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史浩拜相模式的传承与其子史弥远的独相——史氏相权与赵氏宫廷的关系研究之二 被引量:1
1
作者 夏令伟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7-10,共4页
史弥远继承并发展了其父史浩以藩邸旧臣际遇储君而拜相的政治模式。作为景献太子的藩邸臣属,史弥远凭藉东宫之助,在诛韩之变与排击政敌中获得胜利并得以起复拜相。及景献太子死后,史弥远察知有望出任储君的济王竑不利于己,便积极培养贵... 史弥远继承并发展了其父史浩以藩邸旧臣际遇储君而拜相的政治模式。作为景献太子的藩邸臣属,史弥远凭藉东宫之助,在诛韩之变与排击政敌中获得胜利并得以起复拜相。及景献太子死后,史弥远察知有望出任储君的济王竑不利于己,便积极培养贵诚(理宗)以取而代之。理宗即位,史弥远又独相九年,且泽荫惠及子孙,从理宗的优礼、保全、重用等举动中可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弥远 独相 东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门出相——试论史浩对史弥远之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超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6年第5期15-19,126,共6页
四明史氏为南宋历史上罕有的宰相世家,史浩、史弥远、史嵩之先后为相,尤其是史弥远,执掌朝政更长达26年,令史氏家族显赫一时。史弥远早年虽曾一度师从理学中人,但对理学思想的接受较为有限,他在政治上深受其父史浩影响,他参与政变、对... 四明史氏为南宋历史上罕有的宰相世家,史浩、史弥远、史嵩之先后为相,尤其是史弥远,执掌朝政更长达26年,令史氏家族显赫一时。史弥远早年虽曾一度师从理学中人,但对理学思想的接受较为有限,他在政治上深受其父史浩影响,他参与政变、对外主和以及用人方式等方面,无不或直接或间接的在效仿乃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浩 史弥远 政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政归中书到权属一人:南宋史弥远专权之路 被引量:1
3
作者 韩冠群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9-156,共8页
玉津园之变后,南宋的部分士大夫舆论指向了韩侂胄作为近习权臣的特点,他们期望权力回归中书,为了防范近习权臣再次出现,他们提出令太子参政的方案,这与宁宗无心政事、有意让太子参政的想法不谋而合,嘉定资善堂会议得以成立;另一些士大... 玉津园之变后,南宋的部分士大夫舆论指向了韩侂胄作为近习权臣的特点,他们期望权力回归中书,为了防范近习权臣再次出现,他们提出令太子参政的方案,这与宁宗无心政事、有意让太子参政的想法不谋而合,嘉定资善堂会议得以成立;另一些士大夫则主张重建皇帝亲擢台谏、并任宰辅的中枢格局,但这却不具备实现的条件,以致史弥远在资善堂会议的掩护下,借助于皇太子的力量,完成了对政治对手的清理,最终实现了从政归中书到权属一人的转变。宁宗朝权属一人局面的形成,正是士大夫舆论、宁宗个人能力、史弥远政治手段等多维因素共同推动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史弥远专权 士大夫政治舆论 资善堂会议 皇太子 宋宁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弥远当政时期南宋对金政策之演变——从嘉定和议到联蒙灭金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超 《保定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35-42,共8页
真德秀等士大夫对"嘉定和议"自始至终心存不满,金朝在蒙古打击下迁都汴京,为南宋提供了变更和议的契机。围绕岁币问题,朝廷上展开了激烈争论。嘉定十年,宋金战争爆发,史弥远意欲求和,引发了大规模三学生运动,迫使其彻底放弃... 真德秀等士大夫对"嘉定和议"自始至终心存不满,金朝在蒙古打击下迁都汴京,为南宋提供了变更和议的契机。围绕岁币问题,朝廷上展开了激烈争论。嘉定十年,宋金战争爆发,史弥远意欲求和,引发了大规模三学生运动,迫使其彻底放弃和金政策。嘉定十二年以后,南宋联合外部势力反击金朝。绍定改元,史弥远在对外政策上由进取转为收缩。绍定四年以后,金朝进一步衰弱,忠义军也投向蒙古,外部局势完全向有利于蒙古一方倾斜,无奈之下,南宋只得走上了联蒙灭金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弥远 金朝 蒙古 忠义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弥远对金政策及其与理学关系之检讨——以嘉定筑城运动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超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10,共10页
史弥远当权时期,虽将主和作为对金政策基调,但面对金朝日益严峻的威胁,于嘉定年间在沿边地区掀起了一场大规模兴筑边城运动,不少理学中人也投身其中。由于流传下来的史料多为理学中人撰写,在记载此事上存在着很大的偏向性,易于让人误会... 史弥远当权时期,虽将主和作为对金政策基调,但面对金朝日益严峻的威胁,于嘉定年间在沿边地区掀起了一场大规模兴筑边城运动,不少理学中人也投身其中。由于流传下来的史料多为理学中人撰写,在记载此事上存在着很大的偏向性,易于让人误会这一运动乃理学中人推动下的产物,且以理学中人为主体。筑城运动的产生,一方面可以表明史弥远的对金政策并非单纯“因循苟且”所能涵盖;另一方面也表明史弥远与理学中人在诸多分歧背后也有着相互合作的一面,双方并非单纯的对立与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弥远 理学 筑城 金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宰屬與史彌遠專權
6
作者 尹航 《文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3-204,共22页
元豐改制之後設立的左右司郎官與高宗建炎三年重設的中書門下省檢正諸房公事在南宋文獻中常並列爲"檢正"、"都司",合稱"宰屬"。二者的基本職能偏重檢舉催促機構内政務,實際工作中也參與日常政務處理。孝... 元豐改制之後設立的左右司郎官與高宗建炎三年重設的中書門下省檢正諸房公事在南宋文獻中常並列爲"檢正"、"都司",合稱"宰屬"。二者的基本職能偏重檢舉催促機構内政務,實際工作中也參與日常政務處理。孝宗初年,檢正、都司確立了分工書擬中書門下省、尚書省諸房的職能,擬定政務處理方案,供宰相決策。史彌遠主政之後,重用檢正、都司以向具體部門集中權力,被稱爲"下行有司之事"。檢正、都司得以參與更高層事務的處理,配合檢舉催促與書擬職能,獲得了更大的影響力。史彌遠去世後,重用檢正、都司與下行有司之事繼續存在。檢正、都司二者已出現融合的趨勢,宰相在任用中開始打破中書門下省與尚書省的區隔,但終南宋之世未能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檢正 都司 宰屬 史彌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用且防:史弥远与衡山赵氏家族关系考论
7
作者 李超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33-39,共7页
衡山赵氏家族的崛起,很大程度上缘于同权相史弥远的密切关系。官方史书中出于为贤者讳的目的,刻意淡化了史弥远在赵氏家族兴起中的作用。赵方执掌荆湖长达七年,成为史弥远掌控地方的重要工具。不过,赵方在京湖的长期经营也引起了史弥远... 衡山赵氏家族的崛起,很大程度上缘于同权相史弥远的密切关系。官方史书中出于为贤者讳的目的,刻意淡化了史弥远在赵氏家族兴起中的作用。赵方执掌荆湖长达七年,成为史弥远掌控地方的重要工具。不过,赵方在京湖的长期经营也引起了史弥远的警惕。赵方死后,史弥远不失时机地将其子赵范、赵葵以及其他许多部属调离京湖,消除了赵氏家族在荆湖的根基。史弥远对赵氏一族的驾驭体现出既用且防的鲜明特点。此外,从对赵方的任用中可以看到,史弥远在用人上既有任人唯亲的一面,亦有选贤任能的一面,这当构成了其得以长期专权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方 史弥远 荆湖 衡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理宗继位问题再探——以赵竑与史弥远之矛盾为中心
8
作者 李超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0年第2期77-84,99,共9页
嘉定十三年景献太子去世,史弥远失去了政治上的保障,他刻意仿效高宗从旁支宗室中遴选继嗣,希望将理宗立为皇子,未能成功,导致与赵竑矛盾的尖锐化。为保全政治前途,史弥远再次拥立理宗,利用宁宗遗诏成功将理宗扶上皇位。宁宗虽将赵竑视... 嘉定十三年景献太子去世,史弥远失去了政治上的保障,他刻意仿效高宗从旁支宗室中遴选继嗣,希望将理宗立为皇子,未能成功,导致与赵竑矛盾的尖锐化。为保全政治前途,史弥远再次拥立理宗,利用宁宗遗诏成功将理宗扶上皇位。宁宗虽将赵竑视作唯一继承人,但他未能意识到将赵竑立为太子的必要性,为史弥远的废立留下了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弥远 赵竑 宋理宗 宋宁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史弥远对其执政合法性的塑造——以嘉定宝玺事件为中心
9
作者 李超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8年第3期66-71,共6页
嘉定年间,蒙古的崛起改变了原先宋、金、西夏三国并立的稳定格局,令未来局势走向变幻莫测。为寻求因应之道,南宋朝野上下围绕着内外政策展开了激烈争论,作为宰相的史弥远及其所奉行的"安静"之政,不断遭受抨击。嘉定十五年,他... 嘉定年间,蒙古的崛起改变了原先宋、金、西夏三国并立的稳定格局,令未来局势走向变幻莫测。为寻求因应之道,南宋朝野上下围绕着内外政策展开了激烈争论,作为宰相的史弥远及其所奉行的"安静"之政,不断遭受抨击。嘉定十五年,他利用蒙古归还徽宗宝玺的契机,策划了一场隆重的受宝典礼,意图借此改变人们对于南宋处境的认知,弥合朝野分歧,维护政局稳定,进而塑造其长期执政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定 史弥远 宝玺 政治仪式 合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朝堂到相府:南宋史弥远主政时期的中枢政治运作
10
作者 韩冠群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92,共12页
南宋史弥远长期专权的实现,既因为宋宁宗理政能力低下,也是其与宋理宗君相合作的结果。为了维持专权,他建立起一套有别于常规的中枢决策机制。即以皇帝为中心的御前决策重要性降低,都堂和相府成为决策的中心。他既充分利用宰相居于行政... 南宋史弥远长期专权的实现,既因为宋宁宗理政能力低下,也是其与宋理宗君相合作的结果。为了维持专权,他建立起一套有别于常规的中枢决策机制。即以皇帝为中心的御前决策重要性降低,都堂和相府成为决策的中心。他既充分利用宰相居于行政枢纽的制度便利,又采取人事控制的手段,破坏了宰执合议的程序,取消了监察和封驳程序;以控制臣僚奏对和舍奏用申等方式实现以自身为中心的信息通进,以检正、都司、枢掾的直属化下行有司之事,从而建立起新的政务处理机制。也正是因为权相产生的基础在于君主的权力让渡,一旦基础动摇,权相政治也就走向终结。南宋权相政治时断时续、或长或短的特点,或许可以由此得到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史弥远 中枢运作 权相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宋后期史弥远专权内情及其嬗变 被引量:3
11
作者 小林晃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20年第3期57-68,5,10,共14页
以往言及史弥远专权的学者认为,嘉定二年(1209)史弥远掌握权力以后,他与道学派官僚之间一直处于对立关系,排挤了真德秀、魏了翁等人。但是,事实不是那样。史弥远上台之初,他实现稳定的政权运作。问题发生在嘉定十年开始的宋金战争之后... 以往言及史弥远专权的学者认为,嘉定二年(1209)史弥远掌握权力以后,他与道学派官僚之间一直处于对立关系,排挤了真德秀、魏了翁等人。但是,事实不是那样。史弥远上台之初,他实现稳定的政权运作。问题发生在嘉定十年开始的宋金战争之后。当时,负责前线军务的官员中,福建人、朱熹门生非常多,他们的失策与独断专行导致南宋在泗州之战中遭到失败。史弥远为了实现自己主导战争的体制,在前线派遣自己亲近人物掌握国防军务,将前线的重要信息整理、汇总到宰相之下。而且,他的姻亲和心腹陆续成为执政官。因此,福建、朱门系的士大夫受到了冷落,他们的不满酿成了理宗朝的政治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弥远 宋金战争 魏了翁 福建人 政权运作 真德秀 对立关系 信息整理
原文传递
从朝堂到相府:南宋史弥远主政时期的中枢政治运作
12
作者 韩冠群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2年第6期217-217,共1页
南宋史弥远长期专权的实现,既因为宋宁宗理政能力低下,也是其与宋理宗君相合作的结果。为了维持专权,他建立起一套有别于常规的中枢决策机制。即以皇帝为中心的御前决策重要性降低,都堂和相府成为决策的中心。他既充分利用宰相居于行政... 南宋史弥远长期专权的实现,既因为宋宁宗理政能力低下,也是其与宋理宗君相合作的结果。为了维持专权,他建立起一套有别于常规的中枢决策机制。即以皇帝为中心的御前决策重要性降低,都堂和相府成为决策的中心。他既充分利用宰相居于行政枢纽的制度便利,又采取人事控制的手段,破坏了宰执合议的程序,取消了监察和封驳程序;以控制臣僚奏对和舍奏用申等方式实现以自身为中心的信息通进,以检正、都司、枢的直属化下行有司之事,从而建立起新的政务处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弥远 宋理宗 宋宁宗
原文传递
史弥远:谥号同秦桧
13
作者 罗舒 《当代检察官》 2021年第1期48-48,共1页
史弥远(1164年2月23日-1233年11月27日),字同叔,号小溪,别号静斋。明州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南宋奸臣、宰相,尚书右仆射史浩第三子。淳熙十四年(1187年)进士。开禧三年(1207年),韩佣胄北伐失败,金国来索主谋。史弥远时任礼部... 史弥远(1164年2月23日-1233年11月27日),字同叔,号小溪,别号静斋。明州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南宋奸臣、宰相,尚书右仆射史浩第三子。淳熙十四年(1187年)进士。开禧三年(1207年),韩佣胄北伐失败,金国来索主谋。史弥远时任礼部侍郎兼资善堂翊善,与杨皇后等密谋,遣权主管殿前司公事夏震于玉津园槌杀韩诧胄,后函其首送金请和。史弥远在韩佣胄死后的嘉定元年(1208年)十月升任右丞相,此后掌权宋宁宗朝17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弥远 礼部侍郎 右仆射 殿前司 史浩 资善堂 宁波市鄞州区 宋宁宗
原文传递
史弥远与“韩熙载夜宴图”
14
作者 余辉 《收藏家》 1994年第4期59-61,共3页
《韩熙载夜宴图》卷,绢本设色,纵28.7厘米,横333.5厘米。是图以听乐、击鼓、歇息、清吹、送客五个连续性的情节表现韩熙载放纵无度的夜生活。该画无作者名款。
关键词 史弥远 韩熙载夜宴图 翰林图画院 绢本设色 女孝经图 顾闳中 荷塘按乐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 李知孝 赵伯驹
原文传递
余波绮丽近黄昏——评《南宋理宗朝诗坛研究》
15
作者 胡旭东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5期I0033-I0033,共1页
南宋在经历孝宗朝励精图治,力图北伐,再到光宗、宁宗朝与金时战时和的对峙局面后,自理宗朝起进入末期。理宗于嘉定十七年(1224年)八月即位,奸相史弥远、贾似道先后专权,对外委屈偷安,对内横征暴敛。理宗时期,蒙古于北方崛起。端平元年(1... 南宋在经历孝宗朝励精图治,力图北伐,再到光宗、宁宗朝与金时战时和的对峙局面后,自理宗朝起进入末期。理宗于嘉定十七年(1224年)八月即位,奸相史弥远、贾似道先后专权,对外委屈偷安,对内横征暴敛。理宗时期,蒙古于北方崛起。端平元年(1234年)蒙古灭金,南宋开始直面草原铁骑的威胁。对于国家即将到来的危机,以理宗为代表的统治集团却依旧麻木不仁,沉湎享乐。景定五年(1264年),理宗驾崩。继任者度宗昏聩荒淫更甚于理宗,最终因纵声酒色,于咸淳十年(1274年)死于南宋灭亡前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似道 宋理宗 史弥远 继任者 统治集团
原文传递
韩熙载夜宴图 被引量:4
16
作者 蒙曼 南希.白玲安 +4 位作者 余辉 陈丹青 杨德树 韦陀 邵美华 《紫禁城》 2006年第Z2期56-79,共24页
名称:《韩熙载夜宴图》卷时代:五代-南宋作者:(传)顾闳中质地:绢本尺寸:纵28.7cm,横335.5cm级别:一级甲入藏经过乾隆初入藏清宫,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1921年溥仪从宫中携出变卖后张大千以500两黄金的价格从北京玉池山房马霁川手中购... 名称:《韩熙载夜宴图》卷时代:五代-南宋作者:(传)顾闳中质地:绢本尺寸:纵28.7cm,横335.5cm级别:一级甲入藏经过乾隆初入藏清宫,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1921年溥仪从宫中携出变卖后张大千以500两黄金的价格从北京玉池山房马霁川手中购得,带到香港20世纪50年代政府从香港购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熙载 夜宴图 史弥远 南宋 人物画 朱文 南唐 山水画 屏风 清明上河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湖集》编者陈起交游考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宏生 《文献》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7-54,共18页
陈起是南宋诗坛上的一位颇为特殊的人物。他集诗人、选家、书商的身份于一身,在江湖诗派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关于他的生平,历史上记载很少,直到现在,人们对其生活状况仍不甚了解,这是非常遗憾的。
关键词 江湖诗派 刘克庄 史弥远 中进士 形成与发展 生活状况 生平 后集 嘉定 南宋
原文传递
南宋的和战之论与“规模”说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山松 《浙江学刊》 CSSCI 1996年第4期107-110,共4页
本文根据南宋有关和战问题的言论与事例,指出对于宋人的和战之说是不能一概而论的。主和未必就是投降,主战也未必对恢复事业有利。文章还结合对南宋“规模”说的述评,提出恢复、投降与和、战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原则问题,... 本文根据南宋有关和战问题的言论与事例,指出对于宋人的和战之说是不能一概而论的。主和未必就是投降,主战也未必对恢复事业有利。文章还结合对南宋“规模”说的述评,提出恢复、投降与和、战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原则问题,而后者是策略问题,在很多情况下,两者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金关系 《宋史》 抗金恢复 李纲 史弥远 宋高宗 绍兴和议 黄山松 辛弃疾 真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吕祖谦的经学传承、诠释方法与思想探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姜海军 《宋史研究论丛》 CSSCI 2017年第2期147-163,共17页
开禧、嘉定之际,南宋朝廷上发生了复杂激烈的政治斗争,先是出现杨皇后与韩侂胄的对立,最终以韩侂胄被杀告终。嘉定初,为阻止出现新的权臣专擅朝政,钱象祖、卫泾等人与史弥远又发生严重对立,最终以钱象祖等人被逐出朝廷结束。景献太子虽... 开禧、嘉定之际,南宋朝廷上发生了复杂激烈的政治斗争,先是出现杨皇后与韩侂胄的对立,最终以韩侂胄被杀告终。嘉定初,为阻止出现新的权臣专擅朝政,钱象祖、卫泾等人与史弥远又发生严重对立,最终以钱象祖等人被逐出朝廷结束。景献太子虽年纪尚小,未必具有突出的政治才能,但作为皇子的特殊地位使其成为牵动政局演变的重要人物,他与杨皇后、史弥远结成的政治联盟构成了史弥远长期擅权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献太子 杨皇后 韩侂胄 史弥远 卫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谏与宋代权臣当政 被引量:2
20
作者 贾玉英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38-43,共6页
台谏与宋代权臣当政贾玉英宋朝在中国历史上虽然发展了君主专制制度,但北宋末年和南宋时期也出现了蔡京、秦桧、韩胄、史弥远、贾似道等权臣。宋代权臣当政的背景和原因虽比较复杂,但无不与台谏(御史和谏官)有密切关系。本文在系统... 台谏与宋代权臣当政贾玉英宋朝在中国历史上虽然发展了君主专制制度,但北宋末年和南宋时期也出现了蔡京、秦桧、韩胄、史弥远、贾似道等权臣。宋代权臣当政的背景和原因虽比较复杂,但无不与台谏(御史和谏官)有密切关系。本文在系统考察台谏与权臣的上台、权臣控制台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谏 贾似道 御史中丞 史弥远 《宋史》 蔡京 监察御史 侍御史 秦桧 魏了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