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铜不锈钢对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徐璐 张扬 +2 位作者 杨柯 任玲 王强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20,25,共5页
目的观察含铜不锈钢对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与316L不锈钢进行比较。方法将血管内皮细胞接种于两种材料表面,在培养1、2、3 d后,应用吖啶橙染色及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细胞在两种材料表面黏附和增殖活性。并制备... 目的观察含铜不锈钢对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与316L不锈钢进行比较。方法将血管内皮细胞接种于两种材料表面,在培养1、2、3 d后,应用吖啶橙染色及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细胞在两种材料表面黏附和增殖活性。并制备两种材料的浸提液,用浸提液培养血管内皮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荧光显微镜下,细胞在两种材料表面均伸展良好,呈铺路石状生长。在培养1、2 d时,含铜不锈钢组黏附的细胞数多于316L不锈钢组(P<0.05);3 d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T结果显示,含铜不锈钢组在1、2 d的吸光度值高于316L不锈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培养3 d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16L不锈钢组的早期凋亡率高于含铜不锈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铜不锈钢较316L不锈钢更利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及增殖,并可以降低血管内皮细胞的早期凋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不锈钢 血管内皮细胞 黏附 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磁质谱法测定含铜不锈钢中痕量磷 被引量:4
2
作者 朱莉 张毅 +1 位作者 纪红玲 刘小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2-335,共4页
作者通过试验,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磁质谱(HR-ICP-MS)测定含铜不锈钢中磷含量时,采用高分辨率模式,选择分辨率为4000,在此条件下磷峰可与干扰双原子分子或离子的峰分开。又通过以含铁基的磷标准溶液优化了气体流量和离子透镜的参数,使磷... 作者通过试验,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磁质谱(HR-ICP-MS)测定含铜不锈钢中磷含量时,采用高分辨率模式,选择分辨率为4000,在此条件下磷峰可与干扰双原子分子或离子的峰分开。又通过以含铁基的磷标准溶液优化了气体流量和离子透镜的参数,使磷的信号值提高至3×105cps。而加入45Sc作为内标元素又可显著提高测定的稳定性。分别用不锈钢样品和纯铁粉作基体,加入标准溶液制作标准曲线。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线性均较好,分别测得实际样品的结果及其相对标准偏差也基本一致。但两种方法的检出限(3s)不同,前者为1.0μg·g^-1,后者为0.18μg·g^-1。所提出方法的样品处理过程如下:称取样品0.10g置于消解罐中,加入盐酸溶液2mL及硝酸溶液1mL,待剧烈反应缓解时,将消解罐加盖并置于微波消解仪中,于100℃消解10min,升温至200℃继续消解20min。冷却后将溶液转移至100 mL石英容量瓶中,加入0.2mg·L^-1钪内标溶液1mL,加水至刻度,摇匀。此溶液在仪器工作条件下进行HR-ICP-MS测定。对含磷51μg·g^-1的含铜不锈钢,按本方法测定所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10)小于4%。应用本方法分析了7种标准物质或已知样品(包括低合金钢、含铜不锈钢、高温合金),并同时用ICP-AES进行校对分析。结果表明,本方法与ICP-AES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但本方法的结果与标准物质的认定值更接近,而且对低含量磷(9μg·g^-1)也可很好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磁质谱法 含铜不锈钢 痕量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针具用含铜不锈钢的抗菌行为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孙子晴 任玲 杨柯 《中国医疗设备》 2017年第1期7-9,17,共4页
本文探讨了304型含铜不锈钢(304-Cu SS)的体外抗菌性能。体外实验结果表明,与普通304不锈钢(304 SS)相比,304-Cu SS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良好的杀菌作用,并表现出明显抑制细菌粘附和细菌生物膜形成的作用。植入动物实验结果表... 本文探讨了304型含铜不锈钢(304-Cu SS)的体外抗菌性能。体外实验结果表明,与普通304不锈钢(304 SS)相比,304-Cu SS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良好的杀菌作用,并表现出明显抑制细菌粘附和细菌生物膜形成的作用。植入动物实验结果表明,304-Cu SS植入新西兰大白兔肌肉组织后,发挥了明显的抗菌作用,材料表面细菌量,植入部位周围组织病灶感染程度均明显小于和轻于304 SS。因此,304-Cu SS作为针灸针具材料可以有效抑制细菌感染发生,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不锈钢 抗菌 针灸针具 细菌生物膜 医用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S304HC含铜不锈钢初轧坯开裂原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万荣 郭光宇 王俊琴 《大型铸锻件》 2004年第2期15-17,共3页
对 SU S3 0 4HC含铜不锈钢初轧坯开裂严重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 。
关键词 SUS304HC 含铜不锈钢 初轧坯 开裂 轧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S304J1含铜不锈钢热轧板表面裂纹缺陷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聚宝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40-242,共3页
对304J1含铜不锈钢热轧板表面的裂纹缺陷进行了微观形貌及微区成分观察和检测,并调查了现场生产工艺参数。结合检测试验结果和现场工艺调查分析,认为裂纹主要是由于铸坯中成分偏析及加热过程中铜选择性富集氧化造成的。通过优化调整冶... 对304J1含铜不锈钢热轧板表面的裂纹缺陷进行了微观形貌及微区成分观察和检测,并调查了现场生产工艺参数。结合检测试验结果和现场工艺调查分析,认为裂纹主要是由于铸坯中成分偏析及加热过程中铜选择性富集氧化造成的。通过优化调整冶炼、连铸和热轧工艺参数,缺陷发生率大幅降低,缺陷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不锈钢 表面裂纹 成分偏析 富集氧化 工艺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科院金属所成功开发出含铜不锈钢新型植入材料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慧 《粉末冶金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39,共1页
据《科技日报》2月24日报道,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杨柯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金属材料生物功能化的特殊作用,并成功开发出抗菌不锈钢、抗菌钛合金、抗菌钴基合金等具有强烈广谱杀菌功能的系列含铜抗菌医用金属新材料,这些新材... 据《科技日报》2月24日报道,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杨柯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金属材料生物功能化的特殊作用,并成功开发出抗菌不锈钢、抗菌钛合金、抗菌钴基合金等具有强烈广谱杀菌功能的系列含铜抗菌医用金属新材料,这些新材料均能有效抑制在其表面上形成细菌生物膜,从而抑制细菌感染的发生率,使植入器械的临床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科院金属所 含铜不锈钢 植入材料 开发 抗菌不锈钢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 《科技日报》 细菌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铜不锈钢在尿液中的钝化膜分析及铜离子的溶出
7
作者 朱博轩 李建中 +2 位作者 赵静 范连慧 邢鹏飞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9-53,共5页
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技术,探索含铜不锈钢(316L⁃Cu)与人体尿液接触后钝化膜厚度及表面元素状态变化,研究在人体尿液中含铜不锈钢的铜离子释放机理和化学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含铜不锈钢表面由于吸附尿液中的无机盐等成分,形成Cr_(2)O_... 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技术,探索含铜不锈钢(316L⁃Cu)与人体尿液接触后钝化膜厚度及表面元素状态变化,研究在人体尿液中含铜不锈钢的铜离子释放机理和化学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含铜不锈钢表面由于吸附尿液中的无机盐等成分,形成Cr_(2)O_(3)和N,P等化合物混合的“调节膜”,且“调节膜”厚度小于316L不锈钢表面形成的膜;含铜不锈钢中的铜以离子形式溶出,且基体中的铜不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促进铜离子的释放,进而赋予材料持久的生物功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不锈钢 钝化膜 尿液 溶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核电含铜不锈钢密封室及密封室盖锻造成功
8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86-86,共1页
关键词 含铜不锈钢 密封室 锻造 核电 不锈钢锻件 水压机 硬化型 马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核电含铜不锈钢密封室及密封室盖锻造成功
9
《精密成形工程》 2011年第1期82-82,共1页
关键词 含铜不锈钢 密封室 锻造 核电 不锈钢锻件 水压机 硬化型 马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铜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环境下成形性能及微观组织的研究
10
作者 王杰 韩传龙 +2 位作者 王睿泱 李娟 赵广辉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6,共10页
目的研究含铜奥氏体不锈钢在室温及低温下的拉伸、成形性能。了解杯突试验背景下,含铜奥氏体不锈钢微观组织演变规律。方法在室温及液氮环境−140℃温度下,对含铜奥氏体不锈钢进行拉伸、埃里克森(Erichsen)杯突试验。结合试验结果、扫描... 目的研究含铜奥氏体不锈钢在室温及低温下的拉伸、成形性能。了解杯突试验背景下,含铜奥氏体不锈钢微观组织演变规律。方法在室温及液氮环境−140℃温度下,对含铜奥氏体不锈钢进行拉伸、埃里克森(Erichsen)杯突试验。结合试验结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表征,分析了室温及低温环境对含铜奥氏体不锈钢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含铜奥氏体不锈钢在−140℃时的极限抗拉强度提升约49.7%,屈服强度提升约35.5%,延伸率降低约27.3%。在室温下,拉伸断裂方式为韧性断裂。在低温下,拉伸断裂方式转变为脆韧混合断裂。在杯突试验中,突值从室温的12.78 mm增加到−140℃低温的13.45 mm,增加了0.67 mm。结论通过EBSD分析内部微观组织结构可知,在杯突试验过程中,应力的不断集中及应变的变化,促使位错产生滑移、孪晶,并使奥氏体发生马氏体相变。越靠近断裂裂纹区域,应力集中越明显,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越明显,马氏体含量越多。孪晶诱导塑性(TWIP)及相变诱导塑性(TRIP)提高了不锈钢的强度和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杯突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铜抗菌不锈钢材料的性能及应用分析
11
作者 李媛媛 孙佳琪 《五金科技》 2025年第1期72-74,共3页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升,抗菌不锈钢材料以其良好的抗菌性能引发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当前,含铜抗菌不锈钢材料作为一种集成结构与功能的新型金属材料,在五金领域的制造能力已趋于稳定水平。本文对含铜抗菌不锈钢材料及性能进行分...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升,抗菌不锈钢材料以其良好的抗菌性能引发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当前,含铜抗菌不锈钢材料作为一种集成结构与功能的新型金属材料,在五金领域的制造能力已趋于稳定水平。本文对含铜抗菌不锈钢材料及性能进行分析,并对含铜抗菌不锈钢材料在五金行业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以期为相关工作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不锈钢 力学性能 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铜抗菌不锈钢拉伸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EBSD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广辉 郭淑茜 +3 位作者 薛子腾 王杰 李娟 裴文乐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3-180,共8页
目的研究含铜抗菌不锈钢拉伸性能,为工业生产中的成形工艺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在拉伸应变分别为5%、15%、30%、45%、60%、75%以及最后拉伸断裂时应变为81%条件下,采用岛津AGS-100KN万能拉伸试验机对含铜抗菌不锈钢进行拉伸试... 目的研究含铜抗菌不锈钢拉伸性能,为工业生产中的成形工艺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在拉伸应变分别为5%、15%、30%、45%、60%、75%以及最后拉伸断裂时应变为81%条件下,采用岛津AGS-100KN万能拉伸试验机对含铜抗菌不锈钢进行拉伸试验。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仪(EBS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分析含铜抗菌不锈钢拉伸断裂后的断口形貌以及拉伸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结果含铜抗菌不锈钢抗拉强度最大值为587.523 MPa,应变最大值为81%。拉伸断口与拉伸方向呈45°开裂,呈杯锥状,断裂模式是韧性断裂。结论随着应变的增大,低角度晶界逐渐增多,高角度晶界与孪晶逐渐减少,GOS值逐渐增大,Goss织构、S织构和R织构含量逐渐减少,Brass织构含量逐渐增加,拉伸断裂后的体积分数为23.3%。在拉伸后期,Copper织构和Brass织构含量较多,在拉伸过程中起到整体稳定协调微观组织作用的S织构不断减少,随应变的增大,组织内部协调变形加快,变形程度快速增大,从而导致S织构向Copper织构和Brass织构转变,出现板条状马氏体,存在应变诱发马氏体相变。位错滑移、形变孪晶和形变诱导马氏体等多种变形机制的共同作用使含铜抗菌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不锈钢 拉伸 微观组织 EBSD 织构 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铜抗菌不锈钢的性能及应用研究
13
作者 朱沛庆 《中国金属通报》 2024年第8期227-229,共3页
目前,含铜(Cu)的抗菌不锈钢作为一种集成了结构和功能的创新型金属材料,其工业制造能力已达到了稳定的水平。针对在日常生活、医学以及海洋设施中遭受的细菌和微生物污染,我国已成功研制了多种含Cu抗菌的新型不锈钢材料。为探索含Cu抗... 目前,含铜(Cu)的抗菌不锈钢作为一种集成了结构和功能的创新型金属材料,其工业制造能力已达到了稳定的水平。针对在日常生活、医学以及海洋设施中遭受的细菌和微生物污染,我国已成功研制了多种含Cu抗菌的新型不锈钢材料。为探索含Cu抗菌不锈钢发展新阶段的研究路径,本文全面阐述了含Cu抗菌不锈钢关键技术性能的最新研究动态以及其在众多应用领域的实际运用情况,同时评述了当今时代演进对这一研究领域所引发的一系列新问题和所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不锈钢 性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铜3.6%抗菌奥氏体不锈钢的热变形行为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娟 陈慧琴 +2 位作者 赵广辉 李华英 马立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25-29,共5页
采用热压缩试验研究了含铜3.6%抗菌奥氏体不锈钢的热变形行为,分析了真应变0.69,温度900-1150℃,应变速率0.01-20s^-1时钢的真应力-应变曲线。通过动力学计算了热变形激活能。依据动态材料模型构建了热加工图,并利用显微镜观察了不同变... 采用热压缩试验研究了含铜3.6%抗菌奥氏体不锈钢的热变形行为,分析了真应变0.69,温度900-1150℃,应变速率0.01-20s^-1时钢的真应力-应变曲线。通过动力学计算了热变形激活能。依据动态材料模型构建了热加工图,并利用显微镜观察了不同变形下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计算的热变形激活能Q为376.017kJ/mol。不同应变下失稳区在热加工图的位置不断变化。在低温、低应变速率区和中温高应变速率下,组织易出现局部流动失稳现象。峰值耗散因子在(1075-1150)℃/0.01s^-1区域内,组织发生动态再结晶,为较优的热加工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奥氏体不锈钢 热变形行为 热加工图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6L型含铜不锈钢与2种临床用输尿管支架表面结石形成对比研究
15
作者 李建中 赵静 +3 位作者 李昕 杨柯 张华洋 王振宇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20年第8期631-634,共4页
目的:探讨316L型含铜不锈钢与临床用输尿管支架表面结石形成情况以及抑制结石形成作用机制。方法:加工直径1.8 mm,壁厚0.1 mm,长度10 mm的316L型含铜不锈钢薄壁管材,与对照组临床用输尿管支架均浸泡于人工尿液中,每天换液,进行无机盐沉... 目的:探讨316L型含铜不锈钢与临床用输尿管支架表面结石形成情况以及抑制结石形成作用机制。方法:加工直径1.8 mm,壁厚0.1 mm,长度10 mm的316L型含铜不锈钢薄壁管材,与对照组临床用输尿管支架均浸泡于人工尿液中,每天换液,进行无机盐沉积实验。分别沉积1、2、3个月后,取出样品,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材料表面沉积盐进行分析。同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316L型含铜不锈钢管材浸泡初期向人工尿液中溶出的铜离子量。此外,将不同样品分别与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共培养,24 h后采用平板法测定材料杀菌率。结果:在不同浸泡时间,316L型含铜不锈钢表面沉积的结石量及结石尺寸均明显低于临床用输尿管支架材料;316L型含铜不锈钢每日铜离子溶出量为8.5μg/L,且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率分别达到95.5%和91.0%。结论:316L型含铜不锈钢有望成为一种具有一定抑制结石形成功能的输尿管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不锈钢 输尿管支架 结石
原文传递
含铜铁素体不锈钢抑制食品腐败的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壮 杨春光 +2 位作者 赵金龙 李绮 杨柯 《上海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8-92,共5页
含铜铁素体不锈钢是一种新型结构与功能一体化的金属材料,具有延缓食品腐败的作用。采用平板计数法研究了430-Cu不锈钢的抗菌性能;通过模拟食品的保存环境和将430-Cu不锈钢与鲜榨果汁和新鲜鱼肉接触,检测了接触过程中的感官指标、微生... 含铜铁素体不锈钢是一种新型结构与功能一体化的金属材料,具有延缓食品腐败的作用。采用平板计数法研究了430-Cu不锈钢的抗菌性能;通过模拟食品的保存环境和将430-Cu不锈钢与鲜榨果汁和新鲜鱼肉接触,检测了接触过程中的感官指标、微生物菌落总数及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430-Cu不锈钢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抗菌率达99.9%;与430-Cu不锈钢充分接触的食品具有良好的色泽、气味和状态,以及低的菌落总数和电导率,这进一步说明含铜铁素体不锈钢能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繁殖,从而延缓食品的腐败进程。这为含铜铁素体不锈钢在食品保鲜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素体不锈钢 抗菌性能 生鲜食品 腐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首批大型核电含铜不锈钢密封室及密封室盖锻造成功
17
《现代材料动态》 2011年第3期22-22,共1页
国内首批2套核电用密封室及密封室盖锻件在锻造分厂水压机车间锻造成功。该批锻件是目前国内生产的最大的含铜马氏体沉淀硬化型不锈钢锻件,它的成功锻造,标志着该类产品可以替代进口实现国产化。目前国内生产的最大钢锭约2t左右,在... 国内首批2套核电用密封室及密封室盖锻件在锻造分厂水压机车间锻造成功。该批锻件是目前国内生产的最大的含铜马氏体沉淀硬化型不锈钢锻件,它的成功锻造,标志着该类产品可以替代进口实现国产化。目前国内生产的最大钢锭约2t左右,在锻造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纹而导致报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不锈钢 密封室 锻造 国内 核电 不锈钢锻件 水压机 硬化型
原文传递
含铜不锈钢在泌尿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18
《现代材料动态》 2017年第2期17-17,共1页
输尿管支架感染及结石是泌尿外科临床治疗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负担。金属所杨柯研究员领导的生物材料团队首次将具有多重生物功能的含铜不锈钢新材料应用于治疗输尿管狭窄治疗,以减少由于输尿管支架感染、... 输尿管支架感染及结石是泌尿外科临床治疗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负担。金属所杨柯研究员领导的生物材料团队首次将具有多重生物功能的含铜不锈钢新材料应用于治疗输尿管狭窄治疗,以减少由于输尿管支架感染、结石等引起的治疗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治疗 含铜不锈钢 新材料应用 泌尿系统疾病 输尿管 泌尿外科 生活质量 生物功能
原文传递
含铜不锈钢在泌尿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19
《现代材料动态》 2017年第1期19-20,共2页
输尿管支架感染及结石是泌尿外科临床治疗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负担。金属所杨柯研究员领导的生物材料团队首次将具有多重生物功能的含铜不锈钢新材料应用于治疗输尿管狭窄治疗,以减少由于输尿管支架感染、... 输尿管支架感染及结石是泌尿外科临床治疗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负担。金属所杨柯研究员领导的生物材料团队首次将具有多重生物功能的含铜不锈钢新材料应用于治疗输尿管狭窄治疗,以减少由于输尿管支架感染、结石等引起的治疗失效。近期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含铜不锈钢在尿液环境中持续和稳定释放微量铜离子的特点,含铜不锈钢具有抗泌尿感染、结石、促进内皮化及抑制纤维化等多重功能以及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不锈钢 泌尿系统疾病 临床治疗 新材料应用 生物功能 生物安全性 输尿管 泌尿外科
原文传递
一种新型刀剪用含铜Cr17马氏体不锈钢的组织和硬度 被引量:6
20
作者 季勇华 许万剑 +3 位作者 刘威 彭伟 徐德祥 韦习成 《上海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3-98,共6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洛氏硬度计等,研究了一种新型含铜Cr17马氏体不锈钢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组织与硬度。结果表明:经过900~1150℃保温10 min后淬火,试验钢获得了马氏体及少量残留奥氏体组织... 利用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洛氏硬度计等,研究了一种新型含铜Cr17马氏体不锈钢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组织与硬度。结果表明:经过900~1150℃保温10 min后淬火,试验钢获得了马氏体及少量残留奥氏体组织。采用液氮经-196℃×4 h的深冷处理有效促进了残留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显著提高了钢的硬度,基本稳定在57.0 HRC左右,能够满足刀剪类工具的硬度要求。淬火钢经过400~500℃时效处理后,组织中析出了纳米尺寸的M23C6型碳化物,使钢的硬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17马氏体不锈钢 热处理 硬度 M23C6型碳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