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绘画资源:由“秘藏”走向“开放”——古物陈列所的成立与民国初期中国画 被引量:10
1
作者 杭春晓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8-127,共10页
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原先“秘不示人”、“深藏内府”的古代绘画作品,是促使民国初期中国画背离清“正统派”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其中,古物陈列所是最具代表性的机构。本文根据新发现的史料,纠正了一些关于古物陈列所的错误认识,系统梳理了... 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原先“秘不示人”、“深藏内府”的古代绘画作品,是促使民国初期中国画背离清“正统派”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其中,古物陈列所是最具代表性的机构。本文根据新发现的史料,纠正了一些关于古物陈列所的错误认识,系统梳理了古物陈列所的成立过程及其缘由,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古物陈列所成立与民国初期中国画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物陈列所 民国初期中国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初古物陈列所的创建及社会反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扬 郭娴娴 《经济社会史评论》 2017年第1期105-114,共10页
在北京政府内务部的主导下古物陈列所于1914年创办,因其"国粹"性质引起遗老们的怀旧,传统学人仍以金石学的眼光看待古物陈列,而以顾颉刚、胡适为代表的新派学人,则以"平等的眼光"将其视为史料之一种,且对其缺乏科... 在北京政府内务部的主导下古物陈列所于1914年创办,因其"国粹"性质引起遗老们的怀旧,传统学人仍以金石学的眼光看待古物陈列,而以顾颉刚、胡适为代表的新派学人,则以"平等的眼光"将其视为史料之一种,且对其缺乏科学的陈设理念加以批评。在民初改元的背景下,无论政府还是部分知识精英,寄望古物陈列所发挥重塑新民、普及美育观念的功能,从其后续的美术人才培养实践来看,这一理想部分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初 古物陈列所 学术 美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北平古物陈列所的陈列展览 被引量:1
3
作者 阳烁 王子琪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5-51,共7页
古物陈列所在中国博物馆发展史上有重要的意义,虽然至今并未有专门讨论古物陈列所的展陈方式的文献出现,但是从民国时期的媒体材料中,还是可以大致还原出当年陈列展览的内容和结构。通过对原状和布展陈列、长期和临时陈列、以及院内和... 古物陈列所在中国博物馆发展史上有重要的意义,虽然至今并未有专门讨论古物陈列所的展陈方式的文献出现,但是从民国时期的媒体材料中,还是可以大致还原出当年陈列展览的内容和结构。通过对原状和布展陈列、长期和临时陈列、以及院内和院外陈列三个方面的研究,可以大致反映当时古物陈列所对博物馆功能的认知和定位,以及古物陈列所对行业和社会文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物陈列所 陈列展览 民国时期 展陈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金城为中心考察古物陈列所与北洋政府的关系
4
作者 阳烁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7-52,共6页
民国初年第一所国立艺术博物馆——北平古物陈列所的成立脱离不开北洋政府的支持。金城作为北平古物陈列所的幕后推动者,既是当时重要的艺术家,同时也是北洋政府官员。本文试图回答以下问题:第一,金城与北洋政府的关系,他在北平官场的... 民国初年第一所国立艺术博物馆——北平古物陈列所的成立脱离不开北洋政府的支持。金城作为北平古物陈列所的幕后推动者,既是当时重要的艺术家,同时也是北洋政府官员。本文试图回答以下问题:第一,金城与北洋政府的关系,他在北平官场的社交网络是怎样的;第二,金城以及其背后的社交网络与古物陈列所之间有何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城 古物陈列所 北洋政府 社交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周肇祥为中心考察北平古物陈列所鉴定古物委员会的社交网络
5
作者 阳烁 《美术馆》 2020年第2期70-75,共6页
周肇祥是民国时期美术史上一个较为重要的人物,然而学界对他投入的关注却太少。从已有的研究来看,一方面,这些关注主要集中在周肇祥和中国画学研究会的关系,另一方面则是从周肇祥喜爱收藏的角度入手。本文所关注的是周肇祥的另外一个身... 周肇祥是民国时期美术史上一个较为重要的人物,然而学界对他投入的关注却太少。从已有的研究来看,一方面,这些关注主要集中在周肇祥和中国画学研究会的关系,另一方面则是从周肇祥喜爱收藏的角度入手。本文所关注的是周肇祥的另外一个身份—北平古物陈列所所长。他在任期间的最大贡献是成立了鉴定古物委员会,聘请了金石、陶瓷、书画等各类专家对陈列所内的古物进行甄别。本文试图了解周肇祥与鉴定古物委员会之间的关系,并试图以周肇祥为中心来考察鉴定古物委员会之间的社交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肇祥 北平古物陈列所 鉴定古物委员会 社交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25年前古物陈列所的属性与专职人员构成——纪念古物陈列所成立100周年 被引量:8
6
作者 吴十洲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5,共10页
民国成立后,恰逢国内有《清室优待条件》为法律依据,外国列强退还庚子赔款,热河和奉天行宫的古物被移运至故宫,前朝武英殿、文华殿辟为古物陈列所。1914年2月,古物陈列所正式宣告成立。然而,由于《清室优待条件》规定清室原有私产受民... 民国成立后,恰逢国内有《清室优待条件》为法律依据,外国列强退还庚子赔款,热河和奉天行宫的古物被移运至故宫,前朝武英殿、文华殿辟为古物陈列所。1914年2月,古物陈列所正式宣告成立。然而,由于《清室优待条件》规定清室原有私产受民国政府保护,这些古物及紫禁城内府所藏古物仍被视为清室所有,清室古物作为清室'原有之私产'的地位亦被各方承认。'各物原于辽热运取到京时,均经内务部清皇室各派专员按册验收并加签注',这一事实也促使皇家收藏以'和平'的赎买方式向公众财产转移,但是,由于财力紧缺,民国政府不能当即支付购买款项,这些宝藏遂暂被当作民国借自皇室的债款,直到民国财力允许彻底支付时为止。同时,内务部作为《清室优待条件》的重要执行机构,与清室保持有特殊关系,它又是古物陈列所的管理者,由内务部管理古物陈列所本身就削弱了其教育与文化传播的功能。古物陈列所的人员多清室与北洋政府的遗老遗少,以至几乎在古物陈列所古物编目的每个环节,都有清室人员参与。这样的一种状态一直延续到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物陈列所 《清室优待条件》 内务部 专职人员 清室内务府
原文传递
古物陈列所国画研究馆开办始末 被引量:6
7
作者 徐婉玲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32,158,共17页
1937年4月,古物陈列所附设国画研究室(后更名为"国画研究院"及"国画研究馆"),聘请黄宾虹、张大千和于非厂等为导师,招收全国青年画家,入所临摹历代绘画。北平沦陷时期,国画研究馆在政局动荡中得以维持和发展,为伏... 1937年4月,古物陈列所附设国画研究室(后更名为"国画研究院"及"国画研究馆"),聘请黄宾虹、张大千和于非厂等为导师,招收全国青年画家,入所临摹历代绘画。北平沦陷时期,国画研究馆在政局动荡中得以维持和发展,为伏居燕市的画家提供了静心习画的场所,也为这些画家日后绘画风格的形成及其学术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以档案文献及报刊资料为基础,梳理了古物陈列所国画研究馆的几个重要发展历程,并探讨了古物陈列所绘画藏品的开放在辅助美术教育、艺术研究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功能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沦陷时期 古物陈列所 美术教育 国画研究馆
原文传递
北平古物陈列所归并故宫博物院并改隶行政院领导史料一组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楠楠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共5页
1914年2月,古物陈列所正式宣告成立,它是我国第一座国立博物馆,建成之后在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一直发挥着国家博物馆的作用。古物陈列所归并故宫博物院的接交工作是1941年9月l日正式开始进行的,并成立了交接委员会,于1949年3月完成。本组... 1914年2月,古物陈列所正式宣告成立,它是我国第一座国立博物馆,建成之后在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一直发挥着国家博物馆的作用。古物陈列所归并故宫博物院的接交工作是1941年9月l日正式开始进行的,并成立了交接委员会,于1949年3月完成。本组史料即是行政院、内政部、古物陈列所及故宫博物院关于古物陈列所归并故宫博物院并改隶行政院领导的来往文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物陈列所 故宫博物院 行政院 内政部
原文传递
古物陈列所的建立与民初北京公共空间的开辟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谦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3-110,共8页
民国初年,利用紫禁城开辟古物陈列所反映了清末民初教化兴国的社会舆论环境与北京政府欲通过新建公共空间以启蒙民智的努力。古物陈列所的建立,部分解构了紫禁城原有的封闭空间格局,开辟了新型的城市公共空间,为北京市民提供了新的休闲... 民国初年,利用紫禁城开辟古物陈列所反映了清末民初教化兴国的社会舆论环境与北京政府欲通过新建公共空间以启蒙民智的努力。古物陈列所的建立,部分解构了紫禁城原有的封闭空间格局,开辟了新型的城市公共空间,为北京市民提供了新的休闲方式与活动场所,具有划时代的社会文化意义。然而,北京政府又利用高昂的门票对古物陈列所实行变相的空间控制,使它的公共性质受到了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物陈列所 开放 民初 公共空间
原文传递
北京古物保存所考略——兼论其与古物陈列所之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飞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7-147,共11页
1912年10月,北洋政府设立了古物保存所。古物保存所并非古物陈列所的前身,其位置在先农坛太岁殿,1913年元旦首次开放并进行了展览。1914年初,古物保存所更名为"礼器保存所",但地址仍在先农坛内,先直属于内务部礼俗司,再先后... 1912年10月,北洋政府设立了古物保存所。古物保存所并非古物陈列所的前身,其位置在先农坛太岁殿,1913年元旦首次开放并进行了展览。1914年初,古物保存所更名为"礼器保存所",但地址仍在先农坛内,先直属于内务部礼俗司,再先后改隶民治司和典礼司,1916年划归礼俗司,并恢复了"古物保存所"的旧称。在其后政局动荡的岁月中,古物保存所先后划归先农坛公园事务管理所、内务部坛庙管理处管理。遭裁撤后,古物保存所的职能并入后来的北平市管理坛庙事务所。古物保存所从设立到裁撤,与古物陈列所始终是两个独立机构,虽在业务上有过交流,但绝非古物陈列所的前身。明确此点,对于近代中国文物保护事业的研究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物保存所 古物陈列所 礼器保存所
原文传递
民国时期博物馆的经济管理:以古物陈列所为例(1916—1941) 被引量:1
11
作者 阳烁 《博物馆管理》 2020年第2期79-88,共10页
古物陈列所是中国第一家国立博物馆,研究其经济管理经验,可以为当代博物馆相关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本文以古物陈列所1916—1941年预算支出、门票收入、参观人数等相关数据文献和统计资料为基础,对其总体收支概况、社会捐赠、门票收入... 古物陈列所是中国第一家国立博物馆,研究其经济管理经验,可以为当代博物馆相关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本文以古物陈列所1916—1941年预算支出、门票收入、参观人数等相关数据文献和统计资料为基础,对其总体收支概况、社会捐赠、门票收入和印刷品销售等情况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出古物陈列所的经营与财务管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物陈列所 博物馆经营 民国博物馆
原文传递
论精装图书修复与古籍修复手法的相结合——以修复《古物日历》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金芳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第20期72-75,共4页
近些年来,古籍善本由文献归为了文物,在文博界的地位日渐提高,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民国文献也因此有了类似趋势,获得了一定的关注度。该时期图书的装帧方式往往兼具精装图书与古籍二者之特点,且因其纸质较脆,颇具修复难度。唯有对... 近些年来,古籍善本由文献归为了文物,在文博界的地位日渐提高,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民国文献也因此有了类似趋势,获得了一定的关注度。该时期图书的装帧方式往往兼具精装图书与古籍二者之特点,且因其纸质较脆,颇具修复难度。唯有对两种类型的修复技法皆有所长,并对各类纸质特性熟稔,才能将其修复得当。文章围绕修复民国时期图书中的佳作《古物日历》徐徐展开,以实际案例讨论如何将精装图书与古籍修复融会贯通,并运用到实际修复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 民国文献 精装书 古籍 技法 古物日历》 古物陈列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故宫学术的滥觞(一) 被引量:2
13
作者 章宏伟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7-16,共10页
故宫学的发展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学界既往对故宫学史所做的研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开始期从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算起,主要考察的是故宫博物院同仁的成果,并且只要是故宫博物院职工的成果都当作是故宫学的成果,且过于强调了故宫... 故宫学的发展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学界既往对故宫学史所做的研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开始期从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算起,主要考察的是故宫博物院同仁的成果,并且只要是故宫博物院职工的成果都当作是故宫学的成果,且过于强调了故宫博物院研究人员的阵容,甚至过于夸大故宫学术的成果,等等。我们要考察的故宫学史,应该是在紫禁城成为故宫之后,故宫及其文物、文献成为研究对象,学界对它的研究。而不论学者的身份是国人还是外国人,不论其成果是不是由故宫刊发,即使作者是故宫人,但他研究的内容与故宫学无关,也与故宫学无涉。最主要的,我们的考察要以学术成果为依归,拿成果说话。故宫学是从无到有、从浅入深、从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本文试图立足故宫学术的发轫期,全方位地探索社会各界对于故宫的研究,并尝试总结此时期故宫学术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宫学 罗振玉 陈垣 王国维 古物陈列所 清室善后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故宫学术的滥觞(二) 被引量:2
14
作者 章宏伟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0-16,共7页
故宫学的发展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学界既往对故宫学史所做的研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开始期从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算起,主要考察的是故宫博物院同仁的成果,并且只要是故宫博物院职工的成果都当作是故宫学的成果,且过于强调了故宫... 故宫学的发展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学界既往对故宫学史所做的研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开始期从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算起,主要考察的是故宫博物院同仁的成果,并且只要是故宫博物院职工的成果都当作是故宫学的成果,且过于强调了故宫博物院研究人员的阵容,甚至过于夸大故宫学术的成果,等等。我们要考察的故宫学史,应该是在紫禁城成为故宫之后,故宫及其文物、文献成为研究对象,学界开始对它进行研究。而不论学者的身份是国人还是外国人,不论其成果是不是由故宫刊发,即使作者是故宫人,但他研究的内容与故宫学无关,也与故宫学无涉。最主要的,我们的考察要以学术成果为依归,拿成果说话。故宫学是从无到有、从浅入深、从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本文试图立足故宫学术的发轫期,全方位地探索社会各界对于故宫的研究,并尝试总结此时期故宫学术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宫学 罗振玉 陈垣 王国维 古物陈列所 清室善后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籍汉学家福开森的故宫交游圈——以南京大学所藏文献档案为基础 被引量:2
15
作者 时文甲 史梅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8-88,共11页
美籍汉学家福开森旅华半个多世纪,从20世纪20年代起,他就与故宫博物院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在梳理福开森与故宫关系的同时,重点揭示他与故宫的几位名人——周肇祥、郭葆昌、钱桐、傅增湘等人之间的交往。其中周肇祥对福开森进入故... 美籍汉学家福开森旅华半个多世纪,从20世纪20年代起,他就与故宫博物院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在梳理福开森与故宫关系的同时,重点揭示他与故宫的几位名人——周肇祥、郭葆昌、钱桐、傅增湘等人之间的交往。其中周肇祥对福开森进入故宫古物鉴定圈影响甚大,郭葆昌是福开森在陶瓷鉴赏上的知己好友,钱桐曾对福开森古物馆的开设费心操劳,而傅增湘与福开森的往来可从南京大学所藏文献中的题跋知其端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开森 故宫 古物陈列所 艺术鉴赏
原文传递
20世纪初期中国博物馆志愿者及会员制度初探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为 《中国博物馆》 2012年第3期26-30,共5页
充分发挥博物馆志愿者和博物馆会员等社会力量的作用以推动博物馆发展,这是当今博物馆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据相关史料来看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中国博物馆界已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和努力。如1913年北洋政府内务部公... 充分发挥博物馆志愿者和博物馆会员等社会力量的作用以推动博物馆发展,这是当今博物馆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据相关史料来看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中国博物馆界已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和努力。如1913年北洋政府内务部公布的《保存古物协进会章程》,应为我国第一个博物馆志愿者组织性质的章程;1924年中华博物院制定了我国第一个博物馆会员制度,此二者在博物馆志愿者和会员制度方面都具有开创性。而且这二者有其自身的特点,其制度来源也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存古物协进会 古物陈列所 博物馆志愿者 中华博物院 博物馆会员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故宫博物院早期陈列展览回顾(上)
17
作者 王建涛 《紫禁城》 2024年第8期142-151,共10页
故宫博物院,始建于一九二五年,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大型综合性古代艺术博物馆。从一九二五年四月第一次对公众开放,到一九四八年三月古物陈列所并入故宫博物院,在此期间举办了各种不同类型且数量众多的陈列展... 故宫博物院,始建于一九二五年,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大型综合性古代艺术博物馆。从一九二五年四月第一次对公众开放,到一九四八年三月古物陈列所并入故宫博物院,在此期间举办了各种不同类型且数量众多的陈列展览。这些陈列展览工作虽不完美,但前辈同仁在艰苦环境下,为故宫博物院的陈列展览事业所作出的贡献,需要后辈牢记在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列展览 故宫博物院 艺术博物馆 牢记在心 古物陈列所 公众开放 综合性
原文传递
“故宫博物院”匾更迭考
18
作者 李琮 宁霄 《博物馆研究》 2017年第2期22-30,共9页
在今天的故宫博物院神武门门洞上方,悬挂有一块郭沫若所题"故宫博物院"石匾,该匾颇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也是一段岁月的见证。实际上,"故宫博物院"匾自故宫建院以来,几易其材质、几更其作者,同时亦几更其悬挂地点。本... 在今天的故宫博物院神武门门洞上方,悬挂有一块郭沫若所题"故宫博物院"石匾,该匾颇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也是一段岁月的见证。实际上,"故宫博物院"匾自故宫建院以来,几易其材质、几更其作者,同时亦几更其悬挂地点。本文依据大量史料及影像,对"故宫博物院"匾的流传经过进行一番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匾额 故宫博物院 古物陈列所 郭沫若 李煜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