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时硝化/反硝化除磷工艺的脱氮除磷效能 被引量:9
1
作者 阳素攀 方茜 +1 位作者 林曼婷 张杨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6-109,共4页
为实现同时硝化/反硝化除磷(SNDPR),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中,采用厌氧/好氧和厌氧/缺氧/好氧2种运行模式驯化污泥,并考察了厌氧/低氧模式下SNDPR过程中COD、PHB、TP、TN、DO和电化学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2阶段驯化,反硝... 为实现同时硝化/反硝化除磷(SNDPR),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中,采用厌氧/好氧和厌氧/缺氧/好氧2种运行模式驯化污泥,并考察了厌氧/低氧模式下SNDPR过程中COD、PHB、TP、TN、DO和电化学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2阶段驯化,反硝化聚磷菌比例提升至85.9%,硝化速率达5.97 mg(/L.h),实现了反硝化除磷菌和硝化菌的良好共存;在厌氧/低氧模式下,SNDPR对低碳城市污水具有良好脱氮除磷效果,TP、TN和COD去除率达到93.7%、79%和87.7%;PHB与COD降解、TN降解和TP吸收有良好的相关性,也是SNDPR过程的碳源驱动力;pH和ORP曲线上"谷点"预示厌氧释磷结束,pH曲线"折点"指示SNDPR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硝化/反硝化除磷 低碳城市污水 PHB 电化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硝化/反硝化除磷工艺稳定性控制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方茜 张朝升 +1 位作者 张立秋 阳素攀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2-135,共4页
在厌氧/限氧曝气的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A/OLASBR)中,模拟低碳源城市污水,考察了同时硝化/反硝化除磷(SNDPR)过程中COD、PHB、TP、TN和电化学参数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TP和TN去除率达到93.7%和79%,厌氧段PHB与COD降解和磷释放的相... 在厌氧/限氧曝气的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A/OLASBR)中,模拟低碳源城市污水,考察了同时硝化/反硝化除磷(SNDPR)过程中COD、PHB、TP、TN和电化学参数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TP和TN去除率达到93.7%和79%,厌氧段PHB与COD降解和磷释放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 7和0.998 7,ORP和pH曲线上分别出现了谷点;限氧曝气段,PHB降解与TP和TN降解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965和0.938,ORP曲线呈现平台,pH曲线上出现折点。因此,PHB作为SNDPR过程的碳源驱动力,其转化情况控制着SNDPR的稳定性,而ORP和pH曲线上"谷点"预示厌氧释磷结束,pH曲线的"折点"能指示反硝化除磷结束,同时也预示SNDPR的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水 同时硝化/反硝化除磷 PH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rousel氧化沟中的同时硝化/反硝化(SND)现象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青 刘遂庆 甘树应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40-43,共4页
Carrousel氧化沟中的叶轮和沟道反应区 ,实现了完全混合和推流式反应器的最佳结合 ,以IAWQ的活性污泥 1号模型为基础建立了二者相结合的数学模型 .实验室小试证明了Carrousel氧化沟中有同时硝化 /反硝化现象的存在 ,利用新建模型对此现... Carrousel氧化沟中的叶轮和沟道反应区 ,实现了完全混合和推流式反应器的最佳结合 ,以IAWQ的活性污泥 1号模型为基础建立了二者相结合的数学模型 .实验室小试证明了Carrousel氧化沟中有同时硝化 /反硝化现象的存在 ,利用新建模型对此现象进行动态模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ROUSEL氧化沟 同时硝化/反硝化 活性污泥1号模型 动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硝化/反硝化除磷过程的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方茜 张朝升 +1 位作者 杜馨 林金銮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9-62,共4页
为实现同时硝化/反硝化除磷(SNDPR)过程,在SBR反应器内,采用模拟低碳源污水和厌氧—交替好氧/缺氧的运行方式对污泥进行培养驯化,成功实现了反硝化聚磷菌和硝化菌的良好共存。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厌氧/间歇曝气和厌氧/连续曝气两种模式下S... 为实现同时硝化/反硝化除磷(SNDPR)过程,在SBR反应器内,采用模拟低碳源污水和厌氧—交替好氧/缺氧的运行方式对污泥进行培养驯化,成功实现了反硝化聚磷菌和硝化菌的良好共存。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厌氧/间歇曝气和厌氧/连续曝气两种模式下SNDPR工艺对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上述两种模式下,系统对TP的去除率分别为92%和90%,对TN的去除率分别为83%和72%;厌氧/间歇曝气模式更有利于SNDPR工艺对低碳源污水的处理。另外,对电化学参数的研究表明,pH曲线上的"膝点"可近似预示SNDPR过程的结束,而ORP的变化范围及稳定性可预示SNDPR过程中硝化和反硝化除磷同时发生的平衡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源污水 同时硝化/反硝化除磷 运行方式 电化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量对同时硝化/反硝化除磷工艺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方茜 张朝升 +1 位作者 张立秋 阳素攀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4-18,共5页
在恒定曝气量、连续曝气的厌氧/低氧SBR反应器内,以碳源偏低的模拟城市污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曝气量下的同时硝化/反硝化除磷(SNDPR)效能。当曝气量为40 L/h时,较其他三种曝气量能维持SNDPR的稳定,对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79.9%和92.... 在恒定曝气量、连续曝气的厌氧/低氧SBR反应器内,以碳源偏低的模拟城市污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曝气量下的同时硝化/反硝化除磷(SNDPR)效能。当曝气量为40 L/h时,较其他三种曝气量能维持SNDPR的稳定,对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79.9%和92.8%,PHB降解速率平稳,硝化和反硝化除磷速率相当,SNDPR脱氮除磷效能最佳。因此,在连续曝气模式下,曝气量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SNDPR的持续稳定,且当曝气量过高时,随曝气量的增加则SNDPR发生程度降低,持续时间缩短。同时,PHB降解速率的均衡也是实现稳定的SNDPR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水 同时硝化/反硝化除磷 PHB 连续曝气
原文传递
基于PHB碳源驱动的同时硝化/反硝化除磷过程 被引量:5
6
作者 方茜 张朝升 +1 位作者 张立秋 阳素攀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968-1977,共10页
构建厌氧/限氧曝气的序批式生物系统(A/OLASBR),以碳源偏低模拟城市污水为对象,在连续(CA)和间歇曝气(IA)模式下,研究以PHB为碳源驱动的同时硝化/反硝化除磷(SNDPR)过程,并考察了PHB、氧化还原电位(ORP)和pH值的变化规律与SNDPR持续稳... 构建厌氧/限氧曝气的序批式生物系统(A/OLASBR),以碳源偏低模拟城市污水为对象,在连续(CA)和间歇曝气(IA)模式下,研究以PHB为碳源驱动的同时硝化/反硝化除磷(SNDPR)过程,并考察了PHB、氧化还原电位(ORP)和pH值的变化规律与SNDPR持续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恒定气量为40 L·h-1的CA模式下TN和TP去除率分别为79.9%和92.8%;而IA模式下曝气百分数(AF)和曝气频率(fIA)值为0.5和24时,TN与TP去除率分别为87.9%和93.5%,PHB降解速率平稳,ORP均值均化程度最好,ORP和pH值的稳定性最强.因此,低AF和高fIA的IA模式可缓冲PHB降解速率,均衡硝化与反硝化除磷速率,有利于SNDPR过程的持续稳定,且ORP均值的均化程度与ORP和pH值的稳定性可控制SNDPR过程的持续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水 同时硝化/反硝化除磷(SNDPR) 曝气模式 PHB ORP和pH
原文传递
应用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焦化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李筱焕 吕淑瑜 季文标(审稿) 《浙江冶金》 2006年第2期36-38,共3页
对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焦化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以PVDF中空纤维微滤膜作为膜组件,采用缺氧-好氧-缺氧工艺运行。结果表明,采用MBR工艺进行焦化废水生物处理,系统对CODCr和NH3-N的去除均有很好的效果,CODCr的平均去除效率为83.4%,反应... 对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焦化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以PVDF中空纤维微滤膜作为膜组件,采用缺氧-好氧-缺氧工艺运行。结果表明,采用MBR工艺进行焦化废水生物处理,系统对CODCr和NH3-N的去除均有很好的效果,CODCr的平均去除效率为83.4%,反应器内明显存在NO2-N积累,影响了反应器出水中CODCr浓度。NH3-N的平均去除效率为96.2%,TN的去除效率为77.5%。反应器内可观察到好氧颗粒污泥的存在,在好氧阶段存在同时硝化/反硝化(SND)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应器 焦化废水 CODCR 同时硝化/反硝化(S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R用于焦化废水生物处理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雪松 许惠英 李成平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7-60,共4页
采用SBR工艺对焦化废水的有机物降解和生物脱氮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焦化废水的生物脱氮是以短程硝化/反硝化的途径存在的,而且在好氧阶段存在同时硝化/反硝化(SND)过程。好氧阶段的反硝化效率约占整个反应周期脱氮效率的37.0%。SB... 采用SBR工艺对焦化废水的有机物降解和生物脱氮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焦化废水的生物脱氮是以短程硝化/反硝化的途径存在的,而且在好氧阶段存在同时硝化/反硝化(SND)过程。好氧阶段的反硝化效率约占整个反应周期脱氮效率的37.0%。SBR反应器对NH3N的去除效率在95.8%~99.2%,COD的去除率在85.3%~92.6%。由于出水中NO2N的积累,NO2N对COD浓度贡献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R 焦化废水 短程硝化/硝化 同时硝化/反硝化(S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R法对焦化废水生物脱氮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陈雪松 许惠英 李成平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85-188,共4页
采用SBR工艺对焦化废水的有机物降解和生物脱氮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焦化废水的生物脱氮是以短程硝化/反硝化的途径存在的,而且在好氧阶段存在同时硝化/反硝化(SND)过程。好氧阶段的反硝化效率约占整个反应周期脱氮效率的37.0%。SB... 采用SBR工艺对焦化废水的有机物降解和生物脱氮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焦化废水的生物脱氮是以短程硝化/反硝化的途径存在的,而且在好氧阶段存在同时硝化/反硝化(SND)过程。好氧阶段的反硝化效率约占整个反应周期脱氮效率的37.0%。SBR反应器对NH_3-N的去除效率在95.8%~99.2%,COD_(Cr)的去除效率在85.3%~92.6%。由于出水中NO_2-N的积累,NO_2-N对COD_(Cr)浓度贡献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焦化废水 短程硝化/硝化 同时硝化/反硝化(S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ostyr~曝气生物滤池中试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孙漓青 甘一萍 +1 位作者 魏薇 陈晓华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4-18,共5页
为了确认Biostyr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在中国的适应性,在高碑店污水处理厂进行了中试。记录和总结了2002年1月至2003年10月间的试验结果。取高碑店污水处理厂3系列初沉池出水为试验用水,试验期间水温在9-29℃。试验经历经典硝化/反硝化和同... 为了确认Biostyr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在中国的适应性,在高碑店污水处理厂进行了中试。记录和总结了2002年1月至2003年10月间的试验结果。取高碑店污水处理厂3系列初沉池出水为试验用水,试验期间水温在9-29℃。试验经历经典硝化/反硝化和同时硝化/反硝化的运行模式。以GB18918-2002为准,Biostyr滤池出水中化学耗氧量、总悬浮固体、氨基态氮、总氮等污染物均可达到其一级B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styr曝气生物滤池 经典硝化/硝化 同时硝化/反硝化 BIOSTYR 曝气生物滤池 中试研究 2003年10月 硝化/硝化 2002年1月 污水处理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耗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根权 《能源环境保护》 2010年第2期22-26,共5页
以蚌埠市第三污水处理厂为例,详细介绍工程中所应用的一体化技术、低溶氧技术、同时硝化/反硝化技术、微孔软管曝气技术、新型推流技术等低能耗污水处理技术,并从反应机理、处理效果、节能效果等方面加以分析和比较,为相关技术人员选择... 以蚌埠市第三污水处理厂为例,详细介绍工程中所应用的一体化技术、低溶氧技术、同时硝化/反硝化技术、微孔软管曝气技术、新型推流技术等低能耗污水处理技术,并从反应机理、处理效果、节能效果等方面加以分析和比较,为相关技术人员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耗 一体化 低溶氧 同时硝化/反硝化 微孔软管 推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rom swine wastewater in a sequencing batch biofilm reactor 被引量:4
12
作者 海热提 何一群 +1 位作者 王晓慧 李媛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期303-308,共6页
In this study, the performance of a sequencing batch biofilm reactor(SBBR) for removal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rom swine wastewater was evaluated. The replacement rate of wastewater was set at 12.5% throughout the... In this study, the performance of a sequencing batch biofilm reactor(SBBR) for removal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rom swine wastewater was evaluated. The replacement rate of wastewater was set at 12.5% throughout the experiment. The anaerobic and aerobic times were 3 h and 7 h, respectively, and the dissolved oxygen concentration of the aerobic phase was about 3.95 mg·L-1. The SBBR process demonstrated good performance in treating swine wastewater. The percentage removal of total 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 ammonia nitrogen(NH4+-N), total nitrogen(TN), and total phosphorus(TP) was 98.2%, 95.7%, 95.6%, and 96.2% at effluent concentrations of COD85.6 mg·L-1, NH4+-N 35.22 mg·L-1, TN 44.64 mg·L-1, and TP 1.13 mg·L-1, respectively.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phenomenon was observed. Further improvement in removal efficiency of NH4+-N and TN occurred at COD/TN ratio of 11:1, with effluent concentrations at NH4+-N 18.5 mg·L-1and TN 34 mg·L-1, while no such improvement in COD and TP removal was found. Microbial electron microscopy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filler surface was covered with a thick biofilm, forming an anaerobic–aerobic microenvironment and facilitating the removal of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organic matters. A long-term experiment(15 weeks) showed that stable removal efficiency for N and P could be achieved in the SBBR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quencing batch biofilm reactor Swine wastewater Simultaneous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trol strategy of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in SBR system
13
作者 LOU Ju-qing GUO Mao-xin SHEN Xiao-mi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8年第5期21-26,共6页
The influence of main process parameters on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SND) in a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SBR) were investigated while treating actual municipal sewage. The influent average c... The influence of main process parameters on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SND) in a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SBR) were investigated while treating actual municipal sewage. The influent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CODcr and total nitrogen was 350mg-L-l and 35mg.L-l. The experiment indicated the following four operation control strategies: (1) When operation cycle was 6 hours, oxidation of organic pollutants and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could well completed in the SBR reactor; (2) TN removal rate could b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40% higher than traditional SBR processes when idle period was set between influent and aeration; (3) The time of idle period could affect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and the best time is 30 minutes; (4) Increase of sludge organic load may improve TN removal efficiency, but NH3-N removal efficiency decl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R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IDLE CYCLE sludge lo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焦化废水
14
作者 陈雪松 李立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5-17,共3页
对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焦化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以PVDF中空纤维微滤膜作为膜组件,采用缺氧—好氧—缺氧工艺运行.结果表明,采用MBR工艺进行焦化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系统对CODCr和NH3-N的去除效率均有很好的效果.MBR对CODCr的去除... 对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焦化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以PVDF中空纤维微滤膜作为膜组件,采用缺氧—好氧—缺氧工艺运行.结果表明,采用MBR工艺进行焦化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系统对CODCr和NH3-N的去除效率均有很好的效果.MBR对CODCr的去除效率在76.5%~88.7%,反应器内明显存在NO2-N积累,影响了反应器出水中CODCr浓度.对NH3-N的去除效率在80.7%~99.0%,对TN的去除效率在72.3%~85.0%.反应器内可观察到好氧颗粒污泥的存在,在好氧阶段存在同时硝化/反硝化(SND)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应器 焦化废水 同时硝化/反硝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