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路台阶式加筋土挡墙潜在破裂面特征模型试验 被引量:7
1
作者 赵晓彦 范宇飞 +1 位作者 刘亮 蒋楚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108-2118,共11页
铁路台阶式加筋土挡墙的设计方法尚不成熟,现有设计方法不能满足铁路边坡工程实践的需求。潜在破裂面的确定是加筋土挡墙设计的关键,但现行规范仅对10m以下单级加筋土挡墙的潜在破裂面有了明确的规定。为了研究台阶式加筋土挡墙在铁路... 铁路台阶式加筋土挡墙的设计方法尚不成熟,现有设计方法不能满足铁路边坡工程实践的需求。潜在破裂面的确定是加筋土挡墙设计的关键,但现行规范仅对10m以下单级加筋土挡墙的潜在破裂面有了明确的规定。为了研究台阶式加筋土挡墙在铁路荷载作用下潜在破裂面的特征,设计了1:4的大比例尺二级台阶式加筋土挡墙室内模型试验,以周期性加卸载的方式模拟铁路荷载,通过监测墙面水平位移、墙顶沉降及土工格栅筋带变形,分析确定潜在破裂面的位置和形状。试验结果表明:Ⅰ级墙(下级墙)潜在破裂面形状与现行规范中的0.3H法破裂面类似,但位置更深,且下部破裂面更缓,表明潜在不稳定范围更大;Ⅱ级墙(上级墙)潜在破裂面形状与朗肯主动破裂面基本一致,但并未从Ⅱ级墙坡脚剪出,而是内移刺入Ⅰ级墙体;研究结果可为铁路台阶式加筋土挡墙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阶式加筋土挡墙 模型试验 潜在破裂面 铁路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阶式加筋土挡墙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43
2
作者 周世良 何光春 +1 位作者 汪承志 杨成渝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2-156,共5页
以河龙高速公路加筋土挡墙为原型,对台阶式加筋土挡墙的结构特性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测试表明:台阶式加筋土挡墙的墙后土压力较小,呈锯齿形分布,明显受台阶卸载的影响;潜在破裂面与0.3H破裂面假定有较大差异,并随挡墙的高宽比变化而变... 以河龙高速公路加筋土挡墙为原型,对台阶式加筋土挡墙的结构特性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测试表明:台阶式加筋土挡墙的墙后土压力较小,呈锯齿形分布,明显受台阶卸载的影响;潜在破裂面与0.3H破裂面假定有较大差异,并随挡墙的高宽比变化而变化;变形特征不同于单级直立式挡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阶式格栅加筋土挡墙 结构特性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荷载下台阶式加筋土挡墙动力响应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肖成志 李海谦 +1 位作者 高珊 李文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789-1797,F0003,共10页
台阶式加筋土挡墙在山区道路边坡支挡结构中应用广泛,针对总高相同的二级台阶式加筋土挡墙开展1∶3大型缩尺模型试验,首先分析交通循环荷载作用下台阶宽度D对加筋土挡墙顶部基础沉降比的影响,进而选取D=0.4H2(H2为下级挡墙高度)的台阶... 台阶式加筋土挡墙在山区道路边坡支挡结构中应用广泛,针对总高相同的二级台阶式加筋土挡墙开展1∶3大型缩尺模型试验,首先分析交通循环荷载作用下台阶宽度D对加筋土挡墙顶部基础沉降比的影响,进而选取D=0.4H2(H2为下级挡墙高度)的台阶式加筋土挡墙,研究交通荷载幅值及频率变化时,挡墙位移、土压力、筋材应变和潜在滑动面的动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加载初期挡墙顶部沉降和面板水平位移增加明显,但随循环次数增加呈收敛趋势;面板最大水平位移出现在上级墙高约0.85H(H为总墙高)处,且分布模式几乎不受幅值及频率变化影响;荷载幅值和频率对上级挡墙筋材应变的影响明显,下级挡墙筋材在上级墙趾下方处应变较大;二级挡墙水平土压力值沿墙高均呈顶部与底部小而中部较大的分布形式;上级挡墙潜在破裂面随荷载幅值增大而下移,由局部破坏逐渐向深层整体破坏演变;填筑过程将使下墙近面板处垂直应力增至约为1.5倍自重。研究结果将为台阶式加筋土挡墙设计与施工提供有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阶式加筋土挡墙 交通荷载 台阶宽度 模型试验 土工格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布荷载下台阶式加筋土挡墙性能的试验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肖成志 高珊 +1 位作者 李海谦 黄达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59-1367,共9页
台阶式加筋土挡墙变形与力学特性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利用模型试验综合分析台阶宽度、上墙筋材长度和筋材层间距对两级台阶式加筋土挡墙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台阶宽度由1.3H 1(H 1为下墙高度)减至0.4H 1、筋材层间距减小或上墙... 台阶式加筋土挡墙变形与力学特性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利用模型试验综合分析台阶宽度、上墙筋材长度和筋材层间距对两级台阶式加筋土挡墙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台阶宽度由1.3H 1(H 1为下墙高度)减至0.4H 1、筋材层间距减小或上墙筋材长度增加时,挡墙顶部沉降明显减少,且墙顶极限承载力显著增加;台阶式加筋土挡墙水平变形受台阶宽度和上墙筋材长度的影响显著,顶部加载时以上墙中部“鼓肚”和下墙沿墙高逐渐增大为主;增加台阶宽度使上墙底部垂直土压力增加,而下墙靠近墙面侧垂直土压力显著减小,增加上墙筋材长度和减少层间距使垂直土压力向远离墙面一侧发展;顶部加载时台阶式加筋土挡墙滑动面始于加载板后缘,绕过上墙墙底承台并贯通于下墙顶部土体,其破坏模式以上墙深层滑动破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载 台阶式加筋土挡墙 台阶宽度 土工格栅 水平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阶式加筋土挡墙结构特性研究
5
作者 陈卓希 谢盛明 《珠江水运》 2010年第A08期80-83,共4页
对高度大于12m的加筋土挡墙,规范要求设置错台,但结构仍按不设错台计算,这明显存在理论缺陷。本文建立直立式和台阶式格栅加筋土挡墙有限元模型,对其结构特性进行有限元动力分析,研究表明:在加载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台阶墙与直墙相比具有... 对高度大于12m的加筋土挡墙,规范要求设置错台,但结构仍按不设错台计算,这明显存在理论缺陷。本文建立直立式和台阶式格栅加筋土挡墙有限元模型,对其结构特性进行有限元动力分析,研究表明:在加载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台阶墙与直墙相比具有墙体变形小、应力分布均匀和承载能力大等优点;但其潜在破裂面与规范推荐的0.3H破裂面假定有较大差异,并随着台阶宽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基于台阶式加筋土挡墙结构特性,研究并提出适合不同台阶宽度的加筋土挡墙潜在破裂面的合理计算模式,对于完善加筋土理论和工程设计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阶式格栅加筋土挡墙 复合材料 结构特性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阶宽度与级数对台阶式加筋土挡墙承载特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黄世斌 侯森磊 +1 位作者 王家全 李旭成 《公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9-126,共8页
台阶数和台阶宽度是影响台阶式加筋土挡墙力学与变形性能的重要因素,为研究台阶数和台阶宽度对台阶式加筋土挡墙承载特性的影响,基于已有加筋土挡墙室内模型试验,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不同台阶数和台阶宽度的加筋土挡墙三维数值模... 台阶数和台阶宽度是影响台阶式加筋土挡墙力学与变形性能的重要因素,为研究台阶数和台阶宽度对台阶式加筋土挡墙承载特性的影响,基于已有加筋土挡墙室内模型试验,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不同台阶数和台阶宽度的加筋土挡墙三维数值模型,探讨了台阶数和台阶宽度对挡墙极限承载力、挡墙侧向位移、筋材拉应力及变形影响深度的影响,并建立了不同台阶数和台阶宽度加筋土挡墙算例,分析加筋长度变化对加筋土挡墙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挡墙顶部侧向位移和格栅拉应力随加筋土挡墙台阶数的增加而减少。在二级台阶加筋土挡墙中,台阶宽度为2/3倍下墙高度的挡墙侧向位移、顶部格栅拉应力峰值最小,安全系数最大。且在破坏荷载作用下,该二级台阶加筋土挡墙的位移影响深度最浅,仅为0.471倍挡墙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阶式加筋土挡墙 台阶宽度 台阶 力学与变形性能 有限差分
原文传递
台阶式加筋土挡墙水平位移模式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杨广庆 刘伟超 +2 位作者 刘华北 吴连海 周诗广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3652-3658,共7页
加筋土挡墙水平位移大小及模式是结构设计的重要问题。以台阶式加筋土挡墙水平位移模式为研究对象,结合4组大比例模型试验和相关文献,分析墙面板水平位移的大小、形态及演化模式。主要结论包括:墙顶荷载作用下台阶式加筋土挡墙最大水平... 加筋土挡墙水平位移大小及模式是结构设计的重要问题。以台阶式加筋土挡墙水平位移模式为研究对象,结合4组大比例模型试验和相关文献,分析墙面板水平位移的大小、形态及演化模式。主要结论包括:墙顶荷载作用下台阶式加筋土挡墙最大水平位移均发生在各级墙顶位置,台阶越宽,位移越小。上墙墙面水平位移沿墙高分布曲线由线性规律逐渐转变成指数规律,下墙墙面水平位移沿墙高分布曲线呈对数规律。考虑台阶宽度对下墙墙面水平位移的影响,建议墙间临界台阶宽度为下墙墙高的2/3。上墙墙面板基础底面会沿下墙墙顶发生平移,平移量随台阶宽度及墙面板基底摩擦力的增加而减小,平移方向受诸多因素影响。适当增加下墙上部及上墙下部的筋材密度或筋材长度可以有效减小墙面水平位移。该研究成果为类似结构的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工程 台阶式加筋土挡墙 水平位移 临界台阶宽度 模型试验
原文传递
台阶式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12
8
作者 周春儿 何光春 龙丽吉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13-717,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条件下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的性能,通过模型试验和现场试验,主要考虑了2种土工格栅类型和3种土工格栅间距,根据实际工程不同的计算工况,建立三维模型,运用有限元理论和方法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比较数值计算和模型试验,分... 为了研究不同条件下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的性能,通过模型试验和现场试验,主要考虑了2种土工格栅类型和3种土工格栅间距,根据实际工程不同的计算工况,建立三维模型,运用有限元理论和方法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比较数值计算和模型试验,分析了土工格栅网孔和间距对加筋土挡墙的变形、地基应力分布情况的影响,提出在实际工程中,台阶式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结构优化设计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选择土工格栅和加筋层间距,以获得较高的加筋效果和工程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阶式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 三维数值分析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阶式加筋土挡墙面板水平位移与稳定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高珊 肖成志 +1 位作者 丁鲁强 于洪兴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5-245,共11页
为研究台阶式加筋土挡墙面板水平位移特征及其最大水平位移与稳定性的量化关系,采用验证的有限差分数值方法确定挡墙面板水平位移和每层筋材最大拉力,并借助强度折减方法确定相应挡墙的稳定系数,进而参数化分析填土及地基土性质、筋材... 为研究台阶式加筋土挡墙面板水平位移特征及其最大水平位移与稳定性的量化关系,采用验证的有限差分数值方法确定挡墙面板水平位移和每层筋材最大拉力,并借助强度折减方法确定相应挡墙的稳定系数,进而参数化分析填土及地基土性质、筋材性质和分级模式对面板水平位移及挡墙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针对两级加筋土挡墙,保持其他参数不变:增加填土内摩擦角φ或黏聚力c,挡墙自稳能力增强,最大水平位移和实际筋材最大拉力均明显减少;增加上级或下级挡墙筋材长度,面板最大水平位移呈减少趋势,挡墙稳定系数相应增加,当上级筋材长度为0.7H(H为总墙高)和下级筋材长度为0.6H时,挡墙变形和稳定系数趋于稳定;减少筋材层间距或增加筋材刚度,挡墙最大水平位移减小,而稳定系数相应增加。(2)针对各级挡墙均分总墙高的台阶式加筋土挡墙,增加台阶宽度,面板最大水平位移先减小后渐趋稳定,对于规范推荐的填土(φ=34°),确定相邻两级挡墙互不影响的临界台阶宽度为1.2倍分级墙高。(3)当台阶式加筋土挡墙总墙高和相对台阶宽度不变时,增加分级数导致最大水平位移和稳定系数均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两级加筋土挡墙上、下级墙高比不大于1时,墙高比变化对面板位移影响小;增加总墙高导致面板最大水平位移明显增加,稳定系数减少。(4)针对两级台阶式加筋土挡墙,建立了稳定系数、最大水平位移及台阶宽度的函数关系式,为实践中基于面板最大水平位移量化指标评估加筋土挡墙稳定性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台阶式加筋土挡墙 筋材 面板水平位移 稳定性 数值方法
原文传递
台阶宽度对加筋土挡墙垂直应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杨广庆 刘华北 +2 位作者 吴连海 熊保林 李三妮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9-216,共8页
为了研究台阶式加筋土挡墙平台宽度对下墙墙体垂直应力大小及分布的影响,进行3组不同平台宽度的台阶式加筋土挡墙室内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台阶式加筋土挡墙基底垂直应力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加而增大,最大值出现在墙面板附近;随着墙间... 为了研究台阶式加筋土挡墙平台宽度对下墙墙体垂直应力大小及分布的影响,进行3组不同平台宽度的台阶式加筋土挡墙室内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台阶式加筋土挡墙基底垂直应力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加而增大,最大值出现在墙面板附近;随着墙间台阶宽度的增加,基底垂直应力沿筋长的分布形式由"V"字形逐渐过渡到倒"S"形;过大的台阶宽度对双级加筋土挡墙基底垂直应力的减载效果不明显;修正的FHWA方法和修正的Gray弹性解方法可较为准确计算基底垂直应力;随着墙顶荷载加载位置距墙面板距离的增加,基底垂直应力逐渐减小;墙顶施加荷载后下墙筋材中后部垂直应力增长较大,而拉筋始端垂直应力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台阶式加筋土挡墙 模型试验 台阶宽度 垂直应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