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川沙塘鳢仿生态繁育技术探究
1
作者 向邈 李礼 +8 位作者 徐洪亮 李波 郭红喜 王曼 王杰 辛未 谢松光 朱晓鸣 张磊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85-1392,共8页
文章对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繁殖过程中鱼巢选择、鱼卵孵化、产后亲本和苗种生长情况及同类残食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河川沙塘鳢亲本对鱼巢的选择为池塘四周中层水体的鱼巢;苗种最佳孵化方式为孵化缸带雄鱼孵化,该... 文章对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繁殖过程中鱼巢选择、鱼卵孵化、产后亲本和苗种生长情况及同类残食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河川沙塘鳢亲本对鱼巢的选择为池塘四周中层水体的鱼巢;苗种最佳孵化方式为孵化缸带雄鱼孵化,该种方式水霉发生率最低(29.13%)。通过对亲本池与苗种池河川沙塘鳢生长和繁殖力的周年监测,发现鱼苗9月特定生长率最大, 10月明显下降,冬季接近于0,至次年繁殖期降为负值,繁殖过后迅速回升;亲本特定生长率变化趋势与苗种相似,不同的是亲本在10月特定生长率最大。鱼苗生长至次年能完成性腺发育并参与繁殖,绝对繁殖力为(1157±666)粒,显著低于亲本池(2570±943)粒,但相对繁殖力[(112.78±19.97)粒/g]显著高于亲本池[(89.05±26.25)粒/g]。此外,文章基于养殖过程中出现同类残食现象,构建了预测模型TLprey=0.701TLcannibal–8.043,提出苗种培育的分级培育技术,建议在集约化养殖中将全长比值相差1.55倍的个体分开培育。文章丰富了河川沙塘鳢人工繁育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态养殖 苗种培育 同类残食预测模型 河川沙塘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