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瑞雪消融——天府农业博览园“瑞雪”多功能展示馆人机协作数字建构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袁烽 王月阳 《建筑技艺》 2023年第4期56-65,共10页
天府农业博览园“瑞雪”多功能展示馆是一个对后人文建构思想的实际应用。采用性能化建构的转型视角,注重设计过程控制,在生形、模拟优化、建造等方面进行探索。强调数字建造的一体化方法,实现精确快速的建造过程,并优化项目的可持续性... 天府农业博览园“瑞雪”多功能展示馆是一个对后人文建构思想的实际应用。采用性能化建构的转型视角,注重设计过程控制,在生形、模拟优化、建造等方面进行探索。强调数字建造的一体化方法,实现精确快速的建造过程,并优化项目的可持续性。此外,还引入了机器人智能建造和3D打印工艺,提高建造的效率和质量,将设计方案精准地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体结构 数字化建造技术 一体化设计 后人文建构 木构智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数字化建构与建造转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由嘉欣 《城市建筑》 2021年第20期109-111,共3页
基于数字化大发展和后人文主义兴起的背景,以时间为脉络,通过对研究中国数字化建构和建造转化的建筑学家袁烽的建筑理论研究及建筑思想转变的纵向研究,梳理21世纪以来中国数字化建构与数字化建造及研究范式的转化过渡过程,总结转化阶段... 基于数字化大发展和后人文主义兴起的背景,以时间为脉络,通过对研究中国数字化建构和建造转化的建筑学家袁烽的建筑理论研究及建筑思想转变的纵向研究,梳理21世纪以来中国数字化建构与数字化建造及研究范式的转化过渡过程,总结转化阶段性成果——后人文建构。并通过对最新的后人文建构实验性实践——乌镇互联网之光博览中心案例的研究,对后人文建构理论进行验证,最终对数字化建构向数字化建造转变的未来方向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人文建构 数字化建构 数字化建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形、模拟、优化、建造——乌镇“互联网之光”博览中心的人机协作数字建构实践 被引量:15
3
作者 袁烽 张立名 马慧珊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11,共7页
以乌镇"互联网之光"博览中心"一馆四亭"实践为例,从性能化建构的范式转型视角展开介绍了一个后人文建构实验。重点围绕从生形、模拟、优化到建造的设计过程控制,形成了数字建造的一体化方法;通过多项复合化的数字... 以乌镇"互联网之光"博览中心"一馆四亭"实践为例,从性能化建构的范式转型视角展开介绍了一个后人文建构实验。重点围绕从生形、模拟、优化到建造的设计过程控制,形成了数字建造的一体化方法;通过多项复合化的数字建造与建筑机器人工艺应用示范,论述了后人文建构思想的落地案例;最后进一步展望了高效性能化目标下的数字建造发展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人文建构 性能化目标 数字建造 一体化过程 乌镇“互联网之光”博览中心
原文传递
思辨人类世中的建筑数字未来 被引量:9
4
作者 袁烽 许心慧 李可可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18,共7页
身处人类世的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人、自然与技术的关系,后人文主义时代人机共生已经成为必然。在数字化工具的不断赋能下,人的感知力、思考力、分析力等被不断增强,建筑师的创作生产模式走向智能化。通过定义人机协作下的新主体,提出智能... 身处人类世的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人、自然与技术的关系,后人文主义时代人机共生已经成为必然。在数字化工具的不断赋能下,人的感知力、思考力、分析力等被不断增强,建筑师的创作生产模式走向智能化。通过定义人机协作下的新主体,提出智能增强设计与建造的新思维模式,并在后人文时代重建人文主义精神,为建筑创作提出新标准、新目标、新伦理以及新美学,以实现人类世中的熵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世 人工智能 智能增强设计 智能增强建造 数字工匠 后人文建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