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地理视域下清光绪《吉林通志》著录文旅资源研究
1
作者 曹冬栋 《今古文创》 2025年第7期130-133,共4页
清光绪年间编纂的《吉林通志》记载了以山水为主体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以古迹为代表的人文旅游资源、以民俗为代表的社会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环境价值和文化价值,丰富、系统而全面地反映了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通过挖... 清光绪年间编纂的《吉林通志》记载了以山水为主体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以古迹为代表的人文旅游资源、以民俗为代表的社会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环境价值和文化价值,丰富、系统而全面地反映了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通过挖掘《吉林通志》中的文旅资源,为吉林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文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地理 吉林通志 文旅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通志》清乾隆年间三姓副都统正黄旗舒通阿考补
2
作者 王文轶 《大连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116-121,共6页
据《吉林通志》记载,清乾隆三十年十一月,时任三姓副都统舒通阿被内召回京,此前曾历任阿勒楚喀副都统和熊岳副都统,为正黄旗人。在内召七年之后,舒通阿再任三姓副都统,并于次年十二月调赴库尔喀喇(乌苏)。通过考证,于乾隆三十年内召回... 据《吉林通志》记载,清乾隆三十年十一月,时任三姓副都统舒通阿被内召回京,此前曾历任阿勒楚喀副都统和熊岳副都统,为正黄旗人。在内召七年之后,舒通阿再任三姓副都统,并于次年十二月调赴库尔喀喇(乌苏)。通过考证,于乾隆三十年内召回京的正黄旗舒通阿(以下简称"正黄旗舒通阿"),在任阿勒楚喀副都统之前,还曾先后出任广西庆远协副将和广西右江镇总兵,但与乾隆三十七年任三姓副都统及乾隆三十八年调赴库尔喀喇乌苏的舒通阿实为不同之二人,是为编纂者因重名混淆所致,当予以勘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通志 副都统 舒通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吉林通志》的准备与吉林志书局 被引量:3
3
作者 宋抵 《图书馆学研究》 1986年第3期128-132,共5页
郭君同志在《〈吉林通志〉纂修考》一文(见《图书馆学研究》1984年六期)对《吉林通志》的成书与版本作了很好的考证,纠正了多年来一直沿袭认为该书是光绪十七年(1891)修或刻本的错误说法。这些研究和考证对从事史志工作和搞清有关《吉... 郭君同志在《〈吉林通志〉纂修考》一文(见《图书馆学研究》1984年六期)对《吉林通志》的成书与版本作了很好的考证,纠正了多年来一直沿袭认为该书是光绪十七年(1891)修或刻本的错误说法。这些研究和考证对从事史志工作和搞清有关《吉林通志》的一些问题都是很有意义的。由于工作需要,近来有机会查阅了吉林的部分档案,觉得不仅从光绪十七年长顺才开始筹备修志,在此前是有过一段准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通志 十七年 光绪 志书 长顺 纂修 图书馆学研究 考证 成书 修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吉林通志》纂修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冬雪 吕萍 《满族研究》 2021年第3期69-72,共4页
《吉林通志》是吉林第一部官修地方志,其内容翔实,体例完备,为研究吉林地方史提供了可靠资料,但关于《吉林通志》的纂修时间及过程却言人人殊,莫衷一是。志书纂修的时间及过程对志书资料来源、内容记载及收录时间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 《吉林通志》是吉林第一部官修地方志,其内容翔实,体例完备,为研究吉林地方史提供了可靠资料,但关于《吉林通志》的纂修时间及过程却言人人殊,莫衷一是。志书纂修的时间及过程对志书资料来源、内容记载及收录时间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通过对修志过程中相关事件、时间及人物的考证,也可对其他史料进行佐证及补充,因此,厘清《吉林通志》的修志始末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通志 纂修 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东北方志中的辽金史料编纂——以《盛京通志》《吉林通志》为例
5
作者 李玉君 付亚洲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4,共10页
清代东北方志中辑录了大量辽金史料,堪称辽金资料汇编。特别是《盛京通志》《吉林通志》,二者分别作为清代东北地区总志和吉林一省通志,其中所包含的辽金史料颇具代表性。两志中的辽金史料存在着显著特点:首先,搜集范围广,兼取各类文献... 清代东北方志中辑录了大量辽金史料,堪称辽金资料汇编。特别是《盛京通志》《吉林通志》,二者分别作为清代东北地区总志和吉林一省通志,其中所包含的辽金史料颇具代表性。两志中的辽金史料存在着显著特点:首先,搜集范围广,兼取各类文献且涉及朝代众多,所得辽金史料内容广博;其次,对数量大、内容繁富的辽金史料重新分门别类、取舍编排;第三,注重考证,体现了乾嘉考据学风。同时也存在着选材片面、内容不均、史料删减不当、史实编写错误以及一些具体细节问题。综合看来,清代方志中的辽金史料是多维度反映辽金史料面貌的有益成果。它们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的同时,也展现了清人的辽金史观和东北的地域特点,是清代辽金史学史发展的一个侧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东北方志 辽金史料 《盛京通志 吉林通志
原文传递
从光绪朱批奏折看《吉林通志》的创修 被引量:5
6
作者 陶玉坤 《北方文物》 2003年第4期96-99,共4页
通过《光绪朝朱批奏折》中吉林将军长顺有关创修《吉林通志》的奏折 ,分析《吉林通志》创修的条件 ,《吉林通志》的史料 ,长顺和李桂林与《吉林通志》的创修 ,以及《吉林通志》的修成时间。
关键词 吉林通志 《光绪朝朱批奏折》 史料 长顺 李桂林 修成时间
原文传递
光绪《吉林通志》影印出版
7
《中国地方志》 2017年第6期56-56,共1页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组织整理的光绪《吉林通志》于2016年12月影印出版。该志由长顺、讷钦修,李桂林、顾云纂,朱丝兰抄本成书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刻本于光绪二十六年刊行,6函49册(含图1册),线装本、装帧用材考究。
关键词 吉林通志 光绪 出版 影印 编纂委员会 地方志 吉林 李桂林
原文传递
清代吉林、盛京围场开放述略 被引量:7
8
作者 刁书仁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5-38,56,共5页
清代东北围场开放问题,是清代东北史研究中久未问津的一个题目。本文拟就吉林围场、盛京围场开放过程及与此有关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一、道咸以来东北地区所面临的危机 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成为列强瓜分的对象。十九世纪末... 清代东北围场开放问题,是清代东北史研究中久未问津的一个题目。本文拟就吉林围场、盛京围场开放过程及与此有关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一、道咸以来东北地区所面临的危机 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成为列强瓜分的对象。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我国内地与边疆普遍出现危机。东北地区界临日俄,一八六一年营口开港,外国势力伸入东北地区。《瑗珲条约》、《北京条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吉林通志 围场 危机 《北京条约》 开放 东北史 封禁政策 二十世纪初 列强瓜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吉林省境内现存的满语地名 被引量:4
9
作者 丛佩远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38-54,58,共18页
全国二十几个省和自治区中,就省名来说,与古代满语地名相关的有两个省分:“黑龙江”为萨哈连乌拉(Sahaliyan ula※黑水)”的意译,“吉林乌拉(Girin ula沿江)”的部分音译。上述特点,是满族及其先人在两个省内长期活动的重要遗迹之一。... 全国二十几个省和自治区中,就省名来说,与古代满语地名相关的有两个省分:“黑龙江”为萨哈连乌拉(Sahaliyan ula※黑水)”的意译,“吉林乌拉(Girin ula沿江)”的部分音译。上述特点,是满族及其先人在两个省内长期活动的重要遗迹之一。在吉林省内,不仅省名与满语相关,相当一部分县以下行政区划单位和自然地理实体的名字,也来源于原满语地名。如果把吉林省内现在仍然在沿用的与满语有关的地名——包括图籍载录和民间习用的,统通统计在内,恐怕有三、四百个之多。清代以前,当然更要多一些了。只是由于年代湮远,加上政治的变迁,民族的迁徙,习俗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 地名 满语 音译 地理实体 吉林通志 意译 满族 行政区划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刻书初探
10
作者 李素文 《图书馆学研究》 1983年第2期129-130,148+119,共4页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文化遗产极为丰富,其中雕版印书,已有千年之久的辉煌历史。据前人考证,我国雕版印书始于唐季、扩于五代、精于两宋,而吉林地处祖国东北隅,清以前声教罕通。据《永吉县志》载:“康熙十年移副都统一人驻吉林,十...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文化遗产极为丰富,其中雕版印书,已有千年之久的辉煌历史。据前人考证,我国雕版印书始于唐季、扩于五代、精于两宋,而吉林地处祖国东北隅,清以前声教罕通。据《永吉县志》载:“康熙十年移副都统一人驻吉林,十二年始建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通志 吉林 刻书 十七年 雕版 历史悠久 光绪皇帝 十三年 文化遗产 探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大瀓“吉林堪界”叙论
11
作者 初丛雪 《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3期22-26,共5页
吴大瀓,字清卿,号恒轩,又号愙斋。江苏吴县人。生于清道光十五年(一八三五),殁于清光绪二十八年(一九○二)。同治六年进士,历任编修,陕甘学政、河北道员、左副都御史、河道总督、湖北巡抚等职。善篆籀。
关键词 图们江口 中俄北京条约 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移民实边 吉林通志 中俄边界 吉林将军 勘界 界牌 清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地方志考略 被引量:2
12
作者 金恩晖 《文献》 1979年第1期67-75,共9页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籍文献中,地方志占有很大的比重和具有独特的价值。吉林省地处伟大祖国的东北边疆,吉林省各族人民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多民族组成的伟大祖国的成员,全省的地方志约近一百一十种,六百余卷。它们是我省历史发展的见证,为...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籍文献中,地方志占有很大的比重和具有独特的价值。吉林省地处伟大祖国的东北边疆,吉林省各族人民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多民族组成的伟大祖国的成员,全省的地方志约近一百一十种,六百余卷。它们是我省历史发展的见证,为研究我省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技术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志 吉林省图书馆 东北地区 黑龙江 地方史 松花江 吉林通志 古籍文献 东北边疆 东北方
原文传递
清代哈尔滨方位考
13
作者 张凤鸣 高晓燕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139-141,共3页
随着档案资料的不断清理,特指现今哈尔滨市地域而言的哈尔滨这一名称见于记载的时间越来越提前。现在已知,清代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即有傅姓民人在哈尔滨设立渡船。①可是,清代哈尔滨系指今日哈尔滨的哪一部分地区,却众说纷纭。我们... 随着档案资料的不断清理,特指现今哈尔滨市地域而言的哈尔滨这一名称见于记载的时间越来越提前。现在已知,清代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即有傅姓民人在哈尔滨设立渡船。①可是,清代哈尔滨系指今日哈尔滨的哪一部分地区,却众说纷纭。我们仅据所见资料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他尔珲河与哈尔滨据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记载,同治元年(1862年),巡查松花江沿岸网厂、渡口官员报称:“胡兰河口西至爱尔珲止,有他尔珲、爱尔珲网厂二处。”又称:“他尔珲处江之北岸,原有渡船一只……对面江之南岸哈尔宾亦有渡船一只,其中有沙洲一道,两岸之渡各摆各岸。近年以来沿江私渡过多,行人厌其繁,利其便,多有就其渡稍上之爱尔珲渡口所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滨市 清代 松花江 黑龙江 吉林通志 浑河 四方台 渡船 渡口 方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籍整理编辑工作得失谈
14
作者 郭殿忱 《编辑之友》 1988年第1期28-31,共4页
作为“长白丛书”的责任编辑和特邀编辑,3年来,我参与了32部地方古籍的整理编辑工作。迄今已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了初、二两集中的近500万字,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现将其间的得失加以小结,仅供同道鉴戒,并希方家教正。
关键词 古籍整理 编辑工作 社会效益 吉林通志 底本 丛书 标点 长白 研究工作 地方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人与《黑龙江志稿》
15
作者 刘伟红 《黑龙江史志》 2008年第9期13-13,12,共2页
最早创议修《黑龙江通志》的是清光绪二十一年,时任黑龙江将军的恩壮敏公——恩泽。恩泽调任黑龙江时,恰逢《吉林通志》甫成书,此时东三省独黑龙江无专志,每一论及,将军常不怿。是时,北京会典馆向各省下发檄文,要求督修会典、舆... 最早创议修《黑龙江通志》的是清光绪二十一年,时任黑龙江将军的恩壮敏公——恩泽。恩泽调任黑龙江时,恰逢《吉林通志》甫成书,此时东三省独黑龙江无专志,每一论及,将军常不怿。是时,北京会典馆向各省下发檄文,要求督修会典、舆图。于是任命屠寄为江图总纂,着手通志编修事宜。可是第二年,拳匪做乱,俄军压境,寿山殉节,屠君与参与修纂人员先后离江,编纂之事就此搁浅。后因时局多变,经费支绌,人才难集,时修时辍,数起数落,历经三十八九年未能完成。1929年万福麟任黑龙江省政府主席,重新开局修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吉林通志 名人 东三省 省政府 将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布素家族与《付察哈拉家谱》的初步调研报告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阿平 张晓光 《满语研究》 1997年第2期60-67,共8页
关键词 宁古塔 家谱 努尔哈赤 家族 大五家子 黑龙江将军 吉林通志 十七年 江东六十四屯 宁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付察哈拉家谱》谈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的形成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晓光 《图书馆学研究》 CSSCI 1989年第2期86-88,共3页
清代设于今吉林省永吉县乌拉街满族镇的打牲乌拉总管衙门,作为直隶于清内务府的特殊机构,长期以来一直为学界专家、学者所青睐,国内外都发表了许多著述。关于该衙门设置的时间却人言各殊,莫衷一是。按时间顺序有石光伟同志根据其本家的... 清代设于今吉林省永吉县乌拉街满族镇的打牲乌拉总管衙门,作为直隶于清内务府的特殊机构,长期以来一直为学界专家、学者所青睐,国内外都发表了许多著述。关于该衙门设置的时间却人言各殊,莫衷一是。按时间顺序有石光伟同志根据其本家的《石氏家谱》所得出的顺治元年说;金恩晖同志根据《打牲乌拉志典全书》、《吉林通志》《永吉县志》等书而得出的顺治十四年说;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谱 总管内务府 衙门 吉林通志 清会典 满族 人言 县志 清太宗 文献通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成墓碑与元代水达达路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绵厚 《社会科学辑刊》 1981年第3期101-107,共7页
一九二四年,在辽宁省金县金州镇发现了元世祖至元年间“敦武校尉、上百户”张成墓碑。碑志不仅涉及元代与高丽、日本的关系,而且提供了元初在黑龙江和松花江下游的“水达达地面屯田镇守”等史实。这是关于元代东北边疆历史的重要实证。... 一九二四年,在辽宁省金县金州镇发现了元世祖至元年间“敦武校尉、上百户”张成墓碑。碑志不仅涉及元代与高丽、日本的关系,而且提供了元初在黑龙江和松花江下游的“水达达地面屯田镇守”等史实。这是关于元代东北边疆历史的重要实证。墓碑闻世五十余年来,日本学者岩间德也曾对志文作过考释,后收录于罗福颐《满洲金石志》一书中。但前文对碑文所涉及的元代“水达达”等问题,未予详考。鉴于碑志记载对考察元代经营东北的历史甚为重要,故本文结合历史文献,着重对“水达达”诸问题作初步考探,以就教于学术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达达路 松花江下游 日本学者 元史 至元年间 开元路 辽东 十三年 吉林通志 东北边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歌入志浅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伟光 柳成栋 《黑龙江史志》 1995年第4期13-16,共4页
方志中有艺文志专收录诗歌者,亦有记述中直接引用诗歌者。艺文志中收录诗歌多与文、碑记等一并收入,亦有单独将诗歌设为一卷或几卷者,如民国《辽阳县志》全志6编。
关键词 竹枝词 诗歌 艺文志 纪游诗 记事诗 吉林通志 呼伦贝尔 入志 宁古塔 生活习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东北货币金融述略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革生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86年第3期84-93,共10页
一清朝统治中国的二百六十多年中,所采用的货币制度,基本是银、铜平行本位制。也就是银、铜两种金属都作为货币材料,同时流通。这种平行本位制,是货币复本位的一种,是清朝封建社会以及后来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在币制通行上的反映。
关键词 银元 货币金融 官银号 东三省 币制 金融机关 钱法 卢布 吉林通志 银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