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棱角山矾叶型变异分析与变异类型的分子甄别
1
作者 温强 黄建建 +3 位作者 田径 叶金山 黄小春 杜强 《南方林业科学》 2016年第3期19-22,共4页
本研究以研究组初步筛选的4个编号I-IV的棱角山矾叶型变异类型为研究对象,开展其叶型变异分析及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变异类型分子甄别。叶型变异分析表明,4个类型的叶长、叶宽尺度均呈现Ⅰ型<Ⅱ型<Ⅲ型<Ⅳ型趋势。Ⅰ型与Ⅱ型的... 本研究以研究组初步筛选的4个编号I-IV的棱角山矾叶型变异类型为研究对象,开展其叶型变异分析及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变异类型分子甄别。叶型变异分析表明,4个类型的叶长、叶宽尺度均呈现Ⅰ型<Ⅱ型<Ⅲ型<Ⅳ型趋势。Ⅰ型与Ⅱ型的叶型指数数值相近,这与两者具有相似的叶片形状一致。Ⅰ型叶型指数变异系数最小(7.57),同时叶长与叶宽显著相关(r=0.908,p<0.01),说明该类型叶片生长过程中长与宽的扩展速度相对一致。变异类型的ISSR分子甄别显示4个类型的基因多样度为0.2562。利用UBC843、UBC848及UBC8453个分子标记可一次性鉴别4个类型。亲缘关系分析显示,Ⅰ型与其他3个类型的亲缘关系最远,Ⅲ型与Ⅳ型亲缘关系最近;采用UPGMA法按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属于小叶型的棱角山矾Ⅰ型与Ⅱ型聚成一类,与大叶型的Ⅲ型与Ⅳ型成组分离,这与4个类型的表型表现一致。综合表型与分子数据,Ⅰ型可进一步作为棱角山矾小叶型品种进行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棱角山矾 叶型变异 ISSR分析 分子甄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白云山五指毛桃叶型变异情况的调查 被引量:7
2
作者 秦译炜 郭志坚 +3 位作者 罗庆群 肖亚聪 刘家华 马骥 《科技创新导报》 2008年第34期83-84,共2页
应用线路调查法与样地调查法,对广州白云山五指毛桃叶型变异情况进行了野外实地考查。调查结果表明:五指毛桃叶型变异程度很大,表现出丰富的形态多样性。在白云山区域内,以单叶型为主,也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异型叶性。
关键词 广州白云山 五指毛桃 叶型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青龙地区北苍术叶型变异模式初探 被引量:3
3
作者 郭欣慰 乔旭 李艾莲 《河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3期76-80,90,共6页
为解析北苍术叶型变异类型和变异模式,以北苍术道地产区之一的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的北苍术为研究对象,通过叶形指数和各裂叶参数等主要叶型变异性状的调查以及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解析北苍术叶型变异模式。结果表明:叶完整型与裂叶... 为解析北苍术叶型变异类型和变异模式,以北苍术道地产区之一的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的北苍术为研究对象,通过叶形指数和各裂叶参数等主要叶型变异性状的调查以及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解析北苍术叶型变异模式。结果表明:叶完整型与裂叶型北苍术在叶宽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叶形指数上存在极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叶宽与所有次裂参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显示,以叶宽增加为主的叶形指数变异对次裂程度的直接作用最大;趋势分析显示,随着叶宽增加和叶形指数降低,次裂程度逐渐提高。综上分析,初步提出北苍术的叶型变异模式为叶完整型、浅裂型至深裂型;结合相关研究,推测北苍术叶型变异可能受逆境诱导,深裂型可能是北苍术潜在优势抗逆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苍术 裂叶 叶型变异 逆境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椭圆型傅立叶主字码进行柑桔品种叶型变异的双列分析
4
作者 HiroyoshiIwata 邱敦莲 《国外作物育种》 2002年第5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椭圆型傅立叶主字码 柑桔 品种 叶型变异 双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植物园五指毛桃百年标本调查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宏伟 李渠筹 +1 位作者 张淑园 马骥 《海峡药学》 2013年第12期54-56,F0003,共4页
目的考察岭南民间草药五指毛桃叶型变异情况,为制定其质量标准提供资料。方法观测华南植物园1909年至2003年的595份馆藏五指毛桃标本,记录分析有关数据。结果调查结果表明:五指毛桃叶型变异程度很大,表现出丰富的形态多样性。其中,以单... 目的考察岭南民间草药五指毛桃叶型变异情况,为制定其质量标准提供资料。方法观测华南植物园1909年至2003年的595份馆藏五指毛桃标本,记录分析有关数据。结果调查结果表明:五指毛桃叶型变异程度很大,表现出丰富的形态多样性。其中,以单叶型为主,占47.56%;单纯三裂叶型为12.77%;单纯五裂叶型为8.57%,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异型叶性的株数占31.10%。不同省区的标本统计结果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指毛桃 华南植物园 馆藏标本 叶型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花茶杂交育种初报 被引量:15
6
作者 汤忠皓 黄连冬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1987年第4期374-379,共6页
对1982—1984年金花茶(Camellia chrysantha(Hu)Tuyama)杂交试验的结果分析认为,不论处理组合、气候、父本和母本的亲和力,授粉的适宜时期或母本的结实能力,都能影响杂交的结果率。实验表明,采用蒙导花粉克服远缘杂交不孕最有效,授粉及... 对1982—1984年金花茶(Camellia chrysantha(Hu)Tuyama)杂交试验的结果分析认为,不论处理组合、气候、父本和母本的亲和力,授粉的适宜时期或母本的结实能力,都能影响杂交的结果率。实验表明,采用蒙导花粉克服远缘杂交不孕最有效,授粉及授粉后如能维持温度13—20℃,月雨量50mm以下,座果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 杂交育种 叶型变异 父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riation and adaptation in leaf sulfur content across China 被引量:3
7
作者 Wenzong Zhao Chunwang Xiao +2 位作者 Mingxu Li Li Xu Nianpeng H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SCIE CSCD 2022年第4期743-755,共13页
Sulfur is an essential functional element in leaves,and it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regulating plant growth,development and abiotic stress resistance in natural communities.However,there has been limited information o... Sulfur is an essential functional element in leaves,and it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regulating plant growth,development and abiotic stress resistance in natural communities.However,there has been limited information on the spatial variation in leaf sulfur content(LSC)and adaptive characters on a large community scale.Sulfur in leaves of 2207 plant species from 80 widespread ecosystems(31 forests,38 grasslands and 11 deserts)in China was measured.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with Duncan’s multiple-range test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differences in LSC among different plant growth forms and ecosystems.We fitted the relationships of LSC to spatial and climate factors using regression.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nalysis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helped us further explore the main factors of LSC variation.LSC ranged from 0.15 to 48.64 g·kg^(-1),with an average of 2.13±0.04 g·kg^(-1) at the community scale in China.We observed significant spatial variation in LSC among different ecosystems and taxa.Overall,LSC was higher in arid areas and herbs.Furthermore,higher LSC was observed under environments of drought,low temperatures and intense ultraviolet radiation.Temperature,precipitation,radiation,soil sulfur content and aridity jointly regulated LSC,explaining 79%of the spatial variation.However,LSC was not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phylogeny.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LSC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lant adaptations to extreme environments and further exten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biological function of sulfur from the organ to the community level.Thes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sulfur metabolism for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act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on pl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nctional trait functional element leaf sulfur content plant growth forms spatial variation Chin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