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3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代吐谷浑慕容智墓志浅析
1
作者 伊梦瑶 《历史学研究》 2025年第1期27-34,共8页
2019年9月,甘肃武威发现一座唐朝墓葬,根据墓葬中出土的墓志可以明确墓主人为吐谷浑王族成员慕容智。自上世纪以来吐谷浑王族成员墓志陆续发现,吐谷浑史的研究已有许多重要成果,这一方新的墓志的发现为吐谷浑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也带... 2019年9月,甘肃武威发现一座唐朝墓葬,根据墓葬中出土的墓志可以明确墓主人为吐谷浑王族成员慕容智。自上世纪以来吐谷浑王族成员墓志陆续发现,吐谷浑史的研究已有许多重要成果,这一方新的墓志的发现为吐谷浑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志文内容主要提供了两方面的信息,一方面对于吐谷浑历史的记述在一定程度上与史籍中的记载相呼应,表现出入唐初期的吐谷浑王族对于自己族群的认同感。另一方面是对志主慕容智亲缘关系与生平经历的记载,既完善了史籍记载的空缺,又为研究慕容氏子弟入侍宿卫问题提供了新的材料。根据志文记载慕容智死后归葬“大可汗陵”这一此前并无明确记载的坟茔,为研究吐谷浑王族的“凉州先茔”提供了新的方向。墓志体现了初附唐朝的吐谷浑人仍有一定的民族独立性,又表现出慕容氏家族华夏认同逐渐深化的因素。In September 2019, a Tang Dynasty tomb was discovered in Wuwei, Gansu Province. The owner can be identified as Murong Zhi who is a member of the Tuyuhun royal family, based on the epitaph unearthed in the tomb. Since the last century when many epitaphs of members of the Tuyuhun royal family,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Tuyuhun has seen many important results. The discovery of this new side of the tomb provides new material but raises new questions for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Tuyuhun. The epitaph is mainly provided by two kinds of information. On the one hand, the historical records of the Tuyuhun extremely educed with historical records, showing that the Tuyuhun princes of the early Tang dynasty had a sense of identity with their own community. On the other hand, this epitaph is the account of the kinship and life history of Murong Zhi, which supplies the blank in the historical records and provides new material for the study of the entry of Murong’s descendant guarding in Changan Palace. According to the records, Murong Zhi was buried after his death in the “Great Khan Mausoleum”—A previously unrecorded grave, which provides a new direc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ancestral home” of the Tuyuhun kings in Liangzhou. The epitaph show that the previously taken Tuyuhun still had a certain degree of national independence, and that the Murong family’s Chinese identity was gradually deepe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 吐谷浑 慕容智 墓志 华夏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威吐谷浑贵族墓葬研究
2
作者 王丹 李明华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9-23,共5页
20世纪以来,在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的武威地区,发掘了一批吐谷浑贵族墓葬。该地区被考古学界认为是吐谷浑亡国后的“先茔”地,其中喜王慕容智墓保存最为完整。本文通过对武威地区吐谷浑墓发掘资料的整理,对葬俗进行溯源探究,从更... 20世纪以来,在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的武威地区,发掘了一批吐谷浑贵族墓葬。该地区被考古学界认为是吐谷浑亡国后的“先茔”地,其中喜王慕容智墓保存最为完整。本文通过对武威地区吐谷浑墓发掘资料的整理,对葬俗进行溯源探究,从更多角度分析武威地区吐谷浑贵族墓葬葬俗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威 吐谷浑贵族墓 鲜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踪吐谷浑(诗八首) 被引量:1
3
作者 鲍义志 《中国土族》 2011年第2期4-5,1,共3页
阳春三月,省政协副主席鲍义志带领由省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民盟青海省委、省垣知名吐谷浑专家学者组成的调研考察团,先后赴甘肃武威市及我省都兰县,就吐谷浑文化挖掘和开发工作进行了专题考察和调研。在河西走廊,在柴达木盆地,考察... 阳春三月,省政协副主席鲍义志带领由省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民盟青海省委、省垣知名吐谷浑专家学者组成的调研考察团,先后赴甘肃武威市及我省都兰县,就吐谷浑文化挖掘和开发工作进行了专题考察和调研。在河西走廊,在柴达木盆地,考察团一行不辞劳顿进行实地调研,很多地方地处大山戈壁,考察人员是伴着风沙徒步完成的调研的。一路上,鲍义志为吐谷浑人的灿烂历史文化所感动,才思奔涌,创作了三十多首古体诗,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大美青海和吐谷浑文化的赞美之情。本刊特发表其中的八首,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谷浑文化 青海 专家 喇嘛 都兰 吐谷浑 吐浑 武威白塔寺 吐谷浑王国 弘化公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蕃治下的吐谷浑王世系与可汗名号研究——兼论《噶琼多吉英寺兴佛诏书》所载吐浑可汗名号的由来
4
作者 杨铭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8-13,共6页
吐谷浑政权建立以来,国主均有可汗名号。唐贞观中,慕容顺被封为西平郡王,仍号“趉胡吕乌甘豆可汗”。其后诺曷钵被封为河源郡王,号“乌地也拔勤可汗”,子嗣传承此可汗名直至8世纪末绝封。以上是政权灭亡后附唐的一部分,留在青海为吐蕃... 吐谷浑政权建立以来,国主均有可汗名号。唐贞观中,慕容顺被封为西平郡王,仍号“趉胡吕乌甘豆可汗”。其后诺曷钵被封为河源郡王,号“乌地也拔勤可汗”,子嗣传承此可汗名直至8世纪末绝封。以上是政权灭亡后附唐的一部分,留在青海为吐蕃所统治的则另有一支王系传承,约五六代。其中于公元689年娶吐蕃公主者为第一代,吐蕃公主墀邦所生之子为第二代,又称“莫贺吐浑可汗”,因于公元727年与吐蕃联姻被封为“甥吐谷浑王”。之后有8世纪后半叶《桑耶寺兴佛诏书》记载的吐谷浑王。而9世纪初的《噶琼多吉英寺兴佛诏书》所载吐谷浑王,其可汗称号夹杂了冗长难解的文字,应是把汉文所记可汗名号中的反切文字孱入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谷浑 世系传承 可汗名号 噶琼多吉英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古藏文写本《吐谷浑(阿豺)纪年》残卷再探 被引量:10
5
作者 胡小鹏 杨惠玲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8-93,共6页
关于《吐谷浑 (阿豺 )纪年》残卷的研究一直存在着两种观点 ,并影响到对唐初吐谷浑与唐、吐蕃关系的看法 ,本文就此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吐谷浑(阿豺)纪年》 吐谷浑 吐蕃 唐蕃和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谷浑后裔找寻之旅:辗转迁徙到临夏 最后归宿在镇原
6
作者 惟敦 《中国土族》 2024年第4期51-53,共3页
吐谷浑,是古代西北地区曾经长期存在过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因其开疆拓土者复姓慕容,名叫吐谷浑,因此他的孙子建立政权后为纪念祖父功勋,把国名叫作“吐谷浑”,而后来人们又把这个政权的民族也称为吐谷浑了。这个偏隅一方的鲜卑族政权... 吐谷浑,是古代西北地区曾经长期存在过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因其开疆拓土者复姓慕容,名叫吐谷浑,因此他的孙子建立政权后为纪念祖父功勋,把国名叫作“吐谷浑”,而后来人们又把这个政权的民族也称为吐谷浑了。这个偏隅一方的鲜卑族政权自公元313年建立,到663年灭亡,存世时间长达350年,在中国古代史上有一定的影响。而吐谷浑对于今天的甘肃省临夏(古称枹罕)地区而言,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魏书·吐谷浑传》记载,吐谷浑西迁“始度陇西,止于枹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史 开疆拓土 鲜卑族 吐谷浑 少数民族政权 西迁 复姓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出土指金杯考--兼谈吐谷浑与粟特的商贸关系
7
作者 付承章 《中国土族》 2024年第1期36-43,共8页
在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中出土了一件鋬指金杯。本文通过将其与唐、粟特艺术中的同类器物进行比较,认为它可能是一件7世纪的粟特输入品,反映了吐谷浑同粟特之间密切的商贸往来。这样的发现在当时并非孤例,共同验证了吐谷浑在... 在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中出土了一件鋬指金杯。本文通过将其与唐、粟特艺术中的同类器物进行比较,认为它可能是一件7世纪的粟特输入品,反映了吐谷浑同粟特之间密切的商贸往来。这样的发现在当时并非孤例,共同验证了吐谷浑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由此也进一步证明,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是吐蕃时期青藏高原东部十分普遍的文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交流史 吐谷浑 吐蕃时期 粟特 青海都兰 墓群 多元文化 商贸往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吐谷浑王族留驻凉州九年
8
作者 李元辉 《中国土族》 2024年第3期54-55,共2页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揭晓,由甘肃省考古研究所主持发掘的“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入选,成为关注的焦点;同时被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1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的六项重大考古新发现。吐谷浑是古...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揭晓,由甘肃省考古研究所主持发掘的“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入选,成为关注的焦点;同时被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1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的六项重大考古新发现。吐谷浑是古代少数民族政权,原为辽东鲜卑慕容部的一支,后西迁。唐初,吐谷浑统治着今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地区。635年,成为唐朝属国。640年,唐太宗为加强与吐谷浑的关系,将宗室之女弘化公主嫁给吐谷浑首领诺曷钵。663年,吐谷浑被吐蕃攻灭,其部分王族成员逃奔到凉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新发现 弘化公主 诺曷钵 中国社会科学院 吐谷浑 少数民族政权 甘肃武威 西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吐蕃与唐争夺吐谷浑获得成功的原因 被引量:3
9
作者 邓慧君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99-102,共4页
吐谷浑自公元四世纪建国青海草原,屡仆屡兴。南北朝时期,西秦、北魏曾多次出兵吐谷浑,企图吞并之,均未能如愿。隋朝建立后,大业五年(609年)炀帝亲自率军攻灭吐谷浑,在吐谷浑地区设置西海四郡。
关键词 吐谷浑 吐蕃 羌人 获得成功 吐谷浑 青海 鲜卑贵族 策略运用 李靖 西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谷浑路”的形成及其历史影响述略 被引量:2
10
作者 丁柏峰 《中国土族》 2011年第4期43-46,共4页
现代考古学发现,早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祖先的足迹已经遍布东亚大陆,当定居农业与渔猎、畜牧和游牧有了经营方式的分工以后,地域的差异凸显,人类社会为了自身繁荣和生活必需,出现了地区之间的物质交换。
关键词 吐谷浑 政权 政治 吐谷浑 丝绸之路青海道 柴达木盆地 张骞出使西域 支道 河西走廊 甘肃走廊 伏俟城 青海路 匈奴人 河西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兰:吐谷浑王国的光辉坐标
11
作者 朱世奎 《中国土族》 2010年第4期21-23,共3页
"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礼记·檀弓下》从中国的中世纪——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长达九百余年的汉文史籍中,白兰地名不绝于书,说明了这个古地名深厚的史学底蕴。吐谷浑第二代首领吐延。
关键词 吐谷浑 白兰 吐谷浑王国 拾寅 白兰山 香日德镇 伏俟城 吐延 柴达木盆地 布尔汗布达山 坐标 光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武周时期吐谷浑喜王慕容智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34
12
作者 陈国科 刘兵兵(文/摄) +5 位作者 赵亚君(图/摄) 王晨达 沙琛乔 张伟 王山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38,2,共25页
2019年9~12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岔山村浩门组山顶上的1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此墓保存完整,出土了数量较多的陶、漆木、金属、石器、革制品、丝织品及殉牲、粮食作物等。根据墓志可知,墓主系吐谷浑王族成... 2019年9~12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岔山村浩门组山顶上的1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此墓保存完整,出土了数量较多的陶、漆木、金属、石器、革制品、丝织品及殉牲、粮食作物等。根据墓志可知,墓主系吐谷浑王族成员喜王慕容智,葬于唐天授二年(691年)。墓葬建造精美且未被盗扰,出土遗物丰富,反映了唐代早期武威地区吐谷浑王族成员墓葬的特征,极大丰富了吐谷浑墓葬考古资料,也为研究和复原唐代高等级墓葬及其葬制葬俗等提供了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吐谷浑 慕容智 墓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威吐谷浑王族墓选址与葬俗探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沙武田 陈国科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9-86,100,共9页
武威南山是吐谷浑王族墓地所在,是吐谷浑灭国之后的"先茔"地。之所以选择凉州南山为其王族"先茔",是因为这里一直是吐谷浑人的"旧居之地",有较为充分的历史依据和民众基础。而这些吐谷浑王族墓均位于山... 武威南山是吐谷浑王族墓地所在,是吐谷浑灭国之后的"先茔"地。之所以选择凉州南山为其王族"先茔",是因为这里一直是吐谷浑人的"旧居之地",有较为充分的历史依据和民众基础。而这些吐谷浑王族墓均位于山梁上的选址特点、夫妇异穴合葬习俗等,都体现出较为明显的鲜卑文化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吐谷浑本民族的文化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谷浑王族墓 凉州先茔 墓葬选址 夫妇合葬 鲜卑旧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谷浑白兰地望新考 被引量:5
14
作者 朱世奎 程起骏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2期83-88,共6页
本文在尊重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吐谷浑白兰地望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再研究,并在青海海西州都兰县、柴达木地区做了若干实地的田野考察,参照了最新的考古发掘成果,提出了新的观点和见解。
关键词 吐谷浑 白兰羌 白兰山 白兰古国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吐谷浑辉煌文化的巡礼——读《中国土族》2010年冬季号的一点感受
15
作者 井石 《中国土族》 2011年第1期13-14,共2页
2010年冬季号的《中国土族》十分抢眼。之所以抢眼,是因为这一期编者以"本刊特稿"为专栏,集中刊发了研究吐谷浑文化的专稿。
关键词 吐谷浑 先生 青海 特稿 文章 古国 专栏 吐谷浑文化 吐谷浑王国 土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谷浑与丝绸之路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朝 张红岩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33-39,共7页
本文认为,吐谷浑以西周时期的穆王道、春秋两汉的羌中道为基础,先后开辟了从羌中—湟水通往白龙江的西蜀道(含松潘道、岷山道),沿羌中—湟水逆行从祁连山各口进入河西走廊张掖的南山道,沿湟水西南通往黄河源头的白兰道,湟水向西域的羌... 本文认为,吐谷浑以西周时期的穆王道、春秋两汉的羌中道为基础,先后开辟了从羌中—湟水通往白龙江的西蜀道(含松潘道、岷山道),沿羌中—湟水逆行从祁连山各口进入河西走廊张掖的南山道,沿湟水西南通往黄河源头的白兰道,湟水向西域的羌中古道和吐谷浑到吐蕃的吐蕃道,为中西商贸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走廊 丝绸之路 吐谷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敦煌文献看归义军时代的吐谷浑人 被引量:15
17
作者 冯培红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2-30,共9页
唐初吐谷浑亡国后,不少吐谷浑人进入河陇与西域地区,生息繁衍。本文以敦煌文献与石窟题记中所记载到的吐谷浑人资料,对唐后期五代宋初以瓜、沙二州为中心的河西及西城东境的吐谷浑人后裔进行考察,力图揭明此一时期吐谷浑人的聚落分布、... 唐初吐谷浑亡国后,不少吐谷浑人进入河陇与西域地区,生息繁衍。本文以敦煌文献与石窟题记中所记载到的吐谷浑人资料,对唐后期五代宋初以瓜、沙二州为中心的河西及西城东境的吐谷浑人后裔进行考察,力图揭明此一时期吐谷浑人的聚落分布、职业特征、汉化情况及其与归义军政权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吐谷浑王族慕容氏在瓜沙地区已成为上层统治阶层,尤其是对瓜州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文献 吐谷浑 慕容氏 归义军 聚落分布 职业特征 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的吐谷浑与舞马 被引量:2
18
作者 方协邦 吴美玉 姜斌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吐谷浑王国 南北朝时代 隋唐时代 舞马 历史考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谷浑墓志语词释正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阿根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7-77,共1页
吐谷浑是我国古代西北的一个少数民族,源于辽东慕容部鲜卑。在5世纪中至7世纪初的中国历史进程中,吐谷浑成为中西陆路交通的桥梁,而且在南北各民族的相互交往中起了中介作用。吐谷浑历史活动时间较长,起自西晋,迄于北宋,加之汉、藏有关... 吐谷浑是我国古代西北的一个少数民族,源于辽东慕容部鲜卑。在5世纪中至7世纪初的中国历史进程中,吐谷浑成为中西陆路交通的桥梁,而且在南北各民族的相互交往中起了中介作用。吐谷浑历史活动时间较长,起自西晋,迄于北宋,加之汉、藏有关史籍所载吐谷浑资料十分零散,且重复、疏误之处不在少数,这些给学术研究带来了较大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谷浑 语词 墓志 历史进程 少数民族 陆路交通 中介作用 活动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谷浑与西域 被引量:11
20
作者 薛宗正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6-17,共12页
关键词 吐谷浑 北魏 西域 《册府元龟》 东突厥 北凉 青海路 《资治通鉴》 沙钵略可汗 《魏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