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菌胞外聚合层在氧化含砷金精矿生物氧化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富瑶 杨洪英 +2 位作者 崔日成 范有静 王承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057-2062,共6页
通过研究含砷金精矿细菌氧化过程中各项工艺指标的变化,测定pH值、电压、砷离子浓度、细菌数量和胞外聚合层中多糖含量及结构,探讨胞外聚合层中多糖在细菌氧化含砷金精矿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当电压由500mV升到650mV、As(Ⅲ)快速转化... 通过研究含砷金精矿细菌氧化过程中各项工艺指标的变化,测定pH值、电压、砷离子浓度、细菌数量和胞外聚合层中多糖含量及结构,探讨胞外聚合层中多糖在细菌氧化含砷金精矿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当电压由500mV升到650mV、As(Ⅲ)快速转化为As(Ⅴ)时,单个细菌可通过消耗胞外聚合层中的多糖来抵御砷离子的毒害;当电压稳定在650mV、砷离子价态转化减缓时,细菌胞外聚合层中的多糖参与矿物的氧化反应;在砷离子胁迫下,多糖含量降低幅度可超过20%,即细菌可通过改变单个菌体胞外聚合层中多糖的产量来防止细胞受到侵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砷金精矿 细菌冶 胞外聚合层 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砷金精矿生物预氧化过程中细菌吸附的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李秀艳 魏德洲 郑龙熙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41-644,共4页
用氧化亚铁硫杆菌 (T .f菌 )和一种含砷金精矿研究了细菌吸附对含砷金精矿生物预氧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 ,T .f菌在矿物颗粒表面的吸附可以分为 3个阶段 :吸附量增加阶段 ,稳定吸附阶段 ,解吸附阶段·细菌活性是决定细菌在矿... 用氧化亚铁硫杆菌 (T .f菌 )和一种含砷金精矿研究了细菌吸附对含砷金精矿生物预氧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 ,T .f菌在矿物颗粒表面的吸附可以分为 3个阶段 :吸附量增加阶段 ,稳定吸附阶段 ,解吸附阶段·细菌活性是决定细菌在矿物颗粒表面吸附程度的重要因素·细菌吸附量和金属氧化速率呈线性关系 ,细菌吸附量和细菌活性对金属氧化速率有重要影响 ,从而表明吸附细菌的直接氧化作用在含砷金精矿的生物预氧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细菌吸附是细菌直接氧化作用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砷金精矿 氧化亚铁硫杆菌 细菌吸附 生物预氧化 难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某含砷金精矿焙烧浸出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岩 周桂英 宋永胜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7-59,共3页
青海某金矿石为难处理含砷硫化金矿石,其浮选精矿直接氰化浸出的金浸出率只有41%左右。为此,对该浮选金精矿进行了焙烧预处理—氰化浸出试验研究。试验考察了焙烧段数、焙烧温度对焙烧效果的影响,以及磨矿细度、氰化钠用量、保护碱种类... 青海某金矿石为难处理含砷硫化金矿石,其浮选精矿直接氰化浸出的金浸出率只有41%左右。为此,对该浮选金精矿进行了焙烧预处理—氰化浸出试验研究。试验考察了焙烧段数、焙烧温度对焙烧效果的影响,以及磨矿细度、氰化钠用量、保护碱种类及用量、矿浆液固比、浸出时间对氰化浸出效果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使浮选金精矿的金浸出率达到了90.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处理含砷金精矿 焙烧预处理 氰化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含砷金精矿二段焙烧—氰化工艺金浸出率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薛光 王永新 薛元昕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8-49,共2页
在试验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提高含砷金精矿二段焙烧—氰化浸出工艺金浸出率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含砷金精矿经一段焙烧(450~500℃)除砷后,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SR,再进行二段焙烧(630~650℃),然后经稀硫酸除铜后进行氰化浸出,可使金的... 在试验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提高含砷金精矿二段焙烧—氰化浸出工艺金浸出率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含砷金精矿经一段焙烧(450~500℃)除砷后,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SR,再进行二段焙烧(630~650℃),然后经稀硫酸除铜后进行氰化浸出,可使金的氰化浸出率提高4.65%。该方法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砷金精矿 二段焙烧 氰化 浸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砷金精矿的焙烧和氰化浸出试验及焙砂和浸渣的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袁朝新 汤集刚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8-30,共3页
采用两段焙烧——焙砂水淬(稀酸介质)——氰化工艺从某含砷难处理金精矿中提金,提取率可达92.2%,而采用常规的焙烧——氰化浸出工艺只能达到84.5%。对焙砂及氰化渣的矿物学研究表明,残留于渣中的大多数金均以超细的不可见金粒的形式... 采用两段焙烧——焙砂水淬(稀酸介质)——氰化工艺从某含砷难处理金精矿中提金,提取率可达92.2%,而采用常规的焙烧——氰化浸出工艺只能达到84.5%。对焙砂及氰化渣的矿物学研究表明,残留于渣中的大多数金均以超细的不可见金粒的形式为Fe_2O_3相包裹,因此,自该类型精矿中充分回收金的前提条件是尽可能破坏Fe_2O_3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砷金精矿 难处理 焙烧 工艺矿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浸含砷金精矿的碱性常温、常压强化预氧化工艺工业化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孟宇群 吴敏杰 +1 位作者 宿少玲 王隆保 《黄金》 CAS 2004年第2期26-31,共6页
提供了一种难浸含砷金精矿的湿法冶金新工艺及其 10t/d规模的工业化研究结果。在对难处理金精矿常温、常压强化碱浸预氧化的工艺原理和强化碱浸氧化的动力学条件进行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了机械活化和碱浸过程中的选择性氧化原... 提供了一种难浸含砷金精矿的湿法冶金新工艺及其 10t/d规模的工业化研究结果。在对难处理金精矿常温、常压强化碱浸预氧化的工艺原理和强化碱浸氧化的动力学条件进行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了机械活化和碱浸过程中的选择性氧化原理 ,采用物理与化学综合分离的方法 ,利用超细磨塔式磨浸机的机械活化和强化作用 ,以及强烈搅拌的强化作用 ,在常温、常压下引发砷硫矿物在高温、高压下才能发生的氧化反应 ,使被包裹在砷硫矿物中的金解离。在矿样粒度小于 35 .6 μm含量为 91.8%的磨矿细度条件下 ,对含砷 3.5 5 %、含硫 2 4 .8%、含金 5 4.7g/t的难浸金精矿强化碱浸预氧化 5 4h后 ,砷转化率为 93.4 % ,硫的选择性氧化率为 4 3.5 % ,金的氰化回收率由预氧化前的 4 %~ 9%提高到 93.0 % ,金的炭吸附率 99.8% ,解吸率 99.1% ,电解回收率 99.95 % ,冶炼回收率 99.5 % ,总回收率 91.5 %。工艺总生产成本为 5 6 2元 /t。研究结果表明 ,该预氧化提金工艺技术先进、流程简单、环境安全 ,为难浸金矿石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浸含砷金精矿 碱性强化预氧化 常温 常压 工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含砷金精矿氰化过程中砷的氧化与金的浸出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林舒 吴雅睿 +3 位作者 杨婧晖 杨超产 李绍卿 牛刚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6-38,共3页
某含砷金精矿含毒砂矿物较多,砷质量分数达6.12%。该精矿直接用氰化炭浆工艺处理时,金的浸出率为58.36%;经助浸剂预处理6~8h后,氰化过程中加入防膜剂及活化剂SmD,金的氰化速度加快,浸出时间缩短8~10h,浸出率可达到91.2%。
关键词 含砷金精矿 防膜剂 活化剂SmD 氰化 浸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硫含砷金精矿加碱焙烧-氰化浸出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温建康 阮仁满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34-37,共4页
本文对某高硫含砷金精矿进行了加碱焙烧-氰化浸出工艺的试验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硫、砷固定率分别大于93%和96%,金氰化浸出率大于95%。与传统氧化焙烧-氰化浸出工艺相比,金浸出率基本相同。该工艺环境污染小,设备简... 本文对某高硫含砷金精矿进行了加碱焙烧-氰化浸出工艺的试验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硫、砷固定率分别大于93%和96%,金氰化浸出率大于95%。与传统氧化焙烧-氰化浸出工艺相比,金浸出率基本相同。该工艺环境污染小,设备简单,投资小,易操作,具有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硫含砷金精矿 加碱焙烧 氰化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含砷金精矿两段焙烧提金过程中氰化物用量的途径 被引量:4
9
作者 李云 王云 +1 位作者 孙建伟 袁朝新 《矿冶》 CAS 2010年第4期45-48,67,共5页
针对某含砷难处理金精矿两段焙烧工业生产中焙砂氰化物单耗较高,达到8~10kg/t(焙砂)的实际情况,本文研究探索了焙砂氰化浸出工艺,通过调整生产工艺,氰化钠的单耗降低至4.0kg/t(焙砂),不但生产成本降低了,而且金的浸出率也相应提高到90... 针对某含砷难处理金精矿两段焙烧工业生产中焙砂氰化物单耗较高,达到8~10kg/t(焙砂)的实际情况,本文研究探索了焙砂氰化浸出工艺,通过调整生产工艺,氰化钠的单耗降低至4.0kg/t(焙砂),不但生产成本降低了,而且金的浸出率也相应提高到90%以上,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对含砷难处理金精矿两段焙烧生产过程中降低氰化物消耗、降低渣金品位以及指导金精矿两段焙烧实际生产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砷金精矿 两段焙烧 浸出率 氰化物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某含砷金精矿降砷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天骄 雷永康 +2 位作者 郭月琴 靳建平 李青 《黄金》 CAS 2016年第8期65-67,共3页
针对甘肃某金精矿含砷(12.44%)高的特点,进行了金、砷分离选矿试验研究。通过试验探索,确定采用抑硫浮砷工艺流程,即金精矿细磨后采用石灰为抑制剂、硫酸铜为活化剂进行浮选毒砂抑制黄铁矿。其结果表明:抑硫浮砷工艺流程较好地解决了金... 针对甘肃某金精矿含砷(12.44%)高的特点,进行了金、砷分离选矿试验研究。通过试验探索,确定采用抑硫浮砷工艺流程,即金精矿细磨后采用石灰为抑制剂、硫酸铜为活化剂进行浮选毒砂抑制黄铁矿。其结果表明:抑硫浮砷工艺流程较好地解决了金精矿含砷高的问题,且浮选闭路试验获得了较好的分离效果,金精矿金品位33.65 g/t、含砷1.19%,金作业回收率91.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砷金精矿 分离 抑硫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选药剂对细菌生长及浸出含砷金精矿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向兰 柯家骏 裘荣庆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1期21-25,共5页
本文采用从毒砂矿酸性水小分离到的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ferroxidans)8~#菌株,考察了乙基黄药、丁基黄药、异丁基黄药、丁基铵黑药、2号油等常用浮选药剂对该菌株生长的影响,初步查明了湖南龙山含砷金锑精矿直接细菌脱砷效果差... 本文采用从毒砂矿酸性水小分离到的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ferroxidans)8~#菌株,考察了乙基黄药、丁基黄药、异丁基黄药、丁基铵黑药、2号油等常用浮选药剂对该菌株生长的影响,初步查明了湖南龙山含砷金锑精矿直接细菌脱砷效果差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冶 浮选药剂 含砷金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三道沟含砷金精矿细菌氧化—氰化提金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任洪胜 邢洪波 +1 位作者 刘新艳 郭宏 《黄金科学技术》 2012年第1期78-81,共4页
辽宁丹银、三道沟浮选精矿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和毒砂,精矿中金矿物粒度细小,绝大部分以次显微金的形式存在,金的赋存状态以包裹金为主,靠机械磨矿很难使这部分金单体解离或暴露,致使精矿金的氰化浸出率仅为15.00%左右,难以回收利用。... 辽宁丹银、三道沟浮选精矿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和毒砂,精矿中金矿物粒度细小,绝大部分以次显微金的形式存在,金的赋存状态以包裹金为主,靠机械磨矿很难使这部分金单体解离或暴露,致使精矿金的氰化浸出率仅为15.00%左右,难以回收利用。采用细菌氧化—氰化提金工艺,在矿石细度-0.040 mm占95.00%(-0.075 mm占99.50%)、氧化矿浆温度为42℃、矿浆pH值在1.2~1.5之间、矿浆浓度15%、细菌氧化12~13 d的条件下,丹银、三道沟及混合精矿氧化渣氰化金浸出率分别为95.00%~95.47%、94.20%~94.62%和95.04%~95.11%,银浸出率分别为76.00%、74.21%和75.11%,指标较为理想,较好的解决了该含砷金精矿难处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砷金精矿 细菌氧化 氰化提 浸出率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南岔含砷金精矿细菌氧化—氰化提金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邢洪波 郭宏 任洪胜 《黄金科学技术》 2010年第1期70-73,共4页
吉林省南岔金矿石中金的粒度微细且多被硫化矿物包裹,与砷关系极为密切,浮选回收率较高,含砷金精矿氰化金浸出率仅为30%,难以回收利用。采用细菌氧化—氰化提金工艺小型和连续扩大试验研究,金浸出率达到97.00%,指标较为理想,较好的解决... 吉林省南岔金矿石中金的粒度微细且多被硫化矿物包裹,与砷关系极为密切,浮选回收率较高,含砷金精矿氰化金浸出率仅为30%,难以回收利用。采用细菌氧化—氰化提金工艺小型和连续扩大试验研究,金浸出率达到97.00%,指标较为理想,较好的解决了该含砷金精矿难处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砷金精矿 细菌氧化 氰化浸出 氰渣 浸出率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砷金精矿焙烧—氰化浸取金、银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薛光 唐宝勤 于永江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8-39,共2页
研究了含砷金精矿焙烧—氰化浸取金、银的新工艺方法。该方法是在含砷金精矿焙烧时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钠,可大幅度提高金、银的氰化浸出率。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砷质量分数为0.45%的金精矿,在焙烧时加入矿样量4%~5%的硫酸钠,可使金、银的... 研究了含砷金精矿焙烧—氰化浸取金、银的新工艺方法。该方法是在含砷金精矿焙烧时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钠,可大幅度提高金、银的氰化浸出率。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砷质量分数为0.45%的金精矿,在焙烧时加入矿样量4%~5%的硫酸钠,可使金、银的氰化浸出率分别达到95%和60%以上,比原工艺方法分别提高5.0%和4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砷金精矿 焙烧 氰化 硫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砷金精矿细菌氧化预处理 被引量:7
15
作者 裘荣庆 《有色金属》 CSCD 1991年第3期72-78,83,共8页
本文报道了用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T-3菌株对十多个含砷金(银)矿山精矿氧化除去砷、硫、铁及对其中4个矿山氧化处理后精矿氰化浸金试验结果。结果表明,该菌株能强烈氧化毒砂,但来源不同,氧化速度和程度不同。细菌... 本文报道了用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T-3菌株对十多个含砷金(银)矿山精矿氧化除去砷、硫、铁及对其中4个矿山氧化处理后精矿氰化浸金试验结果。结果表明,该菌株能强烈氧化毒砂,但来源不同,氧化速度和程度不同。细菌氧化含砷硫化物的程度,受生物学和矿物学两方面因素的影响。经细菌氧化处理后的金精矿,氰化浸金均可获得≥90%的浸金率。达此浸金率,对有的金矿含砷硫化物需充分氧化,有的只要求局部氧化即可。然而,存在着氰化物消耗多的问题,必须在氰化前对氧化后金精矿加碱充气预处理,才能使氰化物用量降至8kg/t 精矿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处理含砷金精矿 细菌氧化预处理 氰化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沸腾焙烧预氧化处理含砷金精矿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简椿林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5-70,共6页
对沸腾焙烧预氧化处理含砷金精矿的工艺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焙烧气氛、焙烧预处理剂等因素对焙砂表面形貌、金银浸出率及氰化尾渣中金银残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含砷难处理金精矿在富氧焙烧气氛下所得焙砂表面出现气孔较为均匀的形貌... 对沸腾焙烧预氧化处理含砷金精矿的工艺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焙烧气氛、焙烧预处理剂等因素对焙砂表面形貌、金银浸出率及氰化尾渣中金银残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含砷难处理金精矿在富氧焙烧气氛下所得焙砂表面出现气孔较为均匀的形貌;对氰原(氰化原料,酸浸渣)与氰化尾渣中金银进行化学物相分析发现,硅酸盐包裹是影响金银氰化浸出的主要因素。富氧焙烧气氛下,采用NaOH:Na2CO3=1:2复合添加剂所得氰原中硅酸盐包裹金银占比明显下降,焙烧效果大幅改善,金、银浸出率分别提高7.27与13.6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砷金精矿 沸腾焙烧 浸出率 预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离子对含砷金精矿细菌氧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玮 刘瑞强 任允超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4年第4期93-98,共6页
研究了不同Cl-浓度下含砷金精矿的细菌预氧化过程,试验结果表明:TCJ菌能够适应水源地的水质变化满足生产要求,在目前的生产条件下,TCJ菌耐受Cl-浓度的临界值是2.7 g/L;在不同的原料和浸出体系条件下,细菌对Cl-的适应性和耐受度是不同的... 研究了不同Cl-浓度下含砷金精矿的细菌预氧化过程,试验结果表明:TCJ菌能够适应水源地的水质变化满足生产要求,在目前的生产条件下,TCJ菌耐受Cl-浓度的临界值是2.7 g/L;在不同的原料和浸出体系条件下,细菌对Cl-的适应性和耐受度是不同的,适宜的Cl-浓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细菌氧化,过高的Cl-浓度会抑制细菌活性,影响预氧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冶 含砷金精矿 预氧化 细菌适应性 临界浓度值 氧化亚铁硫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烧方式对含砷金精矿中金、银浸出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胡杨甲 赵志强 +2 位作者 罗思岗 赵杰 王国强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8-91,共4页
某含砷金精矿中金矿物嵌布粒度较细,金主要以硫化物(黄铁矿、毒砂)包裹金形式存在。采用焙烧预处理-氰化浸出工艺,研究了一段焙烧、两段焙烧和添加剂焙烧对氰化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常规一段、两段焙烧方式,金浸出率均未达到90%,... 某含砷金精矿中金矿物嵌布粒度较细,金主要以硫化物(黄铁矿、毒砂)包裹金形式存在。采用焙烧预处理-氰化浸出工艺,研究了一段焙烧、两段焙烧和添加剂焙烧对氰化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常规一段、两段焙烧方式,金浸出率均未达到90%,银浸出率低于50%;添加剂焙烧效果显著,在焙烧温度650℃、时间1.0 h、添加剂用量NaXY 100 kg/t+YC-120 kg/t的条件下,金浸出率达到93.56%,银浸出率达62.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砷金精矿 焙烧 添加剂 氰化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含砷金精矿加氯化剂氧化焙烧探索试验 被引量:5
19
作者 龚喜林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9-51,共3页
对某含砷金精矿加入氯化剂进行氧化焙烧与单一氧化焙烧进行了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加氯化剂焙烧能较大幅度提高焙砂的金氰化浸出率,可提高9.27%~11.61%。
关键词 含砷金精矿 氧化焙烧 焙烧温度 浸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砷金精矿催化压力氧化—氰化提金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健 《黄金》 CAS 2021年第1期64-67,共4页
针对某含砷金精矿,进行了催化压力氧化—氰化提金工艺研究,考察了亚硝酸钠用量、氧化温度、硫酸用量、氧分压等对催化压力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亚硝酸钠用量50 kg/t,硫酸用量135 kg/t,氧化温度200℃,氧分压0.6 MPa,氧化时间2.0 ... 针对某含砷金精矿,进行了催化压力氧化—氰化提金工艺研究,考察了亚硝酸钠用量、氧化温度、硫酸用量、氧分压等对催化压力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亚硝酸钠用量50 kg/t,硫酸用量135 kg/t,氧化温度200℃,氧分压0.6 MPa,氧化时间2.0 h的最佳条件下,金浸出率为97.65%;催化压力氧化过程中金溶解率为24.25%;酸性氧化液采用活性炭吸附,金吸附率达到99.51%。该工艺可有效处理含砷金精矿,指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压力氧化 含砷金精矿 亚硝酸钠 毒砂 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