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B_(n)N_(n)(n=1~20)团簇结构性质
1
作者 郭雅晶 张永刚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9,共9页
为了研究B_(n)N_(n)(n=1~20)团簇的生长规律,在B3LPY杂化泛函与6-31g(d)基组水平相结合的基础上,选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B_(n)N_(n)(n=1~20)所有体系进行全局优化.通过对B_(n)N_(n)(n=1~20)团簇简谐振动频率分析以及结合能计算,得出这... 为了研究B_(n)N_(n)(n=1~20)团簇的生长规律,在B3LPY杂化泛函与6-31g(d)基组水平相结合的基础上,选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B_(n)N_(n)(n=1~20)所有体系进行全局优化.通过对B_(n)N_(n)(n=1~20)团簇简谐振动频率分析以及结合能计算,得出这些团簇的基态稳定结构基本参数,包括对称性、HOMO、LUMO、能隙等.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它们的一阶差分能和二阶差分能,从而发现点群为TD的B16N16团簇结构在诸多B_(n)N_(n)(n=1~20)团簇中最稳定,并且当n=3,5,8,10,14,16,18时,团簇稳定性好;当n=2,4,6,9,12,15,17,19时,团簇稳定性相对差.IR-Raman的计算结果表明,随着n值增大,(B_(n))_(n)(n=1~20)团簇的IR-Raman振动谱峰值增多.这些团簇UV-Vis吸收光谱的研究基于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在B3LYP/6-31g(d)基组水平上采用极化连续介质模型(PCM)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随着n值增大,(B_(n))_(n)(n=3~20)团簇的UV-Vis吸收强度增大,ε(L/mol/cm)值增大,吸收波峰也随之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团簇 稳定性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电子圆二色谱(TDDFT ECD)计算法在判定天然产物绝对构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黄任永 梁林富 郭跃伟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86-698,共13页
天然产物结构鉴定过程中其立体构型的判定始终是最具有挑战性的一个环节。在解决天然产物立体化学问题的众多方法中,利用化合物的电子圆二色谱(ECD)图确定其绝对构型是一个快速、有效而可靠的方法。近年来随着量子化学计算法的发展,含... 天然产物结构鉴定过程中其立体构型的判定始终是最具有挑战性的一个环节。在解决天然产物立体化学问题的众多方法中,利用化合物的电子圆二色谱(ECD)图确定其绝对构型是一个快速、有效而可靠的方法。近年来随着量子化学计算法的发展,含时密度泛函理论-ECD(TDDFT ECD)技术逐渐成为化学家用于判定天然产物绝对构型的一种有力手段。根据适用对象的差别,该技术可分为固态TDDFT ECD计算与液态TDDFT ECD计算两种方法。两种方法在应用中均十分直观、明了,简言之是将实测ECD谱图与计算ECD谱图进行比对,二者吻合度越高则判定结果越可靠。受篇幅限制,本文简介TDDFT ECD计算法的原理,并选取几个实例以说明该方法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产物 绝对构型 密度泛函理论-电子圆二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羟基喹啉铍及其衍生物电子光谱性质的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廖奕 苏忠民 +4 位作者 陈亚光 阚玉和 段红霞 仇永清 王荣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77-480,共4页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 (DFT) B3 LYP方法和 ab initio HF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 (CIS)法分别优化了有机金属配合物 8-羟基喹啉铍 (Be Q2 )及其 3种衍生物分子的基态及最低激发单重态几何结构 .系统分析了分子结构、前线分子轨道特征和能级分布...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 (DFT) B3 LYP方法和 ab initio HF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 (CIS)法分别优化了有机金属配合物 8-羟基喹啉铍 (Be Q2 )及其 3种衍生物分子的基态及最低激发单重态几何结构 .系统分析了分子结构、前线分子轨道特征和能级分布规律以探索电子跃迁机理 .应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TD-DFT)计算分子的电子光谱 ,揭示了 Be Q2 及其衍生物的发光源于配体中 π→ π*电子跃迁 ,指出通过配体修饰可以有效地影响配合物前线分子轨道分布 ,调整发光波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喹啉铍 衍生物 电子光谱 密度泛函理论 铍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巯基喹啉阴离子的锌配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电子光谱性质的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小兵 王学业 +2 位作者 禹新良 高进伟 朱卫国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8-212,共5页
采用从头算(abinitio)和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对配合物8-巯基喹啉锌Zn(tq)2及其5种衍生物基态结构进行优化,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B3LYP)及6-31+G(d)基组计算吸收光谱;同时用abinitioHF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CIS)法在6-31G(d... 采用从头算(abinitio)和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对配合物8-巯基喹啉锌Zn(tq)2及其5种衍生物基态结构进行优化,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B3LYP)及6-31+G(d)基组计算吸收光谱;同时用abinitioHF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CIS)法在6-31G(d)基组上优化其最低激发单重态几何结构,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发射光谱.结果表明,电子在基态与激发态间的跃迁,主要是在配体8-巯基喹啉(tq)环内的电荷转移,电子从含S的苯硫酚环转移至含N的吡啶环上;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符合.该类配合物都是优良的电子传输材料,改变金属离子和取代基均可以调控发光材料的光谱波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巯基喹啉锌 吸收光谱 发射光谱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h_2(mqp)的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的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谭克 滕云雷 +2 位作者 阚玉和 杨双阳 史丽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4-87,共4页
采用 ab initio HF和 DFT B3 LYP方法 ,对配合物 BPh2 (mqp)基态结构进行优化 ,分析了前线分子轨道特征和能级分布 .用 ab initio CIS方法优化体系激发态结构 .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TD-DFT)对 BPh2(mqp)的电子光谱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 ... 采用 ab initio HF和 DFT B3 LYP方法 ,对配合物 BPh2 (mqp)基态结构进行优化 ,分析了前线分子轨道特征和能级分布 .用 ab initio CIS方法优化体系激发态结构 .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TD-DFT)对 BPh2(mqp)的电子光谱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 ,该物质是配体发光配合物 ,其发光源于 mqp配体内 π* → π的电子跃迁 .这表明在 mqp配体上进行修饰 ,可有效地影响配合物前线分子轨道分布 ,达到调整发光波段的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h2(mqp) 密度泛函理论(TD-DFT) 吸收光谱 发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2-苯基-8-羟基喹啉)锌及其衍生物的电子光谱性质的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志锋 吕玲玲 +1 位作者 袁焜 康敬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59-663,共5页
采用从头算(ab initio)和密度泛函理论(DFT B3LYP)方法。对二(2-苯基-8-羟基喹啉)锌(Zn(qPh)2)及其衍生物的基态结构进行优化,同时用ab initio HF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CIS)法在6-31G基组上优化其最低激发单重态几何结构,用含时密度泛函理... 采用从头算(ab initio)和密度泛函理论(DFT B3LYP)方法。对二(2-苯基-8-羟基喹啉)锌(Zn(qPh)2)及其衍生物的基态结构进行优化,同时用ab initio HF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CIS)法在6-31G基组上优化其最低激发单重态几何结构,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B3LYP)及6-31G基组计算吸收和发射光谱。计算表明,该类物质电子在基态与激发态间的跃迁,主要是电子云分布由定域化向离域化的转变。吸收及发射光谱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符合。该类化合物的电子亲和能较大,都是优良的电子传输材料,改变中心金属原子对配合物光谱性质影响不大。而羟基氧被硫原子取代后,化合物的吸收光谱产生明显红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喹啉锌衍生物 电子光谱 激发态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靛族染料发色体电子光谱性质的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薛运生 贡雪东 +2 位作者 肖鹤鸣 田禾 印晓星 《分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6-11,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DFT)在B3LYP/631+G 水平上对一系列靛族染料发色体的几何构型进行优化计算;在获得基态稳定结构的基础上,应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在相同水平下计算其电子吸收光谱.探讨了不同给电子基团和发色体的延伸对电子吸...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DFT)在B3LYP/631+G 水平上对一系列靛族染料发色体的几何构型进行优化计算;在获得基态稳定结构的基础上,应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在相同水平下计算其电子吸收光谱.探讨了不同给电子基团和发色体的延伸对电子吸收光谱的影响,得到了与对应母体化合物一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给电子基团给电子能力的增强和发色体的纵向延伸分别使光谱产生一定红移和轻微的蓝移.通过对前线轨道组成进行自然布居分析,揭示了靛族染料的发光均源自分子中HOMOLUMO(π→π*)电子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靛族染料 发色体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吸收光谱 分子结构 还原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qCl_2及其衍生物的电子光谱性质的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志锋 吕玲玲 +1 位作者 袁焜 康敬万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9-183,共5页
采用从头算法(abinitio)和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对二氯取代的八羟基喹啉锌(ZnqCl2)及其2种衍生物的基态结构进行优化,同时用abinitioHF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CIS)法在6-31G(d)基组上优化其最低激发单重态几何结构,用含时密度泛函理... 采用从头算法(abinitio)和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对二氯取代的八羟基喹啉锌(ZnqCl2)及其2种衍生物的基态结构进行优化,同时用abinitioHF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CIS)法在6-31G(d)基组上优化其最低激发单重态几何结构,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B3LYP)及6-31G(d)基组计算吸收和发射光谱。计算表明,该类物质电子在基态与激发态间的跃迁,主要是在配体8-羟基喹啉(q)环内的电荷转移,电子从含O的苯酚环转移至含N的吡啶环上,发射光谱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符合。该类化合物的电子亲和能较大,都是优良的电子传输材料,改变中心金属原子对配合物光谱性质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喹啉锌衍生物 电子光谱 激发态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Ⅱ)和Ru(Ⅲ)配合物[Ru(bpy)(PH_3)(-C≡CC_6H_4NO_2-p)Cl]~m(m=0,+1)的光谱性质的密度泛函-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明霞 周欣 +2 位作者 张红星 付宏刚 孙家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95-1699,共5页
我们利用DFT中的B3LYP方法优化了Ru(Ⅱ)配合物和氧化的Ru(Ⅲ)配合物[Ru(bpy)(PH3)(-C≡CC6H4NO2-p)Cl]m[bpy=2,2′-bipyridine;m=0(1),+1(1+)]的基态几何结构,得到的几何参数与实验结果吻合的很好。采用TDDFT方法,得到了配合物1和1+的... 我们利用DFT中的B3LYP方法优化了Ru(Ⅱ)配合物和氧化的Ru(Ⅲ)配合物[Ru(bpy)(PH3)(-C≡CC6H4NO2-p)Cl]m[bpy=2,2′-bipyridine;m=0(1),+1(1+)]的基态几何结构,得到的几何参数与实验结果吻合的很好。采用TDDFT方法,得到了配合物1和1+的激发态电子结构和电子吸收光谱。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1+随着氧化过程的发生,光谱性质也发生变化,Ru(Ⅱ)配合物的低能吸收被指认为MLCT/LLCT混合跃迁,而氧化的Ru(Ⅲ)配合物1+的低能吸收具有LMCT跃迁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钌配合物 电荷转移 吸收光谱 密度泛函 密度泛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_3和CN取代8-羟基喹啉电子光谱性质的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车文实 蔺彬彬 廖奕 《分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3-18,共6页
 对8-羟基喹啉QH及其取代衍生物MQH和CNQH用密度泛函方法(DFT)在B3LYP/6-31G 水平上进行理论计算.探讨了供电子取代基(—CH3)和吸电子取代基(—CN)对分子电子结构、前线分子轨道能和光谱性质等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含时密度泛涵方...  对8-羟基喹啉QH及其取代衍生物MQH和CNQH用密度泛函方法(DFT)在B3LYP/6-31G 水平上进行理论计算.探讨了供电子取代基(—CH3)和吸电子取代基(—CN)对分子电子结构、前线分子轨道能和光谱性质等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含时密度泛涵方法(TD-DFT)计算了电子光谱.计算结果表明,MQH,QH和CNQH的最低激发单重态都是A′,激发能分别为3 58,3 72和3 74eV.在高激发态,无论是供电子基团(—CH3)还是拉电子基团(—CN),都导致取代衍生物的电子光谱红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喹啉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光谱 甲基 氰基 取代基 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_nO_n(1≤n≤16)团簇光谱与电子性质的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朝霞 楚合营 +1 位作者 黄新成 胡芸莎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7-401,共5页
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对CdnOn(1≤n≤16)团簇的吸收光谱,能隙(HOMO-LUMO)及电子性质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当n≤3时,团簇的最低能量结构为平面结构,当4≤n≤16时,团簇的最低能量结构为三维笼状结构.随着CdnOn(1≤n≤16)团簇尺寸的增... 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对CdnOn(1≤n≤16)团簇的吸收光谱,能隙(HOMO-LUMO)及电子性质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当n≤3时,团簇的最低能量结构为平面结构,当4≤n≤16时,团簇的最低能量结构为三维笼状结构.随着CdnOn(1≤n≤16)团簇尺寸的增大,团簇的吸收光谱逐渐红移,表现出较强的量子尺寸效应.团簇CdnOn(3≤n≤15)的吸收峰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团簇的对称性越高,团簇的吸收峰越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On(1≤n≤16)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 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苯基-6-芳基-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唑的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的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会学 萧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47-750,共4页
对3-苯基-6-芳基-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唑(PATT)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方法(DFT)在B3LYP/6-31G(d)水平上进行了几何构型的全优化,探讨了分子电荷转移、前线轨道能量和电子光谱等性质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含时密度泛函方法(T... 对3-苯基-6-芳基-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唑(PATT)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方法(DFT)在B3LYP/6-31G(d)水平上进行了几何构型的全优化,探讨了分子电荷转移、前线轨道能量和电子光谱等性质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含时密度泛函方法(TDDFT)计算了分子激发态的电子跃迁能.将其与实验所得激发态的电子跃迁能结果相比,理论计算最大相对偏差为0.071,最小相对偏差为0.0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苯基-6-芳基-1 2 4-三唑并[3 4-b]-1 3 4-噻二唑(PATT) 电子结构 密度泛函理论 前线轨道 电子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X_2(AsH_3)_2(M=Pd,Pt;X=Cl,Br,I)的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墨珑 潘清江 张红星 《分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6-30,共5页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B3LYP)优化了MX2(AsH3)2[M=Pd;X=Cl(1),Br(2),I(3)和M=Pt;X=Cl(4),Br(5),I(6)]的基态结构,得到的几何参数与实验结果符合.以基态几何为基础,将TD-DFT方法用于计算标题配合物的电子吸收光谱.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的dx2-y...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B3LYP)优化了MX2(AsH3)2[M=Pd;X=Cl(1),Br(2),I(3)和M=Pt;X=Cl(4),Br(5),I(6)]的基态结构,得到的几何参数与实验结果符合.以基态几何为基础,将TD-DFT方法用于计算标题配合物的电子吸收光谱.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的dx2-y2与配体所组成的反键轨道为LUMO轨道,从而该类配合物具有d-d跃迁属性的吸收带;在多数跃迁过程中,配体也有较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方法 基态结构 电子吸收光谱 电荷转移 激发态性质 d^8金属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核金配合物分子间Au-Au相互作用及其发光性质的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明昕 吴克琛 莽朝永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681-1687,共7页
使用混合密度泛函方法(MPW1PW91交换相关势),对Au3(HOC=NH)3分子进行了几何构型全优化,在此基础上构建了Au3(HOC=NH)3二聚体和三聚体模型,采用含时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单体和低聚体模型的分子间Au-Au相互作用与其发光性质的关系.计算结... 使用混合密度泛函方法(MPW1PW91交换相关势),对Au3(HOC=NH)3分子进行了几何构型全优化,在此基础上构建了Au3(HOC=NH)3二聚体和三聚体模型,采用含时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单体和低聚体模型的分子间Au-Au相互作用与其发光性质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此d10亚金化合物低能激发态的主要成分是反键或非键的Au(5d)电子轨道到前线附近Au(6p)空轨道的跃迁,并且这种激发大大加强了分子间Au-Au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激发多聚体,导致这类化合物溶液或固体发射谱红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低聚体 发光 密度泛函理论 分子间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钨四重键化合物电子光谱的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仇毅翔 王曙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1-169,共9页
运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对具有代表性的钼、钨四重键化合物M2Cl84-,M2Cl4(PMe3)4,M2(O2CCH3)4和M2(PhNCHNPh)4(M=Mo,W)的低占据电子激发能进行了计算,系统地考察了局域(LDA)、离域(GGA)和杂化(Hybrid)泛函对金属四重键化合物中d-... 运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对具有代表性的钼、钨四重键化合物M2Cl84-,M2Cl4(PMe3)4,M2(O2CCH3)4和M2(PhNCHNPh)4(M=Mo,W)的低占据电子激发能进行了计算,系统地考察了局域(LDA)、离域(GGA)和杂化(Hybrid)泛函对金属四重键化合物中d-d跃迁和电荷转移跃迁(CT)计算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LDA和GGA泛函对d-d跃迁激发能计算的较为准确,但对CT跃迁激发能的计算误差较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CT跃迁具有显著的离域特征,采用不含时泛函(LDA或GGA)代替含时泛函后未能对电子在CT跃迁中的长程行为给予正确的描述.包含HF交换项的杂化泛函可以对CT跃迁激发能给予一定的修正,但却降低了d-d跃迁激发能的计算准确性.如果对两种跃迁同时进行严格而准确的描述,则需将准确的含时泛函应用于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四重键化合物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光谱 D-D跃迁 电荷转移跃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芳基全氟环戊烯化合物闭环体的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振 陈德展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63-65,共3页
采用B3LYP/6-31G(d)方法对二芳基全氟环戊烯闭环体进行量子化学理论计算研究,探讨了活性碳位引入H,CH3,OCH3,NH2,CCH,CN,CF3基团对分子基态几何构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TD/B3LYP/6-31G(d)方法计算了其电子吸收光谱,得到了最大吸收波... 采用B3LYP/6-31G(d)方法对二芳基全氟环戊烯闭环体进行量子化学理论计算研究,探讨了活性碳位引入H,CH3,OCH3,NH2,CCH,CN,CF3基团对分子基态几何构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TD/B3LYP/6-31G(d)方法计算了其电子吸收光谱,得到了最大吸收波长与实验值相吻合.研究还发现该类分子的最低单重激发态(S1)主要源自分子内HOMO→LUMO(π→π*)跃迁,通过分析其前线分子轨道,合理解释了不同取代物吸收光谱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芳基全氟环戊烯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3分子线在激光场中的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17
作者 王志萍 吴寿煜 +1 位作者 张秀梅 王利光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86-789,811,共5页
运用将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和分子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C3分子线的光吸收谱以及它在强激光场中的电子和离子响应。计算结果表明,C3分子线光吸收谱可以分为两个区域,其中既包含独立的峰,又包含连续分布的峰。对C3分子线在激光... 运用将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和分子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C3分子线的光吸收谱以及它在强激光场中的电子和离子响应。计算结果表明,C3分子线光吸收谱可以分为两个区域,其中既包含独立的峰,又包含连续分布的峰。对C3分子线在激光场中的研究表明,在激光强度、极化方向及脉冲长度相同的情况下,当激光频率远低于共振频率时,分子的电离发生较晚而且电离较弱,分子沿激光极化方向的偶极矩与激光脉冲波包很相近,分子激发处于线性响应区;当激光频率处于共振频率范围时,C3分子线的电离增强,而且偶极矩的激发与激光脉冲波包完全不同,与分子的电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tddft) 分子动力学 光吸收谱 分子电离 分子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环芳烃菲电子激发态的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18
作者 仇毅翔 张勇 王曙光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2030-2034,F007,共6页
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 DFT及组态相关CIS、含时TD HF方法对菲的UV光谱进行了理论研究 ,在几何构型优化的基础上 ,计算了其垂直电子激发能 .计算表明 ,基函数的选择对激发能的计算影响较大 ,而不同的密度泛函交换 -相关势对其影响较小 ,... 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 DFT及组态相关CIS、含时TD HF方法对菲的UV光谱进行了理论研究 ,在几何构型优化的基础上 ,计算了其垂直电子激发能 .计算表明 ,基函数的选择对激发能的计算影响较大 ,而不同的密度泛函交换 -相关势对其影响较小 ,这和轨道能级的系统误差相互抵消有关 .对菲的电子跃迁能的计算 ,与实验结果比较相一致 ,理论与实验的误差和不同的实验之间的误差在同一个数量级之内 ,显示TD DFT方法比CIS ,T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环芳烃 电子激发态 密度泛函理论 几何构型 紫外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分子器件均二苯代乙烯-4冠醚的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英文)
19
作者 王学业 王琴 +1 位作者 蒋嘉丽 李米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62,109,共13页
用DFT与TDDFT方法在B3LYP//6-31+G*水平上讨论了发色团均二苯代乙烯冠醚衍生物与Li+荧光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均二苯代乙烯-4对Li+有强荧光响应.与Li+作用后,两种异构体呈现出不同的荧光效应:顺式的荧光光谱发生了蓝移,并伴随有荧光增强效... 用DFT与TDDFT方法在B3LYP//6-31+G*水平上讨论了发色团均二苯代乙烯冠醚衍生物与Li+荧光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均二苯代乙烯-4对Li+有强荧光响应.与Li+作用后,两种异构体呈现出不同的荧光效应:顺式的荧光光谱发生了蓝移,并伴随有荧光增强效应;而反式化合物的荧光光谱发生了红移,且伴随着荧光猝灭效应.此外,配合物的光谱发生了大的斯托克斯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分子器件 均二苯代乙烯-4冠醚 超分子化学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的对位卤代二苯醚电子跃迁机理
20
作者 姜龙 曾娅玲 +1 位作者 蔡啸宇 李鱼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27-636,共10页
以二苯醚(DE)为参照物,借助Gaussian软件的量子化学计算并结合自然键理论与跃迁密度矩阵平面图对9种对位卤代二苯醚的基态分子活性、紫外光谱及基态-激发态电子跃迁机理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处于基态时的DE与4,4'-二氯二苯... 以二苯醚(DE)为参照物,借助Gaussian软件的量子化学计算并结合自然键理论与跃迁密度矩阵平面图对9种对位卤代二苯醚的基态分子活性、紫外光谱及基态-激发态电子跃迁机理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处于基态时的DE与4,4'-二氯二苯醚(CDE-15)分别最易发生亲电/核反应,对位卤代基的引入缩小了DE的能级差。随着取代基体积的增大,对位取代二苯醚紫外光谱的最大吸收波长变大,吸收增强。所研究的10种物质有着相似的跃迁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对位卤代二苯醚 基态分子活性 紫外光谱 电子跃迁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