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黄鸡、北京油鸡及其杂交群体LEPR基因多态性与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关联分析
1
作者 李鑫 陈小辛 +5 位作者 张俪萍 柳俭强 安鼎杰 李旭 张宇霄 张立春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2,共8页
为探讨地方鸡瘦素受体(LEPR)基因遗传多样性及其与生产性状的相关性,以吉林黄鸡、北京油鸡及其正反交杂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基因组PCR直接测序挖掘LEPR基因多态位点,再采用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ASP)进行基因分型检测,最后采用单因... 为探讨地方鸡瘦素受体(LEPR)基因遗传多样性及其与生产性状的相关性,以吉林黄鸡、北京油鸡及其正反交杂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基因组PCR直接测序挖掘LEPR基因多态位点,再采用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ASP)进行基因分型检测,最后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各群体内不同基因型个体屠宰与肉质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LEPR基因内含子2存在3个SNP位点,其中g.735 G>A与报道一致;KASP法对g.427 C>T和g.735 G>A位点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g.427 C>T位点在吉林黄鸡(HH)群体中T∶T为主要基因型,北京油鸡(YY)为C∶C型,g.735 G>A位点在4个群体中A∶G均为主要基因型,g.427 C>T位点除了HH群体外,其他群体均处于哈迪-温伯格不平衡状态,而g.735 G>A位点全都处于平衡状态;相关分析发现两位点均与腹脂率相关,但各群体间不同基因型并未表现明显的一致性,大部分群体中g.735 G>A位点不同基因型还与脚重,胸肌和腿肌滴水损失密切相关。综上,地方鸡LEPR基因多态位点及与屠宰和肉质性状相关分析为利用该基因进行优质鸡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油 吉林黄鸡 正反杂交群体 瘦素受体 基因多态性 屠宰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群制剂对吉林黄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金香淑 张芳毓 +2 位作者 赵中利 吕智超 刘臣 《吉林畜牧兽医》 2014年第11期12-13,共2页
本文以微生物群制剂对吉林地方黄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群制剂能有效提高地方黄鸡的生产性能。
关键词 吉林黄鸡 微生物群制剂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ABP基因外显子1多态性与北京油鸡、吉林黄鸡及其杂交F1代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张俪萍 张立春 +6 位作者 丛含羽 刘臣 张芳毓 刘艳光 柳俭强 刘洪亮 武斌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43-49,53,151,152,共10页
为了探讨脂肪酸结合蛋白(adipose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A-FABP)基因外显子1的多态性与北京油鸡、吉林黄鸡及其杂交F1代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相关性,试验选择120~150日龄的吉林黄鸡自交亲本450只、北京油鸡自交亲本510只、北京油鸡♂... 为了探讨脂肪酸结合蛋白(adipose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A-FABP)基因外显子1的多态性与北京油鸡、吉林黄鸡及其杂交F1代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相关性,试验选择120~150日龄的吉林黄鸡自交亲本450只、北京油鸡自交亲本510只、北京油鸡♂×吉林黄鸡♀杂交F1代(正交)350只、吉林黄鸡♂×北京油鸡♀杂交F1代(反交)330只,均为雌雄各半,采用基因组PCR直接测序法筛选SNP位点,利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技术(HRM)和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法(KASP)进行多态性分析;同时测定各鸡群鸡只屠宰性能指标(活重、屠体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翅膀重、消化道长度、肌胃重、脚重)和肉品质(胸肌和腿肌的pH_1值和pH_(24)值、滴水损失、失水率、熟肉率);最后将各基因型与屠宰性能和肉品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吉林黄鸡、北京油鸡及正反交F1代群体中的A-FABP基因外显子1中均存在C/T突变,且有CC、CT、TT 3个基因型;其中CC基因型在吉林黄鸡中为优势基因型,CT基因型在其他3个鸡群中为优势基因型,等位基因C在4个鸡群中均表现为优势等位基因;C/T突变在4个鸡群中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中度多态(0.25<PIC<0.5)且杂合度较低,有一定的遗传学意义。北京油鸡中CT基因型腿肌嫩度显著低于CC基因型(P<0.05),正交群体中CT基因型半净膛率与腿肌pH24值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5),反交中CT基因型半净膛率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5)。说明A-FABP基因外显子1的C/T突变可能是影响屠宰性状的潜在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油 吉林黄鸡 A-FABP基因 多态性 屠宰性能 肉品质 相关性
原文传递
北京油鸡与吉林黄鸡及其正反交组合F_(1)代的屠宰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俪萍 刘臣 +5 位作者 张立春 丛含羽 张芳毓 武斌 郭洋 刘洪亮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5期75-81,共7页
【目的】探明北京油鸡、吉林黄鸡及其正反交组合的屠宰性能,为改善吉林黄鸡生产性能及选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吉林黄鸡亲本(HH)、北京油鸡亲本(YY)、北京油鸡♂×吉林黄鸡♀正交组(YH)和吉林黄鸡♂×北京油鸡♀反交组... 【目的】探明北京油鸡、吉林黄鸡及其正反交组合的屠宰性能,为改善吉林黄鸡生产性能及选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吉林黄鸡亲本(HH)、北京油鸡亲本(YY)、北京油鸡♂×吉林黄鸡♀正交组(YH)和吉林黄鸡♂×北京油鸡♀反交组(HY)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各处理组间120日龄和150日龄的屠宰指标,对杂交组合F1代屠宰性状进行评判。【结果】屠宰性能正反交组合绝对和相对产肉性能更接近其母本群体,其中,YH组的屠宰率达92.66%,显著高于亲本组和HY组,绝对和相对产肉杂种优势率高于HY组;HY全净膛率的杂交优势优于YH。正交YH的翅膀重杂种优势率最大,为5.5918%。【结论】在1周龄时HY的料肉比杂种优势率最好,为-7.3171%;在15周龄时YH的料肉比杂种优势率最好,为-5.50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油 吉林黄鸡 屠宰性能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黄鸡不同杂交组合生产性能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刘铮 李旭 +4 位作者 安鼎杰 张芳毓 郭洋 张俪萍 武斌 《东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6期98-100,共3页
为比较吉林黄鸡不同杂交组合生产性能,试验对2个纯系及4个杂交组合的繁殖性能、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进行测定。结果显示:6个组合在各项指标上均符合品种特点,其中杂交组合5组(吉林黄鸡♂×B380♀)在繁殖性能、17周龄体重以及屠宰率... 为比较吉林黄鸡不同杂交组合生产性能,试验对2个纯系及4个杂交组合的繁殖性能、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进行测定。结果显示:6个组合在各项指标上均符合品种特点,其中杂交组合5组(吉林黄鸡♂×B380♀)在繁殖性能、17周龄体重以及屠宰率等指标上优于其他组合,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黄鸡 杂交 生产性能
原文传递
北京油鸡与吉林黄鸡杂交F1代表型与生长性状比较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俪萍 张立春 +5 位作者 丛含羽 张芳毓 武斌 郭洋 刘洪亮 刘臣 《东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2期99-102,共4页
为探讨北京油鸡与吉林黄鸡杂种优势,采用北京油鸡与吉林黄鸡进行正反交试验,观测亲本组与杂交组的体型外貌特征,生长体尺性状,比较各检测指标的杂种优势选育更好的杂交组合。杂交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正反交F_(1)代均不表现一致的外貌特征... 为探讨北京油鸡与吉林黄鸡杂种优势,采用北京油鸡与吉林黄鸡进行正反交试验,观测亲本组与杂交组的体型外貌特征,生长体尺性状,比较各检测指标的杂种优势选育更好的杂交组合。杂交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正反交F_(1)代均不表现一致的外貌特征,其中反交HY F_(1)代群体与北京油鸡表型更加接近,表现为冠羽率高达70.71%,多趾率高达73.74%,胫羽、趾羽率高达88.89%。生长体尺方面正交YH数值更接近吉林黄鸡亲本(HH),反交HY数值更接近于北京油鸡亲本(YY)。生长体尺数据YH>HY,胫围YY数值最大。杂交优势率正交YH要优于反交HY,正交YH的体重杂交优势率达到最大值为6.0334%。本试验为北京油鸡和吉林黄鸡杂种优势培育新的优质鸡配套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油 吉林黄鸡 表型 生长 杂种优势率
原文传递
吉林地方黄鸡种鸡各品系选育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刘革新 金香淑 +2 位作者 刘臣 闫秋良 赵卓 《农业与技术》 2008年第4期68-69,共2页
本文以地方黄鸡各品系鸡为材料,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观察吉林地方黄鸡各品系之间、同一品系世代间的增重。受精率、孵化率及成活率对比情况。结果表明:Ⅴ系鸡的增重速度较快,经检验差异极显著(p<0.01);其次是Ⅳ、Ⅰ系鸡;受精率各... 本文以地方黄鸡各品系鸡为材料,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观察吉林地方黄鸡各品系之间、同一品系世代间的增重。受精率、孵化率及成活率对比情况。结果表明:Ⅴ系鸡的增重速度较快,经检验差异极显著(p<0.01);其次是Ⅳ、Ⅰ系鸡;受精率各世代中以Ⅰ系鸡的受精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地方 品系选育 成活率 增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