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博格达山北缘晚古生代—中生代古水流样式转折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6
1
作者 李玮 胡健民 +3 位作者 黎敦朋 刘金侠 孙宜朴 梁积伟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3-292,共10页
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博格达山北缘地区古水流方向在晚古生代到中生代期间发生过三次重要的转变。晚石炭世晚期以前指向南,晚石炭世晚期到二叠纪期间指向东、南东东向,三叠纪—侏罗纪指向南,白垩纪及其以后指向北。结合盆地物源和沉积环... 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博格达山北缘地区古水流方向在晚古生代到中生代期间发生过三次重要的转变。晚石炭世晚期以前指向南,晚石炭世晚期到二叠纪期间指向东、南东东向,三叠纪—侏罗纪指向南,白垩纪及其以后指向北。结合盆地物源和沉积环境分析,博格达山北缘自晚古生代以来可划分为四个构造演化阶段,古流向转折期为盆地各期构造演化的分界线,它们是盆地对周缘造山带构造演化沉积响应的重要记录。另一方面,古水流转折时间资料的获得,对准噶尔盆地周缘不同构造带的隆升时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限定。晚石炭世晚期至二叠纪,古水流资料指示沉积物主要来自准噶尔盆地西部,准噶尔盆地西—西北缘强烈隆升,自三叠纪早期开始到侏罗纪晚期,准噶尔盆地北缘抬升,博格达山北缘沉积物主要来自北方;侏罗纪晚期到白垩纪,古水流指示沉积物主要来自盆地南部,博格达山隆起并遭受剥蚀。然而,什么原因造成石炭纪末以来,准噶尔盆地周缘几个造山带顺时针方向依次隆起,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准噶尔盆地 古水流 沉积环境 盆山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以南中奥陶统香山群徐家圈组古水流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李向东 何幼斌 +3 位作者 王丹 罗进雄 李华 郑昭昌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53-662,共10页
贺兰山以南中奥陶统香山群为一套遭受轻微区域变质的陆源碎屑岩,并夹有少量碳酸盐岩和硅质岩,属于深海浊流沉积。其下部徐家圈组由灰绿、黄绿色轻变质细粒砂岩、钙质砂岩及粉砂岩和页岩组成,沉积环境为深水斜坡环境,并在该组发现了内波... 贺兰山以南中奥陶统香山群为一套遭受轻微区域变质的陆源碎屑岩,并夹有少量碳酸盐岩和硅质岩,属于深海浊流沉积。其下部徐家圈组由灰绿、黄绿色轻变质细粒砂岩、钙质砂岩及粉砂岩和页岩组成,沉积环境为深水斜坡环境,并在该组发现了内波、内潮汐沉积,主要表现为双向交错层理。本文通过对徐家圈组指向沉积构造所显示的古水流资料进行研究,综合分析了香山群徐家圈组沉积时浊流方向和古斜坡方向,并利用古水流资料探讨了内波流和内潮汐流的方向。结果表明,槽模古水流方向从北向南略呈扇形发散状,代表了沉积时的浊流方向;交错层理古水流方向主要分散在NWW—NE之间,可以代表内波流和内潮汐流方向。对古水流平面分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判断出沉积时区域斜坡方向与浊流方向基本一致,大致为SSW向,沉积时内波和内潮汐的传播方向则大致为NW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山群 沉积构造 古水流分析 内波、内潮汐沉积 贺兰山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地区侏罗系物源及古水流分析 被引量:55
3
作者 胡宗全 朱筱敏 彭勇民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49-54,共6页
通过岩石岩屑组分分析、重矿物组分分析、倾角测井、地层厚度分析等方法 ,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地区侏罗系进行了物源及古水流方向分析。岩屑组分分析指示着大致的物源前进方向 ,重矿物分析明确了物源泄入的主要通道 ,倾角测井在单... 通过岩石岩屑组分分析、重矿物组分分析、倾角测井、地层厚度分析等方法 ,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地区侏罗系进行了物源及古水流方向分析。岩屑组分分析指示着大致的物源前进方向 ,重矿物分析明确了物源泄入的主要通道 ,倾角测井在单井点处对古流向有相当高的测量精度 ,但这 3种方法均存在数据平面覆盖率较低和分布密度差异大的缺陷。而运用地震层位解释所得的地层等厚度图则可以在较大尺度上的二维平面内推测沉积时期的古地形 ,进而可以推测古流向。但它仅是一种间接预测方法 ,对局部古流向的预测精度较低。文中综合各种方法 ,将直接预测方法的高精度和间接方法的高覆盖能力结合起来 ,对古流向作出较高精度的预测。在古流向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车排子地区侏罗系冲积扇—辫状河—河泛平原沉积体系的沉积相模式。该模式表明 ,对于水流能量保持能力差的冲积扇 ,其古流向应该沿短轴陡坡降方向 ,即大致为SEE方向 ;而对于水流能量保持能力较强的辫状河来说 ,其古流向应该沿长轴缓坡降方向 ,即为SE甚至SSE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侏罗系 物源 古水流 ZTR指数 沉积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地震前积反射特征确定古水流方向的沉积几何方法 被引量:23
4
作者 张金伟 王军 吴明荣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55,共3页
古水流条件分析是确定沉积盆地古水系、古物源及沉积体系展布,进行岩相古地理研究必不可少的内容。传统的古水流研究方法主要分为统计方法或百分比法、沉积几何学方法2类。根据地震剖面上前积反射的成因,利用交叉地震剖面上前积反射之... 古水流条件分析是确定沉积盆地古水系、古物源及沉积体系展布,进行岩相古地理研究必不可少的内容。传统的古水流研究方法主要分为统计方法或百分比法、沉积几何学方法2类。根据地震剖面上前积反射的成因,利用交叉地震剖面上前积反射之间的几何关系,可以定量地确定古水流方向。这种方法适用于盆地勘探的不同阶段,与传统的沉积几何学方法比较,其不仅易于操作,而且便于更准确、定量地判定地质历史时期区域性的古水流主方向。盆地演化后期的构造改造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该方法的适用性,此时应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盆地 岩相地理 古水流 前积反射 沉积几何 定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龙北地区姚一段地层沉积物源及古水流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许秀才 刘元吉 +1 位作者 赵建军 王居荣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38,共3页
姚一段葡萄花油层是古龙北地区重要的油气勘探层段之一,受到北部和西部物源的控制,前人对两支物源的边界分歧较大。该文综合运用重矿物法、碎屑岩类法、沉积法、地层倾角测井等多种方法研究了该段地层的物源和古水流方向,基本上明确了... 姚一段葡萄花油层是古龙北地区重要的油气勘探层段之一,受到北部和西部物源的控制,前人对两支物源的边界分歧较大。该文综合运用重矿物法、碎屑岩类法、沉积法、地层倾角测井等多种方法研究了该段地层的物源和古水流方向,基本上明确了两支物源的影响边界,为储层特征评价、沉积相和油藏特征研究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北 葡萄花油层 ZRT指数 沉积相 物源 古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心磁组构分析古水流方向的原理与应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邓秀芹 刘新社 +2 位作者 惠潇 郭正权 黄锦绣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96-900,共5页
目的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天环拗陷南段延长组开展磁组构古水流研究。方法通过测量岩心样品的磁化率各向异性,分析磁组构特征,结合矿物岩石学特征综合开展岩心古水流方向判识。结果延长组碎屑岩的古水流方向为NE—SW,NW—SE和NS向,分别代表... 目的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天环拗陷南段延长组开展磁组构古水流研究。方法通过测量岩心样品的磁化率各向异性,分析磁组构特征,结合矿物岩石学特征综合开展岩心古水流方向判识。结果延长组碎屑岩的古水流方向为NE—SW,NW—SE和NS向,分别代表西南、西北和北部3个方向的物质供给。结论磁组构分析古水流方向与轻重矿物组合法判断的物源方向一致,表明应用磁组构分析钻井岩心古水流方向的方法是可行、可靠的,利用磁组构分析方法恢复古水流方向,判识物源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组构 磁化率各向异性 古水流 鄂尔多斯盆地天环拗陷 钻井岩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岩心古水流方向确定方法和原理 被引量:11
7
作者 梁利平 王海军 +6 位作者 程鑫 邓媛 郭强 刁宗宝 霍斐斐 洪荆晶 吴汉宁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70-375,共6页
为了实现钻井岩心信息最大化的应用.首先利用古地磁技术对钻井岩心进行原始方位恢复,然后通过测定岩心上具有古水流指向性的沉积构造的参数,或者通过测定岩心磁性组构判定古流向,最后经过岩心校正得出研究区的古水流方向.文中以钻井岩... 为了实现钻井岩心信息最大化的应用.首先利用古地磁技术对钻井岩心进行原始方位恢复,然后通过测定岩心上具有古水流指向性的沉积构造的参数,或者通过测定岩心磁性组构判定古流向,最后经过岩心校正得出研究区的古水流方向.文中以钻井岩心上的斜层理为例,推导出其在岩心坐标系中的倾向和倾角的表达式,经过公式校正得到真倾向和真倾角的表达式,确定古流向.最终将井位、岩心恢复及古水流计算结果综合反映,获得每个井位的古水流方向,进而通过连片处理分析,可获得某区块的局部及整体的古水流趋势方向,预测砂体的展布方位.本文为钻井岩心古水流方向的确定提供了研究方法,实现了岩心信息最大化利用,可以指导油田的进一步勘探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向 倾角 古水流 岩心观察 磁组构 岩心定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南部郎杰学群碎屑物质来源的古水流证据 被引量:19
8
作者 李祥辉 曾庆高 王成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2-137,共6页
新近对西藏山南琼果和贡嘎地区(特提斯喜马拉雅北亚带)弱变质的上三叠统深海—半深海沉积地层——郎杰学群地质填图调查,在出露槽模沉积构造的37个古水流点获得了43组数据。赤平投影数据恢复后发现,这一地区主力古水流有南东140°~... 新近对西藏山南琼果和贡嘎地区(特提斯喜马拉雅北亚带)弱变质的上三叠统深海—半深海沉积地层——郎杰学群地质填图调查,在出露槽模沉积构造的37个古水流点获得了43组数据。赤平投影数据恢复后发现,这一地区主力古水流有南东140°~160°和南西190°~210°两个方向。这一分析结果为郎杰学群沉积物来自北边(未知块体)而非印度次大陆的观点提供了有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模 波痕 古水流 郎杰学群 西藏 印度次大陆 沉积物 沉积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盆地中—新生代物源及古水流体系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姜在兴 邢焕清 +1 位作者 李任伟 罗冬香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7-252,共6页
根据地球物理和地质资料, 利用地震地层学和沉积学方法, 对合肥盆地中生代侏罗系、白垩系和新生代的下第三系的物源及古水流进行了研究。合肥盆地中—新生代主要发育大别、张八岭、霍邱和蚌埠等物源及古水流体系。其中, 在侏罗纪以大别... 根据地球物理和地质资料, 利用地震地层学和沉积学方法, 对合肥盆地中生代侏罗系、白垩系和新生代的下第三系的物源及古水流进行了研究。合肥盆地中—新生代主要发育大别、张八岭、霍邱和蚌埠等物源及古水流体系。其中, 在侏罗纪以大别物源及古水流体系为主, 在白垩纪张八岭和大别物源及古水流体系为主要的物源及古水流体系,蚌埠物源及古水流体系主要发育在新生代。张八岭和大别物源及古水流体系为主要的物源及古水流体系, 霍邱、蚌埠物源及古水流体系是盆地内部次一级的物源及古水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造山带 合肥盆地 物源 古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古地磁学研究岩心古水流的方法与应用——以延长油田西南部延长组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秀婷 韦乐乐 +3 位作者 苏海伦 樊文静 邹波 尹敬东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25,共5页
古水流向对于油气的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古地磁方法是研究岩心古水流向的一种手段。文中在利用古地磁方法进行钻井岩心重定向的基础上,分析磁化率长轴方位,进而达到确定古水流方向的目的。以延长油田西南部延长组钻井岩心研究为例... 古水流向对于油气的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古地磁方法是研究岩心古水流向的一种手段。文中在利用古地磁方法进行钻井岩心重定向的基础上,分析磁化率长轴方位,进而达到确定古水流方向的目的。以延长油田西南部延长组钻井岩心研究为例,首先通过热退磁分离黏滞剩磁进行岩心定向,再进行磁化率测试,计算分析最长轴方位,进而得到古水流方向。结果表明,该区储层砂体的展布方向为NW—SE,亦有来自NE—SW向和近EW向。同时,这一结果还验证了古地磁分析古水流方法的可靠性,为油气田的勘探开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 磁组构 古水流 砂体展布 延长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达凹陷沙河子组致密气储层古水流方向解释及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金雪英 周鹏林 +1 位作者 王春燕 覃豪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2-156,共5页
为了确定徐家围子断陷安达凹陷沙河子组砂岩体的延伸方向,通过岩心刻度成像测井资料建立岩性沉积层理的倾角模式图,确定去除构造影响后的砂岩交错层理的方位,判别单井的砂体古水流方向和纵向上古水流方向变化,再结合区域的古水流向、物... 为了确定徐家围子断陷安达凹陷沙河子组砂岩体的延伸方向,通过岩心刻度成像测井资料建立岩性沉积层理的倾角模式图,确定去除构造影响后的砂岩交错层理的方位,判别单井的砂体古水流方向和纵向上古水流方向变化,再结合区域的古水流向、物源方向、沉积相带展布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认为:安达凹陷沙河子组主要发育4种层理类型,古水流方向呈内收敛状指向盆地中心,沉积物受东西两大物源控制,从盆地边部向中心搬运,西部扇三角洲前缘及东部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相带广泛发育,为好储层发育区。沙河子组有利区带的水平井实钻结果与砂体延伸方向预测一致,增产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达凹陷 沙河子组 成像测井 古水流方向 物源方向 水平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组构分析岩芯古水流方向原理与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秀婷 韦乐乐 +1 位作者 周亚楠 樊文静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4年第8期86-89,91,共5页
主要通过讨论钻井岩芯磁组构分析古水流方向的原理,初步分析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梅塔区P128井、P130井、以及X1059井的长2标本的磁组构,初步判断了延长组长2层古水流方向,通过对梅塔地区的P128井、P130井、X1059井磁组构进行初步分析,得... 主要通过讨论钻井岩芯磁组构分析古水流方向的原理,初步分析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梅塔区P128井、P130井、以及X1059井的长2标本的磁组构,初步判断了延长组长2层古水流方向,通过对梅塔地区的P128井、P130井、X1059井磁组构进行初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梅塔地地区长P128井的古流向是NE-SW向方向。P130井的具有双向的古水流方向,分别是NEE-SWW向、NW-SE向。X1059井的古流向近东西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组构 磁化率各向异性 古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形显示和比较古水流数据的一种软件(PC99):以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盆地新生代古水流数据为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志飞 LachlanK.Stewart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54-358,共5页
PC99是基于Windows 95 / 98/ 2 0 0 0版本操作系统的VisualBasic语言程序 ,以简单和友好界面图形显示、统计分析和比较古水流数据文件。这种软件支持的古水流数据显示方式包括玫瑰花图和环形图两种 ,玫瑰花图的花瓣宽度和半径比例尺的... PC99是基于Windows 95 / 98/ 2 0 0 0版本操作系统的VisualBasic语言程序 ,以简单和友好界面图形显示、统计分析和比较古水流数据文件。这种软件支持的古水流数据显示方式包括玫瑰花图和环形图两种 ,玫瑰花图的花瓣宽度和半径比例尺的可调节性可以辅以解释古水流分布样式 ,环形图可以同时装载、显示和比较 10个单组或合成古水流数据文件。本文以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盆地新生代沉积的古水流数据为例 ,分析古水流方向的时空分布特征 ,表明PC99是图形显示和解释古水流数据的一种高效软件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显示 软件 青藏高原 新生代 古水流 玫瑰花图 环形图 可可西里盆地 沉积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井电阻率成像测井古水流方向分析方法及实例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世夺 蔡军 +1 位作者 龚宏杰 吴红霞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2-326,共5页
优化了单井古水流方向分析的流程,研究提出多井电阻率成像测井古水流方向分析方法。针对影响单井古水流分析的多种因素,采取不同的优化方法,提高单井古水流分析的准确性。在准确定量计算单井构造倾角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多井构造的变化,... 优化了单井古水流方向分析的流程,研究提出多井电阻率成像测井古水流方向分析方法。针对影响单井古水流分析的多种因素,采取不同的优化方法,提高单井古水流分析的准确性。在准确定量计算单井构造倾角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多井构造的变化,求解整体构造轴线的产状;对古水流方向分析流程进行进一步优化,形成一套完善的、适合不同构造形态的古水流分析方法;对不同砂层组提供独立的二维或三维古水流矢量图,得到古水流在纵向和横向上变化情况。实例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丰富古水流方向显示手段,提高古水流方向分析的准确度,为进一步预测砂体展布提供有利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成像测井 多井 古水流方向 三维矢量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测井资料重建新场地区须四下亚段古水流体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樊靖宇 葛祥 吴见萌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97-300,共4页
新场地区须四下亚段为川西地区的重点油气勘探目标,储层发育程度和天然气富集规模与砂砾岩体分布规律和发育程度密切相关,但砂砾岩体的识别和分布规律一直困扰着该区勘探评价的深入。利用常规测井资料与成像测井资料开展了新场地区须四... 新场地区须四下亚段为川西地区的重点油气勘探目标,储层发育程度和天然气富集规模与砂砾岩体分布规律和发育程度密切相关,但砂砾岩体的识别和分布规律一直困扰着该区勘探评价的深入。利用常规测井资料与成像测井资料开展了新场地区须四下亚段砂砾岩平面展布特征和古水流向分析,建立新场地区须四下亚段沉积时期古水流体系。研究成果对储层发育有利相带预测与须四下亚段气藏的进一步勘探开发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岩分布 古水流方向 古水流体系 须四下亚段 新场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中段奥陶系米钵山组砂岩磁组构特征及古水流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浩霖 田鹏州 李印宝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15年第4期261-265,共5页
文章研究了贺兰山中段奥陶系米钵山组砂岩的磁组构特征,首次运用砂岩磁组构判断米钵山组砂岩沉积期的古水流方向。采集12件具有代表性的古地磁定向标本进行原生剩磁处理,发现米钵山组砂岩磁化率强度中等,天然剩磁微弱;磁化率各向异性结... 文章研究了贺兰山中段奥陶系米钵山组砂岩的磁组构特征,首次运用砂岩磁组构判断米钵山组砂岩沉积期的古水流方向。采集12件具有代表性的古地磁定向标本进行原生剩磁处理,发现米钵山组砂岩磁化率强度中等,天然剩磁微弱;磁化率各向异性结果表明米钵山组砂岩沉积期的古水流方向为由NE向SW,认为砂岩沉积物可能来自贺兰山海槽NE侧的华北陆块西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 米钵山组 砂岩 磁组构 古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北地区百口泉组古水流方向测井识别方法研究
17
作者 付建伟 李洪楠 +2 位作者 丁娱娇 王贵文 王小刚 《测井技术》 CAS 2021年第6期598-601,608,共5页
玛北地区百口泉组地层为一套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储层岩性主要为砂砾岩、含砾中粗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很强,层理不发育,很难通过拾取斜层理的产状识别古水流方向。通过研究成像测井响应特征,建立了利用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拾取多期次水道... 玛北地区百口泉组地层为一套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储层岩性主要为砂砾岩、含砾中粗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很强,层理不发育,很难通过拾取斜层理的产状识别古水流方向。通过研究成像测井响应特征,建立了利用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拾取多期次水道之间的冲刷面产状组合识别古水流方向的方法。在缺乏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资料的地区,通过拾取地层倾角蓝模式同样可以获取古水流方向,并与成像测井方法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利用上述方法得到的研究区古水流方向主要为北东—南西方向,为研究区沉积模式识别提供了有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古水流方向 成像测井 沉积模式识别 冲刷面 百口泉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碚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的双壳类与古水流关系
18
作者 邓涛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29-33,共5页
重庆北碚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泥灰岩中含大量双壳类化石,其排列有一定规律。所研究的样本中,过壳喙的壳体平分线与古水流方向一致,壳喙指示水流方向。随机测量53个壳体,经数理统计,得出古水流方向应为294°,并证明贝壳层的沉积环... 重庆北碚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泥灰岩中含大量双壳类化石,其排列有一定规律。所研究的样本中,过壳喙的壳体平分线与古水流方向一致,壳喙指示水流方向。随机测量53个壳体,经数理统计,得出古水流方向应为294°,并证明贝壳层的沉积环境为泻湖潮坪上的潮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三叠世 地层 双壳类化石 古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河口煤矿发现古水流指向构造一例
19
作者 邱伟 陈继伟 王洪国 《山东煤炭科技》 2000年第A05期114-114,共1页
三河口煤矿发现古水流构造 ,并对其成因及恢复沉积古地理环境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古水流 地理环境 河口 构造 发现 沉积 成因 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盘江盆地中北部三叠纪深水盆地古水流方向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彭成名 王刚 +5 位作者 陈原林 李正友 薛灵文 杨慧 卢应辉 侯芸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20-1132,共13页
南盘江盆地位于中国广西、贵州、云南三省毗邻地区,为晚二叠世—三叠纪期间演化的海相沉积盆地,建立在晚二叠世开始的裂谷系统基础之上,进入三叠纪中期,盆地范围进一步扩展、海水深度进一步加深,盆地内部主要沉积了一套深水复理石,晚三... 南盘江盆地位于中国广西、贵州、云南三省毗邻地区,为晚二叠世—三叠纪期间演化的海相沉积盆地,建立在晚二叠世开始的裂谷系统基础之上,进入三叠纪中期,盆地范围进一步扩展、海水深度进一步加深,盆地内部主要沉积了一套深水复理石,晚三叠世沉积环境为前陆盆地,在盆地北部沉积有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建造。针对南盘江盆地中北部深水复理石沉积,测量了鲍马序列C段中的小型斜层理、爬升层理、包卷层理轴面倒向、槽模等反映古水流方向的沉积构造的产状,通过野外和室内复平面校正、古流向玫瑰花图的绘制,对研究区三叠纪古流向进行了系统研究,共获得49组古流向测量数据,通过古流向分析并结合沉积环境演化特征,对南盘江盆地物源区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认为中三叠世期间盆地南部广南、底圩、八达、富宁一线物源区来自南部的越北古陆;盆地东部的巴马、龙川、望谟一线物源区来自于东部及北东的江南古陆;盆地北部物源区位于盆地西北部和北部的扬子台地内部;盆地的沉积中心位于册亨以南、潞城以北地区;隆林县城和西林县城之间、阳圩和剥隘之间存在古隆起。晚三叠世期间盆地北部古流向发生明显变化,应与构造体制的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盘江盆地 三叠纪 复理石 鲍马序列 古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