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馆藏明代古尸体表真菌群落的研究
1
作者 韩超 李倩倩 +2 位作者 郑倩茹 黄柯 张宏英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57-65,共9页
基于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析了常州博物馆馆藏出土的一具明代古尸体表霉斑、霉点处的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结果显示,古尸体表共计检出2个门,8个纲,9个目,10个科,10个属,以及49个扩增子序列变异体(ASV)。该古尸体表霉变处的优势类... 基于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析了常州博物馆馆藏出土的一具明代古尸体表霉斑、霉点处的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结果显示,古尸体表共计检出2个门,8个纲,9个目,10个科,10个属,以及49个扩增子序列变异体(ASV)。该古尸体表霉变处的优势类群为曲霉属,相对丰度为89.79%~99.88%,其中隶属于曲霉属的ASV1为霉变点位处的优势物种,相对丰度为55.78%~90.98%,初步鉴定是一种超越耐旱极限的帚状曲霉,在古尸体表霉斑、霉点处占绝对优势,可能是造成霉变的主要微生物。鉴定古尸在保存过程中产生的霉腐微生物,有助于提高霉变防治的针对性,为古尸的长久保存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尸 霉变 真菌 曲霉属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土古尸的塑化保存 被引量:2
2
作者 郑天中 刘建仁 朱克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58-260,共3页
目的和方法 :采用生物塑化保存技术 ,通过固定、脱水、真空浸渗和硬化成型四个基本步骤 ,塑化保存一具4 0 0年前的明代古尸标本。结果 :塑化后的古尸标本保持了原有的形态 ,重量增加 ,色泽有明显的改善。软组织尚有弹性 ,无味无毒性 ,... 目的和方法 :采用生物塑化保存技术 ,通过固定、脱水、真空浸渗和硬化成型四个基本步骤 ,塑化保存一具4 0 0年前的明代古尸标本。结果 :塑化后的古尸标本保持了原有的形态 ,重量增加 ,色泽有明显的改善。软组织尚有弹性 ,无味无毒性 ,表面干燥 ,可以直接触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尸 生物塑化 出土古尸 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荆门郭家岗一号墓战国古尸研究(综合报告) 被引量:3
3
作者 武忠弼 官阳 周泽斌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12-316,共5页
1994年3月湖北荆门郭家岗一号墓被盗掘,出土女性古尸一具。经研究确认,该古尸年代为2300余年,属战国中期,为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棺葬尸,并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及江陵凤凰山168号墓两具西汉古尸属同一类型。... 1994年3月湖北荆门郭家岗一号墓被盗掘,出土女性古尸一具。经研究确认,该古尸年代为2300余年,属战国中期,为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棺葬尸,并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及江陵凤凰山168号墓两具西汉古尸属同一类型。古尸各器官、组织的支持结构结缔组织胶原纤维保存良好,超微结构清晰,其间尚检见大量腐物寄生菌芽胞。在古尸肠腔内还检出大量华支睾吸虫卵和人鞭虫卵。本文对古尸的保存水平、保存原因等进行了探讨,认为古尸之得以保存乃古尸内外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尸 超微结构 华支睾吸虫 人鞭虫 胶原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明代古尸的鉴定和塑化保存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德兴 张文光 +4 位作者 贺新红 汪华侨 冯家骏 钟创坚 李润权 《解剖学研究》 CAS 2004年第1期60-62,i004,共4页
目的 对东莞出土的 2具明代古尸进行清理鉴定和塑化保存。方法 详细剖检并用体质人类学的测量方法对性别、年龄、身高等进行鉴定 ;用组织学方法对器官组织结构进行光镜检查 ;用直接涂片法和飘浮沉淀法镜检肠道寄生虫卵 ;应用本室获得... 目的 对东莞出土的 2具明代古尸进行清理鉴定和塑化保存。方法 详细剖检并用体质人类学的测量方法对性别、年龄、身高等进行鉴定 ;用组织学方法对器官组织结构进行光镜检查 ;用直接涂片法和飘浮沉淀法镜检肠道寄生虫卵 ;应用本室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技术对此 2具古尸进行塑化保存。结果 男性古尸死时年龄约 5 0岁、生前身高约 1 70m、出土时体重 4 5kg ,女性古尸死时年龄约 80岁、生前身高约 1 5 8m、出土时体重 2 2kg ;组织学检查 ,男性古尸部分横纹肌镜下可见肌纤维胞核、女性古尸子宫平滑肌镜下可见肌纤维胞核 ;男性古尸肠道镜检可见华支睾吸虫卵、鞭虫卵和蛔虫卵 ,女性古尸肠道除上述虫卵外 ,还可见布氏姜片虫卵 ;此 2具古尸经塑化保存数年 ,外观、质地至今完好如初。结论 此 2具古尸的鉴定和保存对东莞明代历史发展的研究有重大意义 ;现代生物塑化技术是长期优质保存古尸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尸 男性 虫卵 身高 保存 年龄 女性 体质人类学 浮沉 国家发明专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明代古尸肌肉脂类成分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兴中 张英 姜义华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40-442,446,共4页
目的 分析测定上海地区出土的明代古尸小腿腓肠肌的脂类成分。上海作为一个现代城市 ,少有古代尸体发现 ,因此对本例古尸脂类成分与其他地区发现的古尸脂类成分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古尸肌肉组织经过预处理以后 ,制成组织匀浆液 ,经冷... 目的 分析测定上海地区出土的明代古尸小腿腓肠肌的脂类成分。上海作为一个现代城市 ,少有古代尸体发现 ,因此对本例古尸脂类成分与其他地区发现的古尸脂类成分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古尸肌肉组织经过预处理以后 ,制成组织匀浆液 ,经冷冻干燥 ,用氯仿 /甲醇抽提和葡聚糖凝胶层析提取分离总脂 ,用三氯化铁法测定胆固醇 ,定磷法测定磷脂 ,甲基橙比色法测定神经氨基醇。结果 测定结果表明该古尸总磷脂含量为 (6 8.14± 2 .2 0 )mg/ g氮 ,胆固醇含量为 (191.6 8± 0 .0 1)mg/g氮 ,神经氨基醇为 (11.49± 3.40 ) μg/mg氮 ,与其他古尸及现代甲醛固定尸体的脂类成分相比 ,总磷脂水平无多大差别 ,而胆固醇及神经氨基醇含量较高。结论 分析结果表明本例古尸保存较好 ,生前可能存在脂类代谢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明代 古尸 肌肉 脂类 成分分析 胆固醇 神经氨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存液pH值对马王堆古尸蛋白质保存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童建斌 陈建明 +2 位作者 黄菊芳 王慧 罗学港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4-107,F0002,共5页
为了检测保存液pH值对古尸蛋白质保存的影响。本实验于2002年检测了马王堆古尸保存液和对照液的pH值、总氮量、氨基酸含量,以及古尸皮肤和肌的形态结构。然后分两步调整了古尸保存液的pH值,并分别于2004年、2006年对古尸保存液和对照液... 为了检测保存液pH值对古尸蛋白质保存的影响。本实验于2002年检测了马王堆古尸保存液和对照液的pH值、总氮量、氨基酸含量,以及古尸皮肤和肌的形态结构。然后分两步调整了古尸保存液的pH值,并分别于2004年、2006年对古尸保存液和对照液进行了相同检测。结果发现保存液pH值的适当提高有助于降低保存液中总氮量和氨基酸含量,有利于古尸蛋白质的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存液 蛋白质保存 古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生物塑化技术保存古尸研究(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文光 肖尚英 张德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S1期102-102,共1页
AStudyonPlastinationofAncientCorpseZhangWenguangXiaoShangyingZhangDexing(Dept.ofAnatomy,GuangdongColegeofPha... AStudyonPlastinationofAncientCorpseZhangWenguangXiaoShangyingZhangDexing(Dept.ofAnatomy,GuangdongColegeofPharmacy,510224,Gu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塑化技术 古尸 英文 广东药学院 人体解剖 教研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生物塑化技术在古尸和生物类文物保存中的推广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德兴 贺新红 +3 位作者 邱立诚 张文光 汪华侨 钟创坚 《解剖学研究》 CAS 2004年第4期294-297,共4页
由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国家发明专利的“一种文物塑化保存的方法”,是由广东药学院等单位组成的项目组在引进、消化、吸收新兴的现代生物塑化技术的基础上研发而成、适用于古尸及其它生物类文物长期、优质保存的新技术。经文物单位数年... 由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国家发明专利的“一种文物塑化保存的方法”,是由广东药学院等单位组成的项目组在引进、消化、吸收新兴的现代生物塑化技术的基础上研发而成、适用于古尸及其它生物类文物长期、优质保存的新技术。经文物单位数年的应用证明,采用此项专利塑化保存的古尸及生物类文物,无毒、无刺激性,外形、质地、物理性能等特征保持和出土时一致,实现了文物的零距离接触,便于包装、运输和展览,利于发挥历史文物在推进广东文化大省建设中的瑰宝作用。此项专利技术,大幅度地提升了古尸和生物类文物保护的科技水平。鉴于其具有传统的保存方法不能比拟的优点,被誉为是古尸和生物类文物保存技术领域中的重大突破,为更充分地开发和利用我国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源开辟了一条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保存 生物塑化技术 广东药学院 广东文化 比拟 历史文物 证明 古尸 刺激性 零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扩增云南明朝古尸DNA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郭丽萍 刘建兴 +3 位作者 李桢 吴坚 胡利平 许冰莹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9-11,共3页
目的对距今475a的古代遗骸进行DNA分析,为考古人类学DNA分析完善资料和积累经验.方法以经典的酚/氯仿法和chelex-100法提取DNA,以Qiaquick PCR Purification Kit对DNA进行纯化,以Powerplex 16 Kit进行PCR复合扩增并对结果进行检测分型.... 目的对距今475a的古代遗骸进行DNA分析,为考古人类学DNA分析完善资料和积累经验.方法以经典的酚/氯仿法和chelex-100法提取DNA,以Qiaquick PCR Purification Kit对DNA进行纯化,以Powerplex 16 Kit进行PCR复合扩增并对结果进行检测分型.结果STR位点图谱清晰.结论复合扩增法可用于古尸DNA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尸 古代DNA 聚合酶链式反应 短串联重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尸防腐、保存、护理技术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文光 冯家骏 《四川解剖学杂志》 1994年第3期183-183,共1页
关键词 古尸 防腐 保存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哈密91HWM152古尸B和C的系列研究
11
作者 王士平 白乃刚 +9 位作者 谢瑶芸 南瑛 秦飞 崔国兴 潘文 孙晓陆 程秉铨 安长新 杨卫星 森本岩太郎 《新疆医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4期219-223,共5页
我们对3000年前哈密91HWM152B和C古尸进行了形态学、细菌学、血型检查和无机元素的分析研究。证实91HWM152B和C是同一具古尸,是20~30岁之间的年轻女性。骨、软骨、肌腔、韧带、腔膜和指(趾)甲等保存得... 我们对3000年前哈密91HWM152B和C古尸进行了形态学、细菌学、血型检查和无机元素的分析研究。证实91HWM152B和C是同一具古尸,是20~30岁之间的年轻女性。骨、软骨、肌腔、韧带、腔膜和指(趾)甲等保存得最好。皮肤、头发、肌肉、血管、周围神经等次之,内脏最差。皮下脂肪均已消失,表皮无脂溢现象。光镜下表皮细胞的轮廓清楚,真皮胶原纤维明显;周围神经的轴索、髓鞘和神经膜可见;骨骼肌纤维轮廓和肌原纤维明显;大血管、膀腕、子宫仍可分出3层;脑皮质消失,髓质尚可辨认;骨和软骨的微细构造接近正常。透射电镜下胶原纤维仍有64nm的周期性结构。扫描电镜下头发的表面不光滑,毛小皮有不同程度的脱落。头发中Ca、Mg、Fe元素含量比现代人高3倍~13倍。头发血型为A型。硬脑膜、骨骼肌和周围沙土中未查出需氧和厌氧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尸 形态学 细菌学 血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古尸中性脂肪的FTIR光谱测定
12
作者 杨海峰 俞膺浩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5-316,共2页
明代古尸的脂肪组织经化学提取后 ,采用两种制样方法 ,对其组成进行了红外光谱观察 ,实验结果表明在 4 0 0多年的保存过程中 。
关键词 明代古尸 中性脂肪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甘油三脂 氧化 水解 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0年前古尸肺的组织结构与血细胞观察
13
作者 谈万联 张元庆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2-143,共2页
对古尸进行组织细胞学的检查,以阐明古尸保存程度和古尸的成因,是古尸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从历年来我国对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类型的古尸系统地进行较为细致的组织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维持古尸外形的主要物质,如骨骼、肌肉、... 对古尸进行组织细胞学的检查,以阐明古尸保存程度和古尸的成因,是古尸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从历年来我国对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类型的古尸系统地进行较为细致的组织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维持古尸外形的主要物质,如骨骼、肌肉、结缔组织等保存较好,内脏器官保存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尸 组织结构 血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古尸脏器中铅、汞含量的测定
14
作者 俞膺浩 杨海峰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2年第5期638-640,共3页
本文对明代顾从礼古尸的肝、肾、肺 3个脏器中铅、汞含量进行研究测定。对其中的铅、汞含量与现代尸进行比较 ,以求对人体中的铅 ,汞元素有更全面的了解 。
关键词 脏器 测定 古尸 原子吸收光谱 冷原子吸收光谱 消化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清古尸保存及解剖
15
作者 曾凡强 王家元 +1 位作者 陈幽婷 王德广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9期603-604,共2页
目的探讨出土后古尸的保存方法。方法对6年前出土后使用甲醛注射后保存的古尸进行回顾性检查并局部解剖腹部。结果保存6年后古尸保存完好,腹腔脏器没有明显变化。结论甲醛局部注射可有效保存出土后的古尸。
关键词 古尸 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防腐技术在明代古尸“顾从礼”展示保存中的应用
16
作者 葛栋 赵晓青 《生物技术世界》 2015年第8期231-231,共1页
使用防霉剂、除氧剂、干燥剂及充入氮气对馆藏明代古尸"顾从礼"进行长期的展示中的保存。自1998年以来,古尸在展示过程中保持了不霉,不腐,不变色。
关键词 明代古尸 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明代古尸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何惠琴 张富强 +1 位作者 朱庭玉 徐永庆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9-392,共4页
目的:求得珍贵的、有价值的古尸资料,丰富人类学、老年学、古病理学。方法:多学科综合研究。结果:古尸的所有脏器都在正常位置上,可以辨认。组织学观察,除红细胞外,已无细胞结构。生前患有肺结核、胃溃疡、左侧肱骨、股骨颈骨折及全身... 目的:求得珍贵的、有价值的古尸资料,丰富人类学、老年学、古病理学。方法:多学科综合研究。结果:古尸的所有脏器都在正常位置上,可以辨认。组织学观察,除红细胞外,已无细胞结构。生前患有肺结核、胃溃疡、左侧肱骨、股骨颈骨折及全身骨骼呈老年性退行性改变。肺、肝、肾的分析发现,铅和砷的含量比其他明代古尸高。结论:古尸虽然保存完整的外形,但表皮消失,肌肉等组织脱水萎缩,细胞结构大都分解,蛋白质降解,仅为胶原纤维、结缔组织和骨骼支撑成形。其生前患有多种疾病,有明显的老年性退行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古尸 研究 老年性退行性病变 股骨颈骨折 胃溃疡 结缔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赤岗明墓古尸的组织学研究
18
作者 何清华 林淑冰 +1 位作者 袁志焜 潘文姬 《广东解剖学通报》 1988年第1期25-29,共5页
本文报导广州赤岗出土的明墓女尸55种脏器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各器官外形得以保存完整是由于胶原纤维等间质成分保存较好所致,特别是透明软骨保存相当完好,部分细胞轮廓清晰,细胞核较完整,接近鲜尸切片。本例女性古尸已埋葬406年。于198... 本文报导广州赤岗出土的明墓女尸55种脏器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各器官外形得以保存完整是由于胶原纤维等间质成分保存较好所致,特别是透明软骨保存相当完好,部分细胞轮廓清晰,细胞核较完整,接近鲜尸切片。本例女性古尸已埋葬406年。于1985年4月23日在广州赤岗出土,整体外观及器官外形保存甚为完整。为研究女尸脏器保存情况,我们按系统对主要器官进行取材,作组织学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纤维 白纤维 细胞核 核(细胞学) 古尸 器官 弹性纤维 女尸 组织学观察 组织保存 乳房内动脉 股外侧皮神经 间质成分 软骨基质 苏木素 明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明代古尸顾从礼的解剖与病理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连根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95-96,共2页
关键词 古尸 明代 顾从礼 解剖 病理研究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尸寄生虫学研究之综述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友松 《人类学学报》 1984年第4期407-411,共5页
在考古发掘古墓时遇到没有腐烂的尸体早已有之,并时有发生。然而,在我国对这类古尸进行寄生虫学的研究是在解放以后才进行的,尤以近年来为多。这些检查与研究为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分布;了解古人的生活习惯与感染方式和寄生虫病流行历... 在考古发掘古墓时遇到没有腐烂的尸体早已有之,并时有发生。然而,在我国对这类古尸进行寄生虫学的研究是在解放以后才进行的,尤以近年来为多。这些检查与研究为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分布;了解古人的生活习惯与感染方式和寄生虫病流行历史等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现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古尸 肝吸虫 人鞭虫 江陵 男尸 寄生虫学 女尸 姜片吸虫 人蛔虫 福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