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后氧化对渗氮层结构与性能的调控
1
作者 倪嘉 麻恒 +3 位作者 于民华 胡静 安旭龙 魏坤霞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70-175,共6页
目的调控离子渗氮层的结构和性能,获得少无化合物层且满足需求厚度的有效硬化层,同时具有良好的韧性和耐蚀性的离子渗层。方法将42CrMo4钢在温度500℃下离子渗氮5 h后,再进行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后氧化处理。通过调整后氧化的实验参数,探... 目的调控离子渗氮层的结构和性能,获得少无化合物层且满足需求厚度的有效硬化层,同时具有良好的韧性和耐蚀性的离子渗层。方法将42CrMo4钢在温度500℃下离子渗氮5 h后,再进行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后氧化处理。通过调整后氧化的实验参数,探索它们对渗氮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规律。使用金相显微镜、XRD衍射仪、维氏显微硬度计及电化学工作站分析截面渗层结构、物相、硬度、韧性和耐蚀性。结果在相同的离子渗氮条件(500℃,5 h)下,随着后氧化的温度和时间的改变,离子渗氮形成的化合物层逐渐分解,化合层的厚度逐渐减小,可由9.41μm减薄至3.62μm;经离子渗氮+后氧化处理后,形成的有效硬化层的厚度和表面硬度相较于常规离子渗氮有所提高,其中有效硬化层的厚度由300μm增至378μm,截面最高硬度由765HV0.05增至825HV0.05;渗层表面形成由Fe_(3)O_(4)、Fe_(2)O_(3)组成的氧化膜,提高了其耐蚀性,自腐蚀电位由-658.72 mV提升至-429.23 mV。结论42CrMo4钢经过离子渗氮及后氧化处理后,化合物层显著减薄,有效硬化层显著增厚,且截面硬度、韧性和耐蚀性等指标均得到改善,在后氧化工艺参数为400℃、2 h时获得了最优的综合性能,包括硬度、韧性、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CrMo4钢 离子渗氮 离子后氧化 硬度 韧性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陶瓷涂层后氧化处理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田娜 井晓天 +1 位作者 卢正欣 葛利玲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2-33,43,共3页
对比研究了后氧化处理、封孔和退火、真空退火对大气等离子喷涂 (Al/Ni+Cr2 O3 )陶瓷涂层硬度、结合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合理的后氧化能够明显改善涂层性能 ,且氧的扩散是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陶瓷涂层 后氧化 性能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钢氧氮共渗与渗氮后氧化的组织与性能比较 被引量:13
3
作者 周潘兵 周浪 陈忠博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7-30,共4页
采用金相分析、显微硬度测试和防锈性湿热试验等方法对比研究了W6Mo5Cr4V2高速钢经氧氮共渗和渗氮后氧化处理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W6Mo5Cr4V2高速钢经氧氮共渗和渗氮后氧化处理都可获得具有化合物层和扩散层的渗层组织;氧氮共渗层的... 采用金相分析、显微硬度测试和防锈性湿热试验等方法对比研究了W6Mo5Cr4V2高速钢经氧氮共渗和渗氮后氧化处理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W6Mo5Cr4V2高速钢经氧氮共渗和渗氮后氧化处理都可获得具有化合物层和扩散层的渗层组织;氧氮共渗层的硬度明显高于普通气体渗氮,而渗氮后氧化的渗层硬度与普通气体渗氮相差不大;在选择合适通空气量和后氧化温度的条件下,氧氮共渗和渗氮后氧化处理都可获得优于普通气体渗氮的防锈性能,其中以30%(vol.)空气量氧氮共渗试样表面的防锈性能最好,其次是渗氮+350℃后氧化处理的试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钢 氧氮共渗 渗氮后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氧化处理对等离子喷涂陶瓷涂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田娜 井晓天 +1 位作者 葛利玲 卢正欣 《金属热处理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23-28,共6页
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后氧化处理温度、时间对大气等离子喷涂 (Al/Ni +Cr2 O3 )陶瓷涂层性能的影响 ,由此获得的优化工艺参数为 50 0℃× 4h。研究表明 ,温度是影响后氧化效果的主要因素 ,优化的后氧化处理能明显改善涂层性能 :气孔... 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后氧化处理温度、时间对大气等离子喷涂 (Al/Ni +Cr2 O3 )陶瓷涂层性能的影响 ,由此获得的优化工艺参数为 50 0℃× 4h。研究表明 ,温度是影响后氧化效果的主要因素 ,优化的后氧化处理能明显改善涂层性能 :气孔率减少 ,致密性改善 ,硬度提高 7 4HR15N ,结合强度提高 2 0 39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涂层 性能 等离子喷涂 后氧化处理
原文传递
大型轧机拉杆离子氮碳共渗+后氧化复合工艺 被引量:1
5
作者 房颖 李博 李双喜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1-245,共5页
针对东南亚沿海地区使用的大型轧钢机拉杆(材料为42CrMo钢)易发生腐蚀磨损的问题,采用单热源脉冲离子渗氮炉对拉杆进行氮碳共渗+后氧化复合处理。通过对模拟试样的预氧化工艺、氮碳共渗工艺及后氧化工艺的研究,得到了满足产品要求的复... 针对东南亚沿海地区使用的大型轧钢机拉杆(材料为42CrMo钢)易发生腐蚀磨损的问题,采用单热源脉冲离子渗氮炉对拉杆进行氮碳共渗+后氧化复合处理。通过对模拟试样的预氧化工艺、氮碳共渗工艺及后氧化工艺的研究,得到了满足产品要求的复合处理工艺:350℃×2 h预氧化;550℃×24 h氮碳共渗(炉压为260 Pa,NH_(3)∶CO_(2)=20∶1)和520℃×2 h氮氧共渗(炉压为300 Pa,NH_(3)∶O_(2)=6∶1),共渗完毕,关闭电源,同时以0.5 L/min向炉内通入空气,直至炉温降到300℃,打开炉盖,待试样冷至150℃左右,迅速在试样表面均匀涂上防锈油。在此复合工艺下,渗层深度达到0.39~0.41 mm,化合物层达到10~12μm,与同工艺无预氧化试样渗层及化合物层厚度相比均增加;经盐雾试验检测,试样在70 h后出现腐蚀斑,和只经氮碳共渗处理无后氧化处理相比,耐蚀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轧机 拉杆 42CRMO钢 离子氮碳共渗 后氧化 耐蚀性
原文传递
40Cr钢等离子软氮化的后氧化处理研究
6
作者 赵程 宫明 刘基凯 《真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4-77,共4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等离子软氮化后40Cr钢的耐蚀性能,对等离子软氮化的试样进行了后氧化处理。氧化处理是在保温式等离子热处理炉内不同比例的H2和O2气氛中进行,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恒电位仪对复合渗层的组织结构及其耐蚀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 为了进一步提高等离子软氮化后40Cr钢的耐蚀性能,对等离子软氮化的试样进行了后氧化处理。氧化处理是在保温式等离子热处理炉内不同比例的H2和O2气氛中进行,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恒电位仪对复合渗层的组织结构及其耐蚀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H2∶O2=1∶1的混合气体中进行氧化处理的试样可以获得单一相的Fe3O4氧化膜,试样的耐蚀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软氮化 后氧化处理 复合渗层 结构分析 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CrMo钢的空气离子后氧化 被引量:4
7
作者 武计强 李虎 +1 位作者 李景才 胡静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8-82,共5页
采用普通空气对离子渗氮的42CrMo钢进行离子后氧化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电化学性能分析测试仪对复合渗层的显微组织、厚度、物相、表面形貌及耐蚀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普通空气可用作42CrM... 采用普通空气对离子渗氮的42CrMo钢进行离子后氧化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电化学性能分析测试仪对复合渗层的显微组织、厚度、物相、表面形貌及耐蚀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普通空气可用作42CrMo钢离子后氧化处理的气源;通过离子后氧化处理,在经离子渗氮的42CrMo钢氮化层上形成一层厚度为1~2μm、由Fe2O3和Fe3O4组成的氧化层;随氧化时间延长或温度增高,氮化层化合物相分解,化合物层厚度逐渐减小,后氧化时间和温度对氧化层的Fe2O3和Fe3O4比例起决定作用。同时,离子后氧化能显著改善渗氮42CrMo钢的耐蚀性,其中工艺参数为400℃、氧化60 min获得最佳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CRMO钢 离子后氧化 显微组织 耐蚀性
原文传递
离子后氧化对42CrMo钢渗氮组织与耐蚀性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武计强 李景才 +1 位作者 魏伟 胡静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75-579,共5页
采用普通空气对42CrMo钢离子渗氮样进行了离子后氧化处理。采用金相、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电化学性能分析测试仪对复合渗层的显微组织、渗层厚度、物相、耐蚀性及电化学试验后试样表面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42CrMo钢离... 采用普通空气对42CrMo钢离子渗氮样进行了离子后氧化处理。采用金相、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电化学性能分析测试仪对复合渗层的显微组织、渗层厚度、物相、耐蚀性及电化学试验后试样表面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42CrMo钢离子渗氮样进行空气后氧化处理可在氮化层表面形成一层1~2μm厚、由Fe3O4和Fe2O3组成的氧化层,且两种氧化物比值由后氧化工艺参数决定,400℃、60min后氧化时生成的氧化层Fe3O4含量最大,电化学实验后的试样表面没有出现点蚀现象,由此获得最佳耐蚀性。高含量Fe3O4基于该条件下生成Fe3O4的化学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较小。结果还发现随后氧化时间延长或温度升高,离子氮化层厚度逐渐减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CRMO钢 离子后氧化 吉布斯自由能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碳共渗+后氧化复合处理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希平 王美由 +2 位作者 高中楠 赵程 吴俊平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7-111,共5页
用保温式离子热处理炉进行氮碳共渗+后氧化复合处理(FD-NCO)的机械零部件,同时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能和耐蚀性能,FDNCO复合渗层是由十余微米厚的白亮层(ε相)和1~2μm厚的Fe_3O_4膜构成。盐雾试验结果表明,经过FD-NCO复合处理后的工件盐雾... 用保温式离子热处理炉进行氮碳共渗+后氧化复合处理(FD-NCO)的机械零部件,同时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能和耐蚀性能,FDNCO复合渗层是由十余微米厚的白亮层(ε相)和1~2μm厚的Fe_3O_4膜构成。盐雾试验结果表明,经过FD-NCO复合处理后的工件盐雾试验最高可达2000 h,处理过程无污染,完全可以取代有污染的QPQ技术。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石油机械、汽车零部件、轮胎模具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碳共渗 后氧化 复合处理 应用研究 耐磨 耐蚀
原文传递
42CrMo钢离子渗氮+后氧化复合处理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武计强 李景才 +1 位作者 魏伟 胡静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14年第5期12-15,共4页
在脉冲等离子渗氮炉中42CrMo钢进行离子渗氮和后氧化复合处理,离子氧化介质为普通空气。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电化学性能分析测试仪对复合渗层的显微组织、物相及耐腐蚀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渗层硬度较单一... 在脉冲等离子渗氮炉中42CrMo钢进行离子渗氮和后氧化复合处理,离子氧化介质为普通空气。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电化学性能分析测试仪对复合渗层的显微组织、物相及耐腐蚀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渗层硬度较单一离子渗氮得到的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最大硬度达到760 HV0.05;42CrMo钢离子渗氮后进行氧化处理可在氮化层上形成一层1~2μm厚的氧化层,该氧化层由Fe2O3和Fe3O4组成;后氧化显著提高42CrMo钢的耐蚀性,其中400℃×60 min后氧化获得最佳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CRMO钢 离子后氧化 显微硬度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HPLC柱后氧化衍生荧光法测定运动营养食品中叶酸的含量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琼 黄树楷 +3 位作者 黄盼 许伟沂 龙梓 彭丽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86-290,296,共6页
本文开发了固相萃取-HPLC柱后氧化衍生荧光法测定运动营养食品中叶酸含量的方法。分别考察了沉淀蛋白法、酶解蛋白法及固相萃取法的样品前处理方式及流动相的优化条件,最终选择反相弱阴离子交换Strata-X-AW固相萃取小柱纯化,Venusil MP ... 本文开发了固相萃取-HPLC柱后氧化衍生荧光法测定运动营养食品中叶酸含量的方法。分别考察了沉淀蛋白法、酶解蛋白法及固相萃取法的样品前处理方式及流动相的优化条件,最终选择反相弱阴离子交换Strata-X-AW固相萃取小柱纯化,Venusil MP C_(18)色谱柱分离,柱后衍生仪氧化衍生(5%过二硫酸钾溶液),以50 mmol磷酸二氢钾(pH3.5)∶乙腈=90∶10 (V/V)为流动相,再经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0.232~2.318μg/mL范围内方法线性良好,R^2=0.9971,进样量为10μL,方法的仪器定量限为0.0774μg/mL,灵敏度足以满足运动营养食品中叶酸的检测需要,方法回收率在96.98%~100.50%之间,标准品、样品溶液在8 h内稳定。本方法很好地解决复杂基质运动营养食品中叶酸的提取、净化除杂等问题。操作方便快捷,结果准确,线性范围广,灵敏度高,重现性、专属性、回收率及稳定性较为满意,能够满足日常运动营养食品中叶酸含量检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 固相萃取 后氧化衍生 运动营养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氮温度对42CrMo钢零件表面后氧化渗层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孟璇 岳佳宏 +2 位作者 孔令飞 杨阳 贾鹏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2-184,共3页
采用硬度测试、显微组织观察、脆性等级和疏松等级评价等方法研究了渗氮温度对42CrMo钢零件渗氮后氧化渗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渗氮后氧化处理过程中,渗层的表面硬度随着渗氮温度的升高出现先增后降的趋势;渗层深度和疏松等级随渗... 采用硬度测试、显微组织观察、脆性等级和疏松等级评价等方法研究了渗氮温度对42CrMo钢零件渗氮后氧化渗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渗氮后氧化处理过程中,渗层的表面硬度随着渗氮温度的升高出现先增后降的趋势;渗层深度和疏松等级随渗氮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脆性等级变化不大。当渗氮温度为560℃时,42CrMo钢零件可获得表面硬度≥600 HV、渗层(白亮层)深度≥15μm、1级脆性等级、2级疏松等级的优秀渗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CRMO钢 渗氮后氧化 表面硬度 渗层深度 脆性等级 疏松等级
原文传递
渗氮后氧化技术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孟璇 姚小卫 孔令飞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6-128,共3页
通过对渗氮零件氧化处理前后的尺寸精度、粗糙度、强度进行检测,研究渗氮后氧化处理在实际生产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渗氮后氧化处理对零件尺寸精度及粗糙度影响很小,但对强度的影响较大,因此该工艺不适用于处理回火温度低于渗氮后氧化... 通过对渗氮零件氧化处理前后的尺寸精度、粗糙度、强度进行检测,研究渗氮后氧化处理在实际生产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渗氮后氧化处理对零件尺寸精度及粗糙度影响很小,但对强度的影响较大,因此该工艺不适用于处理回火温度低于渗氮后氧化处理温度的调质态工件及标准紧固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氮后氧化 尺寸精度 粗糙度 强度 紧固件强度
原文传递
渗氮后氧化处理40Cr钢的耐蚀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岳佳宏 孟璇 +3 位作者 姚小卫 孔令飞 杨阳 秦国方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17-219,共3页
通过盐雾腐蚀试验法,对不同温度渗氮+后氧化处理的40Cr钢试样及不同表面防护状态下的40Cr钢试样的耐蚀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40Cr钢渗氮温度在560~580℃之间时,中性盐雾试验时间可达200 h以上;对渗氮后氧化处理后的40Cr钢试验件边缘... 通过盐雾腐蚀试验法,对不同温度渗氮+后氧化处理的40Cr钢试样及不同表面防护状态下的40Cr钢试样的耐蚀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40Cr钢渗氮温度在560~580℃之间时,中性盐雾试验时间可达200 h以上;对渗氮后氧化处理后的40Cr钢试验件边缘保护及油封处理后,中性盐雾试验时间可达200 h,外观评级(R_(A))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CR钢 盐雾腐蚀试验 渗氮后氧化 表面防护状态 耐蚀性能
原文传递
38CrMoAl钢460℃氨气氮碳共渗后氧化改性层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诗茜 由园 都鑫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2期60-63,共4页
对38CrMoAl钢进行460℃氮碳共渗(0.1 L/min氨气+0.025 L/min乙醇)后氧化(0.015 L/min氨气+0.15L/min空气)改性层的制备及表征。4,8,12 h后的共渗层增重分别是0.88,0.97,1.29 mg/cm^2;与未表面处理试样相比增重明显。4,8,12 h共渗层的表... 对38CrMoAl钢进行460℃氮碳共渗(0.1 L/min氨气+0.025 L/min乙醇)后氧化(0.015 L/min氨气+0.15L/min空气)改性层的制备及表征。4,8,12 h后的共渗层增重分别是0.88,0.97,1.29 mg/cm^2;与未表面处理试样相比增重明显。4,8,12 h共渗层的表面硬度分别为1362,1283,1289 HV_(0.05),共渗层截面的硬度从表面缓慢下降到基体(≈381.3 HV_(0.05))。4,8,12 h后改性层的厚度分别为140.1,150.2,200.4μm。氮碳共渗后氧化层包括Fe_3O_4和ε-Fe_(2-3)N,Fe_3O_4为主要相,ε-Fe_(2-3)N为次要相。38CrMoAl钢460℃氨气氮碳共渗后氧化8 h后,表面层中Fe_3O_4的比例相对较大,耐蚀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8CrMoAl 氮碳共渗 后氧化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CrH钢气体软氮化-后氧化复合处理的组织性能
16
作者 王琳姗 史文 顾晓文 《上海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3-36,共4页
气体软氮化与后氧化复合工艺是一种新型表面处理工艺。材料表面经过渗氮与后氧化复合工艺处理后,表面硬度、耐磨性、抗擦伤、疲劳强度以及耐腐蚀性等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分析了某热处理厂对40Cr H钢使用气体软氮化与后氧化复合工... 气体软氮化与后氧化复合工艺是一种新型表面处理工艺。材料表面经过渗氮与后氧化复合工艺处理后,表面硬度、耐磨性、抗擦伤、疲劳强度以及耐腐蚀性等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分析了某热处理厂对40Cr H钢使用气体软氮化与后氧化复合工艺处理后,产品性能的提高及其机理。测试结果表明,经气体软氮化与后氧化复合处理后,材料表面得到的渗层是由黑色致密的Fe3O4膜、ε化合物白亮层和扩散层等三部分组成,经复合处理后40Cr H钢的表面硬度和耐蚀性能都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CrH钢 气体软氮化-后氧化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CrMoAl钢440℃渗氮后氧化改性层制备及表征
17
作者 温美晨 由园 +3 位作者 王诗茜 李芮 刘东静 王超会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2期65-69,共5页
对38CrMoAl钢进行440℃渗氮(100 mL/min氨气)后氧化(75 mL/min氨气+25 mL/min空气)改性层的制备及表征。改性层渗层增重和厚度分别为:440℃离子渗氮4 h处理,单位面积的增重为0.73 mg/cm2,厚度为152.4μm;440℃离子氮化4 h后氧化1 h处理... 对38CrMoAl钢进行440℃渗氮(100 mL/min氨气)后氧化(75 mL/min氨气+25 mL/min空气)改性层的制备及表征。改性层渗层增重和厚度分别为:440℃离子渗氮4 h处理,单位面积的增重为0.73 mg/cm2,厚度为152.4μm;440℃离子氮化4 h后氧化1 h处理,单位面积的增重为0.75 mg/cm2,厚度为165.7μm;440℃离子氮化4 h后氧化3 h处理,单位面积的增重为0.81 mg/cm2,厚度为195.0μm;440℃离子氮氧共渗4 h处理,单位面积的增重为0.70 mg/cm2,厚度为208.1μm,与未表面处理试样相比增重明显。440℃离子渗氮4 h处理后的表面硬度为975 HV0.05;440℃离子氮化4 h后氧化1 h处理后的表面硬度为1302 HV0.05;440℃离子氮化4 h后氧化3 h处理后的表面硬度为1242 HV0.05;440℃离子氮氧共渗4 h处理后表面硬度为1325 HV0.05,共渗层截面的硬度从表面缓慢下降到基体(≈352.3 HV0.05)。渗氮后氧化改性层由Fe3N和Fe4N两相组成,Fe3N为主要相,Fe4N为次要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8CRMOAL钢 渗氮 后氧化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SEN炉子的工艺能生成高耐腐蚀性的后氧化的化合物层 被引量:1
18
作者 W.Lerche B.Edenhofer 赖勇来 《国外金属热处理》 2004年第5期58-61,共4页
关键词 化合物层 氮碳共渗 渗氮 淬火 耐腐蚀性 热处理工艺 后氧化处理 氮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氮碳共渗及后氧化复合处理研究
19
作者 唐光辉 肖江华 潘行杰 《河南科技》 2021年第19期111-114,共4页
本研究采用气体氮碳共渗及后氧化复合表面处理技术对45#钢和40Cr钢表面进行改性,并对处理后工件的硬度、金相组织、尺寸变形量、表面粗糙度、耐蚀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复合处理后45#钢和40Cr钢表面硬度明显提高,分别为HV_(0.1)580和H... 本研究采用气体氮碳共渗及后氧化复合表面处理技术对45#钢和40Cr钢表面进行改性,并对处理后工件的硬度、金相组织、尺寸变形量、表面粗糙度、耐蚀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复合处理后45#钢和40Cr钢表面硬度明显提高,分别为HV_(0.1)580和HV_(0.1)637;两种材料渗层金相组织均由白亮层及氧化层组成,45#钢和40Cr钢白亮层厚度分别为22.4μm和19.6μm,氧化层厚度均为1.7μm;复合处理后两种材料直线度没有较大变化,外径均略有增大,45#钢外径增大0.0063 mm,40Cr钢增大0.0027 mm;粗糙度基本保持不变;盐雾试验结果显示,复合处理的45#钢和40Cr钢经400 h中性盐雾试验无锈点,具有良好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氮碳共渗 后氧化 复合处理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泰科:节后氧化铝市场询价活跃
20
《中国金属通报》 2013年第1期10-10,共1页
本周(2012年12月31日--2013年1月4日)国内氧化铝现货价格持稳,分地区报价为:河南2610—2630元/吨,山西2540—2560元/吨,山东2610—2640元/吨,西南2540—2560元/吨。周内元旦假期放假3天,市场成交清淡,节后询货较为活跃。
关键词 铝市场 后氧化 询价 现货价格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