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期双侧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双肺多发肺结节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分析
1
作者 吕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18-0021,共4页
讨论同期双侧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双肺多发肺结节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21年1月-2023年7月,纳入60例双肺多发肺结节患者参与本研究,分组依据为:患者分期或同期双侧胸腔镜手术意愿,分组情况为:30例患者要求分期双侧胸腔镜手术纳入... 讨论同期双侧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双肺多发肺结节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21年1月-2023年7月,纳入60例双肺多发肺结节患者参与本研究,分组依据为:患者分期或同期双侧胸腔镜手术意愿,分组情况为:30例患者要求分期双侧胸腔镜手术纳入对照组、30例患者要求同期双侧胸腔镜手术纳入研究组。观察手术成功率、术中耗时与失血量指标、术后并发症机率、总住院时间与费用。结果 两组患者均为手术100%成功。两组术中耗时与失血量指标差别不大,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机率指标差别不大,P>0.05。研究组总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总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同期双侧胸腔镜手术治疗双肺多发肺结节的术中失血量与耗时指标、术后并发症指标与手术成功率均与分期双侧胸腔镜手术均十分相似,但是,以同期双侧胸腔镜手术更利于减少康复时间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多发肺结节 同期双侧胸腔镜手术 可行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期双侧胸腔镜手术治疗对双肺多发肺结节患者手术指标的影响
2
作者 蒋书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155-0158,共4页
分析研究双肺多发肺结节患者临床中采用同期双侧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方法对于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的影响。方法 从2013年1月-2023年1月期间为在我院接受同期双侧胸腔镜手术治疗的双肺多发肺结节患者50例,对患者包括临床特征、病理学特征... 分析研究双肺多发肺结节患者临床中采用同期双侧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方法对于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的影响。方法 从2013年1月-2023年1月期间为在我院接受同期双侧胸腔镜手术治疗的双肺多发肺结节患者50例,对患者包括临床特征、病理学特征以及围手术期结局等手术相关指标,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结果 50例患者均行双侧VATS手术,其中有1例患者执行中转开胸,临床手术方式具体有双侧肺叶切除3例,单侧肺叶切除联合对侧亚肺叶切除19例以及双侧亚肺叶切除28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96.2±54.4分钟,手术中患者平均失血量为224.5±139.4ml,患者手术后胸管留置平均时间外围4.6±1.2d,患者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4.1±3.7d。参与本次研究的50例患者中确诊其中17例患者罹患双侧原发性肺癌,25例患者罹患单侧原发性肺癌,其余8例患者为良性的双侧肺叶组织病变。研究中发现50例患者共计出现112个双侧肺部组织结节,恶性结节为67个,良性结节为45个。50例患者接受手术中共有5人出现肺部感染,2例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现象,2例患者出现哮喘,2例患者出现房颤,1例患者出现药物性肝损伤,围手术期期间无任何患者死亡情况,手术后1年的生存率达到97.6%。结论 通过对双肺多发肺结节患者临床中采用VATS手术开展临床治疗的各项手术指标的调查研究,显示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各种不良事件发生率极低,术后生存率极高,充分证明VATS手术治疗方法在双肺多发肺结节患者临床治疗中具有突出的实践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期双侧胸腔镜手术 肺多发肺结节 临床特征 病理学特征 围手术期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
3
作者 李成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53-0056,共4页
探讨不同年龄阶段患者行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58例因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而行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资料,根据患者年龄分为3组,A组 60-65岁,B组 66-70岁,C组 71-75岁。对患... 探讨不同年龄阶段患者行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58例因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而行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资料,根据患者年龄分为3组,A组 60-65岁,B组 66-70岁,C组 71-75岁。对患者术前、术后6周(早期)、6个月(中期)和12个月(晚期)进行随访。结果 在WOMAC评分中,3组患者术前无明显差异;与术前比较,术后早期(6周)、中期(6月)、晚期(12月),WOMAC评分均下降。其中A组和B组的WOMAC评分术后早期(6周)、中期(6月)、晚期(12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低于C组;在SF-12评分中,3组患者术前无明显差异;与术前比较,术后早期(6周)、中期(6月)、晚期(12月),SF-12评分均上升。其中A组和B组的SF-12评分术后早期(6周)、中期(6月)、晚期(12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低于C组;在ADL评分中,3组患者术前无明显差异;与术前比较,术后早期(6周)、中期(6月)、晚期(12月),ADL评分均上升。其中A组和B组的ADL评分术后早期(6周)、中期(6月)、晚期(12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低于C组。结论 不同年龄阶段的晚期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均可获得骨关节炎症状的改善、身心健康的提升。在术后恢复速度方面,高龄患者较差。60-70岁年龄阶段行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可获得更明显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同时康复更快,是双侧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手术的最佳年龄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期双侧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期双侧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修复类风湿膝关节炎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戎波 侯娜 +5 位作者 王仁 何明 王二丰 张卫涛 李小建 李先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3-498,共6页
背景:人工膝关节置换是治疗晚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手段,目前多数学者采用分期置换,且多数医生为增加术后假体稳定性,采用半限制性假体。目的:探讨双膝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行同期双侧全膝关节表面置换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 背景:人工膝关节置换是治疗晚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手段,目前多数学者采用分期置换,且多数医生为增加术后假体稳定性,采用半限制性假体。目的:探讨双膝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行同期双侧全膝关节表面置换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解放军第三医院骨一科收治的27例双膝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均为同期双侧。根据症状、功能恢复及影像学检查评价置换后效果。随访时间为置换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超过6个月1年1次,内容包括疼痛症状的消除情况、关节功能恢复情况,X射线片表现,假体位置有无松动、下沉等情况。结果与结论:全组病例均获得随访,时间9-26个月。置换后疼痛消失,置换前屈曲内翻、外翻畸形纠正,患肢行走功能恢复良好。按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标准,由置换前平均31.8分提高到置换后平均82.7分。全组无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假体松动及下沉发生。提示同期双侧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是修复双膝类风湿关节炎安全、有效的方法,康复时间及住院周期短,可避免两次单膝置换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及经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关节植入物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 表面 同期双侧 类风湿关节炎 关节功能 疼痛 假体松动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卢浩浩 刘国辉 杨述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1325-1327,共3页
关键词 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 置换治疗 原发性骨关节炎 髋关节发育异常 继发性骨关节炎 血红蛋白沉着症 强直性脊柱炎 髋关节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与同期双侧膝关节置换的安全性、经济性及成效性对比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元昆 尹宗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829-1837,共9页
背景:由于行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多为双侧病变,在采取双侧膝关节同期置换还是单侧置换上一直存在着争议,争论的焦点是双侧同期置换是否可在保证不增加手术风险的前提下使修复效果得到确实的提升,对于此问题人们一直没有形成共识。目的:从... 背景:由于行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多为双侧病变,在采取双侧膝关节同期置换还是单侧置换上一直存在着争议,争论的焦点是双侧同期置换是否可在保证不增加手术风险的前提下使修复效果得到确实的提升,对于此问题人们一直没有形成共识。目的:从安全性、经济性、成效性3个角度对同期双侧与单侧全膝关节置换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与骨肿瘤外科于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因重度双侧膝骨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118例,根据置换方案分为2组,同期双侧置换组47例,单侧置换组71例。设定反映安全性、经济性、成效性的指标进行归集,最终通过对比、评价得出结论。结果与结论:同期双侧置换组与单侧置换组在安全性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经济性、成效性上,同期双侧置换组显著优于单侧置换组(P<0.05)。提示在同一严格的手术管理条件下,以及患者耐受的情况下,更倾向于行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但对置换前合并心血管疾病者,行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要持慎重态度。置换前合并糖尿病者,要注意置换后感染的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骨关节炎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人工假体 关节成形术 同期双侧 经济性 安全性 成效性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期双侧开胸手术麻醉对血气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耿恩江 段立华 +3 位作者 杨永斌 李风茹 王英 马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同期双侧开胸手术麻醉对血气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同期双侧开胸手术分为两组:A组20例,行双侧肺大疱缝扎术;B组20例,行双侧支扩支气管剔除术。患者入室后监测血压、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并进行桡动脉穿刺置管和... 目的探讨同期双侧开胸手术麻醉对血气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同期双侧开胸手术分为两组:A组20例,行双侧肺大疱缝扎术;B组20例,行双侧支扩支气管剔除术。患者入室后监测血压、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并进行桡动脉穿刺置管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患者安静10 min后采集动脉血气并记录该时间点(T0)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作为基础值。插管后分别于双肺通气10 min(T1)、单肺通气10 min(T2)、再次双肺通气10 min(T3)、二次开胸后单肺通气10 min(T4)、双肺通气10 min(T5)采集动脉血气并同时记录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比较两组开胸手术同一时间点以及各组内不同时间点的动脉血气和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同一时间点动脉血气与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内各时间点动脉血气与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侧肺部疾病手术患者可安全地实施同期双侧开胸单肺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期双侧 开胸单肺通气 动脉血气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期双侧胸腔镜手术在双肺多发肺结节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书新 赵亚超 +2 位作者 周爱国 刘慧峰 郑梦利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54-1258,共5页
目的探讨同期双侧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双肺多发肺结节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21年8月在我科行同期双侧VATS治疗的双肺多发肺结节患者41例,分析其临床特征、病理学特征以及围手术期结局,并定期随访。结果本组41例患者... 目的探讨同期双侧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双肺多发肺结节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21年8月在我科行同期双侧VATS治疗的双肺多发肺结节患者41例,分析其临床特征、病理学特征以及围手术期结局,并定期随访。结果本组41例患者行双侧VATS手术,其中1例中转开胸,手术方式包括双侧肺叶切除2例(4.9%)、单侧肺叶切除加对侧亚肺叶切除15例(36.6%)和双侧亚肺叶切除24例(58.5%)。手术时间:196.3±54.5 min,失血量:224.6±139.5 mL,胸管留置时间:4.7±1.1 d,住院时间:14±3.8 d。41例患者中有15例为双侧原发性肺癌,21例为单侧原发性肺癌,5例为双侧良性病变;共发现双侧肺部结节112个,其中恶性67个、良性45个。术后出现5例肺部感染、2例呼吸衰竭、2例哮喘发作、2例房颤和1例药物性肝损伤,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1年生存率为97.6%。结论经过严密的术前评估和精细的围手术期管理,同期双侧胸腔镜手术用于治疗双肺多发肺结节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同期双侧胸腔镜手术 肺癌 肺多发肺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期双侧开胸手术中不同通气模式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马宏伟 丁丽景 +1 位作者 李凤茹 周艳杰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22期3134-3136,共3页
目的比较同期双侧开胸手术单肺通气时不同通气模式的应用效果,评价其肺保护作用。方法 212例同期双侧开胸手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采用三种不同通气模式即传统的容量控制通气模式(VCV1)、小潮气量肺保护通气策略的容量控制通气模式(VCV2)... 目的比较同期双侧开胸手术单肺通气时不同通气模式的应用效果,评价其肺保护作用。方法 212例同期双侧开胸手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采用三种不同通气模式即传统的容量控制通气模式(VCV1)、小潮气量肺保护通气策略的容量控制通气模式(VCV2)和"肺开放"策略的压力控制通气模式(PCV),观察患者的呼吸力学、动脉血气、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单肺通气时,VCV2与VCV1比较:PIP、Pplat、Raw明显降低、Cdyn增加(P<0.05);pH值降低,PaO2、PaCO2、SpO2升高(P<0.05);患者术中气压伤的发生、术后苏醒延迟和拔管困难的例数减少。PCV与VCV2比较,PIP、Pplat、Raw降低、Cdyn增加(P<0.05);pH值、PaO2、S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P<0.05);患者术中无气压伤的发生;术后苏醒延迟和拔管困难的例数明显减少。结论同期双侧开胸手术中实施单肺通气呼吸管理时采用PCV和VCV2模式均可改善肺泡氧合,但PCV模式比VCV2更利于预防或减轻低氧高碳酸血症,减少气压伤,适用于肺功能不全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气模式 同期双侧开胸手术 肺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通气模式在同期双侧开胸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宏伟 丁丽景 李凤茹 《临床肺科杂志》 2011年第1期103-104,共2页
目的观察同期双侧开胸手术中单肺两种通气模式应用时,病人的氧合、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其效果和肺保护作用。方法 96例病人分为两类,第一类53例单肺通气后采用VCV模式通气,第二类43例单肺先采用VCV模式通气,在出现气道峰压持续升高(PPEA... 目的观察同期双侧开胸手术中单肺两种通气模式应用时,病人的氧合、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其效果和肺保护作用。方法 96例病人分为两类,第一类53例单肺通气后采用VCV模式通气,第二类43例单肺先采用VCV模式通气,在出现气道峰压持续升高(PPEAK>40 cm H2O),改用PCV模式通气,观察病人的氧合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第一类病人VCV模式通气时能保证基本组织氧合;第二类病人PCV模式与VCV模式通气时相比较,气道压明显降低,PH值增大(P<0.01),PaO2增高(P<0.01),PaCO2降低(P<0.05),SpO2升高,PETCO2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CVP、MAP略降低(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发生气压伤等机械通气并发症。结论同期双侧开胸微创手术中,灵活运用两种机械通气模式可较好的维持麻醉病人单肺通气时的呼吸循环管理,有效的避免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实施肺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模式 同期双侧开胸 手术中 应用 血流动力学变化 肺保护作用 单肺通气 组织氧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同期双侧开胸肺叶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凤霞 王秀军 王雪冬 《现代临床护理》 2012年第11期44-46,共3页
目的总结行同期双侧开胸肺叶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11月本院2例行同期双侧开胸肺叶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2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出现心律失常1例和高血压1例。2例患者均于术后14... 目的总结行同期双侧开胸肺叶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11月本院2例行同期双侧开胸肺叶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2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出现心律失常1例和高血压1例。2例患者均于术后14d康复出院。结论完善的术前检查,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后监护,严格的呼吸道管理及有效的镇痛治疗是行同期双侧开胸肺叶切除患者术后得以顺利康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期双侧开胸 肺切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与选择性单侧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康复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延杰 郝军 高文香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10期20-21,共2页
目的:评价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与选择性单侧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康复情况的差异。方法:将符合条件的60例患者按照置换方案进行分组,双膝组(n=26,52膝)行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单膝组(n=34,34膝)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分别对两组患者... 目的:评价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与选择性单侧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康复情况的差异。方法:将符合条件的60例患者按照置换方案进行分组,双膝组(n=26,52膝)行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单膝组(n=34,34膝)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分别对两组患者置换前后的关节活动度、屈曲挛缩度、疼痛评分及HS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并记录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置换术后1年随访,置换后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6);置换后屈曲挛缩度、疼痛评分,双膝组显著低于单膝组(P=0.039,0.04);同时双膝组置换后HSS评分优于单膝组(P=0.023)。结论: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在屈曲挛缩度、疼痛症状评分及HSS评分方面优于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早期功能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同期双侧 选择性单 功能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肺泡复张方法在同期双侧肺叶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志刚 李金宝 吕欣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3-197,共5页
目的探讨两种肺泡复张方法应用于同期双侧肺叶手术中的区别。方法选择同期行双侧肺叶手术的患者40例,均为先行肺叶楔形切除,翻身后行肺叶切除或肺叶楔形切除的患者,将其随机分入控制性肺膨胀(SI)组和压力控制通气(PCV)+呼气末正压通气(P... 目的探讨两种肺泡复张方法应用于同期双侧肺叶手术中的区别。方法选择同期行双侧肺叶手术的患者40例,均为先行肺叶楔形切除,翻身后行肺叶切除或肺叶楔形切除的患者,将其随机分入控制性肺膨胀(SI)组和压力控制通气(PCV)+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组。SI组翻身后实施40cmH_2O(1cmH_2O=0.098kPa)峰压持续15sSI复张;PCV+PEEP组翻身后行PCV,设定压力为20cmH_2O,同时设置PEEP为5cmH_2O,10次机械通气后PEEP以每次5cmH_2O递增,直至20cmH_2O,通气20次。记录所有患者的术前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手术情况,复张前、中、后的血压和中心静脉压(CVP)值,以及机械通气各时间点的呼吸参数,复张后数据均采集自复张结束即刻。结果两组间一般资料、术前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和手术类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间复张前收缩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V+PEEP组复张后的收缩压显著高于SI组同时间(P<0.01)。两组间复张前和复张后1h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与petCO_2差值(pa-etCO_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CV+PEEP组复张后的petCO_2显著低于SI组同时间(P<0.01),pa-etCO_2显著高于SI组(P<0.05)。两组间复张前后舒张压、平均动脉压、CVP、心率、肺顺应性、呼吸频率、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pH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在同期双侧肺叶手术翻身后,使用PCV加PEEP进行肺复张对循环的影响小,使用SI则可以得到较好的复张效果,但需要密切监测循环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期双侧肺叶切除 肺泡复张 肺膨胀 压力控制通气 呼气末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8例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配合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开萍 陈惠仪 +2 位作者 张惠仪 钟晓琼 胡结敏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36期336-337,共2页
目的探讨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的手术配合。方法我院自2009年至2012年间通过加强对58例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的各项细节护理及监控。结果 58例患者均无发生手术后感染。结论由于同期双侧髋关节置换手术难度大,要求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及熟... 目的探讨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的手术配合。方法我院自2009年至2012年间通过加强对58例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的各项细节护理及监控。结果 58例患者均无发生手术后感染。结论由于同期双侧髋关节置换手术难度大,要求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及熟练的配合技术,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期双侧 髋关节置换 手术配合 护理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期双侧开胸手术肺部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敏 崔玉兰 李玉琢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1年第10期2778-2779,共2页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同期双侧开胸手术适应证增多,针对术后容易出现的并发症,如肺不张、肺部感染、肺水肿等,采取预见性的护理,可防范术后风险的产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我院2005年5月-2010年3月,实施同期双...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同期双侧开胸手术适应证增多,针对术后容易出现的并发症,如肺不张、肺部感染、肺水肿等,采取预见性的护理,可防范术后风险的产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我院2005年5月-2010年3月,实施同期双侧开胸手术212例。现将预见性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开胸手术 肺部并发症 同期双侧开胸 手术适应证 现代医学 肺部感染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期双侧胸腔镜肺切除术治疗早期多原发肺癌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叶艺旺 岳巍 +5 位作者 谢远财 牟志民 惠刚 陈保坤 刘继先 乌达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4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同期双侧胸腔镜肺切除术治疗早期多原发肺癌(MPLC)的可行性。方法32例早期MPLC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同期组(19例)和分期组(13例)。同期组患者行同期双侧胸腔镜肺切除术,分期组患者行分期双侧胸腔镜肺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同期双侧胸腔镜肺切除术治疗早期多原发肺癌(MPLC)的可行性。方法32例早期MPLC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同期组(19例)和分期组(13例)。同期组患者行同期双侧胸腔镜肺切除术,分期组患者行分期双侧胸腔镜肺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日疼痛评分、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拔除胸管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随访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数目、最大肿瘤直径、病理类型、既往恶性肿瘤病史、影像学特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组手术时间(189±49)min短于分期组的(315±27)min,术中出血量(95±31)ml少于分期组的(158±29)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组术后首日疼痛评分(2.51±0.35)分高于分期组的(2.14±0.4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2.82±0.76)d、术后拔除胸管时间(3.02±0.45)d及术后住院时间(7.20±1.75)d与分期组的(2.92±0.45)、(3.27±0.76)、(7.30±1.87)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部感染、伤口感染、术后胸腔积液、术后漏气、心脏并发症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密切随访,目前均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迹象。随访中仅分期组中1例死亡,死因为心功能衰竭。结论采用同期双侧胸腔镜肺切除术治疗早期MPLC对于肺功能良好患者安全有效,可作为患者手术选择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多原发肺癌 同期双侧胸腔镜肺切除术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及康复 被引量:17
17
作者 温晓燕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4期106-107,共2页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侵犯脊柱为主,累及全身多脏器的结缔组织疾病,常累及髋关节,出现各种畸形甚至纤维性或骨性强直.其病理特点是严重的髋关节屈曲畸形,多关节受累、脊柱后凸畸形、髋关节骨性强直,骨质疏松[1].当病变累及双侧髋关节并...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侵犯脊柱为主,累及全身多脏器的结缔组织疾病,常累及髋关节,出现各种畸形甚至纤维性或骨性强直.其病理特点是严重的髋关节屈曲畸形,多关节受累、脊柱后凸畸形、髋关节骨性强直,骨质疏松[1].当病变累及双侧髋关节并伴有疼痛和功能障碍时,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解除患者髋关节病痛及恢复功能的有效方法[2],术后给予精心护理及早期康复训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 强直性脊柱炎 早期康复训练 髋关节 精心护理 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 患者 髋关节屈曲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手术期护理在同期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孙爱臣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2期165-167,共3页
目的 探讨对行同期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36例全膝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同期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活动功能的恢复情况,并以此为基础提... 目的 探讨对行同期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36例全膝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同期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活动功能的恢复情况,并以此为基础提供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结果 接受关节置换术的36例患者均于术后6-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满意36例,满意度为100%。关节置换术后,通过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肢体活动评分由置换前的(31.5±2.4)分提高到(79.3±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术后行围术期护理,患者并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假体松动以及切口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 对全膝性关节炎患者行同期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一步减轻对患者造成心理和生理方面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护理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同期双侧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期双侧膝关节置换和单侧膝关节置换的优劣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江钦文 王佳鑫 +2 位作者 方浩伟 高悦恩 赖沛群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9期87-88,共2页
目的研究同期双侧膝关节置换和单侧膝关节置换的优劣。方法行膝关节置换患者94例,其中,行单侧膝关节置患者46例为单侧组;行同期双侧膝关节置换患者48例为双侧组。对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失血量、输血量和膝... 目的研究同期双侧膝关节置换和单侧膝关节置换的优劣。方法行膝关节置换患者94例,其中,行单侧膝关节置患者46例为单侧组;行同期双侧膝关节置换患者48例为双侧组。对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失血量、输血量和膝关节恢复进行比较,进行优劣分析。结果双侧组患者术后失血量、输血量高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与单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单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双侧组患者的HSS评分显著高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需要膝关节置换患者的治疗,同期双侧膝关节置换和单侧膝关节置换各有优劣,需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予以治疗,相对而言同期双侧膝关节置换经济、高效,但需要更高质量的护理予以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期双侧膝关节置换 膝关节置换 优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期双侧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合并对侧孤立性肺结节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6
20
作者 马东晖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8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同期双侧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肺癌合并对侧孤立性肺结节(SPN)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110例肺癌合并对侧S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对SPN侧进行VATS手术治疗,当SPN侧手术完成后,翻身对侧卧位行对侧肺癌根治术治疗。分析手术结... 目的探讨同期双侧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肺癌合并对侧孤立性肺结节(SPN)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110例肺癌合并对侧S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对SPN侧进行VATS手术治疗,当SPN侧手术完成后,翻身对侧卧位行对侧肺癌根治术治疗。分析手术结果、术后各项指标,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血气指标,记录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术后1、2、3年)生存率。结果110例患者中,有108例患者顺利完成了VATS肺楔形切除术或肺段切除术,2例患者中转开胸,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75.95±39.50)min,平均失血量(70.13±13.28)ml。110例患者其主要病变侧均采取肺癌根治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141.50±52.16)min,平均失血量(53.20±29.56)ml,淋巴结清扫数量(17.20±4.19)个。1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7例患者手术室苏醒后直接脱机,术后93例患者带气管插管,留住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呼吸机使用时间(5.10±1.38)h,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82%,1例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发生率为0.91%,围术期无死亡患者。患者平均胸管拔除时间(3.07±1.52)d,平均住院时间(13.45±2.38)d。术后1、3 d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分别为(78.95±4.62)、(82.13±4.85)mm Hg(1 mm Hg=0.133 kPa),均低于术前的(88.63±3.49)mm Hg;术后1 d的血氧饱和度(SpO_(2))(91.02±4.31)%低于术前的(97.46±1.7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7 d的PaO_(2)水平与术前比较,术后3、7 d的SpO_(2)与术前比较,术后1、3、7 d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术后随访,110例患者1年生存率为100.00%(110/110),2年生存率为91.82%(101/110),3年生存率为73.64%(81/110)。结论同期双侧VATS能够对肺癌合并对侧SPN做出准确的诊断和分期,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期双侧电视胸腔镜手术 肺癌 孤立性肺结节 安全性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