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Ⅰ比值、白细胞介素-17联合心电图诊断川崎病患儿急性期冠状动脉损伤的价值 |
杨敏
刘鑫
|
《陕西医学杂志》
|
2025 |
0 |
|
2
|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水平在判断肺结节病活动性中的应用 |
王彩彩
黄燕
路聪哲
姜毅
田光
段蕴铀
|
《中国医药》
|
2013 |
2
|
|
3
|
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检测意义 |
方敏
董毅
张幼鸿
|
《中国实验诊断学》
|
2013 |
0 |
|
4
|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在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变化 |
芮磊
刘甲兴
庄岳鹏
|
《中国临床医学》
|
2003 |
0 |
|
5
|
人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与IgG Fc融合蛋白在乳酸克鲁维酵母菌中的表达及产物分析 |
杨晓鹏
刘波
巩新
唱韶红
张义浜
吴军
|
《生物技术通讯》
CAS
|
2011 |
1
|
|
6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检测分析 |
许光旭
洛若愚
|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7
|
肝癌患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检测的临床意义 |
高蕾
南清振
戴九龙
毛战斌
白岚
|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
2008 |
2
|
|
8
|
汉防己甲素片联合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炎症指标、免疫功能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
李晓华
曾静娟
|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
2025 |
0 |
|
9
|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与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在结节病肺外器官受累中的检测价值 |
王晓阳
王彩彩
段蕴铀
|
《中国综合临床》
|
2016 |
1
|
|
10
|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
王燕玲
王丽娜
黄巧玲
王燕燕
宋娜娜
刘旭蓉
吴静
蔡兴锐
|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
2024 |
0 |
|
11
|
TNF-α抑制剂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注射用依那西普致葡萄膜炎2例分析 |
孙武
陈水龄
周婉瑜
史航
刘璐
贺严
付文涛
褚利群
|
《中国药物警戒》
|
2024 |
1
|
|
12
|
肿瘤坏死因子-α、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大鼠血清及胎盘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
王艳
时玲玲
吴桂杰
李霞
赵芳莹
|
《陕西医学杂志》
CAS
|
2024 |
2
|
|
13
|
制备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脂联素球部融合蛋白的两种细胞培养工艺比较 |
黄世高
尹玉婷
熊春晖
王彩虹
吕建新
高基民
|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4
|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对脑血管狭窄患者术后支架内再狭窄预测价值 |
索志超
刘雨茜
徐彩娜
杨琛
何涛
|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
2024 |
0 |
|
15
|
可溶性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sTNFRⅡ)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活性检测 |
徐春晓
姚立红
陈爱君
安乃莉
曾革非
张立国
张智清
|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16
|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可溶性受体Ⅱ(sTNFRⅡ)的纯化 |
徐春晓
姚立红
祖东
黄国锦
严馨蕊
柴映爽
陈爱珺
张智清
|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
2002 |
1
|
|
17
|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
曾宪林
李曼
谢永欣
|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
2024 |
0 |
|
18
|
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Ⅱ与早期自然流产临床关系的研究 |
孙阳
赵轩
杨敏
刘碧芬
敖竹君
|
《贵州医药》
CAS
|
2002 |
1
|
|
19
|
芪藤壮骨片联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 |
曹森林
辜转荣
程铁兵
|
《中西医结合研究》
|
2024 |
1
|
|
20
|
肺炎患儿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 受体和肿瘤坏死因子的检测及其作用研究 |
白欧
郑柔
莫秀芬
|
《临床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