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牛地气田含油污泥及其焚烧残渣处置难点及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马阳 《石化技术》 CAS 2018年第7期282-283,309,共3页
为依法合规处置大牛地气田含油污泥及其焚烧残渣,根据其理化性质及国家相关政策,采气一厂经过若干年的探索和试验,针对处置过程的难点,采用了不同的处置方案,最终探索出一套标准、规范的处置方法,解决了大牛地气田生产瓶颈,保障了气田... 为依法合规处置大牛地气田含油污泥及其焚烧残渣,根据其理化性质及国家相关政策,采气一厂经过若干年的探索和试验,针对处置过程的难点,采用了不同的处置方案,最终探索出一套标准、规范的处置方法,解决了大牛地气田生产瓶颈,保障了气田开发生产的正常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牛地气田 含油污泥及其焚烧残渣 难点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油污泥热解项目残渣资源化利用现状
2
作者 揭业斐 陈忠伟 张立志 《当代化工研究》 2025年第1期102-104,共3页
含油污泥热解后的残渣不仅量大,还被划定为危险废物,严重制约了热解技术的推广和残渣资源化利用。目前已经开展热解残渣作为脱附剂、催化剂、絮凝剂、路基材料等多用途利用的研究探索,并未实现工业化生产,而作为油田作业区内铺垫井场等... 含油污泥热解后的残渣不仅量大,还被划定为危险废物,严重制约了热解技术的推广和残渣资源化利用。目前已经开展热解残渣作为脱附剂、催化剂、絮凝剂、路基材料等多用途利用的研究探索,并未实现工业化生产,而作为油田作业区内铺垫井场等大宗利用是当前残渣销纳的主要途径。为此,根据含油污泥热解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综述了目前工程项目上含油污泥热解残渣主要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和现状,分析了目前热解残渣利用遇到的困难和风险,展望其“因地制宜”多元的资源化利用趋势,并提出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热解残渣 资源化 工业化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质化合物对含油污泥焚烧过程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
3
作者 巩志强 刘雷 +5 位作者 王少华 韩悦 郭俊山 商攀峰 祝令凯 郑威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14-1620,共7页
为了厘清矿物质化合物对含油污泥焚烧过程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规律,以胜利油田罐底含油污泥为研究对象,在水平管式炉上分别进行了含油污泥添加CaO、Fe_(2)O_(3)、Al_(2)O_(3)、MgO后的焚烧实验,对获得的焚烧底灰分别进行了重金属总... 为了厘清矿物质化合物对含油污泥焚烧过程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规律,以胜利油田罐底含油污泥为研究对象,在水平管式炉上分别进行了含油污泥添加CaO、Fe_(2)O_(3)、Al_(2)O_(3)、MgO后的焚烧实验,对获得的焚烧底灰分别进行了重金属总量、浸出特性以及风险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矿物质在焚烧过程中形成的残渣对重金属均有一定的吸附作用,CaO对Cu、Cr、Pb和As的吸附效果最好,其中Cu的残留率达到93.40%。不同矿物质化合物对重金属浸出的抑制效果不同,其中Al_(2)O_(3)对Cr、Zn、Pb、As、Cd的浸出特性表现出了最强的抑制效果,且Zn、Pb和As的浸出率均低于5%。矿物质对重金属风险性影响的规律性不强,CaO和Al_(2)O_(3)对降低Zn和As的风险性效果较为显著,Zn和As生物有效态含量均低于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焚烧 矿物质 重金属 迁移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油污泥热解残渣制备微晶玻璃
4
作者 唐晓丽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9-545,共7页
根据含油污泥热解残渣SiO_(2)、CaO、Al_(2)O_(3)含量高的特点,采用烧结法制备了CaO-Al_(2)O_(3)-SiO_(2)系微晶玻璃和泡沫微晶玻璃,并对其晶相、物理性能、微观形貌及重金属浸出毒性等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由含油污泥热解残渣制... 根据含油污泥热解残渣SiO_(2)、CaO、Al_(2)O_(3)含量高的特点,采用烧结法制备了CaO-Al_(2)O_(3)-SiO_(2)系微晶玻璃和泡沫微晶玻璃,并对其晶相、物理性能、微观形貌及重金属浸出毒性等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由含油污泥热解残渣制得的基础玻璃析晶活化能为387.64 kJ/mol,平均析晶指数3.26;基础玻璃经烧结处理后得到的微晶玻璃表面致密光滑、经发泡处理后得到的泡沫微晶玻璃形成均匀的气孔,二者主要晶相均为CaAl_(2)SiO_(8)、Al_(2)Ca_(3)SiO_(2)、CaAl_(2)O_(4)、Ca_(2)Al_(2)SiO_(7);微晶玻璃和泡沫微晶玻璃的重金属浸出毒性均远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 5085.3—2007)中的浸出毒性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热解残渣 微晶玻璃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油污泥和泥饼掺混焚烧处置研究
5
作者 章爱 费宇航 +4 位作者 李宁辉 李小龙 朱建中 郭琳琳 纵瑞耘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0期262-265,共4页
为了解决含油污泥给环境要素带来危害。另外,泥饼若不能及时处理,不仅占据大量土地空间,还会散发异味,不利于作业人员身心健康。为此,采用焚烧处理技术对含油污泥和泥饼混合物进行处理,可以得出:含油污泥的有机相更丰富,泥饼的含水率更... 为了解决含油污泥给环境要素带来危害。另外,泥饼若不能及时处理,不仅占据大量土地空间,还会散发异味,不利于作业人员身心健康。为此,采用焚烧处理技术对含油污泥和泥饼混合物进行处理,可以得出:含油污泥的有机相更丰富,泥饼的含水率更低。通过分析热值随含水率变化的情况,发现含水率越高,热值越低,控制在30%~50%更合适。此外,在不同掺混比例条件下观察锅炉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当质量比为1∶4时,能满足焚烧的热值和含水率的要求,同时热值提升了15%。通过对比前年的线监测数据发现,污泥掺混能很好地控制工艺和维持数据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泥饼 掺混 焚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焚烧残渣制备水处理药剂研究
6
作者 陈鑫 陈苏 《清洗世界》 CAS 2024年第7期44-46,共3页
本文主要目的是以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焚烧残渣为为研究对象,探讨对其进行萃取与预处理,制备水处理药剂过程以及之后的试验验证与分析方法,介绍了原料制备水处理药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方案选择。本文将为污泥资源化利用提供一种新思路... 本文主要目的是以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焚烧残渣为为研究对象,探讨对其进行萃取与预处理,制备水处理药剂过程以及之后的试验验证与分析方法,介绍了原料制备水处理药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方案选择。本文将为污泥资源化利用提供一种新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焚烧残渣 水处理药剂 资源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油污泥热解残渣特性及其资源化利用研究概述 被引量:37
7
作者 李金灵 屈撑囤 +2 位作者 朱世东 范夏韵 朱治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3023-3032,共10页
基于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含油污泥的要求,在高温焦化法处理含油污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热解技术因处理彻底、减量减容效果好、资源回收率高、回收方式灵活且能固化污泥中的重金属等优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最有发展空间和... 基于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含油污泥的要求,在高温焦化法处理含油污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热解技术因处理彻底、减量减容效果好、资源回收率高、回收方式灵活且能固化污泥中的重金属等优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最有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的污泥处理技术。在含油污泥热解三相产物中,液相产物主要为水和较低凝点的原油,气相产物一般为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气等小分子气体,固相为残留在反应器内的固体剩余物,俗称残渣或残碳。目前,对含油污泥热解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热解过程以及热解油及热解气的产率、性质分析与利用上,对热解残渣的研究较少。然而在含油污泥热解产物中残渣占有很大比例,且其含有未完全回收的油资源以及残留的重金属元素等,若得不到有效处理或利用,会造成二次污染。目前,含油污泥热解残渣已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因此,热解残渣的处置及再利用已成为制约热解技术发展的瓶颈。含油污泥热解残渣的基础特征是其再利用和处置中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研究者们通过对不同含油污泥热解后残渣的元素组成、结构特征研究后认为残渣主要由灰分和碳组成。其中,灰分为污泥高温热解后形成的氧化物及硫酸盐、碳酸盐等,并含有少量的重金属,而碳在残渣中的质量分数可达35%~50%。高的含碳量使残渣形成了具有中大孔、微孔结构特征的疏松多孔结构,这为其资源化利用奠定了基础。另外,含油污泥的来源、特性,热解工艺参数的改变,是否进行活化及活化方式(包括含油污泥的活化及热解残渣的活化)等都会影响到残渣的元素种类、含量及结构特征,是后续选择处置或利用方式的依据。本文介绍了含油污泥热解后气、液、固三相产物,综述了含油污泥的特性、污泥的含水率、颗粒粒径、活化条件和热解终温、停留时间、升温速率等因素对热解残渣产率、元素组成、表面化学性质、孔隙结构、表面形貌等的影响规律,分析了残渣在吸附剂、催化剂、絮凝剂及富氢燃气制备等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热解残渣 残渣特征 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油田含油污泥焚烧和资源化利用 被引量:20
8
作者 郭耘 彭森 +2 位作者 李国峰 范风利 赵永庆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4-66,共3页
针对河南油田含油污泥的情况,采用沉淀、收油、固化、添加助燃剂等处理方法,利用河南油田现有的燃煤锅炉对其进行焚烧.使用该方法能以较低的成本对含油污泥进行资源化利用,降低燃煤锅炉成本,实现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处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针对河南油田含油污泥的情况,采用沉淀、收油、固化、添加助燃剂等处理方法,利用河南油田现有的燃煤锅炉对其进行焚烧.使用该方法能以较低的成本对含油污泥进行资源化利用,降低燃煤锅炉成本,实现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处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燃烧烟气检测结果表明:与煤单独燃烧时相比,处理后的含油污泥与煤共同燃烧SO2的质量浓度从410mg/m3左右降为88mg/m3左右,氮氧化物的质量浓度从62.5410mg/m3左右下降为21.1410mg/m3左右,烟尘质量浓度从45mg/m3左右上升到126mg/m3左右,但都能满足环保要求.燃烧后固体废弃物的浸出液检测结果表明:COD、硫化物、石油类都达到国家二类排放标准.节约燃煤15%~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油田 含油污泥 污泥焚烧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油田含油污泥焚烧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刘磊 罗跃 +3 位作者 刘清云 张磬文 刘翩翩 李凡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2期200-203,共4页
为了解决江汉油田含油污泥的处理问题,在对含油污泥进行组分分析的基础上,对含油污泥掺煤焚烧的最佳掺煤量、腐蚀性、燃烧热值及气体成分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江汉油田含油污泥具有高含水、高含盐、低含油的特点。含油污泥在掺煤质量... 为了解决江汉油田含油污泥的处理问题,在对含油污泥进行组分分析的基础上,对含油污泥掺煤焚烧的最佳掺煤量、腐蚀性、燃烧热值及气体成分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江汉油田含油污泥具有高含水、高含盐、低含油的特点。含油污泥在掺煤质量分数为60%时效果最佳。含油污泥燃烧热值低、腐蚀速率高、焚烧气体SO2严重超标、蒸馏水吸收液的pH值较低,容易造成设备穿孔、局部酸雨等现象。因此,江汉油田含油污泥因高含水、高含盐、高腐蚀、低含油、低燃烧热值以及江汉地区多雨水、空气湿润等原因,不宜采用焚烧处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掺煤焚烧 燃烧热值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焚烧残渣水热合成NaP1型沸石和水钙沸石的性质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小亮 谷麟 +2 位作者 王艳 朱南文 楼紫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092-2098,共7页
本文以污泥焚烧残渣为原料,以传统水热合成方法制得NaP1型沸石和水钙沸石,并对其相关指标进行表征.经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测定表明,制得的产物为无其它杂晶生成的NaP1型沸石和水钙沸石,且具有放射束片状晶体形貌和沸石骨架结... 本文以污泥焚烧残渣为原料,以传统水热合成方法制得NaP1型沸石和水钙沸石,并对其相关指标进行表征.经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测定表明,制得的产物为无其它杂晶生成的NaP1型沸石和水钙沸石,且具有放射束片状晶体形貌和沸石骨架结构.与原污泥焚烧残渣相比,合成沸石的比表面积和阳离子交换容量提高了47倍、17倍,分别达到93.8 m.2g-1、126 mmol.100 g-1.而合成沸石在25℃下对氨氮的吸附等温线结果显示,其氨氮的最大吸附量为34.9 mg.g-1,吸附性能良好.从而本研究也为实现污泥焚烧残渣的再生资源化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焚烧残渣 NaPl型沸石 水钙沸石 氨氮 水热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含油污泥的焚烧特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锦 龚春辰 +2 位作者 刘德民 曹成艳 丁红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0-135,共6页
为了给铁路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提供依据,通过试验,研究铁路含油污泥的含油率、含水率、高位热值、工业特性和元素含量及焚烧特性。结果表明:铁路含油污泥的含油率为4%-20%,低于油田含油污泥的含油率,但明显高于市政污泥的含油率;铁路... 为了给铁路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提供依据,通过试验,研究铁路含油污泥的含油率、含水率、高位热值、工业特性和元素含量及焚烧特性。结果表明:铁路含油污泥的含油率为4%-20%,低于油田含油污泥的含油率,但明显高于市政污泥的含油率;铁路含油污泥的高位热值为5 830~19 510kJ·kg-1,其上限甚至高于一些地区的燃煤热值;铁路含油污泥中的挥发分较高,有利于其完全焚烧,且其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的浓度与燃煤相近;采用多管除尘器或布袋除尘器对铁路含油污泥焚烧产生的烟气进行除尘,除尘效率达到95%以上,并可降低烟气中重金属的浓度,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要求;铁路含油污泥及其焚烧残渣中多环芳烃有机污染物的总含量分别为0.014 74%和0.001 23%,远低于国家标准《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毒性物质含量鉴别》中规定的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含油污泥 成分分析 焚烧特性 含油 热值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油污泥催化热解及残渣资源化利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尚贞晓 赵庚 马艳飞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5-119,125,共6页
为了达到含油污泥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的目的,使用真空管式热解炉对某炼油厂的含油污泥开展了催化热解实验。以油相回收率为评价指标,优选出了最佳的催化热解工艺参数,并将热解残渣经过活化处理后应用于含油废水的吸附处理中。催化热解... 为了达到含油污泥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的目的,使用真空管式热解炉对某炼油厂的含油污泥开展了催化热解实验。以油相回收率为评价指标,优选出了最佳的催化热解工艺参数,并将热解残渣经过活化处理后应用于含油废水的吸附处理中。催化热解实验结果表明:当催化剂活性白土的加量为1.5%(质量分数)、热解温度为440℃、热解时间为3 h、升温速率为10℃/min时,油相的回收率可以达到87.8%,达到了高效回收油相资源的目的。热解残渣使用KOH和NaOH活化处理后,其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明显高于商用活性炭,并且其重金属浸出含量远小于标准控制值。活化后的热解残渣吸附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当热解残渣加量为3%(质量分数)时,含油废水中的石油类物质含量降低率可以达到90%以上,COD值降低率可以达到95%以上,吸附效率明显高于商用活性炭,经过热解残渣吸附处理后的废水中石油类物质含量和COD值均可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排放标准要求,实现了热解残渣资源化利用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热解 催化剂 热解残渣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油污泥热解残渣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综合性教学实验设计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金灵 张甜甜 +2 位作者 鱼涛 杨博 屈撑囤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87-190,共4页
该文针对当前含油污泥热解处理后残渣的资源化利用问题,进行了含油污泥热解残渣的制备及吸附亚甲基蓝的综合性教学实验设计。该实验采用热解法制备了含油污泥热解残渣,对其进行了FT-IR、XRD、SEM结构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 该文针对当前含油污泥热解处理后残渣的资源化利用问题,进行了含油污泥热解残渣的制备及吸附亚甲基蓝的综合性教学实验设计。该实验采用热解法制备了含油污泥热解残渣,对其进行了FT-IR、XRD、SEM结构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了残渣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效果。该实验可操作性强,涵盖了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材料表征和吸附性能测试等多方面知识,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实验 含油污泥 热解残渣 亚甲基蓝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油污泥流化床焚烧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唐昊渊 金余其 严建华 《电站系统工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15,共3页
含油污泥是石油开采、运输和石油化工行业中常见的废弃物。对某油田油泥的物化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在流化床中试炉上进行了焚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油泥可以在不添加辅助燃料的情况下稳定燃烧,燃烧效率达到了96.8%;二恶英的原始排放为0.07... 含油污泥是石油开采、运输和石油化工行业中常见的废弃物。对某油田油泥的物化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在流化床中试炉上进行了焚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油泥可以在不添加辅助燃料的情况下稳定燃烧,燃烧效率达到了96.8%;二恶英的原始排放为0.07ng/Nm3,NO2的原始排放为387.45mg/Nm3,SO2原始排放为778.05mg/Nm3,在添加一定的脱酸设备下,含油污泥流化床焚烧污染物排放可以达到国家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飞灰中重金属Cd含量高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三级标准中的限值,建议对飞灰按危险废物固化填埋处理。从试验结果分析,用流化床焚烧技术来处理油泥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学 流化床 焚烧 含油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油污泥流化悬浮焚烧技术及污染物排放 被引量:6
15
作者 万志鹏 马玉峰 《洁净煤技术》 CAS 2015年第1期121-124,共4页
为了实现含油污泥的低成本、规模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胜利油田采用流化-悬浮焚烧锅炉处理含油污泥,使焚烧污染物排放达标。介绍了流化-悬浮焚烧锅炉处理的工艺流程,分析了焚烧技术,焚烧污染物SO2、NOx排放量,二噁英污染物排放量,烟... 为了实现含油污泥的低成本、规模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胜利油田采用流化-悬浮焚烧锅炉处理含油污泥,使焚烧污染物排放达标。介绍了流化-悬浮焚烧锅炉处理的工艺流程,分析了焚烧技术,焚烧污染物SO2、NOx排放量,二噁英污染物排放量,烟气中粉尘排放量,焚烧余热利用的技术特点。对含油污泥焚烧后的灰渣易燃性和灰渣毒性进行了分析,并对焚烧灰渣再利用进行了论述。含油污泥流化焚烧处理系统实现了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的双重效果,项目建成后减少了含油污泥对胜利油田的环保治理压力,累计处理含油污泥26万t,产生了良好的环保效益与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焚烧 流化床锅炉 水煤浆 资源化利用 灰渣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含油污泥焚烧处理技术及设备研究 被引量:38
16
作者 刘玉丽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26-428,共3页
含油污泥是含油污水处理中的最末端废弃物,为各种颗粒、水和气泡形成的混凝团,呈半固体状态,其主要成分为水、次生粘土矿物、油及各种化学药剂,各种物质凝聚在一起,乳化严重,难于处置。针对稠油含油污泥的理化性质,从含油污泥的残油发... 含油污泥是含油污水处理中的最末端废弃物,为各种颗粒、水和气泡形成的混凝团,呈半固体状态,其主要成分为水、次生粘土矿物、油及各种化学药剂,各种物质凝聚在一起,乳化严重,难于处置。针对稠油含油污泥的理化性质,从含油污泥的残油发热量研究开始,利用含油固形物的发热量进行焚烧处理,实现污泥的减量化和无害化,建立含油污泥处理的核心技术方法,为含油污泥的处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发热量 焚烧 无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油污泥热解及其残渣与煤粉混合物的燃烧过程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鹏辉 李元 +1 位作者 屈撑囤 刘鹏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6年第9期113-116,共4页
利用热重-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含油污泥的热解及其残渣与煤粉混合物的燃烧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含油污泥的热解过程经历了水分蒸发,轻质组分挥发,重质组分裂解及矿物质分解四个阶段。热解残渣与煤粉混合物的燃烧反应... 利用热重-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含油污泥的热解及其残渣与煤粉混合物的燃烧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含油污泥的热解过程经历了水分蒸发,轻质组分挥发,重质组分裂解及矿物质分解四个阶段。热解残渣与煤粉混合物的燃烧反应过程经历了挥发分析出、燃烧与焦炭燃烧及矿物质分解两个阶段。燃烧过程在富氧条件下进行,其失重率大于热解过程。将含油污泥热解,再将热解残渣与煤粉混合颗粒化后作为燃料使用,可实现含油污泥的彻底处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热解 热解残渣 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页岩干馏残渣与含油污泥混烧特性 被引量:5
18
作者 岳耀奎 秦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84-393,共10页
采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对油页岩干馏过程中产生的两种固体废弃物油页岩干馏残渣和含油污泥进行混烧实验,通过分析燃烧特性曲线、燃烧特性参数、混烧协同作用、样品中各组分的燃烧特性、混烧动力学参数及气体产物的析出特性,对两种固体废... 采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对油页岩干馏过程中产生的两种固体废弃物油页岩干馏残渣和含油污泥进行混烧实验,通过分析燃烧特性曲线、燃烧特性参数、混烧协同作用、样品中各组分的燃烧特性、混烧动力学参数及气体产物的析出特性,对两种固体废弃物的混烧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页岩干馏残渣和含油污泥的混烧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含油污泥的掺入改善了干馏残渣的燃烧状况。干馏残渣与含油污泥的混烧协同作用主要发生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干馏残渣和含油污泥在不同燃烧条件下会出现相互促进或相互抑制的现象。高斯分峰拟合结果表明,混烧过程可分为五个燃烧子反应。基于高斯分峰拟合的Coats-Redfern法计算结果表明,各样品以及各样品中各组分的活化能均不同。含油污泥比例的变化对5个燃烧子反应的影响不同。Friedman法计算结果表明,三个混烧阶段的活化能分别处于50~150、150~200、250~350 k J/mol内。含油污泥促进了干馏残渣的前期和中期的燃烧,但没有改善其后期的燃烧。红外技术分析结果表明,各样品的气体析出规律一致。CO与CO_2排放量的相对值与含油污泥比例不成正比,表明高含油污泥比例不利于充分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馏残渣 含油污泥 混烧 协同作用 高斯分峰拟合 动力学 F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焚烧残渣制备水处理药剂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志峰 虞伟权 吴勇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2-215,共4页
利用污泥焚烧残渣制备水处理药剂,这方面还未见报道。某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焚烧残渣是以Fe2O3和CaSO4为主的无机矿物质,选用以盐酸为主、硫酸为辅的混酸体系(H^+摩尔浓度在7moL/L以上,每千克残渣用H^+为21~25mol,浓硫酸与浓盐酸... 利用污泥焚烧残渣制备水处理药剂,这方面还未见报道。某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焚烧残渣是以Fe2O3和CaSO4为主的无机矿物质,选用以盐酸为主、硫酸为辅的混酸体系(H^+摩尔浓度在7moL/L以上,每千克残渣用H^+为21~25mol,浓硫酸与浓盐酸体积比是7%~13%)。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110~120℃、反应时间在2.5h、液固比大于2.0mL/g的情况下,1kg污泥焚烧残渣能制备得到酸度较小、含铁量略大于28g/L的水处理药剂10L,该药剂能应用于该市污水处理厂的生化处理出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焚烧残渣 水处理药剂 制备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污泥焚烧残渣制生态砖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方琳 赵绪新 +1 位作者 崔崇威 李姗婷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09年第8期32-34,共3页
以污泥焚烧残渣、粘土、粉煤灰为原料,考察不同配比条件、焙烧温度对制得砖体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将污泥焚烧残渣、粘土、粉煤灰按30%、40%、30%质量比混合,在1050℃条件下焙烧6小时,制得的生态砖满足GB5101-2003优等砖要求;除Zn2+离... 以污泥焚烧残渣、粘土、粉煤灰为原料,考察不同配比条件、焙烧温度对制得砖体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将污泥焚烧残渣、粘土、粉煤灰按30%、40%、30%质量比混合,在1050℃条件下焙烧6小时,制得的生态砖满足GB5101-2003优等砖要求;除Zn2+离子外的重金属浸出浓度均低于Ⅰ类地表水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焚烧 残渣 特性 生态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