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的小萤叶甲属部分种类分子系统学研究(鞘翅目:叶甲科:萤叶甲亚科) 被引量:16
1
作者 郑福山 杜予州 +1 位作者 王志杰 王莉萍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01-507,共7页
本文目的是通过对小萤叶甲属部分种类的线粒体COⅠ基因进行比较,探讨小萤叶甲属昆虫进化与寄主植物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几种分类地位模糊的昆虫进行分析和归类。测定了我国菱角萤叶甲Galerucella birmanica Jacoby和褐背小萤叶甲Galerucel... 本文目的是通过对小萤叶甲属部分种类的线粒体COⅠ基因进行比较,探讨小萤叶甲属昆虫进化与寄主植物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几种分类地位模糊的昆虫进行分析和归类。测定了我国菱角萤叶甲Galerucella birmanica Jacoby和褐背小萤叶甲Galerucella grisescens Joannis以及小猿叶甲Phaedon brassicae Baly线粒体COⅠ基因720bp序列,并调用GenBank中小萤叶甲属等其他8种昆虫的同源序列,对序列的碱基组成、转换颠换、遗传距离等进行了分析。并以小猿叶甲为外群,分别采用邻接法(NJ)、最大简约法(MP)和贝叶斯推论法(BI)建立这些种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小萤叶甲属昆虫COⅠ基因A+T含量平均为71.8%,存在较强的A+T含量偏向性,氨基酸的变异率为18.3%;小萤叶甲属与外群之间的遗传距离(0.169-0.198)远远大于属内种间的距离(0.001-0.134)。依据分子系统树结果我们推测小萤叶甲属昆虫的进化与寄主植物之间有着显著的关系,在传统分类学上曾隶属于其他属的几种昆虫与小萤叶甲昆虫有着更近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甲 叶甲亚科 小萤叶甲 COⅠ基因 系统发育 分子系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甲亚科后翅比较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葛斯琴 杨星科 +2 位作者 王书永 李文柱 崔俊芝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74-380,共7页
通过对叶甲亚科昆虫 2 0属 2 0种后翅的比较形态学研究 ,主要对叶甲亚科翅脉名称、翅脉变化类型进行了探讨 ,给出了叶甲亚科翅脉模式图、 2 0种翅脉的形态特征图和翅脉变化类型图 ,并对其进化意义进行了初步的总结 ,认为中国叶甲亚科中... 通过对叶甲亚科昆虫 2 0属 2 0种后翅的比较形态学研究 ,主要对叶甲亚科翅脉名称、翅脉变化类型进行了探讨 ,给出了叶甲亚科翅脉模式图、 2 0种翅脉的形态特征图和翅脉变化类型图 ,并对其进化意义进行了初步的总结 ,认为中国叶甲亚科中最原始的后翅类型应为 :长宽比例大 ,Cu1a与Cu1b之间具cv横脉或Cu1b与Pcu之间具cp横脉以及Cu1b与Pcu端部分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甲亚科 后翅 比较形态学 翅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弗叶甲属四新种记述(鞘翅目:叶甲科:叶甲亚科)(英文) 被引量:4
3
作者 葛斯琴 王书永 杨星科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26-329,共4页
记述弗叶甲属Phratora 4新种 ,即陈氏弗叶甲Phratorachenisp .nov .,紫翅弗叶甲P .purpurea .sp .nov .,双钩弗叶甲P .biuncinatasp .nov .,皱弗叶甲P .caperatasp .nov .,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关键词 中国 叶甲 新种 鞘翅目 叶甲 叶甲亚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叶甲亚科昆虫种类记述(鞘翅目:叶甲科)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书永 葛斯琴 +2 位作者 杨星科 李文柱 张平飞 《Entomotaxonomia》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6-124,共9页
记述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1 998~ 2 0 0 0年对广西十万大山及大瑶山地区考察所采获叶甲亚科并该所标本馆馆藏叶甲亚科标本及文献记载 ,共 2 0属 35种 ,其中包括1中国新记录属 Pseudolina Jacoby、1新种 Gonioctena( Brachyphytodecta)... 记述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1 998~ 2 0 0 0年对广西十万大山及大瑶山地区考察所采获叶甲亚科并该所标本馆馆藏叶甲亚科标本及文献记载 ,共 2 0属 35种 ,其中包括1中国新记录属 Pseudolina Jacoby、1新种 Gonioctena( Brachyphytodecta) oculata sp.nov.、2中国新记录种 Pseudolina indica Jacoby,Paropsides bouveri Chen。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翅目 叶甲 叶甲亚科 广西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甲亚科口器比较形态学研究(鞘翅目,叶甲科)(英文) 被引量:3
5
作者 葛斯琴 杨星科 崔俊芝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23-429,共7页
叶甲亚科成虫为植食性昆虫 ,是典型的咀嚼式口器。对叶甲亚科 8属 8种叶甲 (Agrosteomelachinensis(Weise) ,Ambrostoma fortunei (Baly) ,Asiparopsisconvexa(Weise) ,Chrysolinaaurichalcea (Mannerheim ) ,ChrysomelapopuliLinnaeus,... 叶甲亚科成虫为植食性昆虫 ,是典型的咀嚼式口器。对叶甲亚科 8属 8种叶甲 (Agrosteomelachinensis(Weise) ,Ambrostoma fortunei (Baly) ,Asiparopsisconvexa(Weise) ,Chrysolinaaurichalcea (Mannerheim ) ,ChrysomelapopuliLinnaeus,Gonioctenatredecimmaculata (Jacoby ) ,Parambrostomamahesa (Hope) ,Paropsidessoriculata (Swartz) )的口器进行了比较形态学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甲亚科 口器 幼虫 形态 系统演化 叶甲 鞘翅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叶甲亚科三种幼虫形态学研究 (鞘翅目 ,叶甲科 )(英文) 被引量:3
6
作者 葛斯琴 杨星科 李文柱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84-588,共5页
对叶甲亚科 3种幼虫进行了形态学研究 ,这 3种幼虫为 :菜无缘叶甲ColaphellusbowringiiBaly、小猿叶甲PhaedonbrassicaeBaly和印度柱胸叶甲AgrosteomelaindicaGistle,同时给出了各个种的背面整体图、头部和足的形态图。另外 ,对叶甲亚... 对叶甲亚科 3种幼虫进行了形态学研究 ,这 3种幼虫为 :菜无缘叶甲ColaphellusbowringiiBaly、小猿叶甲PhaedonbrassicaeBaly和印度柱胸叶甲AgrosteomelaindicaGistle,同时给出了各个种的背面整体图、头部和足的形态图。另外 ,对叶甲亚科的幼虫形态进行了描述 ,总结出了叶甲亚科的 3种幼虫类型 ,并对该亚科的演化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翅目 叶甲 叶甲亚科 幼虫 形态 系统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甲亚科五种昆虫的酯酶同工酶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聂传朋 李焰焰 崔亚东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8-29,共2页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研究了叶甲亚科五种昆虫的酯酶同工酶的酶谱,结果表明该法与形态学分类的效果一致。
关键词 叶甲亚科 酯酶同工酶 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二十斑叶甲两亚种比较形态学研究(鞘翅目,叶甲科,叶甲亚科)(英文) 被引量:2
8
作者 葛斯琴 崔俊芝 杨星科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15-422,共8页
柳二十斑叶甲包括两个亚种 ,分别为指名亚种和高山亚种。两者可以通过头部、前胸背板、足和鞘翅的斑纹区分开来。本文对这两个亚种的外部和内部的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 ,主要包括触角、口器、中胸、后胸、后翅、足、雌雄外生殖器、成虫和... 柳二十斑叶甲包括两个亚种 ,分别为指名亚种和高山亚种。两者可以通过头部、前胸背板、足和鞘翅的斑纹区分开来。本文对这两个亚种的外部和内部的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 ,主要包括触角、口器、中胸、后胸、后翅、足、雌雄外生殖器、成虫和幼虫的相关结构。并对确定亚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二十斑叶甲 形态学 鞘翅目 叶甲 叶甲亚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甲亚科部分种类COⅡ基因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初探 被引量:3
9
作者 代金霞 张大治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3-196,共4页
以线粒体COⅡ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叶甲亚科4种昆虫进行序列测定,获得该基因585bp的序列片段,并结合GenBank中的8种同源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种叶甲序列片段变异率为45.6%,碱基T、C、A、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7.5%、16.5%、35.3%和10.7%... 以线粒体COⅡ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叶甲亚科4种昆虫进行序列测定,获得该基因585bp的序列片段,并结合GenBank中的8种同源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种叶甲序列片段变异率为45.6%,碱基T、C、A、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7.5%、16.5%、35.3%和10.7%,A+T平均含量为72.8%,明显高于G+C含量(27.2%)。密码子第3位点A+T含量高达86.7%。碱基替换主要发生在C←→T和A←→T之间,第3位点的替换频率显著高于前两个位点。以中华萝摩叶甲Chrysocus chinensis为外群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金叶甲属和角胫叶甲属关系较近,弗叶甲属和叶甲属关系较近,圆肩属形成一个单系,位于系统树的基部,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圆肩属+(弗叶甲属+叶甲属)+(金叶甲属+角胫叶甲属))。属内种间的关系反映出叶甲的食性专化现象与其在分类系统上的地位是密切相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甲亚科 COⅡ基因 系统发育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甲亚科三种蛹的形态学研究
10
作者 葛斯琴 杨星科 +1 位作者 李文柱 崔俊芝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4-166,共3页
对叶甲亚科 3属 3种蛹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 ,分别为小猿叶甲PhaedonbrassicaeBaly ,菜无缘叶甲ColaphellusbowringiiBaly和柳圆叶甲Plagioderaversicolor(Laicharting) ,其中菜无缘叶甲为首次描述。
关键词 叶甲亚科 鞘翅目 叶甲 形态学 小猿叶甲 菜无缘叶甲 柳圆叶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山萤叶甲亚科三新种(鞘翅目:叶甲科)
11
作者 杨星科 汪家社 吴焰玉 《Entomotaxonomia》 CSCD 1998年第4期261-264,共4页
本文记述了采自福建武夷山地区萤叶甲亚科3新种:黄岗钟萤叶甲LochmaeatahuangganganaYangetWang,sp.nov.,武夷讷萤叶甲CneoranideawuyiensisYangetWang,s... 本文记述了采自福建武夷山地区萤叶甲亚科3新种:黄岗钟萤叶甲LochmaeatahuangganganaYangetWang,sp.nov.,武夷讷萤叶甲CneoranideawuyiensisYangetWang,sp.nov.及武夷华露萤叶甲SinoluperuswuyiensisYangetWu,sp.no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翅目 叶甲 叶甲亚科 新种 武夷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萤叶甲亚科的生物多样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雪 郭建伟 胡红英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1-315,共5页
【目的】对采自新疆地区的萤叶甲亚科昆虫进行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用多样性测度方法。【结果】(1)采集萤叶甲亚科昆虫标本2 938号,分隶于6属16种(含3亚种),北疆地区种类和数量最多,而南疆地区种类和数量最少;(2)在5个生境中,多样... 【目的】对采自新疆地区的萤叶甲亚科昆虫进行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用多样性测度方法。【结果】(1)采集萤叶甲亚科昆虫标本2 938号,分隶于6属16种(含3亚种),北疆地区种类和数量最多,而南疆地区种类和数量最少;(2)在5个生境中,多样性指数林间草地最高,杨柳林最低;物种丰富度指数亚高山草甸最高,杨柳林最低;均匀度指数杨柳林最高,农田最低;(3)北疆地区近30 a萤叶甲亚科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增加显著。【结论】自然地理条件复杂,植被发育较好的地区,种类和数量较丰富,可用于监测萤叶甲害虫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甲亚科 生物多样性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萤叶甲属一新种(鞘翅目,叶甲科,萤叶甲亚科)(英文) 被引量:1
13
作者 Ron Beenen 杨星科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7-69,共3页
记述采自我国四川贡嘎山的萤叶甲属1新种:匀刻萤叶甲Galeruca regularissp.nov.。模式标本中正模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副模由荷兰Ron Beenen博士个人收藏。
关键词 鞘翅目 叶甲 叶甲亚科 叶甲 新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伪叶甲亚科一新属两新种(鞘翅目:伪叶甲科)
14
作者 陈斌 袁锋 《Entomotaxonomia》 CSCD 1996年第3期183-187,共5页
本文记述了采自陕西省太白山的伪叶甲科突伪叶甲亚科一新属及两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西北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
关键词 鞘翅目 叶甲 突伪叶甲亚科 新属 新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十种萤叶甲亚科(鞘翅目,叶甲科)昆虫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及在生活型进化上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卫 李冠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23-529,共7页
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和12S rRNA基因的部分序列,通过最大简约法(MP)、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推论法(BI),分析了新疆不同生境的10种萤叶甲亚科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表明:1)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形态分类系统划分的族级和属级阶... 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和12S rRNA基因的部分序列,通过最大简约法(MP)、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推论法(BI),分析了新疆不同生境的10种萤叶甲亚科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表明:1)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形态分类系统划分的族级和属级阶元,其中萤叶甲属Galeruca、粗角萤叶甲属Diorhabda和小萤叶甲属Galerucella的各个种类均以高支持度分别形成单系群;2)萤叶甲族Galerucini中的粗角萤叶甲属Diorhabda和萤叶甲属Galeruca的亲缘关系较近,其中D.persica的位置在MP法、ML法与形态分类保持一致但节点支持率较低,在BI法中出现与Galeruca属和Diorhabda属一起构成3分枝节点并获得高度支持,说明D.persica的系统发生地位介于这2个属之间,但更接近于Diorhabda属;3)曾被置于同一属中的小萤叶甲属Galerucella属和毛萤叶甲属Pyrrhalta在3种方法中均显示出较近的亲缘关系,但较低的支持度说明二者应作为独立的属存在;4)物种演化与物种随环境和气候变化密切相关,3种分析结果中,旱生型萤叶甲始终处于系统发育树的顶端,表明起源较晚,而中生型萤叶甲则处于系统发育树的基部,表明起源较早,整个显示出从中生型到旱生型生活型进化的一些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甲亚科 CYTB 12S RRNA 系统发育 生活型进化
原文传递
重庆市伪叶甲亚科5新纪录种记述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勇 陈斌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9-33,F0002,共6页
近年来笔者所在研究团队对重庆市昆虫进一步的区系调查和分类研究发现了重庆市5个伪叶甲亚科新纪录种,分别是紫蓝角伪叶甲(Cerogira janthinipennis(Fairmaire,1886))、齿角伪叶甲(Cerogria odontocera(Fairmaire,1886))、蓝背绿伪叶甲(... 近年来笔者所在研究团队对重庆市昆虫进一步的区系调查和分类研究发现了重庆市5个伪叶甲亚科新纪录种,分别是紫蓝角伪叶甲(Cerogira janthinipennis(Fairmaire,1886))、齿角伪叶甲(Cerogria odontocera(Fairmaire,1886))、蓝背绿伪叶甲(Chlorophila cyanea Pic,1915)、崇安外伪叶甲(Exostira schroederi Borchmann,1936)、莫氏台湾伪叶甲(Taiwanolagria merkli Masumoto,1988)。研究了采自其他省份的伪叶甲亚科标本,发现其中2种也是其他一些省份的新纪录种。本文对这5个重庆新纪录种作了详细描述,提供了整体图及雄性阳茎图,更新了这5种的地理分布。本文的记述对于伪叶甲亚科昆虫的系统分类和生物地理学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 拟步甲 叶甲亚科 分类学 新纪录种 形态学
原文传递
古萤叶甲属Furusawaia二新种记述(鞘翅目:叶甲科)
17
作者 丁昌萍 申健 杨美霞 《Entomotaxonomia》 CSCD 2024年第1期27-32,共6页
Furusawaia Chûjô属全世界已知7种,仅分布于中国云南、四川、台湾地区,是中国特有属。本文描记采自云南的古萤叶甲属2新种:F. yangi sp.nov.和F. gaoligongensis sp. nov.,文中还提供了该属的名录,编制了该属的分种检索表。
关键词 叶甲亚科 分类 检索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东南莱甲属一新种记述(鞘翅目,拟步甲科,伪叶甲亚科)(英文)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小林 任国栋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68-570,共3页
记述中国西藏莱甲属LaenaDejean1新种Laenazhengisp nov.,提供了整体和阳茎的照片以及足、触角和肛节的线条图,模式标本保存于河北大学博物馆。郑氏莱甲,新种Laena zhengisp.nov.(图1~9)新种与Laena hingstoniSchuster,1926(模式产地:... 记述中国西藏莱甲属LaenaDejean1新种Laenazhengisp nov.,提供了整体和阳茎的照片以及足、触角和肛节的线条图,模式标本保存于河北大学博物馆。郑氏莱甲,新种Laena zhengisp.nov.(图1~9)新种与Laena hingstoniSchuster,1926(模式产地:西藏与锡金接壤的Jelap La)在外型上相似,两者的共同点是前胸背板基缘都有饰边,前胸背板盘区和鞘翅行间都有直立长毛,但前胸背板的形状不同;前者的中后足胫节端部内侧有细钩,后足胫节中部内侧有小刺,而后者没有这样的特征。正模♂,西藏墨脱县汗密,海拔2200m,2005-08-19,唐亮采。(原采集标签记录是:Hanmi Moto Coun.XizangA.R.alt.2200m,19-08-2005,TANG Liang leg.)。副模1♀,纪录同正模。词源学:新种种名以昆虫学家郑哲民教授的姓氏命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翅目 拟步甲 叶甲亚科 莱甲属 新种 中国
原文传递
突伪叶甲亚科5个中国新纪录种记述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志红 陈斌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55,F0003,共6页
【目的】补充突伪叶甲亚科(Statiriinae)中国种类及分布情况。【方法】采用传统形态分类鉴定法,在查阅相关文献基础上通过显微镜进行标本观察和鉴定。【结果】鉴定出突伪叶甲亚科5个中国新纪录种,分别为:印管伪叶甲(Donaciolagria impre... 【目的】补充突伪叶甲亚科(Statiriinae)中国种类及分布情况。【方法】采用传统形态分类鉴定法,在查阅相关文献基础上通过显微镜进行标本观察和鉴定。【结果】鉴定出突伪叶甲亚科5个中国新纪录种,分别为:印管伪叶甲(Donaciolagria impressipennis Pic,1914)、四斑外伪叶甲(Exostira bisbimaculata Pic,1935)、富士大伪叶甲(Macrolagria fujisana Lewis,1895)、粗头大伪叶甲(Macrolagria robusticeps (Lewis,1895))和紫色丘伪叶甲(Sora purpureipennis Borchmann,1930)。对这5个新纪录种作了详细描述,提供了整体图及雄性阳茎图,更新了它们的地理分布。【结论】研究结果对于突伪叶甲亚科昆虫的系统分类和生物地理学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也为更好地利用该亚科的资源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伪叶甲亚科 叶甲 拟步甲总 鞘翅目 新纪录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猿叶甲属种类记述(鞘翅目:叶甲科) 被引量:6
20
作者 葛斯琴 王书永 杨星科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16-325,共10页
记述了叶甲亚科猿叶甲属Phaedon的中国种类 ,共包括 15种 ,其中包括 3新种 ,分别为 :高山猿叶甲P .alpinasp .nov .,八郎山猿叶甲P .balangshanensissp .nov .,无名山猿叶甲P .wum ingshanensissp .nov .。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 记述了叶甲亚科猿叶甲属Phaedon的中国种类 ,共包括 15种 ,其中包括 3新种 ,分别为 :高山猿叶甲P .alpinasp .nov .,八郎山猿叶甲P .balangshanensissp .nov .,无名山猿叶甲P .wum ingshanensissp .nov .。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鞘翅目 叶甲 叶甲亚科 叶甲 新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