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网络、结构洞与民问借贷风险——基于吴英案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曾志敏 叶岚 《公共管理评论》 CSSCI 2012年第2期33-48,共16页
因民间借贷过滥而引发的民间金融风险问题在当前大有威胁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正常秩序之趋势,这也是当前学术界和实务界高度关注和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新经济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构建了一个探讨社会网络、结构洞与民间借贷风... 因民间借贷过滥而引发的民间金融风险问题在当前大有威胁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正常秩序之趋势,这也是当前学术界和实务界高度关注和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新经济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构建了一个探讨社会网络、结构洞与民间借贷风险之间作用机制的理论解释逻辑,对民间借贷风险的形成机理提出了三个理论命题:民间借贷的经济行为内嵌于社会网络的信任结构之中,结构洞是社会网络的信任结构向社会网络的逐利结构转化的原因,民间借贷风险的累积是社会网络逐利结构中的结构洞不断扩展和叠加的结果。而后通过吴英民间借贷行为的单案例研究对上述理论命题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 结构洞 民间借贷 吴英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资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理论回归——以吴英案为例的探讨 被引量:10
2
作者 姚万勤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7-44,共8页
如何认定集资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目的",于司法实务部门而言一直颇为棘手。我国司法解释虽然以明文形式规定了"非法占有目的"的具体内容,但是该解释还存在"逻辑起点的谬误、对构成要件的扩张和异化以及对责任主... 如何认定集资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目的",于司法实务部门而言一直颇为棘手。我国司法解释虽然以明文形式规定了"非法占有目的"的具体内容,但是该解释还存在"逻辑起点的谬误、对构成要件的扩张和异化以及对责任主义原则违反"等诸多理论缺陷。其实,在司法实践中,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内容应当与财产罪中非法占有目的做统一性解读,在认定路径中,应当贯彻"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和"责任主义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资诈骗罪 吴英案 非法占有 集资 诈骗 责任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庭之友”制度的基础与运行机制——以吴英案为中心的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季金华 《北方法学》 CSSCI 2013年第2期5-15,共11页
"法庭之友"制度的构建、运行及其功能发挥需要司法的独立与权威、有赖于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成熟的社会组织的支撑。在民众广泛参与、理性发表法律意见的前提下,出现了社会精英主导舆论走向、主流意见趋于统一、舆论表现出更强... "法庭之友"制度的构建、运行及其功能发挥需要司法的独立与权威、有赖于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成熟的社会组织的支撑。在民众广泛参与、理性发表法律意见的前提下,出现了社会精英主导舆论走向、主流意见趋于统一、舆论表现出更强的社会责任感的发展趋势,这就为"法庭之友"制度的建构提供了舆论结构基础。"法庭之友"制度有助于疏通政治渠道、凝聚民意、弥补法官知识的缺陷、分担法院责任、推动法律发展,因而具有促进司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的制度功能。"法庭之友"制度功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法院通过尊重、评价、吸纳机制所给予的司法支持。"法庭之友"制度在凝练主流民意、优化舆论环境、构建信任基础和消解政治压力方面对我国司法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应该在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司法国情,合理定位"法庭之友"的功能、框定适用范围、界定合适主体、构筑严密正当的程序,建构中国特色的"法庭之友"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庭之友 民意 吴英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意与司法博弈中的程序正义之价值——以“吴英案”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孙洪坤 张毅 《时代法学》 2014年第3期17-22,共6页
"吴英案"在羁押、律师会见、开庭准备、涉案财产处置等环节存在诸多程序违法问题,使该案深陷舆论漩涡。这一场民意与司法的激烈博弈,将我国刑事司法过程中的程序问题暴露无遗。表征法治文明程度的程序正义,不仅能从维护法的... "吴英案"在羁押、律师会见、开庭准备、涉案财产处置等环节存在诸多程序违法问题,使该案深陷舆论漩涡。这一场民意与司法的激烈博弈,将我国刑事司法过程中的程序问题暴露无遗。表征法治文明程度的程序正义,不仅能从维护法的独立性、促进实体公正性、保障法的安定性等方面提升民众司法的品质;而且能从促进实体结果被接受程度、吸收败诉方的不满情绪和提升对司法信任度等方面促进民意趋于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英案 理性民意 品质司法 程序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二宪法结构性权力失衡症剖解——切脉吴英案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娟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7-154,共8页
切脉吴英案,可以发现八二宪法运作中的两大症状:立法权的怠惰,司法权的虚弱,由此能够诊断:八二宪法病在权力构架的结构性失衡;要处置这个综合症,只需开出常识性宪政药方:权力控制是实现权力存在目的的唯一途径,宪法审查制度可谓一剂苦... 切脉吴英案,可以发现八二宪法运作中的两大症状:立法权的怠惰,司法权的虚弱,由此能够诊断:八二宪法病在权力构架的结构性失衡;要处置这个综合症,只需开出常识性宪政药方:权力控制是实现权力存在目的的唯一途径,宪法审查制度可谓一剂苦口良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英案 八二宪法 立法权 司法权 权力结构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法视域中的争议性死刑案件——吴英案引发的程序法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胡铭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CSSCI 2013年第2期295-310,共16页
吴英案作为有重大争议的死刑案件,引起了民众的广泛热议并迅速转化为一起公共案件。从刑事实体法的角度来看吴英案,我们很容易陷入困局。从刑事程序法的角度,通过构建民众直接参与刑事审判的机制,引入作为例外的"疑罪从轻"规... 吴英案作为有重大争议的死刑案件,引起了民众的广泛热议并迅速转化为一起公共案件。从刑事实体法的角度来看吴英案,我们很容易陷入困局。从刑事程序法的角度,通过构建民众直接参与刑事审判的机制,引入作为例外的"疑罪从轻"规则,推行死刑复核程序的诉讼化回归,将为我们解决有重大争议的死刑案件中的现实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英案 死刑案件 程序 量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集资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以“吴英案”为视角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晶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21-26,共6页
吴英集资诈骗案中,控辩双方争论的焦点为吴英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这也是该案定罪量刑的关键。根据《刑法》第192条和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有关非法占有目的认定的三份司法解释,以及2014年公检法三机关联合颁布的《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 吴英集资诈骗案中,控辩双方争论的焦点为吴英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这也是该案定罪量刑的关键。根据《刑法》第192条和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有关非法占有目的认定的三份司法解释,以及2014年公检法三机关联合颁布的《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可以看出,现有立法中存在以下问题:非法占有目的内涵不断扩大、认定"非法占有目的"时,对推定规则的不当使用,非法占有目的形成时间的向后延伸,以及对"责任主义原则"的违反。对于上述问题,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回归路径,一是排除事后故意,遵循"责任主义原则";二是依据"N点一线法",确定基础事实,严格遵守推定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资诈骗罪 非法占有目的 吴英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裁判与网络民意的实证分析——以吴英案为范本
8
作者 谌爱群 谢军 《怀化学院学报》 2015年第12期80-84,共5页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入发展和公众参与意识的增强,大量通过媒体报道经由网络媒介传播走进公众视野的案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吴英案是网络民意影响司法裁判的一个鲜活范本。司法独立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前提,但这并不等于说司法裁判...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入发展和公众参与意识的增强,大量通过媒体报道经由网络媒介传播走进公众视野的案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吴英案是网络民意影响司法裁判的一个鲜活范本。司法独立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前提,但这并不等于说司法裁判不需要民众监督。如何理性引导网络民意?要走出困境就需要通过制度框架构建民意导入机制,使其在法律适用中发挥恰当作用,确保公正司法裁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英案 网络民意 司法裁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借贷存在的现实基础、主要问题及优化策略:湖南实证——以“吴英案”发回重审为视角
9
作者 谌争勇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12年第4期10-14,共5页
在我国非法集资与民间借贷泾渭并不分明的背景下,从一夜暴富到因集资诈骗罪一审、二审均被判处死刑再到被最高法发回重审,"浙江东阳亿万富姐"吴英不平凡的6年与中国金融制度变迁交错,不得不让人们对加诸在吴英身上的民间借贷... 在我国非法集资与民间借贷泾渭并不分明的背景下,从一夜暴富到因集资诈骗罪一审、二审均被判处死刑再到被最高法发回重审,"浙江东阳亿万富姐"吴英不平凡的6年与中国金融制度变迁交错,不得不让人们对加诸在吴英身上的民间借贷等诸多制度省思与期待。在"吴英案"发回重审的背景下,以湖南为实证,深入分析了民间借贷现实存在的客观原因及其值得关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英案 民间借贷 垄断 管制 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吴英案专家评论的批判话语分析
10
作者 徐章宏 王美玲 《中原工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7-12,83,共7页
吴英集资案二审判决引起网络热议,法学、经济学等领域不少专家对此案判决结果提出质疑,这一现象引起学界深思。运用van Dijk T A提出的认知语境分析理论,分析专家针对吴英案判决发表评论的语言策略,探讨专家构建的总体立场,揭示专家话... 吴英集资案二审判决引起网络热议,法学、经济学等领域不少专家对此案判决结果提出质疑,这一现象引起学界深思。运用van Dijk T A提出的认知语境分析理论,分析专家针对吴英案判决发表评论的语言策略,探讨专家构建的总体立场,揭示专家话语所折射的观念,以期发现专家在重大法律案件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对司法公正的影响。研究发现:专家主要通过使用情态、反诘句和关系过程等语言策略构建立场;专家对吴英案的立场主要表现为对非法集资法律规制、金融垄断、司法和政府宏观调控的批判和对吴英集资行为的辩护;专家评论折射出民间借贷的合法性和金融市场去垄断化等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话语分析 专家话语 观念形态 吴英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吴英案”看民间融资的法律风险
11
作者 王芳 《法制与经济》 2013年第12期105-106,共2页
"吴英案"本是一个简单的民间借贷纠纷,因其涉案金额巨大又处于民间融资问题凸显的风口浪尖而引人注目。在民营经济极为活跃的浙江,吴英式借贷非常普遍。合法的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等活动都具有融通资金并给予利益回报、双方当... "吴英案"本是一个简单的民间借贷纠纷,因其涉案金额巨大又处于民间融资问题凸显的风口浪尖而引人注目。在民营经济极为活跃的浙江,吴英式借贷非常普遍。合法的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等活动都具有融通资金并给予利益回报、双方当事人均为非金融企业和个人等共同特点。但在实践中,合法的民间借贷却没有相应的法律地位,且很容易触犯刑法上的"非法集资"罪名,承担上扰乱金融秩序的风险。这使得需要资金的创业者们面临着不可预期的法律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英案 民间融资 法律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借贷与民间资金投资——由吴英案引发的思考
12
作者 钱彬雪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2年第7期58-59,共2页
民间借贷一直活跃在经济贸易发达的沿海城市,它不同于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但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与宏观调控,民间借贷的弊端逐渐显现,吴英案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 民间借贷一直活跃在经济贸易发达的沿海城市,它不同于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但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与宏观调控,民间借贷的弊端逐渐显现,吴英案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也随之出台。基于此,就民间借贷产生原因、现状及将来发展进行浅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英案 民间借贷 民间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过“吴英案”看中国民间地下金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鹏 王静宜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88-289,共2页
公元2007年,浙江东阳女子吴英仅仅在6个月内打造了一个"短命"财富传奇,引发了人们对于地下钱庄以及官员权力寻租的思考。本文通过探寻"吴英案"财富传奇原因,寻找"吴英案"现象的本质与根源,从客观角度立... 公元2007年,浙江东阳女子吴英仅仅在6个月内打造了一个"短命"财富传奇,引发了人们对于地下钱庄以及官员权力寻租的思考。本文通过探寻"吴英案"财富传奇原因,寻找"吴英案"现象的本质与根源,从客观角度立体剖析地下钱庄以及官员权力寻租现象,并且根据"吴英案"现象提出防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英案 地下金融 权力寻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吴英案看民间融资问题及其解决方式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粲粲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65-68,共4页
从吴英案入手,探讨其暴露出的三个较明显的民间融资问题:合法化问题、融资人素质问题、信贷配给问题;探讨了问题的解决方式;最后借鉴日美对民间融资上的信用担保体系,提出顺应我国国情建立信用担保协会,解决信贷配给问题,从而规范民间... 从吴英案入手,探讨其暴露出的三个较明显的民间融资问题:合法化问题、融资人素质问题、信贷配给问题;探讨了问题的解决方式;最后借鉴日美对民间融资上的信用担保体系,提出顺应我国国情建立信用担保协会,解决信贷配给问题,从而规范民间融资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英案 民间融资 解决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吴英案看网络传播时代的精英话语行为
15
作者 王兰 程德安 《今传媒》 2017年第3期37-38,共2页
从2012年1月,吴英因集资诈骗罪被浙江省高院维持死刑判决以来,这起已经延续了5年之久的普通刑事案件,它集合了众多引人注目的因素,为数众多的精英们对该事件发表了意见和看法,使这个事件成为研究网络传播时代精英话语行为的典型样本。... 从2012年1月,吴英因集资诈骗罪被浙江省高院维持死刑判决以来,这起已经延续了5年之久的普通刑事案件,它集合了众多引人注目的因素,为数众多的精英们对该事件发表了意见和看法,使这个事件成为研究网络传播时代精英话语行为的典型样本。精英群体的构成和他们的观点多元化和复杂化,具有建构和解构社会共识的功效。同时,精英的话语行为又呈现出公共性、盲目性和利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英案 网络传播 精英 话语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语境下网民意见表达对舆论监督的影响——以“吴英案”为例
16
作者 时宜 《今传媒》 2012年第9期27-29,共3页
随着WEB2.0概念的提出和新技术的推行,世界进入了一个"自媒体"时代。网络舆论作为互联网时代民意表达的一种方式,在各类公共事件的传播扩散和解决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监督作用。本文就吴英案为例,对整个事件中公众意见表... 随着WEB2.0概念的提出和新技术的推行,世界进入了一个"自媒体"时代。网络舆论作为互联网时代民意表达的一种方式,在各类公共事件的传播扩散和解决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监督作用。本文就吴英案为例,对整个事件中公众意见表达对舆论监督所产生的正负面影响进行了探讨,我们可以看到网络舆论的强大影响力同时也看到了其存在的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公众意见 舆论监督 吴英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吴英案透视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17
作者 翁妍曦 《技术与市场》 2012年第7期184-185,共2页
2012年5月21日,浙江省高院对被告人吴英集资诈骗案作出终审判决,以集资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吴英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其个人全部财产。至此,这桩备受争议的案件已历时5年,但人们对案件本身的思索并未随终审结果的... 2012年5月21日,浙江省高院对被告人吴英集资诈骗案作出终审判决,以集资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吴英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其个人全部财产。至此,这桩备受争议的案件已历时5年,但人们对案件本身的思索并未随终审结果的出来而休止。文章将透过吴英案,探源民间金融的尴尬境遇和中小企业融资的艰难困境,并对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改善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英案 中小企业 融资环境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理性化解民意与刑事司法的博弈——以吴英案为视角
18
作者 张婷 《现代商业》 2012年第17期288-288,共1页
我国民意对刑事司法活动的影响客观存在。吴英案相对是一种进步,民意的产生和对民意的考量都是建立在相对理性的基础上,推动案件走向理性。用理性化解民意与刑事司法的博弈,主要包括民意产生的理性因素思考和刑事司法中对理性的民意思考。
关键词 民意 刑事司法 吴英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吴英案谈司法裁判对社会现实的回应
19
作者 陈丽 《知识经济》 2013年第23期29-29,共1页
本文通过梳理吴英案案情,为现阶段司法机关如何正确回应社会现实、限制非法集资罪适用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 吴英案 司法裁判 社会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英案:对质疑者的质疑
20
作者 独仁 《中外管理》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22,共1页
吴英是否犯罪不重要,但各界看待民营企业的心态,才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媒体。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吴英案 企业发展 融资 经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