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uEChERS结合HPLC检测辣椒及其制品中天然辣椒素、二氢辣椒素和合成辣椒素
1
作者 成璐瑶 温雅君 +2 位作者 石文婷 周子莹 马丽艳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0-247,共8页
建立一种QuEChERS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检测辣椒及其制品中的天然辣椒素、二氢辣椒素和合成辣椒素的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无水硫酸镁、十八烷基硅烷(C18)、乙二胺-N-丙基硅烷化硅胶、石墨化炭黑复合吸附剂净化。采用Agilent Eclipse Pl... 建立一种QuEChERS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检测辣椒及其制品中的天然辣椒素、二氢辣椒素和合成辣椒素的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无水硫酸镁、十八烷基硅烷(C18)、乙二胺-N-丙基硅烷化硅胶、石墨化炭黑复合吸附剂净化。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150 mm×4.6 mm,5μm)分离,以0.4%磷酸水溶液和90%乙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天然辣椒素、二氢辣椒素和合成辣椒素在0.20~1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99。天然辣椒素的方法检出限为0.014~0.069 mg/kg,定量限为0.046~0.23 mg/kg;二氢辣椒素的方法检出限为0.023~0.12 mg/kg,定量限为0.077~0.39 mg/kg;合成辣椒素的方法检出限为0.018~0.088 mg/kg,定量限为0.059~0.30 mg/kg。在干辣椒、鲜辣椒、香菇酱、辣椒油4种基质中,3个不同添加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91.6%~117.2%,相对标准偏差为0.2%~6.1%。该方法简便、准确,不仅适用于干、鲜辣椒,而且适用于高油、高蛋白等辣椒制品中天然辣椒素、二氢辣椒素和合成辣椒素含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高效液相色谱 辣椒 辣椒 合成辣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法添加合成辣椒素LC-MS检测法在本土辣椒酱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2
作者 邓瑜 班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1期0192-0194,共3页
探析非法添加合成辣椒素LC-MS检测法在本土辣椒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天津阿尔塔科技有限公司购买合成辣椒素加入适量溶剂溶解到一定浓度备用,作为对照品;称取5g百色市本土辣椒酱于容量瓶中,取50ml甲醇与四氢呋喃的混合溶液(体积比1... 探析非法添加合成辣椒素LC-MS检测法在本土辣椒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天津阿尔塔科技有限公司购买合成辣椒素加入适量溶剂溶解到一定浓度备用,作为对照品;称取5g百色市本土辣椒酱于容量瓶中,取50ml甲醇与四氢呋喃的混合溶液(体积比1∶1)加入待用,作为供试品,针对对照品与供试品分别进行最佳质谱条件进样,通过非法添加合成辣椒素LC-MS检测法 并对比两种产品的合成辣椒素、天然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以及相对标准偏差值(RSD值)。结果 供试品的天然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高于对照品,而合成辣椒素含量低于对照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供试品的RSD值低于对照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非法添加合成辣椒素LC-MS检测法对本土辣椒酱进行检测,可以有效、准确获得合成辣椒素、天然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为辣椒素检测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添加合成辣椒素LC-MS检测法 本土辣椒 合成辣椒素 统计学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中合成辣椒素的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红英 牟瑛琳 +2 位作者 郝焕明 宿世春 聂凤泉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0-103,共4页
研究了气体中合成辣椒素(OC)的固体吸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建立了气体样品经XAD-2吸附后于CH2Cl2溶液中解析,采用毛细管色谱柱分离,FID检测器进行检测的技术途径。色谱柱:HP-5;载气:高纯氮气(1.2 mL/min);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 研究了气体中合成辣椒素(OC)的固体吸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建立了气体样品经XAD-2吸附后于CH2Cl2溶液中解析,采用毛细管色谱柱分离,FID检测器进行检测的技术途径。色谱柱:HP-5;载气:高纯氮气(1.2 mL/min);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80℃;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80℃,保持0.5 min后以30℃/min的速率升至250℃保持5 min;对影响样品采集和检测的条件进行了选择研究,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1.5%;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3.2%(n=6);对气态OC的最低检出浓度为10μg/m3;在5.0~1000.0μ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形关系(r=0.99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辣椒素 固体吸附 气相色谱 气体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UV-ELSD同时检测新型催泪喷射器中的合成辣椒素与吐温20 被引量:4
4
作者 孙立权 杨学东 +2 位作者 孙琛瑜 汤波 罗爱芹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07-1210,共4页
为检测警用催泪喷射器中合成辣椒素和吐温20的质量浓度,建立了一种紫外与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联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HPLC-UV-ELSD).其中紫外检测器检测合成辣椒素(S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吐温20.检测条件为: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 为检测警用催泪喷射器中合成辣椒素和吐温20的质量浓度,建立了一种紫外与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联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HPLC-UV-ELSD).其中紫外检测器检测合成辣椒素(S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吐温20.检测条件为: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流速1 mL/min,紫外检测波长280 nm,柱温28℃;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空气载气流量2.5 L/min,漂移管温度为60℃,雾化载气流压力设置为0.5 MPa.在合成辣椒素质量浓度为196~980μg/mL范围内,吐温20在质量浓度为212~1 06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回收率均在90%~110%范围内.本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实际警用催泪喷射器填充剂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联用检测 合成辣椒素(SC) 吐温20 警用催泪喷射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辣椒素新工艺 被引量:4
5
作者 刘菲 徐华 +1 位作者 赵静 霍二福 《河南科学》 2014年第12期2471-2473,共3页
香草胺盐酸盐(3-甲氧基-4-羟基苄胺盐酸盐)为原料,经氢氧化钠脱去盐酸得到香草胺(3-甲氧基-4-羟基苄胺),充分干燥后,与正壬酰氯在中性条件下以二氯甲烷溶液为溶剂发生反应,粗产物过滤后,进行酸碱处理,从而得到产物.产物结构经气相色谱... 香草胺盐酸盐(3-甲氧基-4-羟基苄胺盐酸盐)为原料,经氢氧化钠脱去盐酸得到香草胺(3-甲氧基-4-羟基苄胺),充分干燥后,与正壬酰氯在中性条件下以二氯甲烷溶液为溶剂发生反应,粗产物过滤后,进行酸碱处理,从而得到产物.产物结构经气相色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表征得以确认.此工艺制备方法具有条件温和、后处理操作方便和产品纯度高的特点,可以进行工业化放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辣椒素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强化修复合成辣椒素对序批式反应器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文倩 叶姜瑜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4-89,共6页
探究了合成辣椒素对序批式反应器(SBR)的冲击情况,并研究了复合菌剂修复合成辣椒素冲击的效果和原理。结果表明在100 mg/L合成辣椒素的作用下,反应器的处理效率显著下降,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受到冲击。复合菌剂的使用可能通过降解合成辣... 探究了合成辣椒素对序批式反应器(SBR)的冲击情况,并研究了复合菌剂修复合成辣椒素冲击的效果和原理。结果表明在100 mg/L合成辣椒素的作用下,反应器的处理效率显著下降,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受到冲击。复合菌剂的使用可能通过降解合成辣椒素,改善功能菌群的生存条件,恢复功能菌群的种类与含量,进而恢复了群落代谢功能,最终显著提高了SBR反应器的运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辣椒素 微生物群落 生物强化 功能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C–HPLC–MS/MS法测定食用油中天然辣椒素、二氢辣椒素和合成辣椒素含量 被引量:14
7
作者 徐彦辉 刘燕 丁磊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16年第5期72-76,共5页
以动植物油脂为实验材料,建立了测定食用油中天然辣椒素、二氢辣椒素和合成辣椒素含量的凝胶渗透色谱–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GPC–HPLC–MS/MS)法。样品经凝胶渗透色谱净化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ESI–MS/MS)分析,多... 以动植物油脂为实验材料,建立了测定食用油中天然辣椒素、二氢辣椒素和合成辣椒素含量的凝胶渗透色谱–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GPC–HPLC–MS/MS)法。样品经凝胶渗透色谱净化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ESI–MS/MS)分析,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外标法定量。在0.1~5.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天然辣椒素、二氢辣椒素和合成辣椒素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6,0.9998,0.9998,检出限为0.5μg/kg。在5μg/kg添加水平下,空白加标回收率为71.5%~82.5%,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0%~8.3%(n=6)。该方法样品处理过程简便快捷,测定结果准确,可满足实验室大量、快速分析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 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 辣椒 二氢辣椒 合成辣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用油脂中天然辣椒素、二氢辣椒素和合成辣椒素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8
8
作者 黄辉 廖燕芝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0-84,114,共6页
目的:提高食用油脂质量鉴定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建立食用油脂中合成辣椒素、天然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对检测过程中可能引入不确定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结果:食用油脂中合成辣椒素、天... 目的:提高食用油脂质量鉴定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建立食用油脂中合成辣椒素、天然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对检测过程中可能引入不确定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结果:食用油脂中合成辣椒素、天然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分别为(0.250±0.032),(0.123±0.015),(0.130±0.014)μg/kg,k=2。结论:该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曲线的线性拟合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分析引入的不确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食用油脂 天然辣椒 二氢辣椒 合成辣椒素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快速筛查和定量检测食用油脂中的天然辣椒素、合成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 被引量:6
9
作者 刘诗瑶 吴文林 +2 位作者 肖全伟 梁恒兴 苟兴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259-263,共5页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HPLC-Q/Orbitrap)快速筛查和定量检测食用油脂中天然辣椒素、合成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前处理最佳条件为:样品经二氯甲烷溶解,氢氧化钠水溶液提取,硫酸酸化,PRiME HLB...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HPLC-Q/Orbitrap)快速筛查和定量检测食用油脂中天然辣椒素、合成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前处理最佳条件为:样品经二氯甲烷溶解,氢氧化钠水溶液提取,硫酸酸化,PRiME 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液质最佳条件为:0.1%甲酸水-0.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Thermo Scientific Accucore Vanquis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5μm)分离,静电场轨道阱质谱分析检测。结果表明:3种辣椒素在0.1~4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3个加标水平(n=6)的平均回收率在66.7%~112.8%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在3.2%~9.7%范围内;检出限在0.02~0.05μg/kg之间,定量限在0.1~0.2μg/kg之间。该方法可在无标准物质的情况下对食用油脂中3种辣椒素进行快速筛查及确证,同时可在有标准物质下进行准确定量,为食用油脂中非法添加回收油脂的筛查确证和准确定量检测提供新的技术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 食用油脂 天然辣椒 合成辣椒素 二氢辣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串联质谱法测定百色辣椒酱中合成辣椒素的含量 被引量:4
10
作者 班振 邓瑜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28期80-83,共4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检测百色辣椒酱中合成辣椒素的方法。方法:样品经J_(2) PrepLinc全自动样品前处理平台净化浓缩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串联质谱法进行分析,以电喷雾化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外标定量分析。结...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检测百色辣椒酱中合成辣椒素的方法。方法:样品经J_(2) PrepLinc全自动样品前处理平台净化浓缩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串联质谱法进行分析,以电喷雾化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外标定量分析。结果:合成辣椒素在1.0~500.0 ng·mL^(-1)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4,检出限为0.08 mg·kg^(-1),定量限为0.40 mg·kg^(-1),加标回收率在73.8%~97.5%,相对标准偏差为2.1%~3.5%(n=6)。结论:该方法操作可靠、测定结果准确,适用于实验室大批量检验辣椒酱中合成辣椒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辣椒 合成辣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用油脂中合成辣椒素的不确定度评估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姣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第2期91-94,99,共5页
目的:评定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用油脂中合成辣椒素含量的不确定度,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可信度,找出对不确定度影响最大的关键性因素。方法:依据CNAS-GL 006:2019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目的:评定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用油脂中合成辣椒素含量的不确定度,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可信度,找出对不确定度影响最大的关键性因素。方法:依据CNAS-GL 006:2019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 1059.1—201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用油脂中合成辣椒素含量,建立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标准品溶液配制、样品溶液的配制、测量重复性以及标准曲线拟合这4个方面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确定各个不确定度分量,得到扩展不确定度。结果:按置信区间为95%,合成辣椒素含量为(0.374±0.044)μg/kg,k=2。结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是样品测量重复性引入的,其次是标准品溶液和样品溶液的配制,其他分量引入的不确定度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油脂 合成辣椒素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辣椒素中水分与挥发分含量测定
12
作者 周仲承 王克军 +2 位作者 赵奇志 余金 符飞燕 《广东化工》 CAS 2016年第8期183-184,共2页
合成辣椒素可用于非致命性武器和弹药、镇痛剂、驱虫剂、无公害的农药和船舶防污驱虫涂料等。水分和挥发分含量会影响到合成辣椒素的质量和使用性能,准确测定其数值是非常必要的。比较了不同测定方法和测定条件对水分和挥发分测定结果... 合成辣椒素可用于非致命性武器和弹药、镇痛剂、驱虫剂、无公害的农药和船舶防污驱虫涂料等。水分和挥发分含量会影响到合成辣椒素的质量和使用性能,准确测定其数值是非常必要的。比较了不同测定方法和测定条件对水分和挥发分测定结果的影响,确定了较好的测定方法和测定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辣椒素 水分和挥发分 真空烘箱法 烘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豚鼠血浆中的合成辣椒素
13
作者 张倩 李海芸 +3 位作者 张泗达 陈东 徐建富 张瑞华 《分析试验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88,共6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测定豚鼠血浆中痕量合成辣椒素(NOV)的方法。以天然辣椒素(CAP)为内标,血浆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高速离心、真空干燥浓缩、流动相复溶,制备待检样品。采用Agilent EclipsePlus C18色谱柱(2.1 mm...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测定豚鼠血浆中痕量合成辣椒素(NOV)的方法。以天然辣椒素(CAP)为内标,血浆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高速离心、真空干燥浓缩、流动相复溶,制备待检样品。采用Agilent EclipsePlus C18色谱柱(2.1 mm×150 mm,1.8μm),以0.1%甲酸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检测。采用梯度洗脱程序,待测物NOV及内标物CAP出峰时间均在5.31 min。选择m/z 294.2→137.1作为NOV定量离子,m/z 306.2→137.1为内标物定量离子。NOV在豚鼠血浆中的基质效应为98.6%~104.0%,回收率为110.4%~117.4%,日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2%~2.6%。在0.05~5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98,定量限为0.05 ng/mL。该方法能够满足血浆中痕量NOV的检测需求,适用于开展新型控暴剂NOV吸入暴露后的定量分析和相关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 豚鼠血浆 合成辣椒素(NOV) 天然辣椒(CAP)
原文传递
GC-MS法检验辣椒制品中的合成辣椒素 被引量:9
14
作者 郭凌燕 蔡玉刚 黄海涛 《广东公安科技》 2019年第2期45-46,58,共3页
利用合成辣椒素中性条件下的脂溶性强,而在强碱性条件下其结构中的酚羟基解离,水溶性强的特点,净化提取后供气质联用仪检验。结果显示,在气质联用条件下10ug-300u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2ug/ml。最后,经过实验... 利用合成辣椒素中性条件下的脂溶性强,而在强碱性条件下其结构中的酚羟基解离,水溶性强的特点,净化提取后供气质联用仪检验。结果显示,在气质联用条件下10ug-300u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2ug/ml。最后,经过实验验证该文的GC-MS方法真实可靠,且灵敏度高,易于操作,能满足食品药品安全案件中在辣椒制品中非法添加合成辣椒素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辣椒素 辣椒制品 气质联用仪(GC-MS)
原文传递
液相色谱质联法测定火锅底料中合成辣椒素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叶箐 刘强欣 +3 位作者 杨明 孙文闪 郑剑峰 钟寒辉 《食品工业》 CAS 2022年第11期320-324,共5页
该试验旨在建立火锅底料中合成辣椒素的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样品采用0.5 mol/L氢氧化钠溶液提取, PLS固相萃取小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进样分析, C_(18)色谱柱(3mm×150 mm, 2.7μm)色谱分... 该试验旨在建立火锅底料中合成辣椒素的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样品采用0.5 mol/L氢氧化钠溶液提取, PLS固相萃取小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进样分析, C_(18)色谱柱(3mm×150 mm, 2.7μm)色谱分离,乙腈和0.2%甲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多反应监测(MRM)在正离子模式下进行质谱扫描,外标法定量。合成辣椒素在0.025, 0.050, 1.0, 5.0, 10, 20和5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5,检出限为0.020μg/kg,定量限为0.050μg/kg,三档质量分数0.050, 2.0和50μg/kg的加标回收率在76.1%~94.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S_(RSD), n=6)在4.62%~9.11%之间。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适合于火锅底料中合成辣椒素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锅底料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固相萃取净化 合成辣椒素
原文传递
HPLC-MS/MS测定小龙虾调料中3种辣椒素的含量
16
作者 谢忠阳 罗诗泳 +1 位作者 苏肯明 王洪健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8期180-182,186,共4页
本研究利用QuEChERS-HPLC-MS/MS检测小龙虾调料中3种辣椒素含量。样品经乙腈提取后,使用含有MgSO_(4)、C18、PSA和GCB的复合吸附剂进行净化。本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高效和灵敏度高的特点,适用于小龙虾调料中3种辣椒素含量的测定。
关键词 合成辣椒素 天然辣椒 二氢辣椒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Pun1位点对辣椒素酯类物质合成的控制
17
作者 Koeun Han Hee-Jin Jeong +7 位作者 Joohee Sung Young Soo Keum Myeong-Cheoul Cho Jeong-Han Kim Jin-Kyung Kwon Byung-Dong Kim Byoung-Cheorl Kang 孔秋生(译) 《辣椒杂志》 2013年第1期38-47,共10页
辣椒由于含有生物碱化合物辣椒素和辣椒素类物质(capsaicinoids)而具有独特的辣味。虽然辣椒素类物质已被证实对人体健康有药理和生理作用,但由于具有辛辣味,使得辣椒素类物质的应用受到限制。在无辣味的辣椒中发现的辣椒素酯类物质(cap... 辣椒由于含有生物碱化合物辣椒素和辣椒素类物质(capsaicinoids)而具有独特的辣味。虽然辣椒素类物质已被证实对人体健康有药理和生理作用,但由于具有辛辣味,使得辣椒素类物质的应用受到限制。在无辣味的辣椒中发现的辣椒素酯类物质(capsinoids)与辣椒素类物质具有非常相近的结构和相似的生物效应。以前的研究表明,p-AMT基因突变与辣椒素酯类物质的产生相关,然而,辣椒素酯类物质的合成途径尚未被完全阐明。在本研究中,我们对F6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了遗传分析,以确定辣椒素酯类物质的合成机制。在这个群体中,辣椒素酯类物质的产生与否表现出了与具有Pun1位点的基因型植株的共分离。此外,我们筛选了辣椒素酯类物质的合成模式,以及在p-AMT突变系中Pun1位点与辣椒素酯类物质合成的相关性。在辣椒种质中,我们筛选到p-AMT基因中PLP结合结构域中的氨基酸取代突变体。隐性pun1基因存在时不合成辣椒素酯类物质,同时还发现p-AMT突变型和辣椒素酯类物质的含量之间并无关系。由此认为Pun1基因不仅负责辣椒素类物质合成,同时也控制着辣椒素酯类物质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合成 辣椒 辣味 Pun1 拟转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辣品种(系)中的辣椒素合成酶的基因缺失有利于用SCAR标记早期检测辣度
18
作者 Choong-Jae lee Eun Young Yoo +1 位作者 Joo Hyun Shin 泛舟 《辣椒杂志》 2005年第4期45-48,共4页
用辣椒品种ECW123R(C.annuum)与CM334(C.annuum)杂交,对其121个F2代单株进行的检测表明,辣椒素合成酶基因(CS)与C位点的共分离控制了辣味的表达。故我们认为CS与C紧密连锁。对四个辣味型品种和四个无辣味型品种的测序分析表明,无辣味型... 用辣椒品种ECW123R(C.annuum)与CM334(C.annuum)杂交,对其121个F2代单株进行的检测表明,辣椒素合成酶基因(CS)与C位点的共分离控制了辣味的表达。故我们认为CS与C紧密连锁。对四个辣味型品种和四个无辣味型品种的测序分析表明,无辣味型品种在CS的5’上游区有一长度为2529bp的缺失(基因序列)存在。我们已研究出该C位点的分子标记,可在植株苗期检测其辣度。根据该缺失序列,我们开发了5个SCAR标志,其中有两个为共显性。这些SCAR标记对早期检测无辣味型个体既方便又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合成酶(CS) 辣椒(C.annuum) 辣昧(辣度) 序列特征扩增区标记(SC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用油脂中辣椒素 被引量:1
19
作者 闵盛 刘蓉 +2 位作者 汪洋 王德玉 王硕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5707-5712,共6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测定食用油脂中辣椒素的分析方法。方法试样经正己烷溶解,氢氧化钠水溶液提取,碱性提取液经硫酸酸化后,过PEP-2固相...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测定食用油脂中辣椒素的分析方法。方法试样经正己烷溶解,氢氧化钠水溶液提取,碱性提取液经硫酸酸化后,过PEP-2固相萃取小柱净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外标法定量。以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3.0 mm×100 mm,1.7μm)为固定相,以0.1%甲酸水溶液和0.1%甲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串联质谱分析中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和多反应监测模式。结果天然辣椒素、二氢辣椒素、合成辣椒素的质量浓度在0.1~100μg/L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合成辣椒素为0.01μg/kg,天然辣椒素为0.006μg/kg,二氢辣椒素为0.005μg/kg。以空白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在80.3%~96.2%,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4.48%~7.25%。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能满足食用油脂中辣椒素的快速筛查和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天然辣椒 二氢辣椒 合成辣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按摩凝胶中8种化学物质
20
作者 曾航日 钟菲菲 +2 位作者 周鹏 李菁 涂林锋 《日用化学品科学》 2025年第1期51-55,共5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UPLC-MS/MS)快速筛查和准确定量按摩凝胶中对乙酰氨基酚、氨基比林、泼尼松、氢化可的松、酮洛芬、萘普生、双氯芬酸钠7种非法添加抗炎镇痛药和合成辣椒素。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以5 mmol/L乙酸...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UPLC-MS/MS)快速筛查和准确定量按摩凝胶中对乙酰氨基酚、氨基比林、泼尼松、氢化可的松、酮洛芬、萘普生、双氯芬酸钠7种非法添加抗炎镇痛药和合成辣椒素。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以5 mmol/L乙酸铵的水溶液-甲醇作为流动相,使用Agilent ZOBAX Eclipse Plus C18(3.0 mm×50 mm,1.8μm)色谱柱进行梯度分离,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以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050~0.40 mg/L的浓度范围内,各目标化合物的性关系良好(r>0.999),检出限为0.0003~0.001 mg/L,定量限为0.001~0.004 mg/L,在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在90.9%~116.7%,相对标准偏差在0.8%~4.1%(n=5)。该方法样品前处理操作简单、快速,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和精密度好,适用于按摩凝胶中7种非法添加抗炎镇痛药和合成辣椒素的快速筛查和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 非法添加 合成辣椒素 按摩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