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治疗脊柱骨折疗效分析
1
作者 王云浩 李红星 戴云飞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5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联合组(35例)和单一组(35例),联合组患者采...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联合组(35例)和单一组(35例),联合组患者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治疗,单一组患者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临床疗效、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单一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单一组(t=9.719、51.746,P均<0.001),而住院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与单一组无明显差异(t=0.265、1.765,P=0.792、0.082);术后6个月,联合组患者Cobb角明显小于单一组、椎体前缘高度明显高于单一组(t=3.345、7.710,P=0.001、P<0.001);术后6个月,联合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4.29%,明显高于单一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良率77.14%(χ^(2)=4.200,P=0.040);术后6个月,联合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为C~D级13例、E级22例,明显优于单一组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为A~B级1例、C~D级21例、E级13例(Z=-2.209,P=0.027);联合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57%,与单一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43%无明显差异(χ^(2)=0.159,P=0.690)。结论与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相比,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治疗脊柱骨折虽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但却能明显改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促进脊柱生理功能恢复,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后路减压植骨 脊髓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术对脊柱骨折患者术后疼痛Cobb角伤椎高度的影响
2
作者 胡滨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29期37-40,共4页
目的探析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术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进贤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均满足手术治疗指征)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 目的探析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术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进贤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均满足手术治疗指征)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术治疗,比较2组围术期相关指标、疼痛情况、恢复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术后1周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骨折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术治疗可优化手术相关指标,减轻患者疼痛,加快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后路减压植骨 脊柱 伤椎前缘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减压植骨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4
3
作者 王万宏 杜远立 熊家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34期3850-3852,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植骨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将5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植骨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将5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用后路减压植骨术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组术后5周Cobb’s角、伤椎高度及运动觉和触觉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均<0.05),且研究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减压植骨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可有效促进术后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 脊髓损伤 后路减压植骨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在线联机分析处理探讨腰椎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腰神经根损伤效果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4
作者 史国栋 欧阳跃平 +2 位作者 史建刚 贾连顺 袁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91-693,共3页
目的应用在线联机分析处理(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OLAP)探讨腰椎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神经根损伤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61例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腰椎神经根损伤患者... 目的应用在线联机分析处理(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OLAP)探讨腰椎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神经根损伤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61例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腰椎神经根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汇总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的住院号、性别、职业、年龄、病史、症状持续时间等,建立数据仓库,在此平台上应用OLAP技术进行数据的多维分析处理,验证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经过分析处理发现在各项相关因素的综合作用中,神经根受压迫时间较为重要,直接影响术后治疗效果,符合临床实际。结论 OLAP技术能有效处理大宗腰椎神经根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有利于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 神经根病 数据挖掘 联机分析处理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减压植骨治疗脊柱骨折的疗效及对脊髓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邱洪波 唐乐 +1 位作者 边卫国 杨卫周 《中国医刊》 CAS 2021年第5期514-517,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植骨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脊髓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脊柱骨折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植骨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脊髓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脊柱骨折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后路减压植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指标、感觉功能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ODI)、Cobb角、伤椎高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两组脊髓神经感觉、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脊髓神经感觉、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ODI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ODI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两组Cobb角、伤椎高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Cobb角、伤椎高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术治疗脊柱骨折效果显著,可减轻术后疼痛,改善脊髓神经功能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减压植骨 脊柱 脊髓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超容血液稀释对老年腰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红军 刘新生 苏美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4401-4402,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超容血液稀释(AHH)对老年腰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ASAⅠ~Ⅱ须择期行腰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万汶组(予6%羟乙基淀粉液)18例;对照组(予乳酸钠林格液)17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急性超容血液稀释(AHH)对老年腰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ASAⅠ~Ⅱ须择期行腰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万汶组(予6%羟乙基淀粉液)18例;对照组(予乳酸钠林格液)17例。对照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予以乳酸钠林格液补充生理需要量;万汶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后,在20~30 min内以万汶15 ml/kg静脉输入。分别于急性超容血液稀释前(T1)、AHH完毕(T2)、手术开始后30 min(T3)、手术结束(T4)四个时间点采集静脉血检测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结果与T1比较,万汶组T4时间点Fib水平显著降低,T2、T3时间点APTT显著增高(P<0.05)。与T1相比较,万汶组和对照组随着时间的延长,TSH、FT3及FT4的水平均有所降低(P<0.05或<0.01);与对照组比较,万汶组TSH在T3和T4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T4水平在T2、T3及T4时间点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患者术前使用万汶AHH是安全的,且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更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超容血液稀释 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 甲状腺激素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VAS及ODI评分影响及其安全性 被引量:8
7
作者 刘艳 王丽丽 施光南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6期201-204,共4页
目的分析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4月至2017年9月确诊并救治的8... 目的分析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4月至2017年9月确诊并救治的88例高位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观察组患者行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VAS评分和ODI评分、手术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切口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_均<0.01)。术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_均<0.01),手术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降低术后疼痛评分及功能障碍评分,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减压植骨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孙江森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22期3765-3766,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后路减压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0例择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采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使用后路减压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0例择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采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后路减压植骨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术后2个月两组患者触觉评分、运动觉评分及伤椎角度均较术前提高,但观察组提高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采取联合手术治疗的方式疗效显著且预后良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减压植骨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胸腰段脊柱 脊髓损伤 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胸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9
作者 刘法敬 丁晓坤 +2 位作者 胡成栋 曹俊明 申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5-488,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减压髓核摘除侧后方植骨融合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胸椎间盘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8例多节段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根据日本骨科协会(JOA)脊髓损害评分及Frankel分级系统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手...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减压髓核摘除侧后方植骨融合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胸椎间盘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8例多节段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根据日本骨科协会(JOA)脊髓损害评分及Frankel分级系统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手术时间150-260 min,平均190.6 min;术中出血量430-1400 ml,平均806.3 ml;3例患者术中发生脑脊液漏,经加压包扎后愈合;1例术后发生伤口感染,给予敏感抗生素后伤口逐步愈合。局部Cobb角由术前的(18.7±4.1)°降低为术后3个月的(10.2±3.3)°及末次随访时的(11.3±3.6)°(P〈0.0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均较术前均有恢复(P〈0.05);末次随访时Frankel分级:B级3例,C级4例,D级5例,E级6例。术后随访14-35个月,随访期间无内固定物松动、移位及脊柱不稳发生。结论后路椎板减压髓核摘除侧后方植骨融合固定术是治疗多节段胸椎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术式,脊髓减压充分,脊柱稳定性可获得长久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椎间盘突出症 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减压植骨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10
作者 陈明国 王君琛 +1 位作者 袁奇亮 王斌 《中医正骨》 2005年第11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胸腰椎折/治疗 折固定术 后路减压植骨 弓根螺钉固定术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围术期的护理干预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陪德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年第1期89-89,98,共2页
目的:对临床腰椎管狭窄患者经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11月经我院骨外科确诊为腰椎管狭窄的8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 目的:对临床腰椎管狭窄患者经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11月经我院骨外科确诊为腰椎管狭窄的8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我院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治疗。对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施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面护理实施治疗。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围手术期全面护理患者腰椎管狭窄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腰椎管狭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围术期临床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患者相关数据。结论:选用全面护理模式应用于腰椎管狭窄后路减压植入内固定术的围术期进行护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护理 腰椎管狭窄 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减压植骨AF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并脊髓损伤的疗效
12
作者 郑世雄 刘文革 《当代医学》 2013年第3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利用后路减压植骨AF螺钉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并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分析60例经影像学确诊的胸腰段椎体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的资料,采用神经恢复疗效以及骨折复位效果来分析和评价临床效果,其中,神经恢复疗效主要标准... 目的探讨利用后路减压植骨AF螺钉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并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分析60例经影像学确诊的胸腰段椎体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的资料,采用神经恢复疗效以及骨折复位效果来分析和评价临床效果,其中,神经恢复疗效主要标准是Frankel分级评分,骨折复位效果指标主要是Cobb’s角和椎体高度测量。结果 60例患者治疗前后两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于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并脊髓损伤,后路减压植骨AF螺钉内固定的方法十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减压植骨AF螺钉内固定治疗法 胸腰段椎体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减压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刘奋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5期2767-2768,共2页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62例,按照入院时间分组,各31例。对照组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后...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62例,按照入院时间分组,各31例。对照组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后路减压植骨术治疗。对比手术前后两组触觉评分、运动觉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术后观察组触觉评分、运动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减压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可促进触觉、运动觉及日常生活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减压植骨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胸腰段脊柱折合并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性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睿 吴思滨 张金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观察腰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PLIF)治疗老年性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9月于乐平市中医医院治疗的88例老年性多节段LS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半椎板切除... 目的:观察腰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PLIF)治疗老年性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9月于乐平市中医医院治疗的88例老年性多节段LS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半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PLIF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指标、腰椎功能、椎间孔高度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23.63±25.76)min,长于对照组的(95.52±21.0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低于术前,椎间孔高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ODI评分为(19.52±3.08)分,低于对照组的(21.35±3.64)分,椎间孔高度为(20.90±2.06)mm,高于对照组的(19.71±2.11)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多节段LSS患者采用PLIF治疗虽会延长手术时间,但更利于恢复椎间孔高度,改善腰椎功能,且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半椎板切除减压 腰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减压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向伟 薛栋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1051-1055,共5页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于信阳市中心医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150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采...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于信阳市中心医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150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路减压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于术后1个月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评估2组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行X线、CT检测2组患者的伤椎修复指标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固定物断裂及松动、感染及胃肠道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45/50)、100.00%(50/50);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263,P<0.05)。术前,2组患者的ASIA分级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0.632,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ASIA分级分布情况较术前改善(Hc=22.538、45.637,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ASIA分级分布情况优于对照组(Hc=17.589,P<0.05)。术前,2组患者的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Cobb角显著小于对照组,伤椎前缘高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Cobb角显著小于术前、伤椎前缘高度显著大于术前(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99,P>0.05)。结论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比较,后路减压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可显著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和伤口愈合时间,更有效促进脊柱骨折患者椎体脊柱侧弯及生理高度的恢复,改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减压植骨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脊柱 脊髓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用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7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莫小汕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2期388-389,共2页
目的:观察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用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78例疗效。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78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病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全椎板减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减压植骨融合内固... 目的:观察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用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78例疗效。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78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病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全椎板减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比较各项评分、优良率以及术后邻近节段退变(ASD)发生率等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JOA评分、ODI评分、VAS评分、优良率、ASD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以显著地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腰椎管狭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雷 袁琳 谢水华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第4期568-569,共2页
目的:观察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腰椎管狭窄(LSS)的效果。方法: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两组均行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术后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术后Oswestry功能障... 目的:观察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腰椎管狭窄(LSS)的效果。方法: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两组均行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术后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白细胞介素-1α(IL-1α)、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LSS在基础治疗上联合补阳还五汤可减轻疼痛,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促进腰椎功能改善,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 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 补阳还五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后路减压植骨融合RF椎弓根系统治疗重度发育不良性腰椎滑脱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唐耀华 何福元 +1 位作者 何正华 唐振华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16期2487-2488,共2页
腰椎滑脱是因椎体间连接异常发生的上位与下位椎体表面部分或全部滑移[1]。其原因主要分为发育性和获得性。发育不良性是因骶骨上缘或第5腰椎椎弓先天性发育异常,或是椎体椎弓峡部有裂隙不连续,或是椎弓峡部延长变细等原因致椎体滑脱... 腰椎滑脱是因椎体间连接异常发生的上位与下位椎体表面部分或全部滑移[1]。其原因主要分为发育性和获得性。发育不良性是因骶骨上缘或第5腰椎椎弓先天性发育异常,或是椎体椎弓峡部有裂隙不连续,或是椎弓峡部延长变细等原因致椎体滑脱[2]。获得性腰椎滑脱分为退行性、创伤性、手术性和病理性。本文采用经后路减压植骨融合RF椎弓根系统治疗重度发育不良性腰椎滑脱46例,汇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减压植骨融合 RF椎弓根系统 重度发育不良性腰椎滑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核承气加味汤联合后路减压植骨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荣辉 张志承 苏城辉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5期98-101,共4页
目的:观察桃核承气加味汤联合后路减压植骨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84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2... 目的:观察桃核承气加味汤联合后路减压植骨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84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采取后路减压植骨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桃核承气加味汤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水平,术前及术后1、3个月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脊髓损伤评分,术前、术后1个月伤椎高度,以及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两组ASIA脊髓损伤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伤椎高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8%(1/42),低于对照组的19.05%(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核承气加味汤联合后路减压植骨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可降低围术期指标水平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脊髓损伤评分和伤椎高度,效果优于后路减压植骨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脊髓损伤 桃核承气加味汤 后路减压植骨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伤椎高度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护理模式用于腰椎管狭窄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围术期对关节功能的影响
20
作者 王娟燕 徐燕 刘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8期71-74,共4页
分析病发腰椎管狭窄并进行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患者,对其围术期实施全面护理模式所获效果,并分析对关节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择病发腰椎管狭窄并进行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患者计入研究,时间范围设为:2020年4月-2022年4月,分组应用... 分析病发腰椎管狭窄并进行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患者,对其围术期实施全面护理模式所获效果,并分析对关节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择病发腰椎管狭窄并进行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患者计入研究,时间范围设为:2020年4月-2022年4月,分组应用随机数字法:研究组、比对组,其中比对组(51例,常规护理),研究组(51例,基于以上同时选择全面护理模式),分析关节功能恢复成效、并发症测评值、满意率测评值。结果 ①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比对组,P0.05;② 实验组总并发症低于比对组(P0.05);③实验组总满意率高于比对组(P0.05)。结论 病发腰椎管狭窄并进行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患者在围术期实施全面护理模式,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患者并发症较少,满意率提升,值得普及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护理模式 腰椎管狭窄 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 围术期 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