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5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筛选马氏珠母贝肉酶解产物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
1
作者 夏小雨 温财兴 +7 位作者 曹文红 秦小明 李钰金 林海生 陈忠琴 郑惠娜 朱国萍 高加龙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3-150,共8页
本研究采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I converting enzyme,ACE)为蛋白配体,分析马氏珠母贝肉蛋白酶解产物(protein hydrolysate of Pinctada martensii,PHPM)超滤组分与配体的结合情况,利用质谱鉴定结合肽... 本研究采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I converting enzyme,ACE)为蛋白配体,分析马氏珠母贝肉蛋白酶解产物(protein hydrolysate of Pinctada martensii,PHPM)超滤组分与配体的结合情况,利用质谱鉴定结合肽段的氨基酸序列后,筛选潜在抑制ACE活性强的肽段进行合成,研究其体外ACE抑制活性、抑制类型及多肽与ACE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PHPM分子质量在3 000~5 000 Da的超滤组分与ACE蛋白具有较强的结合信号,在结合物质的肽序列中优选出4种具有潜在活性的ACE抑制肽进行合成,其中多肽SLPWPMKPMNLIE的半数抑制浓度最低,并且通过氢键与ACE蛋白C端结构域的疏水口袋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血管紧张转换抑制肽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抑制动力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脓毒症心肌损伤预后的影响:一项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
2
作者 陈莹 魏述星 +5 位作者 王茜雅 王锦龙 董红锰 高珍珍 郭树彬 梅雪 《中国急救医学》 2025年第4期316-322,共7页
目的 评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对脓毒症心肌损伤(sepsis-induced myocardial injury,SIMI)患者28天全因死亡率的影响,探讨其潜在治疗价值。方法 本研究基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 目的 评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对脓毒症心肌损伤(sepsis-induced myocardial injury,SIMI)患者28天全因死亡率的影响,探讨其潜在治疗价值。方法 本研究基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Ⅳ(MIMIC-Ⅳ),筛选符合条件的SIMI患者2450例,分为ACEI组和未使用ACEI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方法减少基线偏倚,并以28天全因死亡率为主要结局指标。通过Kaplan-Meier(K-M)曲线、多因素Cox回归及亚组分析评估ACEI的作用。此外,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的114例SIMI患者进行外部验证。结果 在PSM调整前后,研究共纳入2450例和1042例患者。PSM后,K-M曲线显示,ACEI组28天病死率显著低于未使用ACEI组(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ACEI的使用显著降低28天全因死亡率[风险比(HR)=0.56,95%置信区间(CI)0.42~0.74,P<0.001]。亚组分析显示,ACEI的治疗效果在不同年龄、性别和基础疾病等亚组中一致(交互作用P>0.05)。此外,不同种类ACEI对28天全因死亡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部验证共纳入114例SIMI患者,K-M曲线显示,ACEI的使用与显著降低的28天累积病死率相关(P=0.0017);多变量Cox回归分析进一步支持了ACEI的保护作用,显示其使用显著降低28天全因死亡率(HR=0.22,95%CI 0.05~0.91,P=0.036)。结论 ACEI的使用与SIMI患者28天全因死亡率的显著降低相关,支持其潜在治疗干预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转换抑制剂 脓毒症心肌损伤 重症监护室 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 28天全因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受体配体亲和技术筛选黄芩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和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
3
作者 康健斌 张语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8期859-863,共5页
目的筛选中药黄芩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方法以ACE2和DPP-4作为靶蛋白,利用受体配体亲和超滤和液质联用技术,对黄芩中与ACE2和DPP-4亲和的化合物进行筛选和分析,以筛选具有同时抑制ACE2和DPP-4的化合... 目的筛选中药黄芩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方法以ACE2和DPP-4作为靶蛋白,利用受体配体亲和超滤和液质联用技术,对黄芩中与ACE2和DPP-4亲和的化合物进行筛选和分析,以筛选具有同时抑制ACE2和DPP-4的化合物。结果从黄芩中筛选出了5,7,2′,6′-4羟基黄酮、5,7,2′,5′-4羟基-8,6′-二甲氧基黄酮、白杨素-7-O-葡萄糖醛酸苷、黄芩素-6-O-葡萄糖醛酸苷、千层纸素A-7-O-葡萄糖醛酸苷、汉黄芩苷、白杨素、千层纸素A,可以同时亲和抑制ACE2和DPP-4,具有潜在的抗新型冠状病毒的作用。结论从黄芩中筛选出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关的靶蛋白抑制剂,具备潜在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配体亲和 血管紧张转换2 二肽基肽4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治疗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
4
作者 郑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4期128-131,共4页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在控制血糖、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及调节血压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较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结论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有效且安全,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管紧张转换抑制剂 临床应用 治疗效果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应用研究
5
作者 梁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3期064-067,共4页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其对改善心功能、缓解症状以及减少不良反应的具体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间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其对改善心功能、缓解症状以及减少不良反应的具体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间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ACEI。观察两组患者在主要心功能指标、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症状缓解率较高,不良反应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 ACEI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体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通过优化治疗方案,可进一步扩大患者获益范围,满足患者多样化的治疗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血管紧张转换抑制剂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NLR及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与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关系分析
6
作者 黄纪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7期1198-1200,共3页
目的:探究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及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PAF)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我院诊治的急性胰腺炎(AP)患者临床资料120例,根据病情分为轻症... 目的:探究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及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PAF)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我院诊治的急性胰腺炎(AP)患者临床资料120例,根据病情分为轻症组(n=58)和重症组(n=62),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2例作为健康组,检测三组ACE2、NLR及PAF水平并比较各组差异;并统计患者预后情况,进一步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轻症组和重症组入院当日ACE2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且重症组低于轻症组;轻症组和重症组的NLR和PAF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且重症组高于轻症组(P<0.05)。重症组共有12例患者死亡,死亡组患者ACE2水平较存活组显著更低,而NLR与PAF水平较存活组显著更高(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ACE2、NLR与PAF水平均为SAP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CE2、NLR、PAF水平联合预测SAP的AUC及敏感度显著高于单一指标预测。结论:血清ACE2、NLR、PAF水平与AP患者病情程度密切相关,尤其是SAP患者ACE2显著低,NLR、PAF显著高,均与预后密切相关,三者联合用于预测SAP病情预后有较高价值,建议入院后予以密切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转化2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血小板活化因子 重症急性胰腺炎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水平与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3
7
作者 俞凡 赵林军 +1 位作者 吴锦鸿 方金燕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2期213-21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水平与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8例脓毒症患者为观察组,根据... 目的探讨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水平与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8例脓毒症患者为观察组,根据是否合并ARDS将观察组患者分为ARDS组(合并ARDS,98例)和非ARDS组(未合并ARDS,50例),另选取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同期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SIRT1、ACE2水平。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脓毒症相关ARDS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SIRT1、ACE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RDS组患者的年龄大于非ARDS组,脓毒症休克比例、机械通气比例、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血乳酸水平高于非ARDS组,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间长于非ARDS组,SIRT1、ACE2水平低于非ARD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休克、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间延长、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和血乳酸升高为脓毒症相关ARD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SIRT1、ACE2升高为脓毒症相关ARDS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的血清SIRT1、ACE2水平降低与脓毒症相关ARDS的发生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1 血管紧张转换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与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害和临床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从贵 彭海琳 熊伟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666-671,共6页
目的研究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SDC-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与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冠状动脉损害(coronary artery lesions,CAL)和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 目的研究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SDC-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与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冠状动脉损害(coronary artery lesions,CAL)和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13例KD急性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设为KD组,治疗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CAL组(n=39例)和无CAL组(n=74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的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DC-1、ACE2水平并比较。患儿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估,将治愈与好转患儿纳入治疗有效组(n=89例),无效患儿纳入治疗无效组(n=24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儿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DC-1、ACE2等指标及其联合应用模型对治疗无效的预测价值。结果KD组血清SDC-1、ACE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AL组血清SDC-1、ACE2水平高于无CAL组(P<0.05)。治疗有效组与治疗无效组在发热时间、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SDC-1、ACE2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T、CRP、IL-6、SDC-1、ACE2为患儿治疗无效的显著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DC-1、ACE2两指标联合预测患儿治疗无效的曲线下面积(AUC)(95%CI)为0.837(0.726~0.926),预测价值均高于单独检测。血清SDC-1、ACE2及PCT、CRP、IL-6联合预测患儿治疗无效的AUC(95%CI)为0.903(0.861~0.912),预测价值较血清SDC-1、ACE2两指标联合预测有所提升。结论KD患儿血清SDC-1、ACE2水平上升,两者水平越高,其并发CAL风险越高,临床疗效越差,联合检测对临床疗效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多配体蛋白聚糖1 血管紧张转换2 冠状动脉损害 疗效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激动剂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的影响
9
作者 岳佳 臧思皓 曾庆繁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226-231,246,共7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激动剂(AT2R agonists,C21)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大鼠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模型组(LPS 10 mg/kg)、治疗组(LPS 10...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激动剂(AT2R agonists,C21)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大鼠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模型组(LPS 10 mg/kg)、治疗组(LPS 10mg/kg联合C211mg/kg)和抑制剂组[LPS 10mg/kg联合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itric oxide synthase inhibitor,L-NAME)30mg/kg];造模8 h后开胸取大鼠新鲜右上肺组织测定湿/干比(W/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IL-10、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1 receptor,AT1R)、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ngiotensinⅡ-2 receptor,AT2R)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含量;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eosin,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W/D显著增加(P<0.05),IL-6、TNF-α、iNOS、AT1R、NO显著升高(P<0.05);肺泡细胞损伤增生呈复层结构,局部可见肺泡腔扩张,肺内动脉损伤,肺泡出血水肿,局部平滑肌缺失,间质可见结缔组织增生并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部分可见透明膜形成;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及抑制剂组W/D显著降低(P<0.05),IL-6、TNF-α、iNOS、AT1R、NO显著降低(P<0.05),IL-10、AT2R显著降低(P<0.05);镜下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轻,肺泡和间质内的水肿和出血相对于模型组损伤明显减轻,水肿液吸收。结论C21可以减轻LPS诱导的ALI大鼠的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减少iNOS、NO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血管紧张Ⅱ-2型受体激动剂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 一氧化氮合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那普利、缬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1
10
作者 翁智远 晋学庆 +2 位作者 吴可贵 许昌声 王华军 《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64-369,共6页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与缬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肾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ACE2在高血压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中的意义。方法12周龄雄性SHR28只,分为空白对照组(Sc)、苯那普利组(10mg/k...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与缬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肾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ACE2在高血压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中的意义。方法12周龄雄性SHR28只,分为空白对照组(Sc)、苯那普利组(10mg/kg.d)(Sb)、小剂量缬沙坦组(10mg/kg.d)(Sl)、大剂量缬沙坦组(30mg/kg.d)(Sh),每组7只,7只雄性WKY大鼠为正常对照。药物治疗3月后,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AngⅡ含量,RT-PCR法测定肾脏中ACE和ACE2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比较肾脏中ACE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WKY大鼠相比,SHR肾脏中ACE2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而ACEmRNA的表达和血浆AngⅡ水平则明显升高(P<0.05)。缬沙坦治疗后SHR血压显著下降而血浆AngⅡ水平则进一步升高,肾脏中ACE2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苯那普利治疗对SHR血浆AngⅡ水平及肾脏ACE2的表达则无明显影响。结论SHR体内ACE和ACE2的表达失衡可能在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有重要意义。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可能通过升高SHR血浆AngⅡ的水平而增加肾脏中ACE2的表达,ACE2表达的增加可能是ARB抗高血压治疗的一个新药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转换2 -血管紧张系统 血管紧张转化抑制剂 血管紧张受体拮抗剂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那普利、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郑琦 晋学庆 +3 位作者 翁智远 王华军 许昌声 吴可贵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77-480,共4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肾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的表达及苯那普利、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ACE2表达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ACE2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3月龄的SD雄性大鼠,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3...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肾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的表达及苯那普利、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ACE2表达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ACE2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3月龄的SD雄性大鼠,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7只,分别为糖尿病模型组、苯那普利治疗组[10mg/(kg.d)]、缬沙坦治疗组[10mg/(kg.d)],SD雄鼠7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给药3月后,处死动物、留取标本,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定肾脏中ACE和ACE2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比较肾脏中ACE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模型组大鼠ACE、ACE2 mRNA表达分别下降30.7%、50.1%(P<0.05)。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苯那普利组ACE 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ACE2 mRNA的表达无明显差异;缬沙坦组ACE mRNA的表达治疗后没有明显变化,而ACE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有明显增加,分别增加68.7%和69.8%(P<0.01)。结论1)肾脏局部ACE2表达水平的降低可能是糖尿病大鼠肾损害的发病机制之一;2)ARB可能是通过增加肾脏局部ACE2的表达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大鼠 血管紧张转换2 血管紧张转换抑制剂 血管紧张受体拮抗剂 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米沙坦对人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表达的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立军 马虹 +9 位作者 廖新学 胡雪松 田方 顾海波 郝艳华 蔡乙明 彭龙云 何建桂 曾武涛 冷秀玉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24-228,共5页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人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以替米沙坦(终浓度分别为10-7、10-6、10-5mol/L)刺激24h;以替米沙坦(终浓度为10-6mol/L)分别刺激6、12和24h;以2型血管紧...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人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以替米沙坦(终浓度分别为10-7、10-6、10-5mol/L)刺激24h;以替米沙坦(终浓度为10-6mol/L)分别刺激6、12和24h;以2型血管紧张素受体特异性阻断剂PD123319(终浓度为10-6mol/L)单独或与相同终浓度的替米沙坦联合刺激12h。以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ACE2蛋白表达量,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ACE2mRNA表达。结果替米沙坦呈剂量(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使ACE2蛋白及基因表达量显著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替米沙坦在终浓度分别为10-7、10-6、10-5mol/L时,可使ACE2蛋白表达量分别增加1.5、2.7和4.6倍,使ACE2mRNA表达分别增加1.2、2.3和4.5倍;于6、12和24h,替米沙坦(终浓度10-6mol/L)分别使ACE2蛋白表达量增加1.6、2.7和4.2倍,使ACE2mRNA表达分别增加1.3、2.3和4.0倍;与对照组及替米沙坦组比较,PD123319对ACE2蛋白及基因表达无影响。结论替米沙坦呈剂量(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显著上调ACE2蛋白及基因表达,此作用可能与阻断血管紧张素受体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转换-2 替米沙坦 -血管紧张系统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mRNA转录及其蛋白表达 被引量:10
13
作者 黄群英 晋学庆 +3 位作者 吴可贵 翁智远 许昌声 王华军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73-476,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月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 mRNA转录及其蛋白表达,初步探讨ACE2在高血压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雄性SHR1月龄组(S1)、2月龄组(S2)、3月龄组(S3)、6月龄组(S6)和9月龄组(S9)共5组,每... 目的观察不同月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 mRNA转录及其蛋白表达,初步探讨ACE2在高血压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雄性SHR1月龄组(S1)、2月龄组(S2)、3月龄组(S3)、6月龄组(S6)和9月龄组(S9)共5组,每组各6只,各组均有相应月龄匹配的Wistar-Kyoto(WKY)大鼠作对照。采用RBP-Ⅰ型大鼠血压心率测定仪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SBP);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肾脏ACE2 mRNA的转录水平;免疫组化染色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方法测定肾脏ACE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SHR的SBP随着月龄的增加而上升,6月龄后趋于稳定。2)SHR和WKY肾脏ACE2蛋白和 mRNA水平均随着月份的增加而增加,3月龄时达高峰,6月龄后趋于稳定;且SHR肾脏ACE2蛋白和 mRNA水平均低于同龄的WKY。S1肾脏髓质内侧部ACE2免疫染色阳性面积百分比较皮质和髓质外侧部高,与1月后的分布相反。结论1)SHR肾脏ACE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比WKY大鼠低。2)大鼠肾脏ACE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具有时间和部位分布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转换2 自发性高血压 大鼠 肾脏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蛋白酶的大豆蛋白水解物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5
14
作者 范俊峰 李里特 +2 位作者 张艳艳 齐藤昌义 辰巳英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0-84,共5页
报道了 2种工业化酶ProteaseA和OrientaseB的大豆蛋白水解物的高活性ACEI肽的筛选工作 ,并且对所得到的活性较高的水解物进行了感官评价。这 2种酶的水解物的ACE抑制活性均随着水解时间的增加呈指数归律增加。其中OrientaseB水解大豆蛋... 报道了 2种工业化酶ProteaseA和OrientaseB的大豆蛋白水解物的高活性ACEI肽的筛选工作 ,并且对所得到的活性较高的水解物进行了感官评价。这 2种酶的水解物的ACE抑制活性均随着水解时间的增加呈指数归律增加。其中OrientaseB水解大豆蛋白 1 0h ,其产物的ACE抑制活性最高达到 95 %,ProteaseA的最高也可达到 91 33%。ProteaseA水解 4~ 1 0h的产物以及Ori entaseB水解 6~ 1 0h的产物 ,是由 2~ 5个氨基酸组成的寡肽 ,ACE的抑制活性高 ,且苦味轻微或没有。这些肽因其天然、安全、作用温和而有望作为良好的降压成分进入人们的日常膳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血管紧张转换 降血压肽 血管紧张转换抑制肽 抑制活性 大豆蛋白水解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及其血清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许岚 邓振霞 +7 位作者 吴懿玲 何戎华 唐建英 穆会君 卜瑞芳 顾敏峰 王霞娟 蒋艳敏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44-347,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多态性、血清ACE水平与 2型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 (DR)的关系。 方法 应用PCR方法检测 136例 2型糖尿病患者和 6 4名健康者ACE基因的缺失 /插入多态性和血清ACE水平 ,并用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 ...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多态性、血清ACE水平与 2型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 (DR)的关系。 方法 应用PCR方法检测 136例 2型糖尿病患者和 6 4名健康者ACE基因的缺失 /插入多态性和血清ACE水平 ,并用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 ,筛选出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高危因素。 结果  (1)ACE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糖尿病总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χ2 =3.3487,P >0 .0 5和 χ2 =3.72 5 7,P >0 .0 5 ) ,且在增殖期DR组和背景性DR组间差异亦无显著意义 (χ2 =3.335 9,P >0 .0 5和 χ2 =1.4 2 12 ,P >0 .0 5 )。 (2 )糖尿病并发DR组的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与无DR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χ2 =10 .8783,P >0 .0 5和 χ2 =9.16 55 ,P >0 .0 5 ) ,且血清ACE水平在DR患者中明显升高 (t=12 .72 2 ,P <0 .0 5 ) ,与ACE基因多态性呈一致表现。 (3)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ACE基因DD型、血清ACE水平、血胆固醇、空腹血糖和糖尿病病程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糖尿病患者中DD基因型具有患DR易感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转换 基因多态性 血清 2型糖尿病 并发症 视网膜病变 相关性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基因的克隆表达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维维 许媛媛 +2 位作者 荣超 权素玉 张源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0-126,共7页
[目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是RAS系统的关键调控酶,在动物上的研究较少,本试验研究了山羊ACE2的相关理化性质和功能。[方法]利用同源克隆及RT-PCR技术,根据牛的ACE2基因mRNA序列设计引物,从山羊肾脏组织中扩增出ACE2基因编码区的... [目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是RAS系统的关键调控酶,在动物上的研究较少,本试验研究了山羊ACE2的相关理化性质和功能。[方法]利用同源克隆及RT-PCR技术,根据牛的ACE2基因mRNA序列设计引物,从山羊肾脏组织中扩增出ACE2基因编码区的特异性片段,TA克隆到p MD19-T载体并转化至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对生长出的单菌落进行验证后测序分析。根据测序分析结果设计引物,经PCR扩增和酶切连接,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ACE2,经过验证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并用IPTG诱导表达ACE2蛋白。[结果]山羊ACE2基因c DNA编码区共包括2 415个核苷酸,编码804个氨基酸残基。同源性比对发现,山羊ACE2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与绵羊ACE2最高,为99%,与斑马鱼最低,仅为60%。遗传进化分析也表明该ACE2基因与绵羊的遗传距离最近,与斑马鱼处在两个不同的分支上。蛋白结构及理化性质分析预测该山羊ACE2蛋白属于稳定型蛋白,蛋白信号肽序列位于第1氨基酸(aa)~18氨基酸(aa)之间,蛋白跨膜螺旋预测为Ⅰ型跨膜蛋白。成功构建山羊ACE2蛋白胞外部分(19~738 aa)表达载体,表达出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90×10^3,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在BL21(DE3)中表达。[结论]本试验首次成功克隆了山羊ACE2基因编码区(基因序列号:KF921008.1),并对其蛋白结构及理化性质进行了初步预测,同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了其胞外区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血管紧张转换2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胡园园 沈洁 +2 位作者 朱艳 唐杰龙 刘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36-1338,共3页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trl组,n=7)、糖尿病组(DM组,n=14)和50 mg/kg厄贝沙坦干预组(DM+Irb50组,n=9),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trl组,n=7)、糖尿病组(DM组,n=14)和50 mg/kg厄贝沙坦干预组(DM+Irb50组,n=9),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5 mg/kg,72 h后血糖大于16.7 mmol/L纳入糖尿病组,造模成功后4周,灌胃法给予相应剂量厄贝沙坦,继续喂养8周。ELISA测定各组大鼠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II)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ACE2 mRNA表达。结果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AngII显著升高,厄贝沙坦干预后,AngII水平显著降低(P<0.001)。DM+Irb50组大鼠心肌组织ACE2 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DM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可上调心肌组织ACE2 mRNA表达,这可能是其改善心功能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心肌组织 血管紧张转换2 厄贝沙坦 血管紧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群 马增霞 邱书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6期71-72,共2页
应用PCR技术检测144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并与67例健康人(对照组)比较,结果两组间ACE等位基因、基因型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T2DM组伴DN者(80例)DD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不伴DN... 应用PCR技术检测144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并与67例健康人(对照组)比较,结果两组间ACE等位基因、基因型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T2DM组伴DN者(80例)DD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不伴DN者(64例)(P<0.05);DN患者中肾功能不全者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肾功能稳定者(P<0.05)。提示ACE基因I/D多态性与T2DM的易感性无关,与D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转换 基因多态性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对高血压大鼠肾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杨丽丽 余静 常鹏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两肾一夹(2K1C)高血压大鼠肾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表达。了解甘肃黄芪对大鼠肾脏ACE2mRNA表达及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观察黄芪的降压效果。方法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10);2K1C高血压组(n=... 目的探讨两肾一夹(2K1C)高血压大鼠肾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表达。了解甘肃黄芪对大鼠肾脏ACE2mRNA表达及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观察黄芪的降压效果。方法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10);2K1C高血压组(n=10);2K1C+缬沙坦组(n=10);2K1C+黄芪20g/(kg.d)组(n=10);2K1C+黄芪10g/(kg.d)组(n=10)。8周后,用RT-PCR法检测肾脏ACE2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ACE2表达,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肾脏局部AngⅡ水平。结果2K1C高血压大鼠肾脏ACE2mRNA表达较正常大鼠降低(0.282±0.025vs0.359±0.017,P<0.05),高、低剂量黄芪及缬沙坦治疗大鼠ACE2mRNA表达(0.398±0.004,0.391±0.006,0.403±0.009)均高于对照组(0.282±0.025)(P<0.05)。高剂量黄芪组降低肾脏局部AngⅡ效果较缬沙坦组明显(P<0.01)。缬沙坦和黄芪治疗都明显降低血压(P<0.01)。结论2K1C高血压大鼠肾脏组织中ACE2mRNA表达降低。甘肃黄芪及缬沙坦在降压的同时增加肾脏组织ACE2mRNA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管紧张转换2 基因表达 缬沙坦 黄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基因转染对人内皮细胞MI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钟久昌 余细勇 +3 位作者 郭俊明 林秋雄 龚朝辉 刘琼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22-1926,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基因转染对体外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中由血管紧张素(Ang)II诱导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表达的影响。方法:克隆和构建含人ACE2基因全长的重组质粒(pACE2),并将之转染入人血管内皮细胞中。分... 目的:探讨重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基因转染对体外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中由血管紧张素(Ang)II诱导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表达的影响。方法:克隆和构建含人ACE2基因全长的重组质粒(pACE2),并将之转染入人血管内皮细胞中。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转染细胞中的MIFmRNA与蛋白表达情况。结果:AngⅡ(100nmol/L)和AngIV(100nmol/L)刺激后均可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中MIF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P<0.01)。pACE2基因转染可明显抑制内皮细胞中由AngII和AngIV诱导的MIFmRNA和蛋白表达(P<0.05)。结论:ACE2基因过表达可明显抑制人内皮细胞中炎症介质MIF的表达,提示ACE2基因具有一定的抗炎症效应。通过调节ACE2基因的活性和表达,很可能为炎症相关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转换2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 血管紧张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