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四川古濮人的岩葬文化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军
郑从武
《文史杂志》
1990年第6期36-38,共3页
这是1974年夏天在珙县邓家岩石壁上发现的一首诗,由于日晒雨淋,岩石风化,除上述诗句及写诗时间——1816年“腊月初七”的形迹模糊可见外,其它诗句及作者姓名已无法辨认。从这几句诗可以看出,还在100多年前就有人提出了“谁家棺木挂悬岩...
这是1974年夏天在珙县邓家岩石壁上发现的一首诗,由于日晒雨淋,岩石风化,除上述诗句及写诗时间——1816年“腊月初七”的形迹模糊可见外,其它诗句及作者姓名已无法辨认。从这几句诗可以看出,还在100多年前就有人提出了“谁家棺木挂悬岩”的历史之谜。经过学术界近10余年来的考察与研究证明:珙县悬棺的主人当是四川古史上的濮人(居住在今宜宾地区的濮人又被称为僰人);所谓“悬棺文化’其实也应是古濮人岩葬文化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葬
古濮人
珙县
宜宾地区
南广河
葬制
邓家
葬俗
历史之谜
无法辨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仡佬族宗教信仰的传承与变异
被引量:
1
2
作者
翁家烈
《贵州文史丛刊》
1990年第4期110-118,147,共10页
古濮人与古越人在西南地区的交融,形成一新的族群——僚人。汉魏六朝时期的僚人遍布我国西南部。僚人中的一部分于唐宋时期发展为仡佬族。仡佬族的先民曾是显赫一世的古夜郎创建者。仡佬族人曾居住在以贵州为中心,散及湘西、川南、滇东...
古濮人与古越人在西南地区的交融,形成一新的族群——僚人。汉魏六朝时期的僚人遍布我国西南部。僚人中的一部分于唐宋时期发展为仡佬族。仡佬族的先民曾是显赫一世的古夜郎创建者。仡佬族人曾居住在以贵州为中心,散及湘西、川南、滇东北一带。贵州高原西高东低,座落在湘、桂、滇、川四省区之中,是古代南方民族的一大交汇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僚人
贵州高原
夜郎国
古濮人
吃新节
汉魏六朝
在湘
滇东北
竹王
看鸡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苗族风情一瞥
3
作者
村闻
《文史杂志》
1991年第3期29-30,共2页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苗族分布广,支系多,文化极为丰富。《礼记》说:“礼从宜,事从俗。”由于地缘文化背景的差异,居住于四川的苗族就与居住于贵州、湖南以及广西的苗族,在民风民俗上别有一番情趣。
关键词
十里不同风
地缘文化
古濮人
民俗事象
竹崇拜
百濮
夜郎国
竹王
伏羲兄妹
民俗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碚,我老了,你正年轻
4
作者
许大立
图龙(图)
《城市地理》
2020年第8期125-126,共2页
17岁那年我去北碚,是为了追逐风景。正是风华正茂的青葱岁月,那时我的确很年轻,年轻得目空一切,年轻得忘乎所以。那时的北碚很老,从夏朝古濮人居住生息起算,已有好几千年了。几千岁的北碚当然很老,就像所有的老人一样瘦骨嶙峋,沟壑满脸...
17岁那年我去北碚,是为了追逐风景。正是风华正茂的青葱岁月,那时我的确很年轻,年轻得目空一切,年轻得忘乎所以。那时的北碚很老,从夏朝古濮人居住生息起算,已有好几千年了。几千岁的北碚当然很老,就像所有的老人一样瘦骨嶙峋,沟壑满脸。可是北碚老得有韵趣,有情味。小城老街,弯坡曲巷,民居散落,风流尽掩;楼台亭阁,郁郁老树,名人遗迹,济济一城。经历了千年风雨,往来了多少故事。美景无与伦比,英雄缱绻流芳,温泉洗净沧桑。这小城精致得让人心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碚
楼台亭阁
古濮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桑树下的爱情誓言——桑植民歌《马桑树儿搭灯台》的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
5
作者
周劲飚
《音乐大观》
2014年第10期186-186,共1页
桑植位于湘西北边陲,武陵山腹地,毗邻湖北西、重庆和四川东、贵州北,夏朝属荆地,西周属楚地。地势险恶,交通不便,几乎与世隔绝。该地区人口构成以土家族、白族、苗族为主。风俗以土家族为主;上古时期为西南夷地,生活在这深山密林中的古...
桑植位于湘西北边陲,武陵山腹地,毗邻湖北西、重庆和四川东、贵州北,夏朝属荆地,西周属楚地。地势险恶,交通不便,几乎与世隔绝。该地区人口构成以土家族、白族、苗族为主。风俗以土家族为主;上古时期为西南夷地,生活在这深山密林中的古代濮人最开始以渔猎为生,后事农耕,古濮人创造了神秘的楚巫文化。在桑植马桑树随处可见,这是一种长得又低又矮的树,每到三四月份会长出整整齐齐的新芽,一蓬一蓬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植民歌
西北边陲
人口构成
深山密林
审美价值
西南夷
古濮人
巫文化
三四
山腹
原文传递
近十余年云南少数民族族源研究综述
6
作者
胡阳全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1994年第5期11-18,共8页
近十余年云南少数民族族源研究综述胡阳全云南少数民族的族源问题曾经有过许多争论。近年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又有新的进展,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出版和发表了不少新的著作和论文,现将近十余年来这个讨论中的情况概述如下。一、族和白...
近十余年云南少数民族族源研究综述胡阳全云南少数民族的族源问题曾经有过许多争论。近年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又有新的进展,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出版和发表了不少新的著作和论文,现将近十余年来这个讨论中的情况概述如下。一、族和白族关于族族源的问题,目前主要有三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源
云南少数民族
古濮人
古
羌人
胡阳
情况概述
茫蛮
父子连名制
怒苏
白子国
原文传递
题名
四川古濮人的岩葬文化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军
郑从武
出处
《文史杂志》
1990年第6期36-38,共3页
文摘
这是1974年夏天在珙县邓家岩石壁上发现的一首诗,由于日晒雨淋,岩石风化,除上述诗句及写诗时间——1816年“腊月初七”的形迹模糊可见外,其它诗句及作者姓名已无法辨认。从这几句诗可以看出,还在100多年前就有人提出了“谁家棺木挂悬岩”的历史之谜。经过学术界近10余年来的考察与研究证明:珙县悬棺的主人当是四川古史上的濮人(居住在今宜宾地区的濮人又被称为僰人);所谓“悬棺文化’其实也应是古濮人岩葬文化的一部分。
关键词
岩葬
古濮人
珙县
宜宾地区
南广河
葬制
邓家
葬俗
历史之谜
无法辨认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仡佬族宗教信仰的传承与变异
被引量:
1
2
作者
翁家烈
出处
《贵州文史丛刊》
1990年第4期110-118,147,共10页
文摘
古濮人与古越人在西南地区的交融,形成一新的族群——僚人。汉魏六朝时期的僚人遍布我国西南部。僚人中的一部分于唐宋时期发展为仡佬族。仡佬族的先民曾是显赫一世的古夜郎创建者。仡佬族人曾居住在以贵州为中心,散及湘西、川南、滇东北一带。贵州高原西高东低,座落在湘、桂、滇、川四省区之中,是古代南方民族的一大交汇地。
关键词
僚人
贵州高原
夜郎国
古濮人
吃新节
汉魏六朝
在湘
滇东北
竹王
看鸡骨
分类号
K297.3 [历史地理—中国史]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苗族风情一瞥
3
作者
村闻
出处
《文史杂志》
1991年第3期29-30,共2页
文摘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苗族分布广,支系多,文化极为丰富。《礼记》说:“礼从宜,事从俗。”由于地缘文化背景的差异,居住于四川的苗族就与居住于贵州、湖南以及广西的苗族,在民风民俗上别有一番情趣。
关键词
十里不同风
地缘文化
古濮人
民俗事象
竹崇拜
百濮
夜郎国
竹王
伏羲兄妹
民俗活动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碚,我老了,你正年轻
4
作者
许大立
图龙(图)
机构
不详
出处
《城市地理》
2020年第8期125-126,共2页
文摘
17岁那年我去北碚,是为了追逐风景。正是风华正茂的青葱岁月,那时我的确很年轻,年轻得目空一切,年轻得忘乎所以。那时的北碚很老,从夏朝古濮人居住生息起算,已有好几千年了。几千岁的北碚当然很老,就像所有的老人一样瘦骨嶙峋,沟壑满脸。可是北碚老得有韵趣,有情味。小城老街,弯坡曲巷,民居散落,风流尽掩;楼台亭阁,郁郁老树,名人遗迹,济济一城。经历了千年风雨,往来了多少故事。美景无与伦比,英雄缱绻流芳,温泉洗净沧桑。这小城精致得让人心疼。
关键词
北碚
楼台亭阁
古濮人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桑树下的爱情誓言——桑植民歌《马桑树儿搭灯台》的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
5
作者
周劲飚
机构
邵阳学院音乐系
出处
《音乐大观》
2014年第10期186-186,共1页
文摘
桑植位于湘西北边陲,武陵山腹地,毗邻湖北西、重庆和四川东、贵州北,夏朝属荆地,西周属楚地。地势险恶,交通不便,几乎与世隔绝。该地区人口构成以土家族、白族、苗族为主。风俗以土家族为主;上古时期为西南夷地,生活在这深山密林中的古代濮人最开始以渔猎为生,后事农耕,古濮人创造了神秘的楚巫文化。在桑植马桑树随处可见,这是一种长得又低又矮的树,每到三四月份会长出整整齐齐的新芽,一蓬一蓬的。
关键词
桑植民歌
西北边陲
人口构成
深山密林
审美价值
西南夷
古濮人
巫文化
三四
山腹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原文传递
题名
近十余年云南少数民族族源研究综述
6
作者
胡阳全
出处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1994年第5期11-18,共8页
文摘
近十余年云南少数民族族源研究综述胡阳全云南少数民族的族源问题曾经有过许多争论。近年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又有新的进展,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出版和发表了不少新的著作和论文,现将近十余年来这个讨论中的情况概述如下。一、族和白族关于族族源的问题,目前主要有三种...
关键词
族源
云南少数民族
古濮人
古
羌人
胡阳
情况概述
茫蛮
父子连名制
怒苏
白子国
分类号
K28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四川古濮人的岩葬文化
杨军
郑从武
《文史杂志》
199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仡佬族宗教信仰的传承与变异
翁家烈
《贵州文史丛刊》
199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四川苗族风情一瞥
村闻
《文史杂志》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北碚,我老了,你正年轻
许大立
图龙(图)
《城市地理》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马桑树下的爱情誓言——桑植民歌《马桑树儿搭灯台》的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
周劲飚
《音乐大观》
2014
0
原文传递
6
近十余年云南少数民族族源研究综述
胡阳全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199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