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适应视角下听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建构
1
作者 何海燕 王昕 肖阳梅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81-86,共6页
以提升听障大学生社会适应水平为目标,探索适合听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为该群体的社会融入赋能。在全面评估听障大学生社会适应的特殊性和现状的基础上,依据“知、情、意、行、信”五维一体的辅导模式,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以提升听障大学生社会适应水平为目标,探索适合听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为该群体的社会融入赋能。在全面评估听障大学生社会适应的特殊性和现状的基础上,依据“知、情、意、行、信”五维一体的辅导模式,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分别为:促进双文化认同、引导积极情感、增强自我效能感、赋能社会融入、消解歧视知觉5个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障大学 社会适应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特定生涯行为与听障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关系: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资本的链式中介作用
2
作者 黄格敏 申仁洪 《现代特殊教育》 2025年第2期39-46,共8页
为探讨听障大学生的父母特定生涯行为、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与领悟社会支持、心理资本的关系及其内部机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国523名听障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听障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父母特定生涯行为(支持、干涉、缺位)与... 为探讨听障大学生的父母特定生涯行为、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与领悟社会支持、心理资本的关系及其内部机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国523名听障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听障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父母特定生涯行为(支持、干涉、缺位)与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资本显著相关;听障大学生的领悟社会支持、心理资本分别在支持与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心理资本在干涉、缺位与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听障大学生的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资本在支持与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中起链式中介作用。基于此,家长应主动联合社会各界,为听障大学生构建适度扶持的常态环境,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其积极心理社会资源的培育,塑造其希望、乐观、自信和韧性特质,并以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为导向构建“三位一体”的生涯规划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特定生涯行为 听障大学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领悟社会支持 心理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障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3
作者 黄艳华 《中国就业》 2025年第4期72-73,共2页
听障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更关乎社会公平与包容性发展。本文分析了听障大学生就业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精准落实“一人一策”动态帮扶,通过建立就业档案和个性化职业指导提升就业匹配度;实行订单式... 听障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更关乎社会公平与包容性发展。本文分析了听障大学生就业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精准落实“一人一策”动态帮扶,通过建立就业档案和个性化职业指导提升就业匹配度;实行订单式培养和集中就业模式,依托校企合作优化人才供需对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高校课程设置,发展适合听障学生的专业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障大学 就业 残疾人保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修身方法对听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4
作者 孙菲 《现代特殊教育》 2025年第2期19-23,共5页
修身指修养身心,涵养德行,儒家修身思想能为听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精神支持,培养其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儒家修身方法包括内省法、榜样法、交友法、尚志法等,这些行之有效的修身方法可以让听障大学生尊德性,使心生活高于身生活,对... 修身指修养身心,涵养德行,儒家修身思想能为听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精神支持,培养其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儒家修身方法包括内省法、榜样法、交友法、尚志法等,这些行之有效的修身方法可以让听障大学生尊德性,使心生活高于身生活,对听障大学生自我修养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修身 听障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 自我修养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辅导对听障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影响的实证研究
5
作者 娄文婧 张赛雅 《现代特殊教育》 2025年第6期47-53,80,共8页
团体辅导干预为提升听障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提供了实证依据与参考范式,辅导后被试积极心理资本问卷的韧性、希望、乐观维度分及总分,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总分,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的表达快乐、表达自豪、管理生气自我效能感维度分及总... 团体辅导干预为提升听障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提供了实证依据与参考范式,辅导后被试积极心理资本问卷的韧性、希望、乐观维度分及总分,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总分,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的表达快乐、表达自豪、管理生气自我效能感维度分及总分均有显著提高,且各问卷维度分及总分均高于辅导前。但团体辅导难以满足每个成员的特殊需求,对带领咨询师素养要求较高。要从充分了解被试、提高咨询师素养、加强手语学习和专业督导、明确团体契约、注重保密原则等多方面进行准备,切实提高团体辅导的效果与质量,从而更好地促进听障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辅导 听障大学 积极心理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障大学生高校求学体验:一项质性研究
6
作者 冯诗瑶 刘静静 +1 位作者 蔡羽婷 赵斌 《现代特殊教育》 2025年第2期11-18,共8页
基于主体性视角,采用质性研究的主题分析法,以我国听障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内地本土情境下听障大学生的高等教育经历,深度探究其在高等院校的求学体验。研究发现,大多数听障大学生基本能适应大学生活与变化,能够探索形成自己的应... 基于主体性视角,采用质性研究的主题分析法,以我国听障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内地本土情境下听障大学生的高等教育经历,深度探究其在高等院校的求学体验。研究发现,大多数听障大学生基本能适应大学生活与变化,能够探索形成自己的应对方式,直面挑战,实现自我成长。相比健听大学生,他们会面临更多的学业、人际、求职以及心理等方面的挑战,其本质是听障大学生的身体特征与其所在的特定文化情境相互交织激荡的结果。加强高校信息获取无障碍环境建设,提高对听障大学生的认识,关注听障大学生心理健康,多方构建支持体系有利于促进听障大学生正向感知高等教育经历,提高其高校求学的积极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性研究 听障大学 求学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障大学生思政课法治教育实效性提升路径研究
7
作者 杜文 毛丽君 《大学教育》 2025年第6期105-108,共4页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法治教育对听障大学生不仅具有增强其发展能力和实现其自身价值的特殊意义,还对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听障大学生思政课法治教育中存在的内容针对性不强、教育路径单一、法治教育实...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法治教育对听障大学生不仅具有增强其发展能力和实现其自身价值的特殊意义,还对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听障大学生思政课法治教育中存在的内容针对性不强、教育路径单一、法治教育实践不足等现实困境,并从创新教育内容、完善制度、加强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优化路径,以提升法治教育实效性和听障大学生法治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障大学 思政课 法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背景下听障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索
8
作者 张明玉 《科教导刊》 2025年第4期133-136,共4页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路径。开展听障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保障教育公平、落实残疾人福利的重要体现。文章通过探讨产教融合背景下听障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和现状,提出做好创新创业指导工作、...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路径。开展听障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保障教育公平、落实残疾人福利的重要体现。文章通过探讨产教融合背景下听障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和现状,提出做好创新创业指导工作、构建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拓展教育实践平台资源等路径,以推动听障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听障大学 创新创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障大学生、听障大学生、健全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比较
9
作者 贺青霞 陈从显 李文喜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99-102,共4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视障大学生、听障大学生和健全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揭示残疾大学生与健全大学生在获取和维持意义感方面的不同。方法采用《生命意义感量表》对345名视障大学生、535名听障大学生及620名健全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在生... 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视障大学生、听障大学生和健全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揭示残疾大学生与健全大学生在获取和维持意义感方面的不同。方法采用《生命意义感量表》对345名视障大学生、535名听障大学生及620名健全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在生命意义感总分以及拥有意义感和寻求意义感两个分维度上,健全大学生的得分高于视障大学生和听障大学生(P<0.001),而两类残疾学生之间也存在差异,相对来说,听障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优于视障大学生[(4.76±0.87)分和(4.53±0.99)分,P<0.001]。结论残疾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普遍低于健全大学生,不同残障类型的大学生在生命意义感上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意义感 大学 听障大学 健全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障大学生社会适应状况调查研究
10
作者 肖阳梅 王昕 +1 位作者 孙洁 何海燕 《现代特殊教育》 2024年第18期19-24,30,共7页
为了解听障大学生社会适应水平及影响因素,采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171名听障大学生的社会适应状况进行调查。听障大学生社会适应总体与各维度的得分表明其适应水平较好,社会适应水平各维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校园生活适应、情绪适应... 为了解听障大学生社会适应水平及影响因素,采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171名听障大学生的社会适应状况进行调查。听障大学生社会适应总体与各维度的得分表明其适应水平较好,社会适应水平各维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校园生活适应、情绪适应、学习适应、满意度、人际关系适应、自我适应、择业适应。听障大学生的总体社会适应水平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与北京化工大学常模没有显著差异;人际关系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择业适应和自我适应显著低于北京化工大学常模;耳聋时间对听障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有重要影响;父母听力状况、父母婚姻状况和家庭收入状况对满意度有影响。学校教育应基于以上结果有针对性地改善听障大学生的社会适应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障大学 社会适应 学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障大学生“平等”价值观教育研究
11
作者 丁宝龙 《文教资料》 2024年第11期197-200,共4页
当前,听障大学生“平等”价值观教育存在“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式陈旧,教育力量不足”等问题,本文从“社会教育的影响,教育资源不足的影响,听障大学生自身的原因”等角度寻其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丰富教育内容,创新... 当前,听障大学生“平等”价值观教育存在“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式陈旧,教育力量不足”等问题,本文从“社会教育的影响,教育资源不足的影响,听障大学生自身的原因”等角度寻其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等教育对策,以期帮助听障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平等”价值观,促进其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障大学 平等 价值观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主动精神融入听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探索
12
作者 丁宝龙 《现代特殊教育》 2024年第22期19-23,共5页
历史主动精神的生成逻辑包括理论逻辑、文化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历史主动精神在听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实现包括增强历史使命感、促进全面发展、强化主动担当。基于此,历史主动精神在听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施可... 历史主动精神的生成逻辑包括理论逻辑、文化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历史主动精神在听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实现包括增强历史使命感、促进全面发展、强化主动担当。基于此,历史主动精神在听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施可从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构建支持体系三方面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主动精神 听障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实现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听障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13
作者 李冰雪 刘铁军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7-49,共3页
培养听障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课程设置、实践平台、社会认知以及资源匮乏等问题。为了提升听障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从营造包容性的教育环境、优化课程设置、拓展实践平台、加强教师培训,以及建立完善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培养听障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课程设置、实践平台、社会认知以及资源匮乏等问题。为了提升听障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从营造包容性的教育环境、优化课程设置、拓展实践平台、加强教师培训,以及建立完善的政策支持和保障机制等综合性的策略和支持多个方面入手,帮助听障大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型 听障大学 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性医学院校构建听障大学生美育思政具象化模式的探索
14
作者 车璐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2期174-178,共5页
以美育德,打造美育思政协同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文章聚焦听障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性及紧迫性,以滨州医学院美育思政建设为例,充分利用听障大学生的听力补偿优势,从课程资源、专业知识、教学模式方面深挖美育思... 以美育德,打造美育思政协同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文章聚焦听障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性及紧迫性,以滨州医学院美育思政建设为例,充分利用听障大学生的听力补偿优势,从课程资源、专业知识、教学模式方面深挖美育思政的具象化路径,以“三重红色”(即红色故事、红色力量、红色精神)拓展育人方式,旨在以美育思政的最佳推动力坚定听障学生价值观信念、提升思政教学成效性、培育医学生人文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爱国主义作品 听障大学 美育思政 审美 协同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际敏感性对听障大学生友谊质量的影响:歧视知觉的中介作用
15
作者 陈全银 丁莉 肖乐 《现代特殊教育》 2024年第22期13-18,35,共7页
使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北京联合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郑州师范学院及乐山师范学院四所本科院校544名听障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人际敏感性量表、歧视知觉量表与友谊质量量表进行实证调研,探讨听障大学生人际敏感性、歧视知觉... 使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北京联合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郑州师范学院及乐山师范学院四所本科院校544名听障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人际敏感性量表、歧视知觉量表与友谊质量量表进行实证调研,探讨听障大学生人际敏感性、歧视知觉以及友谊质量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歧视知觉在人际敏感性与友谊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听障大学生的人际敏感性、歧视知觉与友谊质量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听障大学生的人际敏感性与歧视知觉呈显著正相关;中介分析表明,歧视知觉在人际敏感性与友谊质量之间具有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8.71%。人际敏感性不仅能够直接预测听障大学生的友谊质量,也可通过歧视知觉间接影响个体的友谊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障大学 人际敏感性 歧视知觉 友谊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赛促创”:听障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16
作者 刘铁军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10期42-45,共4页
随着社会进步,创新创业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引擎,但听障大学生在该领域面临教育平台资源不足、教育质量不均、社会认知偏见、合作交流匮乏等挑战。在以“以赛促创”模式驱动下,可以通过制定包容性政策、建设激励机制、技... 随着社会进步,创新创业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引擎,但听障大学生在该领域面临教育平台资源不足、教育质量不均、社会认知偏见、合作交流匮乏等挑战。在以“以赛促创”模式驱动下,可以通过制定包容性政策、建设激励机制、技能培训、社会推广、构建合作支持体系、建立持续跟进机制等策略,提升听障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赛促创 听障大学 创新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教育视角下听障大学生学校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17
作者 徐新 史岸灵 《科研成果与传播》 2024年第4期157-160,共4页
听障大学生作为特殊教育群体,在普通高校中面临着独特的挑战。本研究旨在探讨融合教育环境下,听障大学生学校适应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提出融合教育背景下对听障大学生的支持政策。研究结果显示,良好的学校适应能够促进听障学生的心理... 听障大学生作为特殊教育群体,在普通高校中面临着独特的挑战。本研究旨在探讨融合教育环境下,听障大学生学校适应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提出融合教育背景下对听障大学生的支持政策。研究结果显示,良好的学校适应能够促进听障学生的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问题则可能影响其学校适应能力;研究还发现社会支持、个人韧性等因素在听障大学生适应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于理解听障学生在高等教育环境中的特殊需求,以及如何通过融合教育策略改善他们的学校适应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障大学 学校适应 心理健康 融合教育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下听障大学生的“服装史”课程实践教学探索——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例
18
作者 陈静 《纺织报告》 2024年第11期86-88,共3页
“服装史”是服装设计专业大学生的必修课,以理论教学为主。文章基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听障大学生的特殊性,从其身心特点和专业需求出发,探索在“互联网+”等现代化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良,旨在提升... “服装史”是服装设计专业大学生的必修课,以理论教学为主。文章基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听障大学生的特殊性,从其身心特点和专业需求出发,探索在“互联网+”等现代化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良,旨在提升听障大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学习效率,进一步推动特殊教育在服装设计领域的发展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障大学 “服装史”课程 理论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类APP翻转课堂促进听障大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丽 杨佳文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3-158,共6页
研究目的:为提高听障大学生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听障大学生体育习惯养成,寻找新的方法和路径.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研究结果:(1)运动类APP体育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听障大学生体育态度得分,减小听障大学生... 研究目的:为提高听障大学生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听障大学生体育习惯养成,寻找新的方法和路径.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研究结果:(1)运动类APP体育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听障大学生体育态度得分,减小听障大学生和正常大学生体育态度得分差距;(2)运动类APP体育教学能够有效地改善听障大学生体育行为.结论:促进听障大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的路径:(1)运动类APP翻转课堂提升听障大学生体育课程质量;(2)运动类APP翻转课堂使听障大学生体育课延续至课外;(3)运动类APP翻转课堂促进听障大学生体育习惯养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障大学 翻转课堂 运动类APP 体育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于靖 王爱国 鲁毅光 《长春大学学报》 2010年第8期33-36,共4页
采用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对110名听障大学生进行测试,探讨听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听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成人心理健康水平;听障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个别因子上有显著差异;男女听... 采用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对110名听障大学生进行测试,探讨听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听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成人心理健康水平;听障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个别因子上有显著差异;男女听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敌意因子上有差异。生理缺陷、社会因素、学校和家庭教育是影响听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特殊高等教育应关注听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听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障大学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