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后印象派梵高绘画在服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蒋叶红
师晟
|
《艺术科技》
|
2024 |
0 |
|
2
|
近代中国海上画派和西方后印象派比较研究 |
纪雪
|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
2024 |
0 |
|
3
|
从现实主义到后印象派——管窥西方绘画中主体性色彩表现的生成 |
张坤
|
《美术教育研究》
|
2024 |
0 |
|
4
|
后印象派油画技法在当代服装中的设计应用 |
姚喜锋
|
《轻纺工业与技术》
|
2024 |
0 |
|
5
|
后印象派“抽象美”的初创与主体意志的胜利 |
胡安定
肖伟胜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6
|
丰子恺论西方后印象派之契合中国画论的美学意蕴 |
宛小平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7
|
分裂与综合——前后印象派艺术的审美追求及意义 |
牛宏宝
|
《浙江学刊》
CSSCI
|
1998 |
3
|
|
8
|
论后印象派画家及对西方现代派的影响 |
梅杨
|
《今传媒》
|
2017 |
2
|
|
9
|
绘画“技巧”的概念探讨——以“后印象派”为例 |
马善程
|
《艺术探索》
|
2010 |
1
|
|
10
|
诗与画的联姻——徐志摩与西方后印象派绘画 |
田丰
|
《嘉兴学院学报》
|
2012 |
2
|
|
11
|
现实主义与后印象派:姜文表演艺术研究 |
蔡萍
|
《今传媒》
|
2014 |
1
|
|
12
|
后印象派绘画艺术的美学启示 |
唐骅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05 |
3
|
|
13
|
后印象派的艺术特征和产生原因简论 |
陈永辉
|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9 |
1
|
|
14
|
后印象派的命名、意义及其绘画理念探微 |
李苏杭
|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5
|
“苦行”与“殉道”——略论后印象派大师凡高和高更作品中的“悲剧性”和“表现性”质素 |
罗晓飞
|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8 |
0 |
|
16
|
徐志摩与后印象派绘画 |
田丰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17
|
浅析后印象派油画色彩语言的精神展现——以高更、梵高、塞尚为例 |
李伦
|
《戏剧之家》
|
2014 |
4
|
|
18
|
“有意味的形式”与后印象派绘画 |
黄志华
|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1999 |
3
|
|
19
|
艺术作品更应是内心的独白——比较印象派与后印象派大师的绘画心理 |
田盛子
|
《开封大学学报》
|
2009 |
4
|
|
20
|
试论后印象派画家色彩运用的特色 |
李禧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02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