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层气井合层排采控制方法 被引量:33
1
作者 黄华州 桑树勋 +3 位作者 苗耀 宋化发 张化军 沈国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422-431,共10页
以铁法盆地大兴井田合层排采工程井DT31井和沁水盆地南部单层排采井QS1井排水产气特征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合层排采井各排采控制阶段的流体相态特征与单层排采的异同,总结了合层排采中的层间干扰因素及排采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单位井... 以铁法盆地大兴井田合层排采工程井DT31井和沁水盆地南部单层排采井QS1井排水产气特征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合层排采井各排采控制阶段的流体相态特征与单层排采的异同,总结了合层排采中的层间干扰因素及排采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单位井底流压降幅的产水量和套压作为排采控制指标的控制方法及原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液面深度下的单位井底流压降幅的产水量可指导制定合排期间的排水强度;合采井深部产层的临界解吸压力液面深度与顶部产层埋深重合,不适宜合层排采;憋压阶段套压的最大值主要受产层顶板埋深和初期排水降液面阶段的总压降值限制。控压产气期,采用阶梯式降套压法,同时需控制套压瞬时降幅和日降幅以防储层激动,合采井在控压产气和控压稳产阶段设置一个最小套压可以缓解产气期间液面深度与浅部产层埋深接近或重合引起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合层排采 套压 铁法盆地 沁水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井产出水源解析及合层排采可行性判识 被引量:45
2
作者 秦勇 张政 +2 位作者 白建平 刘东海 田永东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92-1898,共7页
长期以来,沁水盆地南部丰富的太原组煤层气资源无法规模性动用,煤层气单井产量难以进一步提高,合层排采产出水来源得不到有效判识,合排难易程度无法客观评价。面对这些生产技术难题,基于28口单层及合层排采井产出水样品的微量元素测试分... 长期以来,沁水盆地南部丰富的太原组煤层气资源无法规模性动用,煤层气单井产量难以进一步提高,合层排采产出水来源得不到有效判识,合排难易程度无法客观评价。面对这些生产技术难题,基于28口单层及合层排采井产出水样品的微量元素测试分析,建立了产出水来源判识及合层排采可行性评价方法,进而以7口合层排采井为例进行了初步判识。分析表明,煤层气井产出水微量元素中蕴含着丰富的产出水来源信息,基于水岩作用原理可合理提取产出水源解析的特征微量元素。在甄别煤储层返排清污程度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由提取产出水特征微量元素、建立单煤层产出水特征微量元素标准模板、产出水来源与合排可行性判识3个步骤构成的评价流程。应用这一方法,在7口合层排采井中识别出产出水来源和层间干扰程度的3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盆地 煤层气井 合层排采 产出水 微量元素 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井单层与合层排采异同点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79
3
作者 李国彪 李国富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54-1358,共5页
为了查明山西沁南地区煤层气井3号和15号煤层合层排采是否可行,根据煤层气垂直井产气特点,在系统分析煤层气垂直井合层排采的关键控制和影响因素基础上,得出产气液面高度、储层压力梯度、供液能力和渗透率的差异是影响两层煤合层排采的... 为了查明山西沁南地区煤层气井3号和15号煤层合层排采是否可行,根据煤层气垂直井产气特点,在系统分析煤层气垂直井合层排采的关键控制和影响因素基础上,得出产气液面高度、储层压力梯度、供液能力和渗透率的差异是影响两层煤合层排采的主控因素,并得出其合层排采的适合条件;根据沁南地区寺河矿区煤层气井勘探开发资料,从4个方面系统剖析了寺河矿区是否适合合层排采。研究结果表明:寺河矿区这些条件均满足,较适合合层排采。现场单层排采和两层煤合层排采的产气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井 层排 合层排采 主控因素 寺河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河井田煤层群条件下合层排采煤层气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罗开艳 金军 +1 位作者 赵凌云 周效志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3-77,103,共6页
基于贵州松河井田薄-中厚煤层群普遍发育的特点,以可采煤层为主要目标,依据沉积环境、储层特性、煤层间距等因素,将龙潭组主要煤层划分为5个煤组。结合我国北方有关合层排采的经验和松河井田的煤层气地质特征,分析出该区煤层气合层排采... 基于贵州松河井田薄-中厚煤层群普遍发育的特点,以可采煤层为主要目标,依据沉积环境、储层特性、煤层间距等因素,将龙潭组主要煤层划分为5个煤组。结合我国北方有关合层排采的经验和松河井田的煤层气地质特征,分析出该区煤层气合层排采的主控因素包括2个方面:一是储层能量,具体参数为压力梯度、含气饱和度和临储比;二是储层导流能力,具体参数包括原始渗透率、煤体结构;根据松河井田储层测试及煤层气生产试验数据,分析得出第1煤组和第2煤组是合层排采的最优组合;第4煤组不适合与其他煤组进行合层排采;第3煤组、第5煤组均不适合与第1煤组及第2煤组进行合层排采,但第3煤组可以与第5煤组合层排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群 合层排采 储层能量 导流能力 煤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直井合层排采产气效果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世奇 方辉煌 +4 位作者 桑树勋 胡秋嘉 段卫英 贾慧敏 毛崇昊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31,共12页
随着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深入,多煤层合层排采受到广泛关注。合层排采管控工艺是确保煤层气合采井高产稳产的关键,而多煤层组合条件下复杂的地质条件增加了合层排采管控的难度。数值模拟技术是研究煤层气井合层排采管控工艺的有效手段,科... 随着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深入,多煤层合层排采受到广泛关注。合层排采管控工艺是确保煤层气合采井高产稳产的关键,而多煤层组合条件下复杂的地质条件增加了合层排采管控的难度。数值模拟技术是研究煤层气井合层排采管控工艺的有效手段,科学、可靠的模拟结果可为合采井排采管控提供依据。考虑温度效应、煤基质收缩效应、有效应力作用对煤层流体运移规律以及渗透率等煤层物性参数的影响,建立煤层气直井合层排采生产动态过程多物理场耦合数学模型,并进行有限元法的多物理场耦合求解。通过对沁水盆地南部郑庄区块煤层气合采井组的模拟,探讨不同排采速率下煤层气直井合层排采产气效果及渗透率等煤层物性参数动态演化特征,提出煤层气直井合层排采工程建议。模拟结果显示,郑庄区块3号、15号煤层整体含气量较高,煤层气合采井组具有较大增产潜力,提高排采速率对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效果不显著;排采过程中,煤基质收缩效应对渗透率的影响强于有效应力作用,是提高煤层气井排采速率的保障,在确保排采速率不超过煤层渗流能力上限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排采速率可实现煤层气井增产。基于模拟结果,建议排采速率的调整以控制动液面或液柱压力为主;以3号、15号煤层气合采井增产为目标,产水阶段和憋压阶段,郑庄区块煤层气直井合层排采速率以液柱压力降幅0.12~0.20 MPa/d或动液面降幅12~20 m/d为宜,既可实现煤层气增产,又可避免储层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层排采效果 煤层气直井 速率 动液面 日产气量 渗透率 沁水盆地郑庄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沁水盆地寿阳区块3号和9号煤层合层排采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王振云 唐书恒 +1 位作者 孙鹏杰 郑贵强 《中国煤炭地质》 2013年第11期21-26,共6页
寿阳区块煤储层具有层数多、单层厚度小、产能低、开采难度大的特征,为降低成本、提高煤层气资源采收率,对该区主要目标层3号和9号煤层进行合层开采是制定开发方案时的首选。在系统分析煤层气直井合层排采的关键控制因素基础上,认为煤... 寿阳区块煤储层具有层数多、单层厚度小、产能低、开采难度大的特征,为降低成本、提高煤层气资源采收率,对该区主要目标层3号和9号煤层进行合层开采是制定开发方案时的首选。在系统分析煤层气直井合层排采的关键控制因素基础上,认为煤岩及顶底板岩石力学性质、储层压力梯度、临界解吸压力、渗透率、煤储层供液能力是合层排采的主控因素,根据区内煤层气井勘探开发资料及主控因素分析了区块合层排采的可行性,指出了适合3号和9号煤层合层排采的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井 合层排采 主控因素 寿阳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平桥区块薄互储层煤层气合层排采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吴翔 李磊升 +1 位作者 宋继伟 崔瑞峰 《煤炭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8,共3页
为了查明平桥矿区薄互储层发育条件下,合层排采的可行性,依据多层叠置独立含煤层气系统理论,考虑煤层间距、储层特性等因素,将主要煤层划分为4个煤层气系统。结合平桥矿区测井、试井、等温吸附试验获取的原始物性资料,分析得出影响该区... 为了查明平桥矿区薄互储层发育条件下,合层排采的可行性,依据多层叠置独立含煤层气系统理论,考虑煤层间距、储层特性等因素,将主要煤层划分为4个煤层气系统。结合平桥矿区测井、试井、等温吸附试验获取的原始物性资料,分析得出影响该区合层排采的2个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第1煤层气系统和第2煤层气系统是合层排采的最佳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层排采 导流能力 煤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盘水地区煤层气井合层排采实践与认识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江 桑树勋 +3 位作者 周效志 毕彩琴 金军 单衍胜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3-99,共7页
为了提高煤层气井合层排采效果,需要合理划分排采阶段并制定与之对应的管控措施。基于贵州六盘水地区以往煤层气勘查与试采工作,分析该区二叠系龙潭组煤层气地质条件和煤储层特征,对比分析两口煤层气井合层排采管控制度及其效果。结果表... 为了提高煤层气井合层排采效果,需要合理划分排采阶段并制定与之对应的管控措施。基于贵州六盘水地区以往煤层气勘查与试采工作,分析该区二叠系龙潭组煤层气地质条件和煤储层特征,对比分析两口煤层气井合层排采管控制度及其效果。结果表明:研究区具有煤层层数多、单层厚度薄、含气量高、储层压力大、煤层渗透率低、局部构造煤发育等煤层气地质特点,使煤层气井排采过程中压敏效应和贾敏效应较明显,储层伤害较严重,煤层气井高产时间较短,产气量较低。应该优选厚度较大、含气性好的原生结构煤层或煤组进行射孔压裂。在合层排采过程中,对排采阶段进行合理划分,并根据排采阶段控制流压、套压、流压降幅、套压降幅和液面高度等参数,可有效减小压敏效应、贾敏效应、速敏效应等储层伤害。合理的合层排采管控有助于实现控制产气量稳定平稳上升、煤层气井长期稳产与高产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多层段开发 合层排采 控制 贵州六盘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土城区块煤层气井合层排采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侯登才 周效志 黄华州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8-83,共6页
为了制定与土城区块煤层气合采井相适配的排采制度,基于土城区块煤层气地面抽采示范工程,结合合层排采理论与COMET3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区块内煤层气地质条件及生产井排采曲线特征,划分了煤层气合采井产出的5个阶段,探讨了合层排采工艺... 为了制定与土城区块煤层气合采井相适配的排采制度,基于土城区块煤层气地面抽采示范工程,结合合层排采理论与COMET3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区块内煤层气地质条件及生产井排采曲线特征,划分了煤层气合采井产出的5个阶段,探讨了合层排采工艺优化措施。结果表明:初期排水阶段应严格控制排水速率,保持液面高度大于450 m、流压高于4.5 MPa;憋压阶段注意控制憋压幅度,在预留一定液面高度基础上憋压;控压产气阶段重点控制流压降低速率,模拟结果显示流压日降幅控制在0.010~0.015 MPa/d排采效果最佳;控压稳产阶段动液面在第1层段停留时间不宜过长,可在0.5 MPa套压下主动缓慢暴露上部产层;产气衰减阶段需维持第3压裂段流压稳定,模拟结果显示0.7MPa作为稳压值将更有利于产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土城区块 煤层气 合层排采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多层叠置含煤层气系统合层排采水源判别 被引量:3
10
作者 葛燕燕 李鑫 +1 位作者 冯烁 李升 《煤炭技术》 CAS 2019年第12期73-75,共3页
结合熵权理论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多层叠置含煤层气系统合层排采水源识别的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判识合层排采过程中含气系统间流体相互干扰程度。研究表明:在煤层气井合层排采过程中,中部含水系统具有较高的储层压力,先排水降压,... 结合熵权理论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多层叠置含煤层气系统合层排采水源识别的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判识合层排采过程中含气系统间流体相互干扰程度。研究表明:在煤层气井合层排采过程中,中部含水系统具有较高的储层压力,先排水降压,抑制了上部含水系统储层水的产出;随着中部含水系统储层压力不断下降,上部含水系统储层压力随之下降,使得该含水系统储层水自井口流出。对多层叠置含煤层气系统合层排采过程中的动态进行诊断,结果与实际排采情况一致,为有效控制含气系统间干扰,制定科学合理的有序开采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多层叠置含气系统 合层排采 水源判别 熵权模糊综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合层排采流体产出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4
11
作者 熊章凯 李瑞 +1 位作者 王生维 李俊阳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3-148,共6页
为了解煤层气合层排采井的流体产出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以沁南郑村区块的煤层气合层排采井为研究对象,系统性分析合排井的产气、产水和产煤粉特点,并得出套压、3号煤层的井底流压以及3号煤层的暴露率的影响特点。结果表明:加深泵挂到15号... 为了解煤层气合层排采井的流体产出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以沁南郑村区块的煤层气合层排采井为研究对象,系统性分析合排井的产气、产水和产煤粉特点,并得出套压、3号煤层的井底流压以及3号煤层的暴露率的影响特点。结果表明:加深泵挂到15号煤层,会对合排井的流体产出造成一定的影响;早期套压下降过程中,应该将套压压降速率控制在0.001 0~0.001 2 MPa/d,后期套压下降或突降过0.2 MPa时,日产气量趋势会从上升变为下降,套压上升或突升过0.2 MPa时,日产气量趋势会从下降变为上升;3号煤层暴露并不一定会使得产气下降。且当煤层暴露时将套压控制在0.2 MPa以上,是可以有效解决3号煤层暴露导致产气量降低的问题。同时,在套压控制在0.2 MPa以上的这段时间里,将3号煤层暴露,有助于合排井产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抽 合层排采 流体特征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煤层煤层气井分层控压合层排采技术及装备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杜新锋 郭盛强 +6 位作者 张群 张东亮 乔康 吴静 李林 王正喜 杜志强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4-118,188,共6页
为解决多煤层煤层气开发目前面临的产气量难以叠加、储层伤害难以控制等问题,提出多煤层煤层气分层控压合层排采技术,该技术分为双泵三通道双煤层分层控压合层排采技术和双套管多煤层分层控压合层排采技术;并研制了配套的合层抽采泵、... 为解决多煤层煤层气开发目前面临的产气量难以叠加、储层伤害难以控制等问题,提出多煤层煤层气分层控压合层排采技术,该技术分为双泵三通道双煤层分层控压合层排采技术和双套管多煤层分层控压合层排采技术;并研制了配套的合层抽采泵、封隔器、排采监测设备等多煤层分层控压合层排采排采装置。实践结果表明:该技术可实现排采中用不同的动液面控制不同的煤层,提高煤层气排采效率和产气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煤层 煤层气 分层控压 合层排采 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合层排采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少雷 王有坤 +2 位作者 张祝平 李哲远 冯云飞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6-131,共6页
为了探索煤层气合层排采井产能影响主控因素和层间干扰规律,以贵州黄泥塘向斜某煤层气勘探开发试验区的上煤层组物性参数为数据来源,利用COMET3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多因素多水平的两层合采地质模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13因素3水平正交表和级... 为了探索煤层气合层排采井产能影响主控因素和层间干扰规律,以贵州黄泥塘向斜某煤层气勘探开发试验区的上煤层组物性参数为数据来源,利用COMET3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多因素多水平的两层合采地质模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13因素3水平正交表和级差分析法,模拟结果显示合层排采主控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临储比、储层渗透率、含气量、孔隙度、层间距、甲烷吸附时间及层厚。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法,分别对临储比、储层渗透率、含气量和层厚4个因素的敏感性进行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在压力系数相同的条件下层间干扰现象不存在,并分析得出合层排采采收率主控因素是临储比和储层渗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合层排采 敏感性分析 层间干扰 储层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康白杨河矿区合层排采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雍晓艰 周梓欣 《煤炭与化工》 CAS 2017年第10期1-5,共5页
新疆煤储层普遍具有多煤层的地质特点,因此目前新疆的煤层气开发多采用合层排采技术,但已施工的合采井产气量高低不一。阜康白杨河矿区煤层气勘探程度高,39、41、42三套主力煤层的煤层气资源丰富且易于产出。以阜康白杨河为例,研究了储... 新疆煤储层普遍具有多煤层的地质特点,因此目前新疆的煤层气开发多采用合层排采技术,但已施工的合采井产气量高低不一。阜康白杨河矿区煤层气勘探程度高,39、41、42三套主力煤层的煤层气资源丰富且易于产出。以阜康白杨河为例,研究了储层压力、渗透率、顶底板岩石特征、临界解吸压力、储层供液能力等对合层排采的影响,分析了合层排采的可行性,以期在新疆后续的煤层气开发中起到借鉴和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合层排采 储层压力 渗透率 临界解吸压力 供液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井合层排采过程中储层伤害问题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彬刚 《中国煤炭地质》 2017年第7期33-35,79,共4页
合层排采的煤层气井目的是实现多层产气的正向叠加效应,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合层排采往往引发储层伤害,造成多层合采的煤层气井日产气量甚至小于同一区块内单煤层排采的井。在系统分析合层排采可能引发的储层伤害基础上,以实例说明,上部... 合层排采的煤层气井目的是实现多层产气的正向叠加效应,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合层排采往往引发储层伤害,造成多层合采的煤层气井日产气量甚至小于同一区块内单煤层排采的井。在系统分析合层排采可能引发的储层伤害基础上,以实例说明,上部储层的伤害、产水层的影响和产层间距过大是合层排采过程中造成储层伤害的主因,并分析总结认为当两(多)层煤的临界解吸压力较为接近时,是进行合层排采的最优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井 合层排采 储层伤害 临界解吸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双分支U型井合层排采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俯波 王衍 +1 位作者 申芳 王军鹏 《中国煤炭地质》 2020年第1期58-64,共7页
为研究煤层气双分支U型井合层排采特征,以保德地区双分支U型井组8#和11#煤地质和储层资料为基础,依据合采对策图版分析8#煤和11#煤适合合采,以8#煤和11#煤单采、合采历史数据和排采曲线为基础,进行了排采阶段划分和排采特征分析,通过拟... 为研究煤层气双分支U型井合层排采特征,以保德地区双分支U型井组8#和11#煤地质和储层资料为基础,依据合采对策图版分析8#煤和11#煤适合合采,以8#煤和11#煤单采、合采历史数据和排采曲线为基础,进行了排采阶段划分和排采特征分析,通过拟合分析合层排采的关键参数,结果表明:产气流入动态曲线呈现“三段直线式”特征;产水流入动态曲线呈现短期的“四段折线式”或长期的“单段折线式”特征;日产气量与排水量之间呈现“两段直线式”特征;日产气量/累计产气量与排采时间呈E指数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双分支 U型井 合层排采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煤层叠置条件下的煤层气合层排采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家伟 《科技资讯》 2018年第27期56-57,共2页
针对六盘水松河矿区煤层气基础地质特征和开发井S-1井合层排采的基础数据,分析了适合研究区合层排采的地质因素,总结了合层排采的工艺技术,探索了影响排采过程的因素。合层排采适合于渗透率、压力梯度、临储比相近的煤层;整个合排过程... 针对六盘水松河矿区煤层气基础地质特征和开发井S-1井合层排采的基础数据,分析了适合研究区合层排采的地质因素,总结了合层排采的工艺技术,探索了影响排采过程的因素。合层排采适合于渗透率、压力梯度、临储比相近的煤层;整个合排过程可划分为排水、憋压、控压、稳产、合排5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合层排采 工艺 影响因素 六盘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泉区块寺家庄井田分压合层排采适应性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田庆玲 《山西焦煤科技》 2016年第1期46-48,53,共4页
阳煤集团寺家庄井田地质构造简单,含煤层较多,可采煤层煤层气地质储量可观。本文通过分析寺家庄区块煤层间距、围岩力学性质、储层压力、临界解吸压力、压裂前后渗透率对比、水文地质等得出结论:寺家庄区块8、9号煤层满足分压合层排采条... 阳煤集团寺家庄井田地质构造简单,含煤层较多,可采煤层煤层气地质储量可观。本文通过分析寺家庄区块煤层间距、围岩力学性质、储层压力、临界解吸压力、压裂前后渗透率对比、水文地质等得出结论:寺家庄区块8、9号煤层满足分压合层排采条件,15号煤层部分满足分压合层排采。加强对不同地质条件下分压合层排采适应性的研究,可有效提高煤层气抽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寺家庄井田 煤层气 主控因素 分压合层排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潘庄地区3#煤层和15#煤层合层排采可行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武玺 《知识经济》 2013年第18期86-86,共1页
合层排采主要受到上下围岩性质、煤储层供液能力差异、压力梯度、煤层间隔距离、原始渗透率、压裂后渗透率等因素共同影响的。本文根据晋城寺河矿区潘庄区块3#煤层和15#煤层的地质现状,对其合层排采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对提高矿井的排... 合层排采主要受到上下围岩性质、煤储层供液能力差异、压力梯度、煤层间隔距离、原始渗透率、压裂后渗透率等因素共同影响的。本文根据晋城寺河矿区潘庄区块3#煤层和15#煤层的地质现状,对其合层排采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对提高矿井的排采经济性与安全效益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合层排采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寺河西区煤层气垂直井分层压裂合层排采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武玺 《山西煤炭》 2016年第2期75-78,共4页
结合沁水盆地晋城寺河矿区潘庄区块的煤层气勘探开发经验,得出在煤层顶底板围岩性质、煤储层供液能力差异、压力梯度、煤层间隔距离、原始渗透率及压裂后渗透率等因素在符合特定条件的情况下,3号煤层与15号煤层本身的供液能力是衡量某... 结合沁水盆地晋城寺河矿区潘庄区块的煤层气勘探开发经验,得出在煤层顶底板围岩性质、煤储层供液能力差异、压力梯度、煤层间隔距离、原始渗透率及压裂后渗透率等因素在符合特定条件的情况下,3号煤层与15号煤层本身的供液能力是衡量某一个具体区块进行合层排采的可行性的主要因素。合层排采的最适宜时期为15号煤层的补给或者径流区在与3号煤层内部的滞流区发生重叠的时期;合层排采的不适宜时期为15号煤层内部的滞流区与3号煤层内部的径流区和滞流区发生重叠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压裂 合层排采 垂直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