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考古复原的古蜀史新论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冯广宏
-
机构
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所
-
出处
《天府新论》
2005年第2期116-118,共3页
-
文摘
古蜀史时跨 40 0 0年 ,有考古证据。古蜀先王蚕丛三代与以后两代之间 ,约有80 0年的空白。从文献和考古成果对照得知 ,古蜀人来自嘉陵江和岷江两个来源。前者进入成都平原 ,曾经修建许多古城 ,是与中原有联系的人皇族 ;后者来自西北 ,源于氐羌。后来两族文化融合。夏商时期均被中原征服 ,直到西周末期 ,始由杜宇复国。
-
关键词
古蜀史
皇族
氐羌
-
分类号
K289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三重证据法探知古蜀史事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冯广宏
-
机构
四川省文史研究馆
-
出处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36-40,共5页
-
文摘
利用文献、考古、社会性历史信息三重证据,证实《蜀王本纪》中古蜀时间跨度3500年的合理性,其中蚕丛至鱼凫三代约跨越2000年。由此发现鱼凫与杜宇王朝之间至少有800年的历史空白。根据地名线索,得知蚕丛、鱼凫属于氐人,处于酋邦体制下,未有巩固的基地,最后南下转移,销声匿迹。
-
关键词
古蜀史
三重证据法
考古文化
地名信息
-
Keywords
history of ancient Shu
triple evidence
archaeological culture
place names information
-
分类号
K21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古蜀史之地名四辨
- 3
-
-
作者
杨正苞
-
机构
四川省文史研究馆
-
出处
《文史杂志》
2006年第6期32-33,共2页
-
-
关键词
中国
古蜀史
地名
芒城
朱邑
-
分类号
K29
[历史地理—中国史]
K928.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三星堆边璋图像与古蜀记事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冯广宏
-
机构
四川省文史研究馆
-
出处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78-81,85,共5页
-
文摘
三星堆二号坑出土的边璋,正反两面有四幅相同的五层图像,图像上部第一、二层表明巫师施法动机,迫使山水之神低头,消灾弭祸;下部第四、五层表明对自然神施法须用的装束、体态和全套法器。可见边璋相当于巫师的文书档案。巫文化中手势具有重要作用。图像中巨手压抑大山,意在对山神既崇又压,软硬兼施;下图代替巨手的牙璋插在山坡处,也发挥压的功能,并非祭祀之意。而象牙的巫术功能,是企图使洪水淹没区干涸。牙璋和象牙,分别是弓鱼族巫师镇山和镇水的法器。三星堆有圈手铜人,金沙遗址、宝鸡茹家庄也有。根据这一手势特征及其他线索推测,殷商中晚期三星堆蜀人开始往成都迁移,以金沙为都城;在西周时被封为伯,向渭河南岸迁徙。
-
关键词
三星堆
边璋图像
金沙
巫文化
古蜀史
-
Keywords
Sanxingdui
patterns of Bianzhang
Jinsha
witchery culture
history of ancient Shu
-
分类号
K87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鱼凫时代是古蜀社会转型期
被引量:2
- 5
-
-
作者
冯广宏
-
机构
四川省文史研究馆
-
出处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58-64,共7页
-
文摘
古蜀有蚕丛、柏濩、鱼凫、杜宇、开明几个王朝,其中鱼凫时代位居第三。古蜀各王朝传说信息条数分别为4、0、3、11、14,鱼凫时代是一界线。据《蜀王本纪》、《华阳国志.蜀志》,古蜀历时三、四千年,与新石器时代考古结果相合。前三代历时约1500年,后两代历时仅500年,故鱼凫与杜宇之间并不衔接,中间且有上千年的空白。据《山海经》知,鱼凫族实受颛顼族迫害而逃亡。从地名线索得知,此族沿岷江南下,再沿长江东至鄂西。由此可见鱼凫时代为古蜀社会转型期。
-
关键词
古蜀史
考古研究
巴蜀文字
鱼凫王朝
-
Keywords
history of ancient Shu
archaeological studies
Ba-Shu letters
Yu-Fu dynasty
-
分类号
K221
[历史地理—中国史]
K87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论蚕丛与蜀
被引量:2
- 6
-
-
作者
冯广宏
-
机构
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
出处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7-11,共5页
-
文摘
"蜀"是蚕丛族的图腾,其原始形象为野蚕,后代追忆蚕丛则为吐丝的蚕。据《蜀王本纪》所记,古蜀曾历时三、四千年之久,蚕丛时代距今约6000年左右,这个时间与茂县营盘山遗址的考古结果也基本吻合。考古证据表明,"蚕"是表意,"丛"是表音。
-
关键词
古蜀史
考古研究
巴蜀文字
蚕丛
-
Keywords
History of Ancient Shu Kingdom
archaeological study
words of Ba and Shu
Chan Cong(蚕丛)
-
分类号
K87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考古揭示蜀人三源说
被引量:5
- 7
-
-
作者
冯广宏
-
机构
四川省文史馆
-
出处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3期1-4,共4页
-
文摘
根据考古成果和文献记载,古蜀人至少来自三个方向:嘉陵江上游的人皇族,向西迁徙;岷江上游的黄帝族和蚕丛族,向西南及南边迁徙;川江与荆江交界处的古荆族,向西、向北迁徙;他们在成都平原优越的环境条件下和平共处,融合在一起, 建立了古蜀国。
-
关键词
考古文化
古蜀史
民族史
历史考证
-
Keywords
archaeological culture
the history of the ancient Shu
the national history
textual research of history
-
分类号
K20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过去照耀未来——浅论三星堆考古研究意义
- 8
-
-
作者
华未眠
-
机构
四川朴美之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出处
《巴蜀史志》
2021年第5期291-298,共8页
-
文摘
考古工作,是人类恢复集体记忆,接通文化源头,廓清精神疆域,照亮内在心智,拓展心灵空间的一项伟大活动。三星堆考古工作,随着近百年的陆续发掘和周边前后期遗址的不断发现,越来越凸显出它在厘清古蜀史、探寻长江文明起源和主体内容方面的重要意义;同时,它对进一步认清中华文明多元构成的内容和中国人的心智结构,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随着世界考古学及近几十年人类学的发展,三星堆考古工作,对进一步了解上古世界文明体的类型和彼此间文化经济交流的具体情况,可能产生实质性的意义。
-
关键词
三星堆
考古研究
心灵空间
文明起源
心智结构
古蜀史
文化源头
中华文明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