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空心螺钉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后内侧壁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11
1
作者 彭硕 黄坚汉 +4 位作者 蒙诗景 夏丽伟 黄菲菲 蒋慧涛 韦广源 《临床骨科杂志》 2020年第4期556-559,共4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空心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后内侧壁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后内侧壁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采用单纯PFNA固定,35例)和B组(采用PFNA+空心螺钉固定,43例)。...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空心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后内侧壁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后内侧壁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采用单纯PFNA固定,35例)和B组(采用PFNA+空心螺钉固定,43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颈干角、髋关节活动度和并发症情况,根据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7(11±5)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颈干角、髋关节外展、前屈活动度及Harris评分B组均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内收、后伸活动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FNA+空心螺钉固定股骨转子间后内侧壁骨折块疗效确切,可较好改善局部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后内侧壁骨折 导针 空心螺钉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后内侧壁骨折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彭硕 周铁军 《医学综述》 2019年第11期2212-2216,共5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和骨质疏松症的普遍出现造成脆性骨折明显增加。而股骨转子间是松质骨和密质骨的移行部,是老年人骨量丢失最严重的部位之一,临床上依据股骨距和(或)后内侧壁有无骨折和移位将该部位骨折进一步分为稳...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和骨质疏松症的普遍出现造成脆性骨折明显增加。而股骨转子间是松质骨和密质骨的移行部,是老年人骨量丢失最严重的部位之一,临床上依据股骨距和(或)后内侧壁有无骨折和移位将该部位骨折进一步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常用的Evans-Jensen分型中Ⅳ~Ⅴ型和R型、AO分型中A2.2-A3.3因有后内侧壁骨折,均被列入不稳定型骨折的范畴。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复位困难、复位后位置难以维持,术后易出现内固定失效,导致髋内翻、畸形愈合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故对于股骨后内侧壁这一支撑结构的整复及固定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后内侧壁骨折 不稳定型 内固定 髋内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后内侧壁骨折的新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彭硕 周铁军 《实用骨科杂志》 2018年第12期1132-1135,共4页
目的寻求一种治疗合并后内侧壁骨折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新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联合空心螺钉治疗后内侧骨缺损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1例,病... 目的寻求一种治疗合并后内侧壁骨折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新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联合空心螺钉治疗后内侧骨缺损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1例,病例选择依据AO/ASIF分型均属于A2.1~A2.3型病例,即合并有后内侧壁骨折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对术中后内侧壁骨折块复位细节、空心螺钉放置的位置、术后并发症和最终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30例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1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影像学评价骨折复位好27例(87%),可3例(10%),差1例(3%)。术后平均颈干角为(128.0±4.7)°。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13个月,27例(87%)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愈合,4例(13%)延迟愈合。26例(84%)患者恢复到受伤前活动水平,所有病例均无螺旋刀片切出股骨颈和/或进入髋臼,对比术后即刻拍片及负重行走后拍片,未出现明显股骨转子间外展角丢失或髋内翻畸形。其中20例应用1枚空心螺钉固定后内侧壁骨折块,术后复查X线片有5例出现骨折块不同程度掀起移位;11例应用2枚空心螺钉固定,术后复查照片均未发生骨折块移位。结论应用PFNA联合空心螺钉治疗后内侧骨缺损股骨转子间骨折,后内侧骨折块得到整复和固定,避免了骨缺损导致的股骨后内侧支撑丧失,PFNA螺旋刀片能够增加骨质疏松骨骼的锚固力,防止股骨头切割、旋转及内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髓内钉 空心螺钉 不稳定型骨折 股骨转子间骨折 后内侧壁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复后内侧壁骨折并空心螺钉固定在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后内侧壁骨折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4
作者 彭硕 农新盛 +3 位作者 黄超 黎荣华 周斌 周铁军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目的观察整复后内侧壁骨折并空心螺钉固定在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后内侧壁骨折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后内侧壁骨折老年患者均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术治疗骨折后,整复股骨后内侧壁骨折块并用空心... 目的观察整复后内侧壁骨折并空心螺钉固定在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后内侧壁骨折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后内侧壁骨折老年患者均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术治疗骨折后,整复股骨后内侧壁骨折块并用空心螺钉固定。根据术后随访X线片及Harris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42例患者中40例顺利完成PFNA联合空心螺钉固定术治疗,成功率为95. 2%(40/42)。手术时间为(73. 5±15. 1) min,术中出血(144. 2±40. 3) ml,骨折愈合时间为(14. 3±3. 2)周。术后1个月时骨折复位效果好38例(95. 0%),可1例(2. 5%),差1例(2. 5%)。术后1~3个月内发生髋内翻3例(7. 5%),未发现螺旋刀片从股骨头、颈切出病例;术后有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骨折块掀起移位。术后1个月时,患者患侧与健侧股骨颈干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而患侧髋关节活动度及Harris评分均差于或低于健侧(均P <0. 05)。术后6个月时,患者患侧与健侧股骨颈干角、髋关节前屈及外展活动度、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而患侧髋关节内收、后伸活动度均差于健侧(均P <0. 05)。结论转子间骨折合并后内侧壁骨折老年患者采用PFNA固定治疗转子间骨折后,整复股骨后内侧壁骨折块并用空心螺钉固定,可有效避免术后髋内翻畸形发生,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间骨折 后内侧壁骨折 不稳定型 空心螺钉 内固定 整复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内侧壁骨折块复位固定对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后内侧壁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浩 张斌 +1 位作者 章其祥 李洪伟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88-192,共5页
目的探讨后内侧壁骨折块复位固定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后内侧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沭阳县中医院收治的6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后内侧... 目的探讨后内侧壁骨折块复位固定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后内侧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沭阳县中医院收治的6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后内侧壁骨折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行PFNA治疗,根据是否采用后内侧壁骨折块复位固定分为未复位组(n=29例)和复位组(n=35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活动度,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髋关节功能评分、下肢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复位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未复位组(P<0.05),2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组患者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未复位组(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髋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收活动度较术后1个月均增加(P<0.05),且复位组患者髋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收活动度高于未复位组(P<0.05);术后3个月,2组患者VAS评分较术后10 d均降低(P<0.05),且复位组患者VAS评分低于未复位组(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下肢功能评分较术后1个月均升高(P<0.05),且复位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下肢功能评分均高于未复位组(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内侧壁骨折块复位固定用于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后内侧壁骨折患者,可以加快术后恢复,减轻术后疼痛,改善髋关节和下肢功能,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内侧壁骨折 骨折复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
原文传递
空心螺钉固定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后内侧壁骨折的效果
6
作者 段学涛 曹利超 《慢性病学杂志》 2023年第9期1428-1430,共3页
目的探讨空心螺钉固定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固定在股骨转子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IF)合并后内侧壁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通许第一医院收治的81例I... 目的探讨空心螺钉固定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固定在股骨转子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IF)合并后内侧壁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通许第一医院收治的81例IF合并内侧壁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案进行分组,41例行空心螺钉固定+PFNA固定,设为观察组,40例行PFNA固定,设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及术前、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颈干角、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较短,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疼痛、日常活动、活动范围评分及血清NGF、PDGF水平高于对照组,颈干角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88%与对照组1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心螺钉固定联合PFNA固定应用于IF合并后内侧壁骨折患者,可上调NGF、PDGF水平,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Harris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后内侧壁骨折 空心螺钉固定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