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53篇文章
< 1 2 2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铌酸镁粉体低温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1
作者 童亚琦 张微 +3 位作者 李辉 郑彧 张杰 石爽爽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5-311,共7页
铌酸镁微波介质陶瓷因优异的介电性能而备受关注。作为制备高性能铌酸镁陶瓷的关键原料,铌酸镁粉体的质量对最终产品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当前国内外铌酸镁粉体的低温制备方法进行了总结,系统分析了固相反应法、湿化学法、... 铌酸镁微波介质陶瓷因优异的介电性能而备受关注。作为制备高性能铌酸镁陶瓷的关键原料,铌酸镁粉体的质量对最终产品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当前国内外铌酸镁粉体的低温制备方法进行了总结,系统分析了固相反应法、湿化学法、共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工艺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展望了铌酸镁粉体制备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为高性能铌酸镁粉体材料的研发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酸镁粉体 低温合成方法 固相反应法 湿化学法 共沉淀法 溶胶凝胶法 微波介质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甲酰氯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2
作者 字慧敏 李一明 +2 位作者 李兴 范吉霞 田强 《聚酯工业》 2025年第1期71-73,共3页
苯甲酰氯作为一种关键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其合成方法的研究一直是化学领域的热点话题。随着微波辅助合成法、酶催化合成法和无溶剂合成法等创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苯甲酰氯的制备现在可以通过更高效、更环保的方式实现。这些新技术在提升反... 苯甲酰氯作为一种关键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其合成方法的研究一直是化学领域的热点话题。随着微波辅助合成法、酶催化合成法和无溶剂合成法等创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苯甲酰氯的制备现在可以通过更高效、更环保的方式实现。这些新技术在提升反应速率、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能源等方面已经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在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动下,苯甲酰氯的合成过程将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化使用。未来,新型催化剂的开发以及合成技术的创新和优化将是推动苯甲酰氯合成技术向前发展的关键动力。这些技术的进步不仅有望提高合成效率和产物纯度,还预计将减少能源消耗和废物产生,促进化学工业的绿色转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预计苯甲酰氯合成技术将实现更高的环境友好性和经济效益,为化学工业的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酰氯 合成方法 微波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氰基甲烷水悬浮液的合成方法及其稳定性分析
3
作者 吴兴业 吴林谦 《化工管理》 2025年第3期135-138,共4页
二硫氰基甲烷作为一种独特的化学药剂,以其卓越的杀菌灭藻性能,在环境保护与水处理领域崭露头角,特别是在水循环系统的维护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其固有的水不溶性特征,为合成高稳定性、良好分散性的二硫氰基甲烷水悬浮液设立... 二硫氰基甲烷作为一种独特的化学药剂,以其卓越的杀菌灭藻性能,在环境保护与水处理领域崭露头角,特别是在水循环系统的维护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其固有的水不溶性特征,为合成高稳定性、良好分散性的二硫氰基甲烷水悬浮液设立了技术障碍。文章旨在深入探索二硫氰基甲烷水悬浮液的有效合成方法,并系统分析合成悬浮液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氰基甲烷水悬浮液 合成方法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胺类化合物合成方法研究综述
4
作者 何彩玉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108-110,118,共4页
酰胺类化合物作为有机化合物中重要且常见的一类化合物,在药物研发、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其合成方法的研究在医药研发、应用领域中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在酰胺类化合物的传统合成方法中,通常主要采用羧酸类衍生物同胺类直接偶... 酰胺类化合物作为有机化合物中重要且常见的一类化合物,在药物研发、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其合成方法的研究在医药研发、应用领域中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在酰胺类化合物的传统合成方法中,通常主要采用羧酸类衍生物同胺类直接偶联进行,往往在安全性、经济性、绿色性方面应用受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不断涌现出一些新的方法、技术,应用于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中,极大地丰富了酰胺键构建方法。本文总结以往酰胺类化合物合成方法的相关报道,以期为今后酰胺类化合物合成的有效进行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类化合物 合成方法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羟基-2-癸烯酸功能与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5
作者 方轲 汪俊卿 +2 位作者 徐子婷 苏静 王瑞明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5-312,共8页
蜂王浆是年轻工蜂上颚腺的浓稠的乳白色分泌物,作为一种天然的蜂产品,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保健品等各个领域。10-羟基-2-癸烯酸(10-hydroxy-2-decenoic Acid,10-HDA)是蜂王浆中所特有的一种中链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降... 蜂王浆是年轻工蜂上颚腺的浓稠的乳白色分泌物,作为一种天然的蜂产品,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保健品等各个领域。10-羟基-2-癸烯酸(10-hydroxy-2-decenoic Acid,10-HDA)是蜂王浆中所特有的一种中链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降低血糖、血脂和抗辐射等多种活性功能。利用物理吸附或有机溶剂处理,可以在蜂王浆中有效提取出10-HDA成分,此外,还可以利用8-羟基辛醛、1,8-辛二醇等物质,通过各种化学反应合成10-HDA。近年来,也出现了使用微生物生产10-HDA的方式,这种方法因其成本低、污染小的特性,迅速成为了研究热点。通过归纳总结10-HDA的理化性质、生理活性及生产10-HDA的各种方法,简要阐述了不同的生产方式的优缺点,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展望,旨在为10-HDA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羟基-2-癸烯酸 理化性质 生理活性 提取方法 合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结构类石墨氮化碳的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6
作者 程思 苗立锋 +3 位作者 包镇红 王继刚 陈云霞 余永志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4-115,共12页
微纳结构类石墨氮化碳(g-C_(3)N_(4))被广泛应用于光解水制氢/氧、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光催化有机合成、传感器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已成为非金属聚合物半导体光催化剂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围绕微波法、熔盐法、模板法、剥离法和超分子... 微纳结构类石墨氮化碳(g-C_(3)N_(4))被广泛应用于光解水制氢/氧、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光催化有机合成、传感器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已成为非金属聚合物半导体光催化剂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围绕微波法、熔盐法、模板法、剥离法和超分子自组装法在微纳结构g-C_(3)N_(4)合成中的研究进展,重点综述了超分子自组装技术在微纳结构g-C_(3)N_(4)的调控和制备效率上的优势;阐述了超分子自组装中原料体系、工艺过程等对g-C_(3)N_(4)形貌和结构的影响。最后,总结超分子自组装技术难以精细调控和定向设计g-C_(3)N_(4)微纳结构的问题,并展望了该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比如不同方法之间的交叉研究、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丰富原料体系和建立工艺参数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结构 类石墨氮化碳 合成方法 研究进展 自组装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袁永祥 康江龙 +2 位作者 席儒恒 王婍 后小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24,29,共6页
随着人们对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研究和开发新的储能材料迫在眉睫。钠离子电池凭借钠资源丰富、成本低等特点有望在大规模储能领域成为继锂离子电池之后最具前景的储能元器件。由于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对材料... 随着人们对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研究和开发新的储能材料迫在眉睫。钠离子电池凭借钠资源丰富、成本低等特点有望在大规模储能领域成为继锂离子电池之后最具前景的储能元器件。由于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有重要的影响,简单介绍了近年来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常见的几种合成方法,主要包括高温固相法、水热法、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等,综述了常见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不同合成方法的优缺点,并对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未来的合成方法做出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合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的制备实验改进暨绿色合成方法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耿伊迪 董莹莹 +3 位作者 张荣荣 高克甫 姜晓蕾 胡芳东 《实验室科学》 2024年第1期40-44,共5页
阿司匹林的制备是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经典内容之一。在大部分有机化学实验教材中,使用浓硫酸作为催化剂,而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不利于学生操作;同时反应原料乙酸酐作为溶剂使用,实验结束后通过水解法除去过量的乙酸酐,造成试剂... 阿司匹林的制备是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经典内容之一。在大部分有机化学实验教材中,使用浓硫酸作为催化剂,而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不利于学生操作;同时反应原料乙酸酐作为溶剂使用,实验结束后通过水解法除去过量的乙酸酐,造成试剂浪费和环境污染。基于绿色环保理念,该实验选择无毒、绿色环保、可重复使用的Amberlyst 15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催化剂,可以减少乙酸酐的用量,经条件优化在室温下以85%产率合成了阿司匹林,实现了阿司匹林制备实验的改进,探索了阿司匹林的绿色合成方法。该实验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和环保意识,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Amberlyst 15离子交换树脂 实验改进 绿色合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体2-氯-4-氟-5-硝基苯甲酸的新合成方法
9
作者 王勃 杜晓华 《世界农药》 CAS 2024年第6期34-37,42,共5页
探索中间体2-氯-4-氟-5-硝基苯甲酸的新合成方法。从4-氟苯胺出发,经过盐酸-双氧水体系氯化、重氮化、氰化、硝化-水解串联反应共4步得到2-氯-4-氟-5-硝基苯甲酸,纯度96.2%,总收率59.2%。新合成方法原材料易得、条件温和,具有工业化应... 探索中间体2-氯-4-氟-5-硝基苯甲酸的新合成方法。从4-氟苯胺出发,经过盐酸-双氧水体系氯化、重氮化、氰化、硝化-水解串联反应共4步得到2-氯-4-氟-5-硝基苯甲酸,纯度96.2%,总收率59.2%。新合成方法原材料易得、条件温和,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氟苯胺 2-氯-4-氟-5-硝基苯甲酸 苯嘧磺草胺 合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方法对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_(1.2)Mn_(0.54)Ni_(0.13)Co_(0.13)O_(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石沁灵 王立帆 詹纯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5,共7页
采用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和固相法合成了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_(1.2)Mn_(0.54)Ni_(0.13)Co_(0.13)O_(2),并通过XRD、SEM、EDS等对所合成材料的物相结构和微观组织等进行了表征,采用电池测试系统对由合成材料组装的CR2032纽扣式半电池进... 采用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和固相法合成了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_(1.2)Mn_(0.54)Ni_(0.13)Co_(0.13)O_(2),并通过XRD、SEM、EDS等对所合成材料的物相结构和微观组织等进行了表征,采用电池测试系统对由合成材料组装的CR2032纽扣式半电池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研究表明,三种合成方法都成功合成了具有层状结构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其中共沉淀法制备的样品阳离子混排程度最低,元素分布和颗粒大小均匀,晶界边缘清晰,并且无明显团聚。从电化学性能来看,在2.0~4.8 V的电压范围内,0.1 C倍率下共沉淀法合成样品的首圈放电比容量最高,在充放电循环100圈后,仍保持195.8 mA·h/g的放电比容量,容量保持率为87.3%。相较而言,溶胶凝胶法和固相法制备的样品容量保持率较低,分别为84.5%和83.8%。与溶胶凝胶法和固相法制备样品相比,共沉淀法可有效提高Li_(1.2)Mn_(0.54)Ni_(0.13)Co_(0.13)O_(2)正极材料中Li^(+)的传输效率,进而提高样品的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合成方法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氘标记西布特罗合成方法研究与结构表征
11
作者 马秀婷 孔香玲 +2 位作者 王晨阳 张磊 韩世磊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5-662,共8页
同位素稀释质谱法为快速准确地检测动物源食品中β_(2)-受体激动剂西布特罗的含量提供了可能,也对稳定同位素标记西布特罗内标物的合成提出了需求。本文报道了一种氘标记西布特罗的新型合成方法,以2-硝基-5-溴苯甲腈为起始原料,经偶联... 同位素稀释质谱法为快速准确地检测动物源食品中β_(2)-受体激动剂西布特罗的含量提供了可能,也对稳定同位素标记西布特罗内标物的合成提出了需求。本文报道了一种氘标记西布特罗的新型合成方法,以2-硝基-5-溴苯甲腈为起始原料,经偶联、环氧化、取代、还原四步常规化学反应制备西布特罗-D_(9),具有路线短、操作简便、收率高等优点。该产物经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质谱(HRMS)表征确认,化学纯度和同位素丰度均高于99.0%,可作为质谱检测内标使用。该方法也可用于其他苯乙醇胺类β_(2)-受体激动剂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标记 西布特罗-D_(9) 合成方法 结构表征 质谱内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异戊二烯的合成方法及自由基聚合法在聚异戊二烯合成中的应用
12
作者 罗娇 刘刚 +1 位作者 肖颖慧 刘军根 《橡塑资源利用》 CAS 2024年第4期28-32,共5页
本文综合评述了聚异戊二烯橡胶的应用以及国内外聚异戊二烯的生产现状、工艺情况及高顺式异戊二烯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比较了配位聚合法、阳离子聚合法、阳离子聚合法、稀土催化聚合法以及自由基聚合法生产聚异戊二烯的优缺点,并对异戊... 本文综合评述了聚异戊二烯橡胶的应用以及国内外聚异戊二烯的生产现状、工艺情况及高顺式异戊二烯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比较了配位聚合法、阳离子聚合法、阳离子聚合法、稀土催化聚合法以及自由基聚合法生产聚异戊二烯的优缺点,并对异戊二烯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异戊二烯 合成方法 自由基聚合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A醋酸酯的合成方法综述
13
作者 王子强 尹实 邓家诚 《浙江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21-26,共6页
维生素A醋酸酯是维生素A的重要衍生物,具有维持视觉功能、调节上皮组织生长与健康、促进细胞新陈代谢的作用,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多个领域。总结了7条维生素A醋酸酯合成路线,对维生素A醋酸酯合成方法、安全、环保以及能否工... 维生素A醋酸酯是维生素A的重要衍生物,具有维持视觉功能、调节上皮组织生长与健康、促进细胞新陈代谢的作用,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多个领域。总结了7条维生素A醋酸酯合成路线,对维生素A醋酸酯合成方法、安全、环保以及能否工业化等方面进行介绍,可供未来的维生素A醋酸酯合成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 维生素A醋酸酯 合成方法 工业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基乙二酮的绿色合成方法分析
14
作者 蔡峰 熊东 +2 位作者 朱明伟 郑亿琦 李玉军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23-24,共2页
为进一步探究二苯基乙二酮的绿色合成方法,参考相关资料,以空气氧化法取代传统的硝酸氧化法进行实验,确定实验最优参数组合为:催化剂用量为催化剂摩尔分数15%、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90 min。在此基础上,进行循环实验后,得到了产率和... 为进一步探究二苯基乙二酮的绿色合成方法,参考相关资料,以空气氧化法取代传统的硝酸氧化法进行实验,确定实验最优参数组合为:催化剂用量为催化剂摩尔分数15%、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90 min。在此基础上,进行循环实验后,得到了产率和纯度均较高的二苯基乙二酮产物,表明本次实验取得初步进展,预计其在实际生产中也将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基乙二酮 绿色合成 合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苯肽胺酸合成方法的研究
15
作者 余永德 《四川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4,8,共5页
对苯肽胺酸三种合成工艺路线之羧酸法、酸酐法和羧酸酯法进行研究,最终选取对羧酸酯法开展进一步研究——考察了不同因素对目标产物收率和产品中苯肽胺酸含量的影响,重点对氨解反应催化剂及其用量、催化剂与物料摩尔比、氨解反应温度和... 对苯肽胺酸三种合成工艺路线之羧酸法、酸酐法和羧酸酯法进行研究,最终选取对羧酸酯法开展进一步研究——考察了不同因素对目标产物收率和产品中苯肽胺酸含量的影响,重点对氨解反应催化剂及其用量、催化剂与物料摩尔比、氨解反应温度和时间、水解反应时间和用水量等因素对苯肽胺酸合成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并对添加增效剂对苯肽胺酸合成的影响进行了考察。最终得到苯肽胺酸优选合成工艺条件为:氨解反应催化剂甲醇钠与苯胺和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的摩尔比为1∶10∶10,氨解反应温度为150~160℃,氨解反应时间为2.0~2.5 h,水解反应时间为2.5~3.0 h,水解反应用水量与原料的摩尔比为(20~25)∶1。在优选工艺条件下,羧酸酯法合成苯肽胺酸工艺路线得到的产品收率在84%以上,产品纯度(产品中苯肽胺酸含量)在94%以上,产品折百收率在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肽胺酸 合成方法 氨解 水解 催化剂 反应温度和时间 增效剂 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铝负极材料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李至 吴振宇 +1 位作者 王立 祁松林 《船电技术》 2024年第6期87-91,共5页
本文综述了铝作为合金型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领域上的优劣以及纳米铝材料的合成方法。从三氯化铝、铝材、有机铝化合物以及混合无机物等多种铝源的不同合成方法介绍了目前纳米铝储锂负极材料的合成方法及铝碳复合产物的性能。并指出各... 本文综述了铝作为合金型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领域上的优劣以及纳米铝材料的合成方法。从三氯化铝、铝材、有机铝化合物以及混合无机物等多种铝源的不同合成方法介绍了目前纳米铝储锂负极材料的合成方法及铝碳复合产物的性能。并指出各方法所存在的缺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为今后纳米铝的合成及与导电材料的复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纳米铝 合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发光材料的合成方法 被引量:58
17
作者 孙彦彬 邱关明 +2 位作者 陈永杰 耿秀娟 代少俊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3-48,共6页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稀土发光材料的几种合成方法 ,包括传统的高温固相反应法、几种软化学法 (溶胶-凝胶法、低温燃烧法、水热合成法、缓冲溶液沉淀法 )和物理合成法 (微波辐射合成法 ,CO2 激光加热气相沉积合成法 )。总结了每种合成方法...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稀土发光材料的几种合成方法 ,包括传统的高温固相反应法、几种软化学法 (溶胶-凝胶法、低温燃烧法、水热合成法、缓冲溶液沉淀法 )和物理合成法 (微波辐射合成法 ,CO2 激光加热气相沉积合成法 )。总结了每种合成方法的优缺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发光材料 合成方法 稀土荧光粉 高温固相反应 软化学法 物理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方法对芳香共聚酰胺性能的影响 Ⅰ.共聚酰胺的对数比浓粘度 被引量:9
18
作者 单国荣 潘智存 +3 位作者 贺玉斌 王晓工 刘德山 周其庠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6-59,共4页
就对苯二甲酰氯、对苯二胺、4,4′-二氨基二苯醚低温共缩聚体系中的二胺、二酰氯、吡啶的加料顺序和初始投料比对共缩聚物的对数比浓粘度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到了一些进行分子设计的基本思想,制备出各种改性要求的共缩聚物。
关键词 合成方法 聚酰胺 对数比浓粘度 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兰素的合成方法综述 被引量:9
19
作者 季卫刚 赵先英 +2 位作者 覃军 刘毅敏 李欣 《河北工业科技》 CAS 2003年第2期43-47,共5页
较详细介绍了香兰素的化学合成路线,重点介绍了用愈创木酚为原料的各种工艺路线,如我国目前采用的亚硝化工艺和国外普遍采用的乙醛酸工艺,还介绍了一些有研究前景的工艺路线,如对羟基苯甲醛法等;对各种工艺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认为乙醛... 较详细介绍了香兰素的化学合成路线,重点介绍了用愈创木酚为原料的各种工艺路线,如我国目前采用的亚硝化工艺和国外普遍采用的乙醛酸工艺,还介绍了一些有研究前景的工艺路线,如对羟基苯甲醛法等;对各种工艺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认为乙醛酸工艺是一条较具发展前途的合成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兰素 合成方法 综述 愈创木酚 乙醛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性梯形聚氢基倍半硅氧烷合成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0
20
作者 段庆华 邓奎林 +3 位作者 张韬毅 张晓静 谢萍 张榕本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98-902,共5页
对反应性梯形聚氢基倍半硅氧烷 (H T)的合成方法进行了改进 .首先利用硅羟基与硅氯基之间的脱氯化氢缩聚来代替以前采用的硅羟基间脱水缩聚反应 ,进一步提高了作为梯撑的对苯二胺之间氢键在聚合反应中的模板作用 .另外利用三甲基氯硅烷... 对反应性梯形聚氢基倍半硅氧烷 (H T)的合成方法进行了改进 .首先利用硅羟基与硅氯基之间的脱氯化氢缩聚来代替以前采用的硅羟基间脱水缩聚反应 ,进一步提高了作为梯撑的对苯二胺之间氢键在聚合反应中的模板作用 .另外利用三甲基氯硅烷与对苯二胺梯撑的聚硅氧烷中间体的末端硅羟基进行封端反应 ,从而保证在脱除对苯二胺梯撑模板分子过程中避免进一步的无规缩合导致支化或交联 ,得到的反应性梯形聚氢基倍半硅氧烷 (H T)的规整性有所改善 .热分析结果表明与单链聚二甲基硅氧烷的Tg(- 12 3℃ )相比 ,其Tg 高达 117 0℃ ,证明这种梯形高分子具有刚性链结构 .尤其是2 9Si NMR谱中代表梯形主链上硅原子 (SiO3 2 )峰的基线宽度Δ =5 ,而采用硅羟基间脱水缩合方法得到聚合物的Δ =8~ 10 .表明该反应性梯形聚氢基倍半硅氧烷H T的规整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而且 ,该聚合物又是第一个可溶性、反应性、纯梯形主链无机高分子 ,它可以进一步通过硅 氢侧基接枝反应制备不同类型的梯形无机主链功能高分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氧烷 反应性 合成方法 缩合 对苯二胺 羟基 接枝反应 模板分子 梯形 侧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