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返本开新:文学研究的范式开拓与跨界融合——叶舒宪教授访谈录 |
叶舒宪
肖景匀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比较学视野下叶舒宪的玉石神话研究 |
王倩
|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3
|
神话学与“中华文明探源”——叶舒宪先生学术访谈录 |
叶舒宪
苏永前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4
|
叶舒宪《山海经》研究综述 |
唐启翠
胡滔雄
|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2
|
|
5
|
探寻中国文化编码:叶舒宪的神话研究述论 |
王倩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5
|
|
6
|
人类学对国学传统的开拓与创新——以叶舒宪先生文学研究的“四重证据法”为例 |
张丽红
|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
1
|
|
7
|
从汉字到图像——论叶舒宪的原型研究 |
代云红
|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
2005 |
2
|
|
8
|
“世界眼光”与“中国学问”——叶舒宪神话学思想论略 |
苏永前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2 |
1
|
|
9
|
叶舒宪神话符号学述评 |
张洪友
|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1
|
|
10
|
叶舒宪:文学人类学是衔接“世界眼光”和“中国学问”的桥梁 |
于玉蓉
|
《邯郸学院学报》
|
2012 |
1
|
|
11
|
关于文学人类学的对话——叶舒宪教授与兰州大学研究生座谈纪要 |
叶淑媛
|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12
|
庄学研究新视野──叶舒宪《庄子的文化解析》评介 |
王煜
|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8 |
0 |
|
13
|
用《庄子》自身的方式解读《庄子》——叶舒宪《庄子的文化解析》的切入点 |
吴光正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
1999 |
0 |
|
14
|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与文化人类学——以叶舒宪的研究为例 |
吴广平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15
|
熊图腾神话之谜的“四重证据法”破译——评叶舒宪先生的新作《熊图腾》 |
张丽红
|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
16
|
知识考古如何打通历史与神话——序叶舒宪《图说中华文明发生史》 |
王仁湘
|
《百色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7
|
架起文化传统与新兴产业之间的桥梁——评叶舒宪编著《文化与符号经济》 |
黄悦
|
《符号与传媒》
|
2013 |
0 |
|
18
|
感悟神话:激活人类文化传统的基因密码——读叶舒宪先生主编“神话学文库” |
王宪昭
|
《百色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9
|
关于叶舒宪等“中国文化的人类学破译”丛书的笔谈 |
王孝廉
王小盾
萧兵
陈良运
郑志明
|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5 |
2
|
|
20
|
中国神话学的文化意义——访中国神话学会会长、《神话学文库》主编叶舒宪 |
明江
|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