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4日,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吉隆县吉隆镇热索村吉隆口岸附近(85°22′E,28°17′N,海拔2054 m)路边的灌丛,观察到一只停歇的鸫科(Turdidae)鸟类,并拍摄到照片(图1a),其呈黄褐色,具有白色眉纹,胸腹及两胁具有鳞状斑。根...2024年5月4日,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吉隆县吉隆镇热索村吉隆口岸附近(85°22′E,28°17′N,海拔2054 m)路边的灌丛,观察到一只停歇的鸫科(Turdidae)鸟类,并拍摄到照片(图1a),其呈黄褐色,具有白色眉纹,胸腹及两胁具有鳞状斑。根据现场观察及照片对比Birds of the World网站(Collar et al.2020)中相关物种的特征,鉴定为杂色地鸫(Geokichla wardii)雌性个体。2024年5月7日,再次返回相同地点,又拍摄到雄性个体照片(图1b),雄鸟具有显著的白色长眉纹,背部、胸部呈黑色,腹部白色,喙细长且呈黄色,有明显的白色翼斑。展开更多
文摘黑鹇(Lophura leucomelanos)是鸡形目(Galliformes)雉科(Phasianidae)鸟类,在我国仅分布于西藏南部和云南西部(郑光美2017),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19至2021年,我们在西藏南部的错那县、亚东县、定结县和吉隆县利用红外线触发相机进行雉类调查期间,在上述四县境内喜马拉雅山南坡海拔2100~3600 m的森林地带都拍摄到了黑鹇的照片。在亚东和定结拍摄到的黑鹇照片显示(图1a,b):雄鸟的羽冠、颈部、背部、腰部、尾羽及翅为一致的蓝黑色,胸部的羽毛形成白色披针状纵纹,上述形态符合黑鹇melanota亚种的特征(Grimmett et al.1999),与在错那县拍到的黑鹇lathami亚种雄鸟(图1c)胸部无白色纵纹而腰部有白斑的特征不同,与在吉隆县拍到的黑鹇leucomelanos亚种雄鸟(图1d)胸部有白色纵纹且腰部有白斑的特征也不同。
文摘2024年5月4日,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吉隆县吉隆镇热索村吉隆口岸附近(85°22′E,28°17′N,海拔2054 m)路边的灌丛,观察到一只停歇的鸫科(Turdidae)鸟类,并拍摄到照片(图1a),其呈黄褐色,具有白色眉纹,胸腹及两胁具有鳞状斑。根据现场观察及照片对比Birds of the World网站(Collar et al.2020)中相关物种的特征,鉴定为杂色地鸫(Geokichla wardii)雌性个体。2024年5月7日,再次返回相同地点,又拍摄到雄性个体照片(图1b),雄鸟具有显著的白色长眉纹,背部、胸部呈黑色,腹部白色,喙细长且呈黄色,有明显的白色翼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