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同步辐射技术解析黄色-红色石英质玉石中的致色矿物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勇 周丹怡 +2 位作者 陈华 陆太进 柯捷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3-520,共8页
质地细腻、颜色多彩的隐晶质-微粒脉石英在我国珠宝行业称为石英质玉石,颜色是石英质玉石价值判断的主要因素之一,揭示其致色矿物及致色机理对于研究石英质玉石的颜色评价指标和矿床成因具有重要意义,但前人并未直接获得致色矿物的准确... 质地细腻、颜色多彩的隐晶质-微粒脉石英在我国珠宝行业称为石英质玉石,颜色是石英质玉石价值判断的主要因素之一,揭示其致色矿物及致色机理对于研究石英质玉石的颜色评价指标和矿床成因具有重要意义,但前人并未直接获得致色矿物的准确信息。本文运用上海光源(SSRF)BL15U1线站的同步辐射硬X射线,使用μ-XRF和μ-XRD技术对黄色和红色隐晶质-微粒脉石英中的致色矿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色石英质玉石由赋存于石英颗粒间或微裂纹中的针铁矿(特征衍射峰0.49574、0.41594、0.26887、0.25705、0.25189、0.24510、0.21806、0.17133 nm)或其集合体致色,红色石英质玉石由赋存于石英颗粒间或微裂纹中的赤铁矿(特征衍射峰0.36774、0.27091、0.25200 nm)或其集合体致色,黄色-红色石英质玉的颜色由针铁矿和赤铁矿共同致色,赤铁矿的显色能力要高于针铁矿。本文获得了石英质玉石中致色矿物的直接数据,为玉石结晶温度与致色机理的探讨、石英质玉石的品质评价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技术 脉石英 颜色成因 针铁矿 赤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辐射技术在环境纳米金属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史雪倩 李红 +4 位作者 白旭 张晨曦 李玉锋 赵甲亭 高愈希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1,共11页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在工业产值不断提升的同时,向环境中释放出的各类污染物也逐渐增加,其中包括多种金属纳米颗粒物。这些金属纳米颗粒物进入大气、水源及土壤中,累积到一定程度引起环境安全问题;进一步可被动植物所吸收,经过食物链富...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在工业产值不断提升的同时,向环境中释放出的各类污染物也逐渐增加,其中包括多种金属纳米颗粒物。这些金属纳米颗粒物进入大气、水源及土壤中,累积到一定程度引起环境安全问题;进一步可被动植物所吸收,经过食物链富集和传递,造成直接或间接人体暴露,危害人体健康。环境纳米金属组学,研究的范畴主要涉及自然或人为因素产生的金属纳米颗粒在环境介质和生物有机体中的生物/化学行为、转化归趋,并且据此评价金属纳米颗粒物的环境安全性及其生物健康效应。随着对金属纳米颗粒环境效应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传统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同步辐射具有高亮度、高准直和宽频谱等特性,在金属元素分析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本文主要介绍了同步辐射技术,如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SR-XRF)和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光谱技术(SR-XAS)等,在金属纳米颗粒物的环境行为及其生物健康效应研究中的应用;结合本实验室及国内外的一些研究工作,阐述了同步辐射技术应用于环境纳米金属组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一些新进展,以期为拓展同步辐射技术在环境金属纳米颗粒物分析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技术 环境毒理与健康 纳米金属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辐射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郭小云 辛洪兵 石才土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5期28-31,共4页
介绍了同步辐射光的产生、发展及其基本特性,概述了同步辐射技术在医学、环境和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及目前的技术动向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同步辐射 加速器 光源 电子储存环 同步辐射技术 应用 同步辐射 发展趋势 技术动向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步辐射技术的高分子多尺度结构薄膜拉伸加工物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黄丽 《粘接》 CAS 2020年第4期55-59,共5页
基于自制溶液拉伸装置与同步辐射技术,对不同温度状态下聚乙烯醇薄膜水中拉伸诱导结构演变,及其纤维化过程进行了深入探究。通过拉力传感器所获拉伸过程的应力应变曲线以力学平台起点、终点、应变硬化点作为界限点进行区间划分。宽角X... 基于自制溶液拉伸装置与同步辐射技术,对不同温度状态下聚乙烯醇薄膜水中拉伸诱导结构演变,及其纤维化过程进行了深入探究。通过拉力传感器所获拉伸过程的应力应变曲线以力学平台起点、终点、应变硬化点作为界限点进行区间划分。宽角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在①~③区间,出现了拉伸诱导聚乙烯醇晶体熔融过程。小角X射线散射结果表明,拉伸诱导片晶-纳米纤维结构转换过程出现在②区间初始,且此过程即熔融-重构过程。在③区间,在含量不断增多趋势下,纳米纤维结构开始发生周期性排列,邻纤维间距大约在14~18nm。而拉伸温度上升,可显著提高纳米纤维结构排列整体性与完善性,此纤维结构有助于优化偏光膜产品结构均衡化与光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技术 高分子 薄膜 拉伸加工 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辐射技术在农产品及其产地土壤重金属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富荣 石含之 +4 位作者 徐爱平 吴志超 邓腾灏博 陈永坚 王富华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20年第2期52-58,共7页
同步辐射技术的进步对推动农产品及其产地环境重金属迁移累积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同步辐射技术的基本情况,重点阐述了同步辐射技术在解决农产品及其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检测方面的优势,并总结了该技术在多种微量元素的同... 同步辐射技术的进步对推动农产品及其产地环境重金属迁移累积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同步辐射技术的基本情况,重点阐述了同步辐射技术在解决农产品及其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检测方面的优势,并总结了该技术在多种微量元素的同步定量分析、农产品或土壤样品中不同元素形态分布测定、特定元素在农产品亚细胞水平的分布模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步辐射技术为研究农产品对其产地土壤环境中重金属元素的吸收、转运等规律提供了更加灵敏和精准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技术 重金属 农产品 土壤 无损分析 农业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步辐射技术对提高镁合金硬度的热处理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曾嘉 李敏(指导) 《中国科技教育》 2020年第9期32-33,共2页
研究背景。镁合金是实用金属中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它的密度仅约为1.8 g/cm^3,是钢的1/5,锌的1/4,铝的2/3,它还具有高比强度、高比刚度的特点。由于能满足轻量化的需求,镁合金在3C产业、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研究背景。镁合金是实用金属中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它的密度仅约为1.8 g/cm^3,是钢的1/5,锌的1/4,铝的2/3,它还具有高比强度、高比刚度的特点。由于能满足轻量化的需求,镁合金在3C产业、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镁合金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硬度较低、室温成型性较差、抗腐蚀性能差等。尤其是其低硬度,较大限制了镁合金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腐蚀性能 金属结构材料 镁合金 热处理过程 高比强度 航空航天 成型性 同步辐射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同步辐射技术阐明银纳米颗粒生物安全性的化学机制
7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56-256,共1页
由于纳米银颗粒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易降解、化学活性强,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医用敷料、婴儿用品,以及冰箱、服装、食品包装的抗菌涂层。纳米银在环境及体液中易溶出有毒的银离子,可能给环境与健康带来威胁。基于此,2... 由于纳米银颗粒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易降解、化学活性强,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医用敷料、婴儿用品,以及冰箱、服装、食品包装的抗菌涂层。纳米银在环境及体液中易溶出有毒的银离子,可能给环境与健康带来威胁。基于此,2014年美国环保署勒令新泽西州一家塑料食品包装盒公司暂停含纳米银成分塑料包装盒的生产及销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同步辐射技术 生物安全性 银纳米颗粒 化学机制 食品包装 美国环保署 纳米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辐射技术的发展
8
作者 高晓萍 《光机电世界》 1994年第11期4-7,共4页
SR很早就被称为下一代电子器件蚀刻用的新光源。虽然迄今为止有很多问题,但是以超导小型同步加速器装置为首,利用了X射线掩模等关键技术,从而提高了试制器件的合格率。这不仅对半导体技术,而且对医疗应用方面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概述... SR很早就被称为下一代电子器件蚀刻用的新光源。虽然迄今为止有很多问题,但是以超导小型同步加速器装置为首,利用了X射线掩模等关键技术,从而提高了试制器件的合格率。这不仅对半导体技术,而且对医疗应用方面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概述最近的技术动向和今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技术 同步辐射 发展 X射线蚀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辐射技术研究汞的环境健康效应与生态毒理 被引量:7
9
作者 李玉锋 赵甲亭 +8 位作者 李云云 徐小晗 崔丽巍 张博闻 单思雄 耿英伦 李军 李柏 高愈希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7-613,共17页
同步辐射光源具有高亮度、高准直、宽频谱等优异性能,基于同步辐射光源的X射线技术,在元素分析及物质原子或分子尺度的结构表征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介绍了同步辐射技术,特别是X射线吸收谱(包括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XANES与扩展X射线吸... 同步辐射光源具有高亮度、高准直、宽频谱等优异性能,基于同步辐射光源的X射线技术,在元素分析及物质原子或分子尺度的结构表征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介绍了同步辐射技术,特别是X射线吸收谱(包括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XANES与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X射线荧光分析、X射线衍射技术、小角X射线散射技术及透射X射线显微成像技术等在汞的化学形态分析、汞的分布与转化及汞与有机质、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等研究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新一代同步辐射技术在汞的环境健康效应与生态毒理研究中更深入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技术 环境健康 生态毒理
原文传递
同步辐射技术在无序合金结构与性能研究中的应用
10
作者 王晓东 曾桥石 蒋建中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89-495,共7页
同步辐射装置作为大科学装置和多学科的实验平台,已成为物质结构,特别是无序物质结构研究最有效、最先进的手段之一.文章简单介绍了同步辐射技术在研究无序合金结构、液态合金结构、非晶多形态相变以及块体金属玻璃力学行为等方面的应用... 同步辐射装置作为大科学装置和多学科的实验平台,已成为物质结构,特别是无序物质结构研究最有效、最先进的手段之一.文章简单介绍了同步辐射技术在研究无序合金结构、液态合金结构、非晶多形态相变以及块体金属玻璃力学行为等方面的应用.随着第三代的上海同步辐射光源(SSRF)的建立,国内用户利用先进的同步辐射技术开展研究又多一个选择,相信上海光源对中国科研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技术 无序合金 微观结构 非晶多形态相变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微探针技术研究硝酸镧对单个平滑肌细胞内重要元素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韦日生 安丽芝 +5 位作者 张京 张凤云 凤志慧 张孙曦 黄宇营 何伟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845-852,共8页
应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微探针技术 (SRXRF) ,观察稀土元素化合物硝酸镧La(NO3) 3(浓度为 10 - 8mol/L)对培养的单个大鼠平滑肌细胞内重要元素分布的影响 ,获得La(NO3) 3作用4h ,8h ,2 4h时单个细胞内P ,K ,Ca ,Fe ,Cu ,Zn ,La等元素含... 应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微探针技术 (SRXRF) ,观察稀土元素化合物硝酸镧La(NO3) 3(浓度为 10 - 8mol/L)对培养的单个大鼠平滑肌细胞内重要元素分布的影响 ,获得La(NO3) 3作用4h ,8h ,2 4h时单个细胞内P ,K ,Ca ,Fe ,Cu ,Zn ,La等元素含量的相对计数。实验中观察到 ,10 - 8mol/LLa3+持续作用后 ,细胞内K ,Ca ,Fe ,Cu ,Zn等元素含量分布发生改变。结果表明 ,La3+可能富集在细胞内 ,影响细胞内某些重要元素含量的分布 ,可能是引起细胞生理生化变化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个平滑肌细胞 元素分布 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微探针技术 硝酸镧 稀土 生物学效应 生理 生物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辐射成像技术在科技考古、艺术史、文物保护以及古生物学中的应用
12
作者 张兴香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0年第12期52-58,共7页
古代材料主要是由天然材料成分手工制作而成。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古代材料存在高度的变异性。另一方面,材料的加工方式和改性对艺术品外观的微观特征有着强烈影响(例如,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观察)。所以我们通过探讨材料中非均质... 古代材料主要是由天然材料成分手工制作而成。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古代材料存在高度的变异性。另一方面,材料的加工方式和改性对艺术品外观的微观特征有着强烈影响(例如,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观察)。所以我们通过探讨材料中非均质性区域(如矿物颗粒、包含物、表面和界面、龟裂以及微观结构缺陷)的化学和结构信息来更加全面地研究材料的微观特征。此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光源 同步辐射技术 科技考古 成像技术 XR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副研究员王昌达 凝心聚力精益求精 细思笃行追梦前沿
13
作者 杨烁 朱琳 《中国高新科技》 2023年第17期12-13,共2页
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创新始终推动着人类历史的进步,漫漫历史中无数伟大的科学家为人类科学事业奋斗终生,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坚持不懈和执着追求,让人类历史的科技之光散发出更具魅力的光辉。在当今智能化、自动化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同步... 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创新始终推动着人类历史的进步,漫漫历史中无数伟大的科学家为人类科学事业奋斗终生,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坚持不懈和执着追求,让人类历史的科技之光散发出更具魅力的光辉。在当今智能化、自动化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同步辐射技术和二维材料正在新能源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王昌达十年磨一剑,用无数次失败换来成功,不断推动着相关领域内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创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科技之光 同步辐射技术 奋斗终生 二维材料 新能源领域 凝心聚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步辐射显微CT技术研究冻干口腔崩解片的精细结构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从镖 郭桢 +5 位作者 李彪 汪金灿 殷宪振 朱卫丰 汪六一 张继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8-53,共6页
采用低温冰颗粒直压冻干法制备口腔崩解片,与模制冻干法相比较,以同步辐射显微CT技术(SR-μCT)观测片剂内部的精细结构,得到显示内部结构差异的切片图,构建三维模型,确定灰度阈值后,提取片剂子结构,定量分析子结构,同时测定片剂的崩解... 采用低温冰颗粒直压冻干法制备口腔崩解片,与模制冻干法相比较,以同步辐射显微CT技术(SR-μCT)观测片剂内部的精细结构,得到显示内部结构差异的切片图,构建三维模型,确定灰度阈值后,提取片剂子结构,定量分析子结构,同时测定片剂的崩解性质和脆碎特征,研究片剂内部精细结构与其药剂学性质的关系。SR-μCT观测结果显示,不同制备工艺、处方所得的口腔崩解片的精细结构存在显著的差异,模制冻干法得到一体化致密网状结构,而低温冰颗粒直压冻干法得到松散聚集状态颗粒结构,这些结构特征合理地解释了低温冰颗粒直压法所得冻干口腔崩解片崩解迅速的机制,其微观子结构决定了片剂结构力学的宏观性质。结果显示,SR-μCT表征制剂内部精细结构的研究对阐明速释制剂的崩解特征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崩解片 低温压片 内部精细结构 同步辐射显微CT技术 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辐射技术研究二维磁性半导体材料
15
《科学中国人》 2016年第10期8-8,共1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韦世强研究员等,利用同步辐射软X射线吸收谱学技术,在研究二维超薄MoS2半导体磁性材料的结构、形貌和性能调控,相关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二维超薄半导体纳米片具有宏观上的超薄性、透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韦世强研究员等,利用同步辐射软X射线吸收谱学技术,在研究二维超薄MoS2半导体磁性材料的结构、形貌和性能调控,相关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二维超薄半导体纳米片具有宏观上的超薄性、透明性、柔韧性和微观上优异的电学、磁学和光学性能,是实现自旋电子器件微型化和功能最大化、制备大面积和高质量的纳米自旋电子器件等领域极具发展潜力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半导体材料 同步辐射技术 二维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自旋电子器件 光学性能 X射线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辐射表征技术在金属空气电池研究中的应用
16
作者 宋亚杰 孙雪 +3 位作者 任丽萍 赵雷 孔凡鹏 王家钧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9-108,共30页
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高能量密度的电池。近年来,金属空气电池由于其超高的理论能量密度,在工业和学术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其副反应严重、能量效率低、循环寿命有限等诸多缺点严重阻碍了其实际应用的可行性。了解电池反... 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高能量密度的电池。近年来,金属空气电池由于其超高的理论能量密度,在工业和学术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其副反应严重、能量效率低、循环寿命有限等诸多缺点严重阻碍了其实际应用的可行性。了解电池反应机理并进一步制定有效的策略有利于金属-空气电池的实际应用。在过去十年中,先进的表征技术加速了金属空气电池的发展。特别是基于同步加速器的表征技术因其无损检测能力和高分辨率已被广泛应用于金属空气电池的机理理解。在这篇综述中,我们系统地总结了各种用于分析金属空气电池局部结构和化学特性的同步辐射表征技术,特别关注于这些先进的表征技术如何帮助理解电池降解机理和优化策略的本质。本进展报告旨在强调同步辐射表征在金属空气电池机理理解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量密度 金属空气电池 同步辐射技术 电池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步辐射红外光谱技术的江苏茶园土壤矿物——有机复合体固存研究
17
作者 李欢 胡振民 杨亦扬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4-342,共9页
【目的】分析江苏省不同茶区土壤结构的差异,寻求差异化的养分管理途径,为全省实施茶园化肥减施增效提供科学参考。【方法】表征江苏代表性茶园土壤矿物—有机复合体特征结构,利用同步辐射红外显微成像法对茶园土壤团聚体切片进行化学成... 【目的】分析江苏省不同茶区土壤结构的差异,寻求差异化的养分管理途径,为全省实施茶园化肥减施增效提供科学参考。【方法】表征江苏代表性茶园土壤矿物—有机复合体特征结构,利用同步辐射红外显微成像法对茶园土壤团聚体切片进行化学成像,从而获得特定组分的空间分布,进而从原位上表征样品中矿物和有机官能团的分布特征,探索茶园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机制。【结果】江苏省茶园土壤团聚体中的有机碳以脂肪碳(2881 cm^(-1))、芳香碳(1620 cm^(-1))和多糖碳(1100 cm^(-1))等形态存在,同时还有矿质元素氧化物Fe-O、Al-O、Si-O等存在。茶园土壤微团聚体中各元素空间分布具有高度异质性,甲基和亚甲基C-H等脂肪碳较集中地吸附在土壤微团聚体边缘(也有少量的矿物存在),而铁铝矿物的Al-O、Fe-O等官能团聚集在微团聚体内部核心位置,同时表面也吸附少量有机质;87.5%茶园土壤中黏土矿物(3620 cm^(-1))与脂肪碳相关性最高,施肥措施和植茶年限影响矿物—有机官能团相关性排序;75.0%茶园土壤铁氧化物与多糖碳相关性最高,各茶园土壤中铁铝矿物与有机官能团的亲和性排序规律受海拔、pH和植茶年限等影响而存在差异。【结论】江苏不同茶区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的分布特征揭示土壤团聚体通过矿物—有机复合体将有机质留存于土壤中,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生产中宜依据不同茶区养分具体管理方式、茶叶栽培特点及土壤条件,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的茶园养分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土壤 矿物—有机复合体 同步辐射红外光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同步辐射X荧光近缘吸收光谱分析陶瓷烧造技术
18
作者 潘晓通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4年第4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陶瓷 烧造技术 同步辐射x荧光近缘吸收光谱技术 考古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辐射成像比较两种不同骨修复材料修复兔股骨缺损的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莲莲 刘永超 王志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3343-3348,共6页
背景:Bio-oss骨粉、奥邦骨修复材料均为常用的骨修复材料,但其对兔股骨缺损后修复效果的系统性评价鲜有报道。目的:利用同步辐射显微断层成像技术和组织病理学染色相结合,系统评价Bio-oss骨粉和奥邦骨修复材料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背景:Bio-oss骨粉、奥邦骨修复材料均为常用的骨修复材料,但其对兔股骨缺损后修复效果的系统性评价鲜有报道。目的:利用同步辐射显微断层成像技术和组织病理学染色相结合,系统评价Bio-oss骨粉和奥邦骨修复材料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32只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n=12)与实验组(n=20),均于一侧股骨体部外侧面建立2个大小为4 mm(洞空直径)×6 mm(洞孔深度)的洞穿型骨膜骨质缺损,对照组填充生理盐水,实验组其中一个骨缺损部位植入Bio-oss骨粉,另一骨缺损部位植入奥邦骨修复材料。术后8周,通过大体观察、影像学、组织病理学检测评价2种材料修复材料的修复效果。结果与结论:①大体观:术后8周,实验组骨损伤修复区伤口愈合良好,未见感染、化脓等症状,动物行动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②影像学检查:术后8周同步辐射显微断层成像,Bio-oss骨粉植入后骨粉周围存在大量的新生骨组织,骨缺损空腔较大,未被新生骨组织完全填充;奥邦修复材料植入后可见骨缺损腔内围绕修复材料形成了大量的新生骨组织;三维重建显示,两种骨填充材料都能与局部骨创面组织接触,促进周围成骨分化成新生骨组织和血管形成,达到骨修复效果,其中奥邦骨修复材料周围新生骨与周围骨组织连接更紧密。256 iCT扫描显示,奥邦骨修复材料侧术后8周CT值高于Bio-oss骨粉侧(P<0.05);③组织病理学:术后8周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Bio-oss骨粉侧骨粉周围可见新生骨组织,奥邦骨修复材料侧材料周围可见由骨基质形成的骨组织,新生骨组织完整、连贯,已有部分新生骨侵入到奥邦骨粉材料内部;④结果表明,奥邦骨修复材料能促进新生骨的生成和损伤修复;同步辐射显微断层成像技术与传统的苏木精-伊红染色相呼应,是评价骨粉修复成效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修复材料 奥邦骨修复材料 BIO-OSS骨粉 股骨缺损 组织工程 同步辐射显微断层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修饰Fe_3O_4纳米颗粒的制备表征及同步辐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
20
作者 李明 汪冰 +3 位作者 刘慧 康艳杰 奎热西 丰伟悦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31-335,共5页
采用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聚乙烯醇(PVA)对Fe_3O_4纳米颗粒表面进行功能化修饰,利用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Zeta电位检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热重分析(TGA),对包被前后Fe_3O_4的粒径、分散稳定性、PVA的... 采用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聚乙烯醇(PVA)对Fe_3O_4纳米颗粒表面进行功能化修饰,利用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Zeta电位检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热重分析(TGA),对包被前后Fe_3O_4的粒径、分散稳定性、PVA的包覆效率及纳米颗粒进入细胞的量进行了表征研究。通过同步辐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SRXPS)对修饰前后的Fe_3O_4表面的化学组分、表面原子的化学结构、化学键合情况进行了定性分析,给出了PVA与Fe_3O_4纳米颗粒作用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PVA修饰后的Fe_3O_4在溶液中稳定分散的时间大大延长,且进入细胞的量明显增多。SRXPS分析证明,PVA大分子链上的-OH功能团与纳米粒子表面富含的-OH功能团通过氢键的方式结合,形成稳定分散的PVA-Fe_3O_4,从而有利于其生物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FE3O4纳米颗粒 同步辐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 细胞摄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