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avinci机器人前入路原位右半肝切除术一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骞 涂志坚 +3 位作者 李传富 李江涛 戴小明 陈国栋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44-47,共4页
原发性肝癌作为我国第四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以肝细胞癌最为常见。由于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大多数患者确诊后已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因此肝癌的总体预后较差[1]。当前提倡以手术为主的肝癌综合治疗方案,近年来转化治疗以及机器人手术... 原发性肝癌作为我国第四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以肝细胞癌最为常见。由于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大多数患者确诊后已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因此肝癌的总体预后较差[1]。当前提倡以手术为主的肝癌综合治疗方案,近年来转化治疗以及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快速发展为肝癌的治疗带来新希望。本文回顾性分析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例肝右叶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诊疗经过,并对转化治疗、肝切除手术路径选择以及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应用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 前入路 右半肝切除 转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解剖性右半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被引量:1
2
作者 赵贞达 吕君波 邵文琪 《癌症进展》 2024年第8期863-867,871,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解剖性右半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依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60例PLC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腹腔镜非解剖性右半肝切除术,研究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解剖性右半肝切除术... 目的探讨腹腔镜解剖性右半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依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60例PLC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腹腔镜非解剖性右半肝切除术,研究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解剖性右半肝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应激指标[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生活质量[肝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OL-LC)]、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转移、生存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拔管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天,两组患者Cor、NE、CRP、IL-6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1天,研究组患者Cor、NE、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两组患者TBIL、ALT、AST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1天,ALB水平均低于本组术前1天,研究组患者TBIL、ALT、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QOL-LC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本组术前1天,研究组患者QOL-LC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研究组患者的复发转移率低于对照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腔镜非解剖性右半肝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解剖性右半肝切除术治疗PLC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轻应激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转移率,且对肝功能损伤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腹腔镜解剖性右半肝切除 可行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半肝切除治疗右侧及双侧肝内胆管结石 被引量:11
3
作者 卢军华 杨田 +1 位作者 杨广顺 吴孟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09-613,共5页
目的:总结右半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右半肝切除治疗的39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疗效、并发症及随访情况,总结临床经验。结果:39例患者.男8例,女31例,年龄23~65岁,平... 目的:总结右半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右半肝切除治疗的39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疗效、并发症及随访情况,总结临床经验。结果:39例患者.男8例,女31例,年龄23~65岁,平均(44.2±10.5)岁;全部病例均合并不同程度的肝胆管狭窄;39例均采用右半肝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其中28例附加胆囊切除术,1例附加左外叶切除,1例附加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附加原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口拆除;术后并发症有胸腔积液7例(17.9%)、膈下感染5例(12.8%)、肝功能衰竭3例(7.7%)、胆瘘2例(5.1%)、切口感染2例(5.1%)等;围手术期死亡2例,占5.1%;1例术后病理提示右肝内胆管癌,术后6个月死于胆管癌复发。36例(92.3%)平均随访(42.5±2.5)个月,优良率94.4%,其中单纯右侧肝内胆管结石(31例)的优良率达100%。结论:右半肝切除是治疗右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术式之一,尤其对于右侧肝内胆管结石伴右肝管狭窄的疗效肯定,值得推广,但因其手术难度较大,并发症相对较多,应严格把握其适应证及禁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内胆管 右半肝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保温措施在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中的效果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小梅 任翠容 +2 位作者 任思兰 邓琴 季一飞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1524-1527,共4页
目的:探讨复合保温在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85例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保温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n=42)与观察组(n=43)。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温措施;观察组采用复合保温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不同时段体... 目的:探讨复合保温在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85例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保温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n=42)与观察组(n=43)。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温措施;观察组采用复合保温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不同时段体温、血压、心率、出血量、出入量;术中寒战、躁动等发生情况;患者焦虑、恐惧等情绪变化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中不同时间段体温、血压、心率、出血量、出入量优于对照组(P<0.05);寒战、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减少焦虑、恐惧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合保温措施更有利于维持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手术患者的体温恒定,可预防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及低体温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保温 右半肝切除 腹腔镜 低体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联合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在右半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5
作者 盛博 张帮健 杨昶 《四川医学》 CAS 2017年第12期1403-1406,共4页
目的观察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联合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技术(AHH)对右半肝切除术中出血量的控制及术后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行右半肝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n=20):肝门阻断组(A组),CLCVP组(B组)和CLCVP联合AHH组(C组),分... 目的观察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联合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技术(AHH)对右半肝切除术中出血量的控制及术后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行右半肝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n=20):肝门阻断组(A组),CLCVP组(B组)和CLCVP联合AHH组(C组),分别在不同时点记录各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术中液体输入量、出血量、红细胞悬液输入量、血浆输入量和尿量等指标。所有患者在术后1d、3d和7d取中心静脉血6m L,检测肝功能和肾功能。结果与A组患者相比,B组和C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输入红细胞悬液量和血浆量也明显少于A组和B组(P<0.05);与A组和B组相比,C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术后恢复的更快,尿素氮(BUN)和肌酐(Cr)波动更小。结论 CLCVP联合AHH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且有更好的肝、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 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AHH) 右半肝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理念下指导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治疗肝肿瘤效果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黄高 文明波 +1 位作者 姚红兵 李桂花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19期157-158,共2页
目的探讨精准理念下微创右半肝切除对肝脏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6月医院收治的16例右肝肿瘤患者,行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总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病理证实肝血管瘤6... 目的探讨精准理念下微创右半肝切除对肝脏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6月医院收治的16例右肝肿瘤患者,行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总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病理证实肝血管瘤6例,原发性肝癌9例,肝炎性包块1例;手术耗时240~460min,中位数320min;术中出血量280~1200ml,中位数450ml;2例术后腹腔引流管引流出少量胆汁,充分引流后2例均在2~3周后胆漏情况消失;患者于术后6~14d,中位数8d,康复出院。随访1年,再次出现肝脏占位1例。结论精准理念下微创右半肝切除术不仅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也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理念 腹腔镜 右半肝切除 肿瘤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双悬吊技术在原位右半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7
作者 陈孝平 吴在德 裘法祖 《腹部外科》 2007年第6期344-345,共2页
关键词 右半肝切除 悬吊 长弯血管钳 中静脉 右静脉 下腔静脉 第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芬奇机器人右半肝切除技巧与经验 被引量:7
8
作者 张海峰 宋栋达 刘荣 《临床外科杂志》 2019年第8期634-637,共4页
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15年全球仅原发性肝癌新发病例数达85.4万,其中死亡人数达81万例,列肿瘤相关死亡原因第4位[1]。在现阶段医疗水平下施行手术进行病灶切除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自从1991年Reich等[2]首次应用腹腔镜切除... 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15年全球仅原发性肝癌新发病例数达85.4万,其中死亡人数达81万例,列肿瘤相关死亡原因第4位[1]。在现阶段医疗水平下施行手术进行病灶切除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自从1991年Reich等[2]首次应用腹腔镜切除肝脏边缘的良性肿瘤以来,腹腔镜肝切除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肝脏良恶性肿瘤的切除[3-4]。由于右半肝体积较大且位于膈下较深的部位,受肋弓的影响明显,解剖和处理第一、第二和第三肝门时难度及风险很高大,同时,较长的手术时长带来的疲劳干扰手术的精细操作,使得该术式学习曲线长、中转开腹手术率高,因此,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一直未能得到广泛的开展。有学者统计了国内外多中心腹腔镜肝切除手术共2804例,其中右肝切除比例仅为9%[5]。由此可见,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仍是一项技术难度较大的高风险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机器人 右半肝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绕肝提拉技术及半肝阻断在右半肝切除术中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白东晓 李保中 +2 位作者 管建云 刘国华 刘志强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26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肝脏手术血流阻断技术,以减少术中出血,预防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方法对14例行右半肝切除患者采用绕肝提拉技术及半肝阻断。结果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肝功能恢复快,全部病例均未出现肝功能不全,无手术死亡。结论绕肝提拉技... 目的探讨肝脏手术血流阻断技术,以减少术中出血,预防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方法对14例行右半肝切除患者采用绕肝提拉技术及半肝阻断。结果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肝功能恢复快,全部病例均未出现肝功能不全,无手术死亡。结论绕肝提拉技术及半肝阻断在右半肝切除术中的联合应用,是减少术中出血、防止术后肝功能衰竭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拉技术 血流阻断 联合应用 右半肝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的围手术期ERAS护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向美焕 陈珺仪 +2 位作者 李宝琪 凌小娟 钟金仪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8年第4期480-484,487,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应用ERAS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治疗的68例患者按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34例采用传统护理方法,ERAS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ERAS护理。对两组患... 目的探讨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应用ERAS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治疗的68例患者按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34例采用传统护理方法,ERAS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ERAS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日、VAS评分、首次肛门排气和下床时间、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静脉血栓风险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与对照组比较,ERAS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有效减少;VA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统计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及并发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后患者采用ERAS护理临床效果良好,可以安全平稳加快患者的康复时间,住院时间较短,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半肝切除 腹腔镜 ERAS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半肝切除术前序贯肝动脉-门静脉栓塞治疗肝癌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韧 李江伟 +1 位作者 张澍 任松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8年第5期602-605,共4页
目的观察右半肝切除术前序贯肝动脉-门静脉栓塞治疗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86例择期拟行右半肝切除术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术前予以单纯序贯性肝动脉化疗... 目的观察右半肝切除术前序贯肝动脉-门静脉栓塞治疗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86例择期拟行右半肝切除术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术前予以单纯序贯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组术前行序贯肝动脉-门静脉栓塞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不同肝病基础状态患者治疗前后残肝体积(RLV)、功能性全肝体积(TFLV)、残肝比(RLVR),并分析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手术情况及远期生存状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33%(P <0.05)。观察组慢性乙型肝炎病史未合并肝硬化者、慢性乙型肝炎病史合并肝硬化者、无慢性乙型肝炎病史或肝硬化者治疗后RLV、RLVR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 <0.05)。观察组治疗期间肝功能损伤、肝区胀痛、发热、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序贯肝动脉-门静脉栓塞治疗后二期手术切除率为67.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19%(P <0.05)。所有行二期右半肝切除术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观察组术后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3年生存率分别为6. 90%、3. 45%、44.83%,对照组分别为31.58%、26.31%、15.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仅能行右半肝切除的肝癌患者,术前予以序贯肝动脉-门静脉栓塞治疗,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缩小切除侧肝体积,增加二期手术切除率,提高远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半肝切除 序贯动脉-门静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1例报告 被引量:1
12
作者 蔡柳新 方哲平 +3 位作者 吕尚东 李剑锋 张法标 陈斌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8年第1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治疗 右半肝切除 表面抗原阴性 功能正常 甲胎蛋白 占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重建仿真肝切除系统指导肿瘤右半肝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雷 陈燕凌 +5 位作者 蔡欣然 洪海杰 潘韡 李戈 林圣哲 曹振军 《肝脏》 2020年第4期359-361,368,共4页
目的评价三维重建及仿真肝切除系统用于肿瘤右半肝切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行右半肝手术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病例随机分2组,三维重建组14例,对照组10例。观察... 目的评价三维重建及仿真肝切除系统用于肿瘤右半肝切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行右半肝手术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病例随机分2组,三维重建组14例,对照组10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不全、术后并发症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手术顺利,术中无大出血等并发症。术后三维重建组均无发生肝功不全、肝衰竭、胆汁漏等并发症;对照组中仅1例发生术后一过性肝功能不全。患者手术时间三维重建组为(54.9±5.7)min,对照组为(73.7±7.3)min;术中出血量三维重建组为(124.3±25.2)mL,对照组为(248.0±65.9)mL;术后ALT三维重建组为(124.3±25.2)U/L,对照组为(411.1±95.7)U/L;术后住院时间三维重建组为(6.6±2.2)d,对照组为(8.5±1.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三维重建及仿真肝切除系统可以准确重建肝内脉管走行及其与肿瘤的三维关系,精确计算剩余肝脏体积和肿瘤体积,为肿瘤右半肝切除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可靠依据,降低了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对肿瘤右半肝切除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右半肝切除 三维重建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肝门切除联合右半肝切除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束斌 王良 +10 位作者 黄鑫 张跃伟 严哲 陈宝君 王开宇 肖鸣 张琪佳 刘灿 李晶晶 李强 项灿宏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年第6期591-597,共7页
引言对肝门部胆管癌而言,适合行围肝门切除联合右半肝切除的病例较多,是最定型的肝切除术式之一,但是在手术决策和手术操作等方面仍有诸多争议和陷阱。以下介绍笔者团队的做法供同道参考。1手术指征、术前评估和术前预处理本术式最好的... 引言对肝门部胆管癌而言,适合行围肝门切除联合右半肝切除的病例较多,是最定型的肝切除术式之一,但是在手术决策和手术操作等方面仍有诸多争议和陷阱。以下介绍笔者团队的做法供同道参考。1手术指征、术前评估和术前预处理本术式最好的指征是Bismuth Ⅲa型肝门部胆管癌,即浸润了右肝管甚至是右前叶胆管和右后叶胆管的胆管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部胆管癌 切除 术前评估 本术式 右半肝切除 手术操作 手术指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直线型切割吻合器在右半肝切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任云 刘文斌 +1 位作者 余继海 张努 《肝胆外科杂志》 2017年第4期272-274,共3页
目的探讨在右半肝切除中使用一次性直线型切割吻合器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肝脏外科收治的36例需要行右半肝切除的患者,其中18例术中使用一次性直线型切割吻合器(强生公司EC60),18例患者使用常规钳夹法切除右半肝脏... 目的探讨在右半肝切除中使用一次性直线型切割吻合器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肝脏外科收治的36例需要行右半肝切除的患者,其中18例术中使用一次性直线型切割吻合器(强生公司EC60),18例患者使用常规钳夹法切除右半肝脏。观察断肝出血量、肝切除时间、术后肝功能、术后并发症、死亡率和平均住院日。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右半肝切除,直线型切割吻合器组(A组)断肝出血量226.4±47.8 ml,肝切除时间(Pringle法)19.4±5.6 min肝切除时间(解剖性阻断)52.4±10.4 min,钳夹法组断肝出血量272.1±56.8 ml,肝切除时间(Pringle法)22.4±6.5 min肝切除时间(解剖性阻断)59.3±11.5 min,二组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三天A组术后3天Alt(U/L)179.4±65.4,术后3天Alb(g/l)33.5±2.6,术后3天TB(μmol/l)24.±14.6,B组术后3天Alt(U/L)211.7±78.6,术后3天Alb(g/l)30.1±1.8,术后3天TB(μmol/l)27.3±15.3,二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日、死亡率、输红细胞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右半肝切除中使用一次性血管闭合器能减少断肝时间、断肝出血量,减轻手术造成的肝功能损害。这种方法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半肝切除 直线型切割吻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解剖性右半肝切除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雯雯 王宏光 陈明易 《肝癌电子杂志》 2016年第3期63-66,共4页
患者,女性,48岁,主因'发现肝脏占位4个月'入院. 现病史:患者4个月前自觉右上腹隐痛不适,疼痛时间无规律,与进食无关,体位改变疼痛不能缓解.伴乏力、厌油.不伴发热、呕吐、腹泻,无黄疸.大小便未见明显改变.肿瘤标记物CA19-9:86.7... 患者,女性,48岁,主因'发现肝脏占位4个月'入院. 现病史:患者4个月前自觉右上腹隐痛不适,疼痛时间无规律,与进食无关,体位改变疼痛不能缓解.伴乏力、厌油.不伴发热、呕吐、腹泻,无黄疸.大小便未见明显改变.肿瘤标记物CA19-9:86.79 U/ml.CT增强检查示:'右肝实性占位,直径约4.0cm.考虑胆管来源恶性肿瘤可能性大'.后行超声引导下肝肿瘤穿刺活检,病理示:'腺癌,结合免疫组化,考虑胆管来源'.后行4期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性 右半肝切除 短静脉 腹腔镜手术 门静脉 静脉 实质 闭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入路绕肝提拉法和常规法肝切除在右半肝切除术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舒凡 徐继威 +1 位作者 肖胜兵 李嘉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8年第9期1400-1401,共2页
目的探讨前入路绕肝提拉法和常规法肝切除在右半肝切除术中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7年4月收治的46例右半肝切除术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法肝切除治疗,观察组采用前入路绕肝... 目的探讨前入路绕肝提拉法和常规法肝切除在右半肝切除术中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7年4月收治的46例右半肝切除术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法肝切除治疗,观察组采用前入路绕肝提拉法予以右半肝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出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等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输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ICU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输血患者,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4%,显著低于对照组6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入路绕肝提拉法在右半肝切除术治疗中作用显著,与常规法肝切除对比,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减少出血,优势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入路绕提拉法 右半肝切除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绕肝提拉法原位规则性右半肝切除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1
18
作者 宁冬兰 张秀梅 《广西医学》 CAS 2006年第7期1116-1117,共2页
关键词 右半肝切除 提拉法 手术配合 原位 功能损害 最大限度 护理配合 实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右半肝切除术围术期异体红细胞输注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棋枫 蔡葵 +2 位作者 何尹韬 黎裕元 朱琳睿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484-487,共4页
目的探讨有关肝细胞癌(HCC)患者右半肝切除术围术期输血安全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6—2019年本院肝脏外科肝细胞癌住院患者接受右半肝切除术的215名患者病历信息,根据围术期是否输注输异体红细胞分为输异体红细胞组(n=58)和未输异体... 目的探讨有关肝细胞癌(HCC)患者右半肝切除术围术期输血安全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6—2019年本院肝脏外科肝细胞癌住院患者接受右半肝切除术的215名患者病历信息,根据围术期是否输注输异体红细胞分为输异体红细胞组(n=58)和未输异体红细胞组(n=157),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手术相关信息以及患者术后转归情况,筛选出此类患者围术期异体红细胞输注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组肝细胞癌右半肝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输注异体红细胞比例为26.98%(58/215);输注与未输注异体红细胞患者比较:术前血红蛋白(Hb)(g/L)为124.72±24.50 vs 131.35±19.08(P<0.01),术前凝血酶原时间(PT)(s)为12.55 (11.80,14.03)vs 12.60 (11.80,13.55):术前AFP(μg/L)≥400者为29.3%(17/58)vs 23.6%(37/157)、<400者为70.7%(41/58)vs 76.4%(120/157)(P<0.01),手术时间(h)为5.71±1.16 vs 5.07±1.22(P<0.01),术中出血量(mL)600.00(437.50,1050.00)vs 300.00 (200.00,550.00)(P<0.01),住院时间(d)为23.50(19.00,29.00)vs 20.00(16.00,24.00))(P<0.01)。结论通过术前Hb、PT、AFP检测及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可预估HCC右半肝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是否需要输注异体红细胞及其输注量;患者住院时间可体现输注异体红细胞对患者转归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右半肝切除 异体红细胞输注 围术期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绕肝提拉法前入路右半肝切除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晓容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6期60-61,共2页
对6例改良式绕肝提拉法行右半肝切除手术患者,术前访视熟悉和评估患者情况,做好心理护理,复习肝脏解剖及手术方式;术中准确配合、密切观察。结果 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术中大出血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提出改良式绕肝提拉法前入路右半肝切... 对6例改良式绕肝提拉法行右半肝切除手术患者,术前访视熟悉和评估患者情况,做好心理护理,复习肝脏解剖及手术方式;术中准确配合、密切观察。结果 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术中大出血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提出改良式绕肝提拉法前入路右半肝切除术损伤小、术式安全,护理人员熟悉患者情况和手术流程,能缩短手术时间、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肿瘤 提拉法 前入路 右半肝切除 手术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