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传统司法文化融入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路径分析
1
作者 刘春花 王媛媛 《河北法律职业教育》 2024年第10期4-14,共11页
当前我国法律职业伦理教育陷入“知行不一”的困境,一定程度上缘于法学职业伦理教育理论与实践没有切实融合,相反还有些脱节,导致学生的法律职业伦理价值观未真正内化。基于我国传统司法文化与当代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理念高度契合,应当... 当前我国法律职业伦理教育陷入“知行不一”的困境,一定程度上缘于法学职业伦理教育理论与实践没有切实融合,相反还有些脱节,导致学生的法律职业伦理价值观未真正内化。基于我国传统司法文化与当代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理念高度契合,应当以中国传统司法文化来重构法律职业伦理的教学内容,调整实践教学方法,重新设置考核内容,营造校园法治文化氛围,将中国传统司法文化融入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之中,帮助法科生尽早树立对法律的敬畏和信仰,进而整体上提高未来法律从业工作者的职业伦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司法文化 德法兼修 职业伦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辅以律”司法传统的历史考察
2
作者 张福坤 《方圆》 2025年第1期66-67,共2页
《治安策》对法治的重要性、必要性说理透彻、生动形象,同时也贯彻了儒家的德政思想。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案例是司法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2010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案例指导制度的规定》,标志着案例... 《治安策》对法治的重要性、必要性说理透彻、生动形象,同时也贯彻了儒家的德政思想。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案例是司法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2010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案例指导制度的规定》,标志着案例指导制度确立。2019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案例指导制度的规定》。案例指导制度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历来就有“例辅以律”的司法文化传统。作为中华法系独具特色的一部分,中国古代的案例指导制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案例法文化的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指导制度 中华法系 司法传统 司法经验 案例法 理论与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司法文化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司法文化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18
3
作者 夏锦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7-52,共6页
中国传统司法文化在实体价值层面的最大特色是司法的宗法伦理理性。“经义断狱” ,充分体现了儒家之礼对中国古代司法活动的影响 ,礼治主义成为中国传统司法的最高原则 ;“德主刑辅” ,着力提升道德在中国古代司法中的重要性 ,深刻反映... 中国传统司法文化在实体价值层面的最大特色是司法的宗法伦理理性。“经义断狱” ,充分体现了儒家之礼对中国古代司法活动的影响 ,礼治主义成为中国传统司法的最高原则 ;“德主刑辅” ,着力提升道德在中国古代司法中的重要性 ,深刻反映了传统司法的德治主义精神 ;“御笔断罪” ,形象地表现了皇帝对司法的控制 ,透视出中国传统司法中皇权至上的实质和鲜明的人治主义色彩 ;“和谐与无讼” ,代表着传统中国人对诉讼司法目的的理想追求 ,是中国传统司法文化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和最高的价值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法律史 古代司法 传统司法文化 司法文化价值取向 儒家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司法文化传统的基本品格及其革新 被引量:1
4
作者 郑旭文 徐振东 《天府新论》 2006年第1期86-92,共7页
司法改革的最终的价值取向在于实现对中国传统司法文化的超越,但作为一个历史的连续性过程,已经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的、深深根植于中国社会土壤、代代因袭相传的司法文化,仍然在影响着司法改革的进程和司法公正的实现。伦理主义、神秘... 司法改革的最终的价值取向在于实现对中国传统司法文化的超越,但作为一个历史的连续性过程,已经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的、深深根植于中国社会土壤、代代因袭相传的司法文化,仍然在影响着司法改革的进程和司法公正的实现。伦理主义、神秘主义、全能主义和和谐主义是中国司法传统在实体价值上最显著的特性,充分体现了儒家伦理对中国传统司法的渗透和影响。司法传统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是中国司法制度存在、发展的传统历史基础,离开了对中国司法文化传统的追溯,就不可能真正揭示当前司法改革的基础和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文化传统 司法改革 儒家伦理 时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司法文化的现代启示——以录囚、直诉与会审制度为核心
5
作者 刘家楠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41-47,共7页
录囚、直诉与会审均是中国传统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在传统司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明确该制度的运行机制后,应当洞悉该制度的精神意蕴和此种精神意蕴对现代法治建设的价值。录囚、直诉与会审制度的核心价值是"仁",换... 录囚、直诉与会审均是中国传统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在传统司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明确该制度的运行机制后,应当洞悉该制度的精神意蕴和此种精神意蕴对现代法治建设的价值。录囚、直诉与会审制度的核心价值是"仁",换用现代法学的语汇是对"人"的关注。解析传统法律中对人的形塑与关怀,与现代法治文明中的人的地位进行合理性通约,乃是传统司法文化古为今用的不二法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录囚 直诉 会审 传统司法制度 传统司法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建设应当尊重中国传统司法文化
6
作者 俞荣根 《人民法治》 2015年第8期34-,共1页
中华民族法律传统久远,司法文化丰厚。在有文字可考的3000多年的政治法律发达史上,"良法善治"一直是有识之士的不二追求,其中蕴涵着宝贵的"治国理政"经验、智慧和艺术,还有许多近乎神秘的"遗传密码"未曾... 中华民族法律传统久远,司法文化丰厚。在有文字可考的3000多年的政治法律发达史上,"良法善治"一直是有识之士的不二追求,其中蕴涵着宝贵的"治国理政"经验、智慧和艺术,还有许多近乎神秘的"遗传密码"未曾破译。历史,法的历史,司法的历史,永远是知识和智慧的富矿,采之不尽,取之不绝。"法治中国"建设和司法法治改革应当尊重传统、融合中西,方能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司法文化 纠纷 法律传统 中华民族 富矿 中国民族 矿石 司法法治 非诉讼解决 人民调解组织 良法善治 人民法庭 法治中国 民间调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司法文化与当代法治中国建设的主体性 被引量:4
7
作者 侯明明 《兰州学刊》 CSSCI 2021年第2期106-119,共14页
当下司法改革甚或整个法治中国建设迫切需要从传统司法文化中寻求出能够塑造其主体性的文化涵养,以体现中国法治建设的特色性、自主性和中国性。和合司法与现代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理性选择、情理司法与现代司法裁决的合理性和可接受... 当下司法改革甚或整个法治中国建设迫切需要从传统司法文化中寻求出能够塑造其主体性的文化涵养,以体现中国法治建设的特色性、自主性和中国性。和合司法与现代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理性选择、情理司法与现代司法裁决的合理性和可接受性、仁道司法与现代刑罚人道主义以及宣教司法与通过司法判决的公众法治观念塑造都有着密切的价值关联。传统司法文化与当代法治中国建设进行对接的本质就在于挖掘传统司法文化背后的超时空价值,最为关键的是在对其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开辟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路径。但是,在未来的研究中,依然需要处理好以下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既要抓住文化识别和创造转化两个重要方向,又要打破各种现实障碍;二是警惕传统司法文化中的泛道德主义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司法文化 法治中国 主体性 和合司法 情理司法 仁道司法 宣教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司法文化对现代法治的冲击及反思——以司法改革为视角 被引量:1
8
作者 马若怡 张弛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06-109,共4页
我国传统的司法文化结合了儒家、法家、道家等各派的法律思想,在历史的传承中形成了自身的特点。某种程度上,我国现代法治进程也是对我国传统司法文化批判地继承的过程。我们应深刻认识到,传统司法文化中有着众多阻碍法治进程的内容,对... 我国传统的司法文化结合了儒家、法家、道家等各派的法律思想,在历史的传承中形成了自身的特点。某种程度上,我国现代法治进程也是对我国传统司法文化批判地继承的过程。我们应深刻认识到,传统司法文化中有着众多阻碍法治进程的内容,对传统司法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无疑是当前我国司法改革的题中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司法文化 现代法治 廉政公署 职务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司法与司法传统”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法律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综述
9
作者 郭亮 刘振宇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CSSCI 2008年第1期336-344,共9页
2008年10月22~24日,由中国法律史学会主办、西南政法大学和西北政法大学联合承办的"中国传统司法与司法传统"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法律史学会2008年年会在魅力山城重庆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台湾大学... 2008年10月22~24日,由中国法律史学会主办、西南政法大学和西北政法大学联合承办的"中国传统司法与司法传统"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法律史学会2008年年会在魅力山城重庆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台湾大学、澳门科技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法律史学 司法传统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司法制度 中国古代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传统司法文化 学术年会 古代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现代化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黎桦 叶榅平 《科技与法律》 2001年第2期88-96,共9页
关键词 司法现代化 司法 司法公正 司法独立 司法理念 司法体制 司法主体 中国 司法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董必武司法改革思想的启示 被引量:3
11
作者 俞荣根 曾绍东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6-100,共5页
中国司法文化传统偏重"实质理性",这与"形式理性"的西方司法文化具有明显的异质性。三十年来以程序中心主义为主导的司法改革,其理想与现实、司法的面相与公众的心理期待的矛盾和冲突,是过于偏重程序中心主义的西... 中国司法文化传统偏重"实质理性",这与"形式理性"的西方司法文化具有明显的异质性。三十年来以程序中心主义为主导的司法改革,其理想与现实、司法的面相与公众的心理期待的矛盾和冲突,是过于偏重程序中心主义的西方经验,忽视本土司法文化传统的结果。董必武的既要守程序又要便民的司法改革思想体现了程序与实质的统一,对我国司法改革的反思和路径的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中国当下的司法改革应当回到尊重中国司法文化传统的轨道上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必武 司法改革 程序正义 司法文化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我国传统的基层纠纷化解机制
12
作者 张俊杰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第1期107-108,共2页
汉代以来,我国传统的司法活动长期受到"无讼"思想的影响,以人民不相争讼为理想的社会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不同时期的政府采取了种类繁多的措施力图把纠纷化解在基层,例如充分利用基层组织进行积极调解、发布带有强制性的... 汉代以来,我国传统的司法活动长期受到"无讼"思想的影响,以人民不相争讼为理想的社会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不同时期的政府采取了种类繁多的措施力图把纠纷化解在基层,例如充分利用基层组织进行积极调解、发布带有强制性的行政文件要求邻里发挥调解作用,劝导群众适当进行权力让渡自行和解等。这样的发展轨迹有效地促进了农耕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秩序稳定,但是也造成了我国民间厌讼、耻讼传统氛围。文章将从思想根源探究、各个历史时期的基层纠纷化解机制,机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三个方面讨论我国传统司法制度中的纠纷化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讼 基层纠纷化解 基层调解 中国传统司法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大邑:签往知来 为民司法
13
作者 余涛 《人民法治》 2021年第5期68-69,共2页
基层司法档案是司法活动和司法实践的真实记录,是法院审判工作和司法行政工作的历史记录,为认识和研究司法实践规律提供了最为真实、直观、生动的实物见证。可以说,司法档案既是“文化记忆”,亦是“文化传承”。大邑,地处川西,因“其邑... 基层司法档案是司法活动和司法实践的真实记录,是法院审判工作和司法行政工作的历史记录,为认识和研究司法实践规律提供了最为真实、直观、生动的实物见证。可以说,司法档案既是“文化记忆”,亦是“文化传承”。大邑,地处川西,因“其邑广大,遂以为名”,儒、释、道文化聚集于此,孕育出以和为贵、礼让终益的传统司法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行政工作 法院审判工作 司法档案 以和为贵 大邑 司法实践 文化记忆 传统司法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司法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当代转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勤华 廖晓颖 《人民检察》 2023年第1期62-65,共4页
司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的司法文化有浓厚的历史底蕴,发展出多样的司法艺术。在古代办案中,引律准确、逻辑自洽,情法允协、允执厥中是基本要求,在面对恶性案件时,通过刑罚的惩罚性以儆凶残是首要考虑... 司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的司法文化有浓厚的历史底蕴,发展出多样的司法艺术。在古代办案中,引律准确、逻辑自洽,情法允协、允执厥中是基本要求,在面对恶性案件时,通过刑罚的惩罚性以儆凶残是首要考虑。通过继承并弘扬中国传统的司法文化,我国检察机关应在检察工作中依法审慎履行职能、情法允协提起公诉、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司法文化 侦查 法律艺术 当代转型
原文传递
中国传统司法文化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15
作者 余钊飞 《理论界》 2010年第2期72-74,共3页
中国传统司法文化渊源流长,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并存,其中积极方面主要有司法统一主义、司法和谐主义和司法灵活主义,消极方面主要有司法行政化、司法专横化、司法特务化和司法腐败化。
关键词 中国传统司法文化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原文传递
法官不穿军装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武俊 《法律与生活》 2001年第5期40-40,共1页
自2001年5月起,全国法院审判人员将正式统一换穿新式法官制服。新式法官制服的特点是取消了肩章和大盖帽,采用法官袍和西服式制服佩戴胸徽两种款式。在我看来,法官审判制服尤其是法官袍堪称最形象、最独特、最直观和最具隐喻色彩的司法... 自2001年5月起,全国法院审判人员将正式统一换穿新式法官制服。新式法官制服的特点是取消了肩章和大盖帽,采用法官袍和西服式制服佩戴胸徽两种款式。在我看来,法官审判制服尤其是法官袍堪称最形象、最独特、最直观和最具隐喻色彩的司法符号。中国法官制服的演变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司法理念的蜕变和司法文化的更新,中国法官的形象正在变得更加文明和成熟,中国司法审判制度也正在静悄悄地走向完善、开放和权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官制服 传统司法文化 司法理念 中国法 审判制度 社会正义 专政机关 中国司法 法院审判 司法公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