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黔西南台地相区金矿构造蚀变体稀土元素特征 被引量:5
1
作者 郑禄林 王兰香 王甘露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2-125,共4页
对贵州西南部台地相区泥堡金矿、戈塘金矿和水银洞金矿区构造蚀变体稀土元素特征研究发现,3个金矿区构造蚀变体稀土总量富集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泥堡金矿、戈塘金矿、水银洞金矿,且含黏土质和凝灰质成分的岩石,其稀土总量高,而硅质岩、... 对贵州西南部台地相区泥堡金矿、戈塘金矿和水银洞金矿区构造蚀变体稀土元素特征研究发现,3个金矿区构造蚀变体稀土总量富集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泥堡金矿、戈塘金矿、水银洞金矿,且含黏土质和凝灰质成分的岩石,其稀土总量高,而硅质岩、硅化灰岩和灰岩稀土总量低,轻重稀土分馏程度水银洞最高,泥堡金矿构造蚀变体岩及矿石轻重稀土分馏程度高于围岩,戈塘金矿与水银洞金矿则相反。稀土配分曲线显示,构造蚀变体成矿流体可能存在多源性,但主要与峨眉山玄武岩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蚀变体 台地相 含矿岩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水台地相碳酸盐岩的生烃潜力 被引量:1
2
作者 郜建军 李明宅 +1 位作者 胡惕麟 戈葆雄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8-133,共6页
浅水台地相碳酸盐岩是中国海相碳酸盐者最主要的沉积类型,其沉积环境有利于生物的繁殖,而不利于有机质的保存。由于沉积界面附近多为氧化环境,所以有机质在其沉积和浅埋阶段被大量分解,丰度较低,类型变差。虽然有机质来源主要为低... 浅水台地相碳酸盐岩是中国海相碳酸盐者最主要的沉积类型,其沉积环境有利于生物的繁殖,而不利于有机质的保存。由于沉积界面附近多为氧化环境,所以有机质在其沉积和浅埋阶段被大量分解,丰度较低,类型变差。虽然有机质来源主要为低等水生生物,但生烃潜力,特别是液态烃生成潜力较低,因此浅水台地相碳酸盐岩一般不能作为重要的油源岩而主要作为气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地相 碳酸盐岩 生烃潜力 气源岩 生气高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地区中—晚奥陶世两大沉积相——碳酸盐岩台地相和陆棚相
3
作者 兰酊 《海相油气地质》 2001年第2期54-54,共1页
早奥陶世,塔中地区为统一的开阔的碳酸盐台地,沉积一套巨厚的以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和灰质白云岩夹白云岩地层。下奥陶统沉积后,发生构造变形和抬升暴露,塔中低凸起形成,在其主体部位,下奥陶统顶部遭部分剥蚀。中奥陶世,以塔中低凸起为中... 早奥陶世,塔中地区为统一的开阔的碳酸盐台地,沉积一套巨厚的以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和灰质白云岩夹白云岩地层。下奥陶统沉积后,发生构造变形和抬升暴露,塔中低凸起形成,在其主体部位,下奥陶统顶部遭部分剥蚀。中奥陶世,以塔中低凸起为中心,中央高,南北两侧低,形成了碳酸盐台地—开阔陆棚的沉积体系。晚奥陶世,随着地壳整体下沉,海平面上升,碳酸盐台地逐渐收缩,陆源泥质沉积不断进积,但陆棚水体变浅,形成了碳酸盐台地—混积陆棚—开阔陆棚为特征的沉积体系。概括起来,塔中地区这两种前后发育的沉积体系包括了两个大的沉积相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陶世 沉积 碳酸盐岩台地相 陆棚 开阔台地相 台地边缘 潮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地相碳酸盐岩层序划分新方法——以渤中凹陷奥陶系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叶涛 王清斌 +2 位作者 代黎明 陈容涛 崔普媛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5-103,共9页
泥质潮坪中,高自然伽马特征多指示浅水沉积环境,导致利用自然伽马测井划分层序界面的传统方法在浅水台地中并不完全适用。为此,以渤海海域渤中21-22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为例,提出一种基于自然伽马能谱测井的层序划分新方法,并探讨了层序... 泥质潮坪中,高自然伽马特征多指示浅水沉积环境,导致利用自然伽马测井划分层序界面的传统方法在浅水台地中并不完全适用。为此,以渤海海域渤中21-22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为例,提出一种基于自然伽马能谱测井的层序划分新方法,并探讨了层序对储层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①渤中21-22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高自然伽马可划分为风化作用、储层铀富集以及泥质沉积三大成因类型;②自然伽马能谱测井中,Th/K可以有效区分不同成因的高自然伽马,是开展层序界面划分的有效参数;③基于Th/K曲线,将渤中21-22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其中BZ21-2-A井层序完整,而BZ22-1-B井缺少SQ5层序;(4)层序划分结果与储层对应关系表明,裂缝型储层主要分布在风化壳100 m以内,受层序界面控制作用不明显,而溶蚀孔隙型储层主要集中在SQ1—SQ2层序的顶、底面附近,受层序界面控制作用明显。该认识对台地相碳酸盐岩层序界面划分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划分 自然伽马能谱 储层展布 台地相碳酸盐岩 奥陶系 渤中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上奥陶统近环带状台地边缘相带特征及勘探前景 被引量:19
5
作者 何碧竹 焦存礼 +3 位作者 王生朗 邓国振 汪功怀 何希鹏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39-1046,共8页
研究发现塔中地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的台地边缘相带呈近环带状环绕卡塔克隆起分布,从晚奥陶世良里塔格组沉积的早期到晚期逐渐向中央断垒带迁移,北部环带较南部迁移的更为迅速。利用钻井与地震资料,开展了良里塔格组沉积相、古地理、... 研究发现塔中地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的台地边缘相带呈近环带状环绕卡塔克隆起分布,从晚奥陶世良里塔格组沉积的早期到晚期逐渐向中央断垒带迁移,北部环带较南部迁移的更为迅速。利用钻井与地震资料,开展了良里塔格组沉积相、古地理、古构造及台地边缘成因等综合分析研究。根据古地形、古构造、水体能量的控制,将该台地边缘带划分为陡坡高台型、断褶高丘型、断褶缓丘型、缓坡低丘型等4种类型,并初步划定了它们在塔中地区的分布。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台地边缘,沉积微相有较大的变化,其上发育着灰泥丘、障积礁、骨架礁等不同类型的生物礁(丘)、滩及复合体;且随着台地边缘向中央断垒带快速的迁移、收缩,形成的礁(丘)滩复合体规模变小,发育不完整。由于处于同生大气成岩环境中,礁、丘、滩及复合体在海平面暂时性相对下降时,发生同生岩溶作用,形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各种孔隙,能作为有效孔隙保存下来的,分布在台地边缘礁滩复合体内,构成大气成岩透镜体。受后期埋藏岩溶作用及构造破裂作用的控制,储层储渗空间以次生成因的孔、洞、缝为主,层间和层内非均质性较强。塔中地区良里塔格组有4~6期大气成岩透镜体,断褶缓丘型、缓坡低丘型台地边缘礁滩复合体的大气成岩透镜体发生频率高,单层厚度较薄。台地边缘相带的分布控制了有利的成藏区域;经过改造的粒屑滩和礁核部位多发育优质储层,控制了油气的富集高产。顺西坡折带和卡4坡折带礁滩相发育,油源条件好,是有利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地边缘 礁滩复合体 良里塔格组 上奥陶统 塔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台地边缘相特征及演化 被引量:9
6
作者 王冠 樊太亮 刘海龙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95-1007,共13页
塔里木盆地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台缘带的存在早已被证实,但由于地层深度大、钻井少、地震资料品质有限且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导致台缘带的空间展布、位置迁移等都尚无确凿定论。综合分析钻测井、地震剖面、岩心等资料,按时间顺... 塔里木盆地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台缘带的存在早已被证实,但由于地层深度大、钻井少、地震资料品质有限且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导致台缘带的空间展布、位置迁移等都尚无确凿定论。综合分析钻测井、地震剖面、岩心等资料,按时间顺序将研究区奥陶系台缘相带的发育分为3个阶段:下奥陶统蓬莱坝组有明显的镶边型台缘发育,近南北走向,整体呈"S"型展布;中下奥陶统鹰山组的台缘带与蓬莱坝组的展布范围大体相似,但在古隆1井处呈现反"S"型分布,镶边型和缓坡型都存在,相带变窄,略向台地内部收缩;上奥陶统恰尔巴克组—良里塔格组时期存在塔中南、北两个台缘相带,北坡台缘为缓坡型,南坡宽度略大且坡度变陡,为镶边型。奥陶纪台缘带的平面迁移整体呈现从南北向近"S"型逐渐变为开口向西的"V"型的特点;早中奥陶世台地边缘相带开始向盆地内部迁移,台地边缘—斜坡带也主要呈退积-加积式发育。奥陶纪晚期,海平面大幅下降,地层遭到严重剥蚀,残余的台缘带分布明显缩小。大规模迅速海退之后,晚奥陶世的新一轮海进导致台地边缘相带向台地高部位逐步退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古城地区 奥陶系 碳酸盐岩台地边缘 类型 展布 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限台地沉积相类型及井震响应特征分析--以四川盆地磨溪地区龙王庙组为例
7
作者 杨芮 金吉能 +3 位作者 潘仁芳 黎洋 王蓓 张春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94-804,共11页
四川盆地磨溪地区龙王庙组为典型的局限台地沉积,明确其沉积相类型及其井震响应特征可以较好地指导该段储层的空间展布预测。为此,分析了岩心、镜下薄片、测井和地震等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明确磨溪地区龙王庙组的沉积相类型和特征,... 四川盆地磨溪地区龙王庙组为典型的局限台地沉积,明确其沉积相类型及其井震响应特征可以较好地指导该段储层的空间展布预测。为此,分析了岩心、镜下薄片、测井和地震等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明确磨溪地区龙王庙组的沉积相类型和特征,分析并总结了各亚相的测井、地震响应特征,编制了连井相剖面和沉积相模式图,最后基于多属性拟合方法预测得到的颗地比值(颗粒岩累计厚度与地层厚度之比)分布并结合最大正振幅属性分布,圈定有利相带展布区域,建立磨溪地区龙王庙组沉积地震相模式。研究认为:磨溪地区龙王庙组沉积时期主要发育云坪、滩间洼地、台内滩和潟湖4种沉积亚相,纵向上表现出多滩体叠合的发育特征,且滩体沉积厚度大,横向上表现出东西向滩体连通性好的特征;基于地震剖面反射特征识别了3种地震相类型,分别对应于滩间洼地亚相(Ⅰ类)、台内滩滩翼(Ⅱ类)和台内滩滩核(Ⅲ类)微相,进而明确了3套“Ⅱ类Ⅲ类Ⅱ类”地震相展布组合关系;在研究区西部、南部和东部圈定了3个台内滩主体分布区,作为龙王庙组的有利沉积相带展布区域;总结了从滩间洼地滩翼滩核滩翼滩核滩翼滩核滩翼滩间洼地的“三滩”(即3个滩主体)的沉积模式及展布特征,为类似储层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指导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限台地相 地震响应特征 龙王庙组 四川盆地 磨溪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塔北隆起牙哈-英买力地区寒武系沉积相特征及演化
8
作者 黄阳鸿 王振宇 +1 位作者 杨海军 马青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4年第2期11-23,共13页
新疆塔北隆起牙哈-英买力地区海相碳酸盐岩是塔北隆起下古生界重要的油气储集层,厘清该区寒武系沉积演化过程和相带分布可为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更加可靠的地质依据。在对岩心、薄片观察描述的基础上,结合测井资料和野外剖面特征分析,对... 新疆塔北隆起牙哈-英买力地区海相碳酸盐岩是塔北隆起下古生界重要的油气储集层,厘清该区寒武系沉积演化过程和相带分布可为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更加可靠的地质依据。在对岩心、薄片观察描述的基础上,结合测井资料和野外剖面特征分析,对牙哈-英买力地区寒武系沉积相特征及沉积模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塔北隆起牙哈-英买力地区寒武纪处于塔北大型碳酸盐岩台地内部,主要发育局限台地、半局限台地2种台地相。②局限台地主要发育于上、中寒武统,包含潮坪、潟湖、障壁滩坝3种亚相,其中可见有冲刷面、层状层理等构造,剖面中GR曲线跳跃剧烈,呈锯齿状,视电阻率整体偏高。③半局限台地在上、中、下寒武统均有分布,主要包括台内滩、滩间海2种亚相,宏观上可见水平层理、韵律层理,剖面中GR曲线总体较平直,呈箱型,视电阻率整体偏低。④沉积演化特点上,从早寒武世-晚寒武世,其沉积环境在纵向上呈现为:局限台地-半局限台地,随着海平面升降的变化,出现开阔-闭塞-开阔-闭塞的环境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北隆起 牙哈-英买力地区 寒武纪 碳酸盐岩 沉积 台地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龙坳陷中元古界高于庄组沉积相与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6
9
作者 吕奇奇 罗顺社 +1 位作者 李琳静 霍勇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2-316,共5页
宣龙坳陷中元古界长城系高于庄组地层主要为一套碳酸盐岩沉积,通过对该地区野外观察、测量,结合室内薄片资料和地球化学分析,认为该地区高于庄组沉积相为碳酸盐岩台地相,可进一步划分为碳酸盐岩潮坪和生物礁2种亚相及潮上带、潮间带、... 宣龙坳陷中元古界长城系高于庄组地层主要为一套碳酸盐岩沉积,通过对该地区野外观察、测量,结合室内薄片资料和地球化学分析,认为该地区高于庄组沉积相为碳酸盐岩台地相,可进一步划分为碳酸盐岩潮坪和生物礁2种亚相及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障积-黏结礁4种微相。其中在高于庄组第一段至第八段发育着碳酸盐岩潮坪亚相,高于庄组晚期受滦县抬升运动影响,水体相对变浅,在第九、十段发育着生物礁亚相。对实测剖面49个常量元素、70个微量元素样品分析,按相带进行统计研究,认为研究区碳酸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原始沉积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可作为沉积环境判别的有效标志。其中Sr、Sr/Ba及Sr/Ca值随水体的加深而增大,三者与沉积环境密切相关,用其变化可以来划分沉积相。元素V、Rb、Be值对环境变化敏感,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具有随沉积水体加深而变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 碳酸盐岩台地相 地球化学 高于庄组 燕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岩的残余结构及其沉积相的意义——以塔中地区中-下奥陶统为例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学丰 李晓锋 +2 位作者 李宗杰 刘波 宋海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22-728,共7页
白云岩虽然是一种沉积岩,原生、同生或准同生时期形成的泥晶-粉晶白云岩也常被视为局限-蒸发环境的指示标志,但埋藏条件下形成的交代白云岩或热液改造白云岩则不能直接作为沉积相标志,必须辨别白云岩的残余结构,并恢复原始灰岩的沉积环... 白云岩虽然是一种沉积岩,原生、同生或准同生时期形成的泥晶-粉晶白云岩也常被视为局限-蒸发环境的指示标志,但埋藏条件下形成的交代白云岩或热液改造白云岩则不能直接作为沉积相标志,必须辨别白云岩的残余结构,并恢复原始灰岩的沉积环境。这对确定其沉积相及开展储层成因研究至关重要。以塔中地区中-下奥陶统白云岩发育段为例,这些白云岩就常被认为是局限-蒸发台地的标志。通过对取心段岩石类型的详细鉴定,以云质灰岩中的云化部分与未云化部分进行对比,建立了白云岩残余结构的识别标准。识别了白云岩的3种残余结构,发现白云岩以残余影像结构为主,残余粒屑结构和残余粒形结构很少,由此认为白云岩的原岩主要是一套颗粒滩相灰岩。中央隆起带早-中奥陶纪不属于前人所认为的局限-蒸发台地相,而是开阔台地相,且以发育台内滩亚相-高能砂屑滩微相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 残余结构 开阔台地相 奥陶系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寒武纪碱厂期岩相古地理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红梅 曲洪祥 +3 位作者 赵秀 费平 侯晶 刘爽 《地质与资源》 CAS 2015年第3期169-172,共4页
根据碱厂组岩性组合、沉积构造、指相化石等特征,对该组形成的沉积环境和岩相古地理进行较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可识别出开阔台地相、局限台地相、开阔陆棚相.
关键词 碱厂组 古地理 开阔台地相 局限台地相 开阔陆棚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隆起晚奥陶世古地貌及其沉积相特征 被引量:17
12
作者 彭莉 刘小平 +4 位作者 林畅松 刘景彦 阳孝法 王海平 李换浦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67-772,共6页
塔中Ⅰ号断裂带古地貌及其沉积相是控制塔中地区晚奥陶世台缘相带和大型生物礁油气藏发育的主要因素,在该区寻找相似的生物礁发育带具有重要的勘探意义。分析塔中隆起上奥陶统沉积体系地震反射结构,选择距古隆起顶面最近且全区易追踪的... 塔中Ⅰ号断裂带古地貌及其沉积相是控制塔中地区晚奥陶世台缘相带和大型生物礁油气藏发育的主要因素,在该区寻找相似的生物礁发育带具有重要的勘探意义。分析塔中隆起上奥陶统沉积体系地震反射结构,选择距古隆起顶面最近且全区易追踪的沉积界面作为近似古水平面,恢复了塔中隆起及其邻区上奥陶统沉积前的古地貌,并将其划分为6个单元:台内高隆、台内缓坡、台地斜坡、陆架斜坡、陆架坡折和深海盆地,其中分别发育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台地边缘相、开阔陆棚相和深海槽盆相。研究表明,台内缓坡带具有与塔中Ⅰ号断裂带相似的古地貌及沉积相特征,且主要分布在塔中隆起南斜坡并向和田河东延伸一带,以及西部沿吐木休克断裂一带和顺托果勒低隆段两侧,可能是生物礁油气藏勘探的重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隆起 良里塔格组 古地貌恢复 台地边缘 生物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霸县凹陷文安斜坡沙一段沉积相再认识 被引量:9
13
作者 胡望水 朱罗剑 杨申谷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9年第6期5-7,11,共4页
综合岩相特征、沉积构造特征、测井相分析重新认识文安斜坡古近系沙一段的总体沉积特征,重新确定其沉积相类型为三角洲相和湖泊相。对研究区沉积微相的详细研究认为:沙一上亚段为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主要发育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席状... 综合岩相特征、沉积构造特征、测井相分析重新认识文安斜坡古近系沙一段的总体沉积特征,重新确定其沉积相类型为三角洲相和湖泊相。对研究区沉积微相的详细研究认为:沙一上亚段为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主要发育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席状砂和分流河道间微相,平面上朵状体呈东西向展布,根据水系划分可分为7个三角洲;沙一下亚段为浅湖沉积,主要发育重力流亚相、浅湖砂坝微相、浅湖至半深湖泥微相、碳酸盐台地亚相,发育碳酸盐台地和滨浅湖砂坝沉积。通过对沉积相的重新认识,有助于对文安斜坡沙一段成岩作用和沉积演化的认识,为油气勘探预测有利区带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安斜坡 沙一段 沉积 重力流亚 碳酸盐台地 霸县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碳酸盐岩沉积地球化学特征与台地演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嘉庆 李忠 +3 位作者 韩银学 彭守涛 韩登林 许承武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78-291,共14页
塔河油田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下段以泥微晶灰岩、瘤状灰岩为主,上段以鲕粒灰岩、生屑灰岩、砂砾屑灰岩为主,纵向上构成了一个向上水体变浅的沉积序列。根据层序地层学研究结果,将良里塔格组划分为一个三级层序,细分为两个体系域。通过对... 塔河油田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下段以泥微晶灰岩、瘤状灰岩为主,上段以鲕粒灰岩、生屑灰岩、砂砾屑灰岩为主,纵向上构成了一个向上水体变浅的沉积序列。根据层序地层学研究结果,将良里塔格组划分为一个三级层序,细分为两个体系域。通过对各体系域地层单元的岩相学和地球化学分析研究,恢复了各时期的古地理面貌及沉积相带的空间展布。最终研究结果表明良里塔格组沉积相带具有开阔台地、台地边缘和斜坡3种类型,平面上由北向南顺序展布,走向近东西。微量元素分析进一步佐证和完善了该区沉积相带分析,V、Ni和Cr微量元素的含量显示从浅水到深水总体呈增加之势,Ce异常曲线对沉积环境也有良好反映,而台地边缘相的Sr/Ba比值表现出异常高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台地演化 上奥陶统 沉积序列 地球化学特征 碳酸盐岩 台地边缘 瘤状灰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上扬子区古生界深水斜坡及台地边缘碳酸盐岩成岩作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胡明毅 高振中 李建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39-247,共9页
本文在岩石学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电子探针、碳氧同位素、包裹体古盐度分析、地球化学分析等测试资料,详细研究了中上扬子台地南北缘深水斜坡及台地边缘相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特征,如早期岩化作用、胶结作用、白云石化作用等。在此基础上... 本文在岩石学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电子探针、碳氧同位素、包裹体古盐度分析、地球化学分析等测试资料,详细研究了中上扬子台地南北缘深水斜坡及台地边缘相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特征,如早期岩化作用、胶结作用、白云石化作用等。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深水斜坡相及台地边缘相碳酸盐岩所经历的成岩环境进行了划分,建立了该区深水斜坡相及台地边缘相碳酸盐岩的孔隙演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斜坡 台地边缘 碳酸盐岩 成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西北部石炭系沉积特征及相带优选
16
作者 马学才 何江 +3 位作者 贾松 何开来 尹宏 胡职欣 《中外能源》 CAS 2023年第3期34-40,共7页
四川盆地石炭系油气资源丰富,目前石炭系的勘探开发主要集中在川东北地区,缺乏对川西北石炭系的研究。因此,为明确四川盆地西北部石炭系沉积特征及其演化规律,结合野外剖面观察实测、实钻井地质资料、系统取样和分析化验等方法,系统地... 四川盆地石炭系油气资源丰富,目前石炭系的勘探开发主要集中在川东北地区,缺乏对川西北石炭系的研究。因此,为明确四川盆地西北部石炭系沉积特征及其演化规律,结合野外剖面观察实测、实钻井地质资料、系统取样和分析化验等方法,系统地对川西北石炭系沉积相类型及平面展布进行精细解剖,建立了石炭系沉积演化模式,优选出有利的储集相带。研究表明:四川盆地西北部石炭系继承了泥盆纪期间的古地理背景,发育典型的海相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由南东至北西依次发育潮坪—开阔台地—台地边缘—斜坡盆地等沉积环境,进一步可识别出台内滩、台坪、台地边缘滩等微相类型。其中潮坪、台地边缘滩为有利的储集相带,岩性以细—中晶白云岩为主,发育晶间孔、晶间溶孔,具有一定的储集能力,位于马角坝断裂以东一带,厚度较大,靠近生烃中心,展现了良好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台地相 石炭系 演化模式 四川盆地西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6区块沉积相类型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晨曦 《内江科技》 2011年第7期130-131,共2页
哈拉哈塘作为轮南低凸起的一部分,整体是在前震旦变质基底上形成的长期发育的巨型古隆起,发育震旦系至泥盆系海相沉积地层、石炭系至二叠系海陆交互相沉积地层和三叠系至第四系陆相沉积地层。哈6区块奥陶纪沉积相平面展布及其发育演化... 哈拉哈塘作为轮南低凸起的一部分,整体是在前震旦变质基底上形成的长期发育的巨型古隆起,发育震旦系至泥盆系海相沉积地层、石炭系至二叠系海陆交互相沉积地层和三叠系至第四系陆相沉积地层。哈6区块奥陶纪沉积相平面展布及其发育演化受控于该时期的构造演化、海平面的变化以及陆源物质的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里东运动 轮南潜山背斜 开阔台地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大港歧口凹陷及邻区奥陶纪岩相古地理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文革 赵敏 冯建园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6期13-19,共7页
寒武-奥陶纪时期华北地台是一个广阔的陆表海,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区,气候炎热,蒸发作用强。歧口凹陷区是华北地台内部的一个小地块,奥陶纪歧口凹陷区总体上以开阔台地相沉积为主,大致构成4个自下而上由蒸发-局限到开阔台地相的旋回沉积。... 寒武-奥陶纪时期华北地台是一个广阔的陆表海,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区,气候炎热,蒸发作用强。歧口凹陷区是华北地台内部的一个小地块,奥陶纪歧口凹陷区总体上以开阔台地相沉积为主,大致构成4个自下而上由蒸发-局限到开阔台地相的旋回沉积。旋回上部为高海平面沉积,以发育开阔台地灰坪微相为主;下部为低海平面沉积,在开阔台地相的背景下间或发育局限台地云坪微相,甚至蒸发台地膏云坪与膏质洼地微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凹陷 奥陶系 开阔台地灰坪微 局限台地云坪微 蒸发台地膏质洼地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地区下石炭统岩关阶沉积相及沉积模式
19
作者 方积义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127-137,共11页
桂林地区下石炭统岩关阶沉积相可以划分为碳酸盐台地相、台地前缘斜坡相和粘土岩硅质岩台盆相,具断裂陡崖沉积模式和缓斜坡沉积模式,桂林南边村剖面台地前缘斜坡相的发现和研究,揭开了本区台地相与台盆相之间相变关系之谜。
关键词 沉积 沉积环境 下石炭统 桂林 沉积作用 台地相 台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东石炭系岩相古地理及有利储集相带研究新成果
20
作者 老丁 《江汉石油科技》 2009年第4期5-5,共1页
渝东石炭系分为下石炭统和上石炭统,通过岩心、露头、单井和联井剖面特征分析,认为渝东石炭系发育蒸发台地相和局限台地相,其中主要以局限台地相沉积为主。局限台地相发育颗粒滩、云坪、藻坪、海湾浅滩等6种沉积亚相,蒸发台地相发... 渝东石炭系分为下石炭统和上石炭统,通过岩心、露头、单井和联井剖面特征分析,认为渝东石炭系发育蒸发台地相和局限台地相,其中主要以局限台地相沉积为主。局限台地相发育颗粒滩、云坪、藻坪、海湾浅滩等6种沉积亚相,蒸发台地相发育石英砂浅滩、蒸发坪等4种沉积亚相。根据渝东石炭系目前勘探成果认为:渝东石炭系主要储气层段为黄龙组二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系 古地理 渝东 储集 沉积亚 台地相 上石炭统 下石炭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