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粉色果实花楸母本起源的分子证据
被引量:
7
1
作者
汤薇
于雪丹
+3 位作者
张川红
叶学敏
付其迪
郑勇奇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34-838,共5页
[目的]探讨河北驼梁山自然风景区内形态介于花楸树和北京花楸之间的粉色果实花楸的起源。[方法]本研究调查了花楸树、北京花楸和粉色果实花楸的海拔分布格局及生长状况,并通过叶绿体DNA序列分析3个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北京花楸...
[目的]探讨河北驼梁山自然风景区内形态介于花楸树和北京花楸之间的粉色果实花楸的起源。[方法]本研究调查了花楸树、北京花楸和粉色果实花楸的海拔分布格局及生长状况,并通过叶绿体DNA序列分析3个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北京花楸主要分布在海拔1 300 2 000 m,花楸树分布于1 500 2 200 m,粉果花楸出现在两者重叠分布区内;粉果花楸叶绿体单倍型有70%与北京花楸相同,10%与花楸树相同,其余20%为其特有。[结论]表明:粉色果实花楸是花楸树和北京花楸之间的天然杂交种,是多起源的类群,在自然分类系统中应作为独立的种来处理;花楸树和北京花楸均可作为母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楸
叶绿体非编码区序列
单倍型
母本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岭山地南方红豆杉天然林与人工干扰群体的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原
李鑫玉
+4 位作者
文亚峰
武星彤
王敏求
闫亚丹
谢宛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5-110,131,共7页
【目的】南岭山地的南方红豆杉资源丰富,分布集中,群体类型多样,是研究不同干扰群体遗传变异的理想材料。本研究对南岭山地南方红豆杉群体的遗传变异水平进行探究,比较其天然林群体和人工干扰群体的遗传差异,揭示人类活动对植物群体遗...
【目的】南岭山地的南方红豆杉资源丰富,分布集中,群体类型多样,是研究不同干扰群体遗传变异的理想材料。本研究对南岭山地南方红豆杉群体的遗传变异水平进行探究,比较其天然林群体和人工干扰群体的遗传差异,揭示人类活动对植物群体遗传变异的影响,为制定南岭山地南方红豆杉遗传保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叶绿体基因组标记方法,利用4个非编码区序列分析南岭山地南方红豆杉的遗传变异模式,比较不同干扰程度群体(天然林和人工干扰林)的遗传变异特征及其遗传分化。【结果】在种的水平,8个南方红豆杉群体中共检测出4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为0.552,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0023。基因遗传分化系数分别为NST=0.190,GST=0.158,且NST(0.190)大于GST(0.158)(P<0.01)。不同干扰程度群体遗传变异检测结果表明,天然林群体中检测到4个单倍型,包含2个私有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为0.603,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0027;而人工干扰群体仅检测到2个共享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为0.508,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0020。【结论】南岭山地的南方红豆杉群体存在明显的谱系地理结构,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显示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遗传分化高。天然林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高于人工干扰群体,天然林和人工干扰林两组群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变异。研究结果可为南岭山地南方红豆杉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叶绿体非编码区序列
遗传变异
天然林群体
人工干扰群体
南岭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粉色果实花楸母本起源的分子证据
被引量:
7
1
作者
汤薇
于雪丹
张川红
叶学敏
付其迪
郑勇奇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出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34-838,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林木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2013BAD01B06)
文摘
[目的]探讨河北驼梁山自然风景区内形态介于花楸树和北京花楸之间的粉色果实花楸的起源。[方法]本研究调查了花楸树、北京花楸和粉色果实花楸的海拔分布格局及生长状况,并通过叶绿体DNA序列分析3个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北京花楸主要分布在海拔1 300 2 000 m,花楸树分布于1 500 2 200 m,粉果花楸出现在两者重叠分布区内;粉果花楸叶绿体单倍型有70%与北京花楸相同,10%与花楸树相同,其余20%为其特有。[结论]表明:粉色果实花楸是花楸树和北京花楸之间的天然杂交种,是多起源的类群,在自然分类系统中应作为独立的种来处理;花楸树和北京花楸均可作为母本。
关键词
花楸
叶绿体非编码区序列
单倍型
母本起源
Keywords
Sorbus
choloroplast non-coding sequence
haplotype
maternal origin
分类号
S718.46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岭山地南方红豆杉天然林与人工干扰群体的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原
李鑫玉
文亚峰
武星彤
王敏求
闫亚丹
谢宛余
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出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5-110,13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为干扰对南方红豆杉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及基因流响应机制”(31470666)。
文摘
【目的】南岭山地的南方红豆杉资源丰富,分布集中,群体类型多样,是研究不同干扰群体遗传变异的理想材料。本研究对南岭山地南方红豆杉群体的遗传变异水平进行探究,比较其天然林群体和人工干扰群体的遗传差异,揭示人类活动对植物群体遗传变异的影响,为制定南岭山地南方红豆杉遗传保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叶绿体基因组标记方法,利用4个非编码区序列分析南岭山地南方红豆杉的遗传变异模式,比较不同干扰程度群体(天然林和人工干扰林)的遗传变异特征及其遗传分化。【结果】在种的水平,8个南方红豆杉群体中共检测出4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为0.552,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0023。基因遗传分化系数分别为NST=0.190,GST=0.158,且NST(0.190)大于GST(0.158)(P<0.01)。不同干扰程度群体遗传变异检测结果表明,天然林群体中检测到4个单倍型,包含2个私有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为0.603,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0027;而人工干扰群体仅检测到2个共享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为0.508,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0020。【结论】南岭山地的南方红豆杉群体存在明显的谱系地理结构,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显示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遗传分化高。天然林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高于人工干扰群体,天然林和人工干扰林两组群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变异。研究结果可为南岭山地南方红豆杉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叶绿体非编码区序列
遗传变异
天然林群体
人工干扰群体
南岭山地
Keywords
Maire Yew(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
chloroplast non-coding region sequence
genetic variation
natural populations
interference populations
Nanling mountains
分类号
S791.4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粉色果实花楸母本起源的分子证据
汤薇
于雪丹
张川红
叶学敏
付其迪
郑勇奇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岭山地南方红豆杉天然林与人工干扰群体的遗传变异分析
张原
李鑫玉
文亚峰
武星彤
王敏求
闫亚丹
谢宛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