和真谛,读懂和领悟其精华。
关键词 肖邦音乐 谐谑曲 呈示部 展开部 再现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肖斯塔科维奇《第一钢琴协奏曲》的体裁与结构特点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凌云 《艺术探索》 2001年第6期13-16,共4页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Dmitri Dmitrierichstakrorich,1906-1975)是前苏联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肖斯塔科维奇(以下简称肖氏)一生几乎涉及了音乐创作的各种体裁,作品数量多达三百多部。其中的十五部交响曲奠...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Dmitri Dmitrierichstakrorich,1906-1975)是前苏联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肖斯塔科维奇(以下简称肖氏)一生几乎涉及了音乐创作的各种体裁,作品数量多达三百多部。其中的十五部交响曲奠定了他在乐坛的不朽地位。 肖氏创作的19部钢琴作品由1917年创作的《悼念革命牺牲者的葬礼进行曲》(无编号)至1969年创作的《音乐瞬间》(无编号),时间跨度达52年,贯穿了他音乐创作的早期、中期和晚期。他的钢琴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其总体音乐风格特征,并反映出作曲家在艺术上不断探索的轨迹。 肖氏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创作于1933年3月6日至7月20日之间,是他一生中所创作的两部钢琴协奏曲中的第一部。该曲于1933年10月15日首演于前苏联的列宁格勒,由作曲家本人演奏钢琴、列宁格勒爱乐乐团协奏、在维也纳歌剧院任职的史蒂多里担任指挥。音乐评论界对这部协奏曲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该曲被誉为肖氏早期钢琴作品的代表作,并且是他钢琴音乐创作过程中的第一块里程碑及“第二次大战前创作的钢琴曲中最大、最杰出的作品”。[1] 从这部协奏曲的历史地位来看,要了解肖氏及其钢琴音乐,对这部作品进行研究是具有前提性意义的。本文将该曲的体裁与结构作为研究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钢琴协奏曲 肖斯塔科维奇 钢琴教育 音乐创作 葬礼进行曲 肖氏 爱乐乐团 音乐评论 音乐瞬间 呈示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尊重传统 锐意创造——肖斯塔科维奇小提琴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析要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忠勇 《音乐探索》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1-18,共8页
肖斯塔科维奇的小提琴钢琴奏鸣曲(作品第134号)写作于1968年10月。这是一部包含有三个乐章的套曲,整个作品内涵丰富、个性鲜明、变化多端、技巧精湛,是肖氏晚期创作中独具特色的艺术珍品之一。正如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奥依斯特拉赫所说:... 肖斯塔科维奇的小提琴钢琴奏鸣曲(作品第134号)写作于1968年10月。这是一部包含有三个乐章的套曲,整个作品内涵丰富、个性鲜明、变化多端、技巧精湛,是肖氏晚期创作中独具特色的艺术珍品之一。正如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奥依斯特拉赫所说:“它不仅对于我,而且对于整个当代音乐都是一份丰厚的赠品,它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受到热烈的欢迎。” 限于篇幅,本文不可能完整地分析这部作品,现着重就其第三乐章进行简要的分析,以探讨肖氏在处理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等课题上的态度及作法。 从12页的图式可以看出,这个乐章是以主题及其若干次变奏构成的帕萨卡里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奏鸣曲 肖斯塔科维奇 小提琴演奏 帕萨卡里亚 拉赫 肖氏 八小节 艺术珍品 奏鸣曲式 呈示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德米特的《调性游戏》及其理论基础(下) 被引量:1
13
作者 姚恒璐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59-66,共8页
令人遗憾的是,兴德米特本应在音乐结构的问题方面再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而这一问题却未曾在《作曲技法》一书中讨论。尽管如此,我们在《调性游戏》这部作品中,仍能发现其中存在的某些重要的结构布局现象。
关键词 兴德米特 镜像结构 理论基础 黄金分割点 赋格曲 调性关系 呈示部 曲式结构 主题 间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析斯克里亚宾《第十钢琴奏鸣曲》 被引量:1
14
作者 阎冰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19-121,共3页
斯克里亚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著名的作曲家与钢琴演奏家。生前他的音乐在俄罗斯受到大批音乐爱好者的普遍赞赏,并受到一批喜欢“现代音乐”的爱好者们的推崇。但是死后他的作品因为音乐观念的神秘性、创作技法的复杂性等因素,关... 斯克里亚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著名的作曲家与钢琴演奏家。生前他的音乐在俄罗斯受到大批音乐爱好者的普遍赞赏,并受到一批喜欢“现代音乐”的爱好者们的推崇。但是死后他的作品因为音乐观念的神秘性、创作技法的复杂性等因素,关注度并不是很高,形成极大的反差。基于斯克里亚宾在音乐史中的特殊地位,即从传统音乐向现代音乐转型,近几年学界已经逐渐开始对他的音乐观念和作品进行关注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克里亚宾 钢琴奏鸣曲 音乐观念 音乐爱好者 钢琴演奏家 创作技法 现代音乐 奏鸣曲式 呈示部 主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暴风雨》(d小调 作品三十二号之二) 被引量:1
15
作者 尹新春 《韶关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74-76,共3页
《暴风雨》是贝多芬于 180 1年到次年间作曲的三首Op . 31奏鸣曲中的第二首。在这首作品中 ,贝多芬综合了初期做过的各种试验 ,三个乐章全部用奏鸣曲式写成 ,这对莫扎特以来的传统方法说来 ,是相当新颖的 ,而且跟以前的奏鸣曲迥异其趣... 《暴风雨》是贝多芬于 180 1年到次年间作曲的三首Op . 31奏鸣曲中的第二首。在这首作品中 ,贝多芬综合了初期做过的各种试验 ,三个乐章全部用奏鸣曲式写成 ,这对莫扎特以来的传统方法说来 ,是相当新颖的 ,而且跟以前的奏鸣曲迥异其趣的自由性 ,也是这首奏鸣曲的奇特之处。本文从它的曲式结构、音乐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奏鸣曲 奏鸣曲式 呈示部 展开部 再现部 贝多芬 《暴风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命运的斗争——诠释贝多芬《暴风雨》第三乐章创作技法及演奏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锐 《内蒙古艺术》 2010年第1期58-61,共4页
想要了解贝多芬的《暴风雨》奏鸣曲,就先要知道莎士比亚的《暴风雨》。莎士比亚的《暴风雨》是他晚年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被称为是莎士比亚用诗写成的遗嘱,他在《暴风雨》中表达了热爱生活。
关键词 《暴风雨》 创作技法 奏鸣曲式 钢琴奏鸣曲 分音符 现代钢琴 七和弦 呈示部 歌唱性 主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与浪漫的完美交融——以勃拉姆斯《g小调狂想曲op.79NO.2》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苏日娜 《内蒙古艺术》 2007年第2期100-101,共2页
一19世纪后半叶的欧洲乐坛上,勃拉姆斯作为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的最后一人,在世界音乐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他的创作反对晚期浪漫主义艺术潮流中的极端个人主义倾向,追求并力图维护传承自巴赫、贝多芬的德奥传统。他是浪... 一19世纪后半叶的欧洲乐坛上,勃拉姆斯作为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的最后一人,在世界音乐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他的创作反对晚期浪漫主义艺术潮流中的极端个人主义倾向,追求并力图维护传承自巴赫、贝多芬的德奥传统。他是浪漫主义者中贝多芬精神的继承者,重新回到形式化结构的写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拉姆斯 op.79NO.2 晚期浪漫主义 世界音乐文化 艺术潮流 奏鸣曲式 呈示部 德国浪漫主义 音色变化 复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肖邦《g小调叙事曲》(op·23)曲式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涛 《黄河之声》 2007年第4期64-66,共3页
《g小调叙事曲》创作于一八三一年至一八三五年。关于这首叙事曲的构思,肖邦曾经向德国作曲家舒曼作过说明。它是受波兰爱国诗人密茨凯维奇诗歌的启发而写的。据一些肖邦学家的推断,长诗《康拉德·华伦洛德》是该曲的创作依据。长... 《g小调叙事曲》创作于一八三一年至一八三五年。关于这首叙事曲的构思,肖邦曾经向德国作曲家舒曼作过说明。它是受波兰爱国诗人密茨凯维奇诗歌的启发而写的。据一些肖邦学家的推断,长诗《康拉德·华伦洛德》是该曲的创作依据。长诗写的是公元十一世纪立陶宛人反对条顿十字军的历史。立陶宛后裔华伦洛德被十字军所俘,在敌营中抚养成人,并受到重用。立陶宛老人乔装威歌手深入敌军,他以无比感人的诗句打动华伦洛德的心,使他立志为民族效劳,为祖国献身。华伦洛德利用十字军对他的信任,从内部破坏敌军,挽救了立陶宛。最后,他终于被十字军发觉,以身殉国。?密茨凯维奇在这首诗歌中,叙述了华伦洛德为光复祖国而壮烈殉国的一生。作者借古喻今,通过对英雄的歌颂,来号召波兰人民为民族的独立而斗争。肖邦在叙事曲中,并没有再现原诗的具体内容,而是体现了长诗的精神气质。但在音乐的结构布局和音乐形象的表现上,它仍然显现出叙事的性质,好象是在回忆英雄光辉的一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式分析 叙事曲 连接部 呈示部 肖邦 小调 展开部 再现部 主部 音乐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布鲁赫《g小调第一协奏曲》 被引量:1
19
作者 唐薇 《黄河之声》 2014年第8期20-21,共2页
马克思·布鲁赫(M.Bruch 1838-1920),德国浪漫乐派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布鲁赫出生于科隆。一生主要从事作曲的教学,尽管写过一些歌剧和交响曲,但使他真正成名并为后人尊崇的却是他的几首小提琴作品,其中尤以《g小调第一协... 马克思·布鲁赫(M.Bruch 1838-1920),德国浪漫乐派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布鲁赫出生于科隆。一生主要从事作曲的教学,尽管写过一些歌剧和交响曲,但使他真正成名并为后人尊崇的却是他的几首小提琴作品,其中尤以《g小调第一协奏曲》《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以及小提琴与乐队的《苏格兰幻想曲》最具影响。本文主要针对他的《g小调第一协奏曲》的创作技巧和演奏技法方面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乐派 呈示部 再现部 华彩 宣叙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沉思与酣歌》的理论分析与演奏技术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岩 《黄河之声》 2007年第10期37-41,共5页
李遇秋先生是当今我国著名的手风琴作曲家,多年来为手风琴这种乐器创作并改编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如《促织幻想曲》、《惠山泥人印象》、《广陵传奇》、《沉思与酣歌》以及《第一奏鸣曲——长征》、《第二奏鸣曲——扎西德勒》、《第... 李遇秋先生是当今我国著名的手风琴作曲家,多年来为手风琴这种乐器创作并改编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如《促织幻想曲》、《惠山泥人印象》、《广陵传奇》、《沉思与酣歌》以及《第一奏鸣曲——长征》、《第二奏鸣曲——扎西德勒》、《第三奏鸣曲——天山云霞》等。《沉思与酣歌》是作曲家于1993年创作完成并发表于《手风琴考级教程(业余)8-10级》~①,《全国手风琴演奏(业余)考级作品级第九级、第十级》~②及《李遇秋手风琴独奏精品集》~③等多部作品集中,影响较为广泛的一部优秀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曲家 手风琴演奏 作品结构 奏鸣曲式 小节 理论分析 声部 李遇秋 呈示部 连接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