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启发式—系统式模型(HSM)的在线知识类视频传播效果研究
1
作者 周涛 刘佳怡 邓胜利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1-68,共8页
[目的/意义]作为一个热门应用,在线知识类视频的传播效果包括传播广度、传播认同度和传播参与度等对于视频平台来说至关重要。基于信息处理的启发式—系统式模型(HSM),研究了知识类视频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过程]研究在线爬取B站1... [目的/意义]作为一个热门应用,在线知识类视频的传播效果包括传播广度、传播认同度和传播参与度等对于视频平台来说至关重要。基于信息处理的启发式—系统式模型(HSM),研究了知识类视频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过程]研究在线爬取B站12301条知识视频数据,从中提取出各变量的对应字段信息,采用STATA进行分析,并考察粉丝数的调节作用。[结果/结论]研究结果发现,发布者特征、标题特征、封面特征、内容主题、视频时长和标签等显著影响视频传播效果,且粉丝数起正向调节作用。因此,视频平台需要重视这些启发式和系统式因素,从而提高知识类视频传播效果,以获取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类视频 传播效果 启发—系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发式与系统式线索对鱼叉式网络钓鱼易感性影响研究
2
作者 王志英 孙得到 葛世伦 《软件导刊》 2023年第12期167-172,共6页
鱼叉式网络钓鱼邮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欺骗性,其高易感性值得关注。基于启发式—系统式模型,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探究启发式线索和系统式线索对鱼叉式网络钓鱼易感性的影响。认知神经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启发式线索和系统式线... 鱼叉式网络钓鱼邮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欺骗性,其高易感性值得关注。基于启发式—系统式模型,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探究启发式线索和系统式线索对鱼叉式网络钓鱼易感性的影响。认知神经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启发式线索和系统式线索均会导致较高的鱼叉式网络钓鱼易感性。相较于启发式线索,个体在面对系统式线索时投入的认知努力程度更高,认知努力和鱼叉式网络钓鱼易感性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为鱼叉式网络钓鱼的易感性影响机理研究与防范实践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叉式网络钓鱼 易感性 启发—系统模型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启发与后视偏差:阴谋论短视频劝服机制与用户参与
3
作者 曲慧 高娅婕 《新媒体与网络》 2024年第2期86-98,共13页
短视频作为阴谋论传播的新载体正在发挥巨大的舆论影响力。以阴谋论短视频的劝服机制与用户参与路径为研究对象,以“启发—系统模型(HSM)”为理论背景,探究作为启发式线索的音乐对于阴谋论短视频劝服效果的影响。在线实验结果表明:(1)... 短视频作为阴谋论传播的新载体正在发挥巨大的舆论影响力。以阴谋论短视频的劝服机制与用户参与路径为研究对象,以“启发—系统模型(HSM)”为理论背景,探究作为启发式线索的音乐对于阴谋论短视频劝服效果的影响。在线实验结果表明:(1)相同的短视频,在高低不同警惕程度背景音乐下阴谋论信念差异显著,其中高警惕性背景音乐能够显著提高阴谋论内容的劝服效果;(2)用户感知论据质量在不同程度警惕性背景音乐与阴谋论信念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与用户相关性强、信息卷入度高的阴谋论内容参与度高,用户感知论据质量高且更容易参与阴谋论内容的点赞、评论、转发;(4)信息卷入度直接和间接影响事实核查意愿,阴谋论信念一旦建立,不会直接影响事实核查意愿。以上结论说明,音乐作为启发式线索带来显著不同的阴谋论信念,用户群体存在典型的“后视偏差”,为短视频平台对阴谋论内容的识别、纠偏与干预提供了实证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背景音乐 阴谋论传播 启发—系统模型 用户感知 劝服机制 后视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短视频用户参与度研究——以“扇贝每日英语”抖音号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丛挺 魏林 钱诚凌 《未来传播》 CSSCI 2021年第1期63-71,122,共10页
随着移动短视频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和知识传播模式创新变革,基于短视频的知识传播成为当前数字内容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文章通过采集"扇贝每日英语"抖音短视频账号数据,基于认知双加工理论,使用"启发式—系统式模型&qu... 随着移动短视频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和知识传播模式创新变革,基于短视频的知识传播成为当前数字内容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文章通过采集"扇贝每日英语"抖音短视频账号数据,基于认知双加工理论,使用"启发式—系统式模型"对其传播内容与用户参与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基于内容的系统式线索内容中用户参与度更高,而基于情境的启发式线索内容的参与度则相对较弱,横竖屏设计对用户参与度具有显著影响。当前社交短视频平台更加强化个体表达,鼓励个体知识创作与传播,用户参与更依赖于短视频内容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短视频 用户参与度 “扇贝每日英语” 启发—系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GTN的认知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佳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第6期59-61,共3页
YouTube是全球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社交媒体平台。CGTN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集中优势资源打造的重点外宣旗舰媒体,是落实中央进一步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国家级国际传播平台。为了探究提升CGTN在YouTube平台传播能力与传播效果的途径... YouTube是全球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社交媒体平台。CGTN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集中优势资源打造的重点外宣旗舰媒体,是落实中央进一步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国家级国际传播平台。为了探究提升CGTN在YouTube平台传播能力与传播效果的途径,本研究爬取CGTN“YouTube英文主账号”的热门上传视频数据,基于“启发式—系统式”模型,描述热门上传视频的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特征,展现热门上传视频的认知传播效果现状,探究热门上传视频的认知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基于情境的启发式变量和基于内容系统式变量均会对视频的认知传播效果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要想提升CGTN“YouTube英文主账号”的认知传播效果,必须从形式与内容两个层面下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GTN YOUTUBE 启发—系统模型 认知传播效果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态视角下网络学术社区回复量影响因素研究
6
作者 姜冠兰 任秋菊 《情报探索》 2023年第10期60-67,共8页
[目的/意义]激发良好的学术社区用户交互,提升用户信息共享和互动的效能,为提高网络学术社区服务水平、促进网络学术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小木虫为研究对象,采用启发式-系统式模型,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 [目的/意义]激发良好的学术社区用户交互,提升用户信息共享和互动的效能,为提高网络学术社区服务水平、促进网络学术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小木虫为研究对象,采用启发式-系统式模型,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对影响学术社区发帖回复量的因素组态进行探究。[结果/结论]触发用户回帖分为三类:综合权衡型、理性决策型、简单判断型,且发帖者粉丝量是影响发帖回复量的核心因素。分析了不同启发式线索与系统型线索之间的组态关系对网络学术社区回复量的影响,对于提高网络学术社区活跃度和用户参与度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发—系统模型 网络学术社区 回复量 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法感知视角下跨平台信息推荐用户接受意愿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毕达天 张雪 +1 位作者 米艳霖 孔婧媛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00-110,共11页
[目的/意义]旨在从算法感知的视角出发,探明用户对跨平台信息推荐接受意愿的成因与作用机制,为解决用户与智能算法交互领域的问题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过程]从感知公平性、感知可问责性和感知透明度3方面阐释用户对跨平台信息推荐的算... [目的/意义]旨在从算法感知的视角出发,探明用户对跨平台信息推荐接受意愿的成因与作用机制,为解决用户与智能算法交互领域的问题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过程]从感知公平性、感知可问责性和感知透明度3方面阐释用户对跨平台信息推荐的算法感知内涵,基于启发式—系统式模型框架,探究不同维度的算法感知对用户接受意愿的差异化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结构方程建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感知公平性、感知可问责性和感知透明度可以显著降低用户的隐私关注,进而提升用户对跨平台信息推荐的接受意愿,感知可问责性对隐私关注产生的负向影响最大;感知公平性和感知可问责性还可以增强用户的社会临场感,社会临场感对用户的推荐接受意愿具有正向影响。根据研究结论,为在线平台企业更好地实施跨平台信息推荐策略,以及互联网信息管理机构进一步完善推荐算法治理模式提供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平台推荐 算法感知 隐私关注 社会临场感 启发—系统模型
原文传递
MOOC平台用户知识获取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吴江 马芸芸 蔡婧璇 《情报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0-58,共9页
【目的/意义】研究MOOC平台上的信息如何影响学习者的知识获取意愿,可以辅助平台优化信息资源管理,提升信息服务质量,有助于MOOC平台的可持续发展。【方法/过程】以“中国大学MOOC”为研究对象,基于启发式—系统式模型构建学习者知识获... 【目的/意义】研究MOOC平台上的信息如何影响学习者的知识获取意愿,可以辅助平台优化信息资源管理,提升信息服务质量,有助于MOOC平台的可持续发展。【方法/过程】以“中国大学MOOC”为研究对象,基于启发式—系统式模型构建学习者知识获取意愿影响因素模型,通过python爬虫程序获取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研究假设展开实证分析,并对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结论】课程特征和教师特征作为启发式线索,评论特征作为系统式线索均能影响学习者的知识获取意愿。其中,国家精品课程、教师的粉丝数、教师的回帖数正向影响学习者的知识获取意愿。课程评分、评分差异性和评论文本长度负向影响学习者的知识获取意愿。中性评论占比对学习者的知识获取意愿没有显著影响。课程评分在评分差异性影响学习者知识获取意愿的过程中起负向调节作用。【创新/局限】完善了在线教育环境中学习者知识获取意愿研究领域的理论框架,对MOOC平台提高信息服务水平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发—系统模型 信源可信度 知识获取意愿 慕课 LSTM
原文传递
内容为王:社交短视频平台的知识传播机制研究 被引量:47
9
作者 李永宁 吴晔 +1 位作者 杨濮宇 张伦 《新闻与写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3-32,共10页
知识传播作为提高公民科学素养,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一环,在社会化媒体时代不断衍生出新的传播模式。本研究通过爬取社交短视频平台中的5,743条知识短视频数据,基于“启发式-系统式模型”,描述了知识短视频传播主体和传播内容特征;展现... 知识传播作为提高公民科学素养,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一环,在社会化媒体时代不断衍生出新的传播模式。本研究通过爬取社交短视频平台中的5,743条知识短视频数据,基于“启发式-系统式模型”,描述了知识短视频传播主体和传播内容特征;展现了社交短视频平台中的知识传播现状;探究了社交短视频平台中知识传播机制。本研究发现,相比“基于情境的启发式线索”,“基于内容的系统式线索”对知识短视频传播效果的影响更显著。社交短视频平台通过对情景式信息的弱化,向个体赋权,激励个体参与知识生产和传播,这意味着基于社交短视频平台的知识传播,其效果更加依赖于内容本身,社交短视频平台下的知识传播重回“内容为王”时代。最后,本研究也探讨了社交短视频平台作为知识传播渠道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知识传播 启发—系统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