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太行鸡不同群体含黄素单氧化酶3基因多态性检测 被引量:4
1
作者 赵思思 胡慧艳 +3 位作者 贾青 孙凤莉 锡建中 李晓敏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4-137,共4页
为了研究含黄素单氧化酶3(FMO3)基因T329S突变位点在河北太行鸡不同群体中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情况,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PCRRFLP)和DNA测序技术分别对赞皇、平山、唐县地区3个河北太行鸡群体FMO3... 为了研究含黄素单氧化酶3(FMO3)基因T329S突变位点在河北太行鸡不同群体中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情况,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PCRRFLP)和DNA测序技术分别对赞皇、平山、唐县地区3个河北太行鸡群体FMO3基因及基因型频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平山地区太行鸡群体中未检测到SS型个体,而平山、唐县地区太行鸡群体中均有FMO3基因SS型个体;赞皇、平山、唐县3个太行鸡群体中T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129 8、0.075 0、0.084 2,其频率均远低于等位基因A的频率。独立性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不同群体间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不显著;经适合性卡方检验,赞皇、平山、唐县3个太行鸡群体卡方值分别为1.173 0(P>0.05)、0.035 1(P>0.05)、0.188 5(P>0.05),说明该基因位点A→T碱基突变在3个群体中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通过分析3个不同群体遗传变异参数发现,3个太行鸡群体在该基因位点上均处于低度多态(PIC<0.25)。以上结果表明,河北太行鸡群体中FMO3基因型频率较低,可以通过PCR-RFLP的方法予以剔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太行鸡 含黄素单氧化酶3基因 PCR–RFLP 基因型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太行鸡含黄素单氧化酶3基因型频率分布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胡慧艳 贾青 +3 位作者 孙凤莉 赵思思 锡建中 李晓敏 《现代畜牧兽医》 2016年第3期8-12,共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含黄素单氧化酶3(Flavin-Containing Monooxygenase 3,FMO3)基因T329S突变在河北太行鸡群体中的分布。本研究根据Gen Bank中公布的鸡FMO3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RFLP方法对517只河北太行鸡FMO3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进... 本试验旨在研究含黄素单氧化酶3(Flavin-Containing Monooxygenase 3,FMO3)基因T329S突变在河北太行鸡群体中的分布。本研究根据Gen Bank中公布的鸡FMO3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RFLP方法对517只河北太行鸡FMO3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位点在河北太行鸡群体中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等位基因A、T频率分别为0.9023、0.0976;AA、A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8201、0.1644、0.0155。结果表明,河北太行鸡群体中鱼腥味综合症易感基因型频率不高,可以通过PCR-RFLP的方法予以剔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太行鸡 含黄素单氧化酶3基因 基因型频率 PCR-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28个群体中含黄素单氧化酶3基因突变频率分布 被引量:3
3
作者 曾卫民 杨洁 +6 位作者 董永利 石宏 高路 杨智丽 鲁靖 郝肇菁 肖春杰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18-321,共4页
目的 研究含黄素单氧化酶 3(flavin- containing monooxygenase3,FMO3)基因突变频率在云南少数民族群体中的分布。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云南 2 4个少数民族的 2 8个群体进行了 FMO3基因型分析。结果 FM... 目的 研究含黄素单氧化酶 3(flavin- containing monooxygenase3,FMO3)基因突变频率在云南少数民族群体中的分布。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云南 2 4个少数民族的 2 8个群体进行了 FMO3基因型分析。结果 FMO3/ Stop1 48频率分布范围为 0 .174~ 0 .80 3,平均为0 .395 ;FMO3/ L ys1 58频率分布范围为 0 .0 5 6~ 0 .4 14 ,平均为 0 .2 0 8;FMO3/ Gly30 8频率分布范围为 0~0 .2 17,其中布朗族、新平花腰傣、德宏水傣、壮族、德昂族、景颇族、怒族和回族的频率为零 ,平均为 0 .0 4 6。结论 FMO3基因突变频率不仅民族间有较大的差异 ,而且同一民族不同群体也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黄素单氧化酶3基因 基因突变 突变频率 云南 少数民族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药物代谢酶
原文传递
卵巢子宫内膜异症不孕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FMO3、DMBT1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秋阳 林伟 +2 位作者 王福玲 王雅琦 许伟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6-58,共3页
目的观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的含黄素单氧化酶3(FMO3,在输卵管上皮组织高表达)、脑恶性肿瘤缺失基因(DMBT1,在子宫内膜组织高表达)mRNA及蛋白,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将卵巢EMs不孕患者的异位内膜组织40例份作... 目的观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的含黄素单氧化酶3(FMO3,在输卵管上皮组织高表达)、脑恶性肿瘤缺失基因(DMBT1,在子宫内膜组织高表达)mRNA及蛋白,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将卵巢EMs不孕患者的异位内膜组织40例份作为观察组,选取卵巢EMs已育患者的异位内膜组织50例份作为对照组,以正常卵巢组织35例份作为正常组。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三组FMO3、DMBT1 mRNA,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FMO3、DMBT1蛋白。结果观察组FMO3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和正常组(P均<0.05);观察组、对照组DMBT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组(P均<0.05)。结论卵巢EMs不孕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FMO3呈高表达,异位内膜组织来源可能为输卵管;输卵管组织来源的异位内膜组织可能与卵巢EMs患者不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症 异位子宫内膜 含黄素单氧化酶3 脑恶性肿瘤缺失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XR/FMO3/TMAO脂代谢通路在复合应激勃起功能障碍大鼠模型中的调控作用及伊木萨克片干预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凤霞 袁千茹 +4 位作者 田艳南 艾孜孜·热合曼 斯依提·阿木提 刘文娟 阿地力江·伊明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6-110,共5页
目的:研究FXR/FMO3/TMAO脂代谢通路在复合应激ED大鼠模型中的调控作用及伊木萨克片干预的机制. 方法:在代谢组学筛查结果的基础上,采用核磁共振波谱仪检测正常对照组(n=30)、复合应激ED组(ED组,n=30)和伊木萨克片干预组(n=30)大鼠血清中... 目的:研究FXR/FMO3/TMAO脂代谢通路在复合应激ED大鼠模型中的调控作用及伊木萨克片干预的机制. 方法:在代谢组学筛查结果的基础上,采用核磁共振波谱仪检测正常对照组(n=30)、复合应激ED组(ED组,n=30)和伊木萨克片干预组(n=30)大鼠血清中的TMAO浓度;Western印迹检测FXR1/2、FMO3在各组大鼠肝脏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变化. 结果:①ED组大鼠血清中TMAO浓度[(46.64±5.16) μg/ml]较正常对照组[(34.98±3.69) μg/ml]显著升高(P<0.01),伊木萨克片干预组[(39.63±4.81) μg/ml]较ED组显著下降(P<0.01).②Western印迹结果发现,ED组大鼠肝脏中FMO3蛋白相对表达量(1.75±0.90)较正常对照组(0.86±0.62)显著升高(P<0.01),伊木萨克片干预组(1.05±0.38)较ED组显著降低(P<0.05).③Western印迹结果发现,ED组大鼠肝脏组织中FXR1蛋白相对表达量(1.29±0.38)较正常对照组(0.78±0.25)显著升高(P<0.01),伊木萨克片干预组(1.07 ±0.42)较ED组显著降低(P<0.05);ED组FXR2蛋白相对表达量(1.90±0.63)较正常对照组(0.42±0.27)显著升高(P<0.01),伊木萨克片干预组(1.04±0.46)较ED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FXP/FMO3/TMAO脂代谢通路在复合应激ED大鼠模型中发生显著增高,而伊木萨克片干预后可以改善此变化,提示此药可能通过调控FXR/FMO3/TMAO脂代谢通路对大鼠阴茎勃起功能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起功能障碍 氧化三甲基胺 含黄素单氧化酶3 法尼酯X受体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腥味鸡蛋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鲍延娥 董晓芳 +1 位作者 佟建明 翟钦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12-1417,共6页
鱼腥味是一种难闻的令人不悦的刺激性气味,严重影响鸡蛋的品质和风味,给蛋鸡生产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扰。本文总结了鱼腥味鸡蛋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其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鸡蛋 鱼腥味 含黄素单氧化酶3 三甲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禽类产鱼腥味蛋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钟航 王阳铭 +1 位作者 粟剑 王启贵 《四川畜牧兽医》 2016年第9期29-31,共3页
禽蛋是人类天然食物中最理想的优质蛋白质,但大多数禽类都会产鱼腥味蛋,严重影响了蛋的风味和消费者的接受性。本文对鱼腥味蛋形成的原因,影响鱼腥味蛋的因素,鸡、鸭、鹌鹑产鱼腥味蛋的分子机制进行了综述,以便为今后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鱼腥味蛋 含黄素单氧化酶3 三甲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腥味鸡蛋的形成:从营养到遗传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思雨 郑茗 聂庆华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3-88,共6页
鸡蛋的鱼腥味问题从首次提出到目前为止已接近一个世纪。鱼腥味影响鸡蛋的品质和风味,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给蛋鸡养殖带来经济损失。文章概括了鱼腥味鸡蛋的形成机制,阐述了影响鱼腥味鸡蛋形成的因素,总结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展望未... 鸡蛋的鱼腥味问题从首次提出到目前为止已接近一个世纪。鱼腥味影响鸡蛋的品质和风味,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给蛋鸡养殖带来经济损失。文章概括了鱼腥味鸡蛋的形成机制,阐述了影响鱼腥味鸡蛋形成的因素,总结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蛋 鱼腥味 含黄素单氧化酶3 三甲胺 氧化三甲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