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遗传算法的机构运动链同构识别 被引量:13
1
作者 冯春 陈永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27-30,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机构运动链同构识别方法。研究了遗传算法求解同构识别问题的模型,包括适合度函数,有序编码,有序交叉算子,有序变异算子。进行了实例研究及计算机仿真,显示该方法是成功的。
关键词 遗传算法 运动链 同构识别 分析 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化邻接矩阵的含复铰运动链描述与同构识别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江南 于德介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21,共7页
针对机构分析与综合中复合铰链难以处理和含复铰运动链同构识别困难的问题,分析复合铰链的内部结构,提出引入Pin构件将复合铰链转化为多个并联单铰链的新方法,从而将含复铰运动链转化为只含单铰的简单运动链。定义运动链转换邻接矩阵,... 针对机构分析与综合中复合铰链难以处理和含复铰运动链同构识别困难的问题,分析复合铰链的内部结构,提出引入Pin构件将复合铰链转化为多个并联单铰链的新方法,从而将含复铰运动链转化为只含单铰的简单运动链。定义运动链转换邻接矩阵,用于描述含复铰运动链,通过分析发现该矩阵的内涵性质丰富,方便运动链的分析。提出运用转换邻接矩阵的阶数、对角线元素矢量、矩阵特征值和特征矢量等参数识别判断含复铰运动链同构关系的方法,这些特征参数是含复铰运动链的不变量。实例证明,利用转化邻接矩阵可简单、方便、直观地描述含复铰运动链,其特征值和特征矢量用于识别含复铰运动链的同构关系,具有准确、高效和简便的特点。定义的转化邻接矩阵及其运用方法为复合铰链的处理以及含复铰运动链的识别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铰链 转化 邻接矩阵 运动链 同构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运动链同构识别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培玉 金德闻 李瑰贤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95-99,共5页
同构识别在机构类型综合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在对含高副平面运动链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含高副平面运动链支路码的概念,并提出了一种用计算机对含高副和不含高副的平面运动链均适用的同构识别方法。该方法不受运动链杆数和自由度数的... 同构识别在机构类型综合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在对含高副平面运动链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含高副平面运动链支路码的概念,并提出了一种用计算机对含高副和不含高副的平面运动链均适用的同构识别方法。该方法不受运动链杆数和自由度数的限制,且速度快、计算量少。经大量实例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构识别 含高副 运动链 类型综合 支路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高副平面运动链的同构识别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瑰贤 张培玉 +1 位作者 刘俐平 王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90-96,共7页
同构识别是机构类型综合中一个重要而又困难的问题,同时,也是图论中非常难解决的问题之一。以往探讨的同构识别方法均为纯低副平面运动链,对含高副平面运动链的同构识别,目前还没有一种方法.本文首次提出一种对含高副平面运动链进... 同构识别是机构类型综合中一个重要而又困难的问题,同时,也是图论中非常难解决的问题之一。以往探讨的同构识别方法均为纯低副平面运动链,对含高副平面运动链的同构识别,目前还没有一种方法.本文首次提出一种对含高副平面运动链进行同构识别的方法,该方法速度快、工作量少,经大量实例计算,该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且运动链杆件数越多,其优势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构识别 拓扑图 类型综合 平面运动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运动链同构识别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孔凡国 邹慧君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63-566,共4页
介绍了由Vapnik等人提出的统计学习理论和由此发展的支持向量机,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机构运动链同构识别的新方法。算例表明,在机构运动链同构识别中,采用支持向量机这一新方法,具有其他传统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
关键词 运动链 同构识别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树状图同构识别方法的机构运动链进化设计原型系统
6
作者 华尔天 李生辉 +2 位作者 鹿浩 何志国 沈永康 《高技术通讯》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56-1067,共12页
针对机构运动链进化设计中产生的同构体,以及传统同构识别方法中识别依据多为邻接矩阵与拓扑矩阵且不具备唯一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树状图的同构识别方法。制定编码规则,获得唯一树状图识别依据,并证明了识别方法的可行性;应用树状图... 针对机构运动链进化设计中产生的同构体,以及传统同构识别方法中识别依据多为邻接矩阵与拓扑矩阵且不具备唯一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树状图的同构识别方法。制定编码规则,获得唯一树状图识别依据,并证明了识别方法的可行性;应用树状图同构识别方法优化机构运动链进化设计流程,依据优化设计流程分为输入、初始机构转化、综合、筛选、识别及进化结果选择与转化模块,建立结构化的机构运动链进化设计智能原型系统,为机构运动链进化设计提供一种工具化手段,并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机构运动链进化设计智能原型系统是可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链 同构识别 进化设计 原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同构图识别的映射-遗传复合算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平 廖宁波 +1 位作者 丁建宁 范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88-891,共4页
基于映射原理和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判别图同构特征的复合算法,该算法通过研究两个图的映射关系并进行编码,结合遗传算法构建同构判别问题的模型。针对同构识别中码元不能重复的特征,提出了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的重新设计对策;引入模拟退... 基于映射原理和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判别图同构特征的复合算法,该算法通过研究两个图的映射关系并进行编码,结合遗传算法构建同构判别问题的模型。针对同构识别中码元不能重复的特征,提出了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的重新设计对策;引入模拟退火算法确定了从当前解到新解转移的概率,从而避免陷入局部最优;基于数学实验提出了一些模型参数的选择原则以提高算法效率。算例表明,该复合算法可有效地应用于机构图的同构判别,为机构创新设计智能CAD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同构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映射 遗传算法 同构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识别运动链拓朴结构的邻接链表法 被引量:1
8
作者 褚金奎 曹惟庆 《陕西机械学院学报》 1992年第1期1-7,68,共7页
邻接链表是运动链的一个拓朴不变量,它是本文首次提出的一种表示运动链中构件与构件的邻接关系以及构件本身结构的新方法。它与表示运动链的传统方法——邻接矩阵法相比,具有直观、简便的特点,且可以表示具有平行边和自环的拓朴图。利... 邻接链表是运动链的一个拓朴不变量,它是本文首次提出的一种表示运动链中构件与构件的邻接关系以及构件本身结构的新方法。它与表示运动链的传统方法——邻接矩阵法相比,具有直观、简便的特点,且可以表示具有平行边和自环的拓朴图。利用邻接链表不仅可以实现运动链的同构判断,而且可以推广到一般图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链 拓扑结 拓扑图 同构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支路码识别运动链同构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婉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03-108,共6页
提出一种通过比较支路码识别运动链同构的方法,支路码是一种运动链高效存储模型代码,由若干数码元素所构成的集合,每一元素是一条支路的代码,由支路两端点标号及2度点数组成的5位整型数。如果两运动链的支路码相匹配,则它们同构... 提出一种通过比较支路码识别运动链同构的方法,支路码是一种运动链高效存储模型代码,由若干数码元素所构成的集合,每一元素是一条支路的代码,由支路两端点标号及2度点数组成的5位整型数。如果两运动链的支路码相匹配,则它们同构。支路码与拓扑矩阵等价,可保证惟一性,而前者却可大大节省运算量及运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构识别 识别 支路 运动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杆组邻接矩阵的平面构型的同构识别 被引量:1
10
作者 单春成 曹毅 刘凯 《机械传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4-69,共6页
机构构型的同构识别是机构构型综合的关键问题。针对杆组邻接矩阵平面构型综合法在综合平面构型过程中产生的同构构型,提出了一种识别并去除同构的方法——基于杆组邻接矩阵的平面构型的同构识别。首先根据杆组数和主动件数求出对角线元... 机构构型的同构识别是机构构型综合的关键问题。针对杆组邻接矩阵平面构型综合法在综合平面构型过程中产生的同构构型,提出了一种识别并去除同构的方法——基于杆组邻接矩阵的平面构型的同构识别。首先根据杆组数和主动件数求出对角线元素,然后识别对角线同构,在添加杆组元素过程中识别杆组添加顺序同构,在杆组添加完毕后识别杆组邻接矩阵中的机构构型对称同构,在矩阵综合的过程中识别并去除三种同构类型。该方法易于计算机实现、操作容易,在综合过程中识别同构构型,使综合的效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接矩阵 同构识别 Assur杆组 运动链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的克隆算法的机构运动链同构识别
11
作者 曾科翰 麦山 +1 位作者 彭刚 季军杰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10年第1期43-45,共3页
以节点表示构件、以边表示运动副建立拓扑图唯一表示机构运动链,并运用图论中两同构图的邻接矩阵可相互转换特性,提出判定机构运动链同构的准则。本文运用克隆算法优化目标函数求解,并提出保留更新算子;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克隆算法... 以节点表示构件、以边表示运动副建立拓扑图唯一表示机构运动链,并运用图论中两同构图的邻接矩阵可相互转换特性,提出判定机构运动链同构的准则。本文运用克隆算法优化目标函数求解,并提出保留更新算子;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克隆算法收敛速度和运算效率大大提高,具有高效性和优越性,是一种机构运动链同构识别的很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链 同构识别 邻接矩阵 克隆 保留更新算子
原文传递
基于伪杂交混合遗传算法的机构运动链同构识别
12
作者 曾科翰 季军杰 +1 位作者 郑建霞 肖锦辉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10年第2期159-161,共3页
机构运动链同构识别是NP难问题,本文将运动链等价转换为拓扑图,运用图的同构识别原理判断运动链同构。本文高效结合遗传算法和局部搜索算法,并提出伪杂交算子,预杂交的两个体相互根据对方的元素排列信息重新对自身的元素进行排列,而不... 机构运动链同构识别是NP难问题,本文将运动链等价转换为拓扑图,运用图的同构识别原理判断运动链同构。本文高效结合遗传算法和局部搜索算法,并提出伪杂交算子,预杂交的两个体相互根据对方的元素排列信息重新对自身的元素进行排列,而不是实际的交叉,这一算子不但避免了个体中重复元素的出现,而且能够拓展搜索空间,加快收敛;用本算法与一种神经网络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证明了本算法的高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链 同构识别 邻接矩阵 伪杂交算子 局部搜索算子
原文传递
复杂周转轮系同构识别的等效电路方法
13
作者 周明帅 孙伟 +1 位作者 孔建益 张宇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77-84,共8页
周转轮系的同构识别可剔除综合过程中出现的重复结构,对于周转轮系的构型综合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周转轮系同构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建立等效电路识别周转轮系同构的新方法。运用双色拓扑图描述周转轮系拓扑结构,避免伪同构情形。根据电... 周转轮系的同构识别可剔除综合过程中出现的重复结构,对于周转轮系的构型综合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周转轮系同构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建立等效电路识别周转轮系同构的新方法。运用双色拓扑图描述周转轮系拓扑结构,避免伪同构情形。根据电路网络与周转轮系拓扑图的相似拓扑约束特性,将拓扑图转化为具有相同约束的等效电路,根据等效电路元素进行初步同构识别。应用回路电流法列出等效电路基本回路电流的齐次线性方程组,其系数矩阵保留有等效电路的结构特征。证明系数矩阵特征值相同可作为等效电路同构的充要条件。结合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简便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转轮系 同构识别 双色拓扑图 等效电路 回路电流法
原文传递
利用邻接矩阵的幂序列进行运动链和机构的同构判定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团结 曹惟庆 《机械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14,26,共5页
从同构的图论意义出发,提出了一个新的运动链结构不变量,进而提出了利用邻接矩阵的幂序列进行运动链同构判定的方法。它与现有的其他方法相比,具有直观、简便和显明图论依据的特点,且该方法不仅可以实现运动链的同构判定,而且可以... 从同构的图论意义出发,提出了一个新的运动链结构不变量,进而提出了利用邻接矩阵的幂序列进行运动链同构判定的方法。它与现有的其他方法相比,具有直观、简便和显明图论依据的特点,且该方法不仅可以实现运动链的同构判定,而且可以成功地判定一般图的同构。在此基础上,本文最后给出了从同一运动链中识别出不同机构的两个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链 同构识别 邻接矩阵 幂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复铰有移动副平面运动链的结构类型综合方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宋黎 陈磊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5-300,共6页
以全铰链平面运动链结构类型综合的结果为基础,以构件邻接矩阵为存储结构,提出了含复铰有移动副平面运动链的结构类型综合方法,讨论了复铰转化为移动副的问题,并将基于结构特征的运动链谱分类方法和识别含复铰有高副运动链同构的邻接矩... 以全铰链平面运动链结构类型综合的结果为基础,以构件邻接矩阵为存储结构,提出了含复铰有移动副平面运动链的结构类型综合方法,讨论了复铰转化为移动副的问题,并将基于结构特征的运动链谱分类方法和识别含复铰有高副运动链同构的邻接矩阵方法推广应用于有移动副平面运动链。给出了结构类型综合的基本算法。研究表明,该方法具有直观、简便、便于计算机处理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运动链 复铰 移动副 类型综合 同构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轮-连杆运动链的拓扑表示及同构判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团结 褚金奎 曹惟庆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276-281,共6页
从齿轮-连杆机构(GLM)的结构拓扑特性出发,提出一种表示齿轮-连杆运动链(GLKC)拓扑关系的组合图法,进而给出了其对应的组合矩阵和GLKC的结构不变量。根据这些结构不变量,利用组合矩阵的幂序列成功地解决了GLKC... 从齿轮-连杆机构(GLM)的结构拓扑特性出发,提出一种表示齿轮-连杆运动链(GLKC)拓扑关系的组合图法,进而给出了其对应的组合矩阵和GLKC的结构不变量。根据这些结构不变量,利用组合矩阵的幂序列成功地解决了GLKC的同构判定问题。最后给出了具有显明图论依据的GLKC同构判定的一般方法,并编制了一个既可判定平面连杆运动链、又可判定GLKC同构的计算机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KC 拓扑表示 同构识别 组合图 组合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级行星齿轮轮系的类型综合
17
作者 涂宇 聂松辉 +1 位作者 王怡 许铁松 《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118-126,共9页
行星齿轮轮系的类型综合对行星齿轮机构的选型和创新设计有着重要作用,该文采用枚举法得到了全部7种含V结构的单级行星齿轮轮系,对于不含V结构的单级行星齿轮轮系,借鉴图论中的拓扑图与邻接矩阵,定义了新的结构不变量——特征向量来表... 行星齿轮轮系的类型综合对行星齿轮机构的选型和创新设计有着重要作用,该文采用枚举法得到了全部7种含V结构的单级行星齿轮轮系,对于不含V结构的单级行星齿轮轮系,借鉴图论中的拓扑图与邻接矩阵,定义了新的结构不变量——特征向量来表达行星齿轮轮系,提出了改正规则与归一化规则对特征向量进行修正与类型同构识别,得到了不含V结构单级行星齿轮轮系的10种结构类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运用归一化规则进行同构识别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齿轮轮系 类型综合 拓扑图 特征向量 同构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级行星齿轮轮系的类型综合研究分析
18
作者 王文杰 孙飞鹰 +2 位作者 孙林 王永勤 聂松辉 《新技术新工艺》 2020年第2期1-5,共5页
行星齿轮轮系的类型综合对行星齿轮机构的选型和创新设计有着重要作用,采用枚举法得到了全部7种含V结构的单级行星齿轮轮系,对于不含V结构的单级行星齿轮轮系,借鉴图论中的拓扑图与邻接矩阵,定义了新的结构不变量--特征向量来表达行星... 行星齿轮轮系的类型综合对行星齿轮机构的选型和创新设计有着重要作用,采用枚举法得到了全部7种含V结构的单级行星齿轮轮系,对于不含V结构的单级行星齿轮轮系,借鉴图论中的拓扑图与邻接矩阵,定义了新的结构不变量--特征向量来表达行星齿轮轮系,提出了利用改正规则与归一化规则对特征向量进行修正与类型同构识别,得到了不含V结构单级行星齿轮轮系的10种结构类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运用归一化规则进行同构识别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齿轮轮系 V结 类型综合 拓扑图 特征向量 同构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uctural basis for the recognition of RNA polymerase II C-terminal domain by CREPT and p15RS 被引量:2
19
作者 MEI KunRong JIN Zhe +3 位作者 REN FangLi WANG YinYing CHANG ZhiJie WANG XinQuan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14年第1期97-106,共10页
CREPT and p15RS are two recently identified homologous proteins that regulate cell proliferation in an opposite way and are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cancer development. Both CREPT and pl5RS consist of an N-terminal RP... CREPT and p15RS are two recently identified homologous proteins that regulate cell proliferation in an opposite way and are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cancer development. Both CREPT and pl5RS consist of an N-terminal RPR domain and a C-terminal domain with high sequence homology. The transcription enhancement by CREPT is attributed to its interaction with RNA polymerase II (Pol II). Here we provide biochemical and structural evidence to support and extend this molecular mechanism. Through 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analysis, we show that the RPR domains of CREPT and pl5RS (CREPT-RPR and pI5RS-RPR) bind to different Pol II C-terminal domain (CTD) phosphoisoforms with similar affinity and specificity. We also determined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pl5RS-RPR. Sequence and structural comparisons with RPR domain of Rttl03, a homolog of CREPT and p l5RS in yeast, reveal structural basis for the similar binding profile of CREPT-RPR and p 15RS-RPR with Pol II CTD. We also determined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C-terminal domain of CREPT (CREPT-CTD), which is a long rod-like dimer and each monomer adopts a coiled-coil structure. We propose that dimerization through the C-terminal domain enhances the binding strength between CREPT or pl5RS with Pol II by increasing binding avidity. Our results collectively reveal the respective roles of N-terminal RPR domain and C-terminal domain of CREPT and pl5RS in recognizing RNA Pol 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EPT p15RS STRUCTURE RPR domain C-terminal domain RNA Pol II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