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期小说与中国古典文学传统 被引量:7
1
作者 贺仲明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09年第1期11-20,共10页
一现代性的思想背景新时期小说与古典文学关系受到现代性思想特征的突出影响。无论是新文学的历史传统还是新时期的现实情境,都是以现代性为基本方向和文化表征。现代性与古典文学之间的巨大张力,构成了新时期小说与古典文学关系的决定... 一现代性的思想背景新时期小说与古典文学关系受到现代性思想特征的突出影响。无论是新文学的历史传统还是新时期的现实情境,都是以现代性为基本方向和文化表征。现代性与古典文学之间的巨大张力,构成了新时期小说与古典文学关系的决定性前提。新文学是在20世纪初国家危难之际诞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小说 古典文学艺术 新时期作家 现代性 五四新文学 古典文学传统 中国古典文学 文学关系 小说技巧 中国古典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汪曾祺的语言政治与中国古典文学传统--兼说《早春》的命运
2
作者 李玉辉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41-50,共10页
以小说家、散文家著名的汪曾祺,不但从事过新诗创作,而且因为新诗《早春》受到批判,并被补划为“右派”。这一经历对汪曾祺此后的文学语言发生了深刻影响。20世纪80年代,汪曾祺的散文、小说有了与其早期不同的语言特质,平淡的话语内深... 以小说家、散文家著名的汪曾祺,不但从事过新诗创作,而且因为新诗《早春》受到批判,并被补划为“右派”。这一经历对汪曾祺此后的文学语言发生了深刻影响。20世纪80年代,汪曾祺的散文、小说有了与其早期不同的语言特质,平淡的话语内深藏了倾向性,体现了一种迥异的语言政治。得之于家庭传统、教育经历、新文学传统及史传文学的影响,汪曾祺通过炼字手法和语言形式的探索,形成了特有的文学语言调子和文气。在平淡的语言背后,潜含着汪曾祺试图通过文学语言潜移默化的力量来感化人心的语言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曾祺 语言政治 古典文学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找金枝:庞德与古典文学传统
3
作者 王承教 《社会科学文摘》 2024年第2期54-56,共3页
《在地铁站》及其创作说明《在地铁站》“是最著名的意象主义诗歌之一”。原诗及飞白先生的译文如下: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在地铁站)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这几张脸在人群中幻景般闪现;)Petals on a wet, ... 《在地铁站》及其创作说明《在地铁站》“是最著名的意象主义诗歌之一”。原诗及飞白先生的译文如下: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在地铁站)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这几张脸在人群中幻景般闪现;)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湿漉漉的黑树枝上花瓣数点。)迄今为止,《在地铁站》的汉译本已有近30个,国内学界以它为解读对象的单篇论文早有数十篇之多。在英美学界,它也是“被讨论最多的”诗歌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地铁站》 金枝 古典文学传统 单篇论文 汉译本
原文传递
《菉竹山房》与中国古典文学传统
4
作者 何健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93-195,共3页
相较于社会剖析小说流派的其他作家,吴组缃无论是从创作方式还是艺术审美趣味上都与中国古典文学传统有着更为深刻的精神联系。从文以载道的观念与中和之美,讲故事的传统与客观化的展现以及独具民族风格、民族气魄的艺术表现手段等方面... 相较于社会剖析小说流派的其他作家,吴组缃无论是从创作方式还是艺术审美趣味上都与中国古典文学传统有着更为深刻的精神联系。从文以载道的观念与中和之美,讲故事的传统与客观化的展现以及独具民族风格、民族气魄的艺术表现手段等方面探讨《菉竹山房》在内容和形式上对古典文学艺术的现代传承无疑对当代文学的发展和作家的创作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菉竹山房》 吴组缃 古典文学传统
原文传递
古典文学传统影响下的网络小说创作 被引量:5
5
作者 苏晓芳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7-133,共7页
网络小说发展到产业化阶段,其创作越来越显现出与传统文学的内在关联。中国古典文学对于网络小说创作的影响主要有四:网络小说延续古典小说创作题材;网络小说沿用古典小说的叙事方式;网络小说对于古典文学语言的模仿、借鉴与移用;古典... 网络小说发展到产业化阶段,其创作越来越显现出与传统文学的内在关联。中国古典文学对于网络小说创作的影响主要有四:网络小说延续古典小说创作题材;网络小说沿用古典小说的叙事方式;网络小说对于古典文学语言的模仿、借鉴与移用;古典文学人物或故事在网络同人小说中"重生"。对古典文学的传承和借鉴丰富了网络小说的内涵,提升了作品的文化品位,也使古典文学中的某些题材与叙事方式得到了新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小说 古典文学传统 题材 叙事 语言 同人小说
原文传递
私小说与日本古典日记文学传统
6
作者 尹允镇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74-79,共6页
在日本,私小说为什么占有那么大的市场?自产生那天起它受到种种非难,但为什么迄今还留有长长的余晖?近代日本作家几乎都沾过私小说的边,原因何在?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最重要的是它和日本古典文学传统之间的关系。依我看,日本... 在日本,私小说为什么占有那么大的市场?自产生那天起它受到种种非难,但为什么迄今还留有长长的余晖?近代日本作家几乎都沾过私小说的边,原因何在?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最重要的是它和日本古典文学传统之间的关系。依我看,日本的私小说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吸收了自然主义文学的一些成份,而且向古典日记文学吸收了一些文化营养。正因为这样,它几十年源源不断,迄今还有一定的市场。然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小说 日记文学 古典文学传统 自然主义文学 日本作家 日本近代文学 现代化 爱情生活 历史联系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散文创作和中外文学传统
7
作者 姚春树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65-73,共9页
鲁迅的散文包括杂感、小品散文和散文诗三大部分。在鲁迅的全部创作中,散文占有最重要的地位。鲁迅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奠基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散文家。在中国现代散文的建设和发展中,鲁迅始终坚持白话散文的现代化革命化大众... 鲁迅的散文包括杂感、小品散文和散文诗三大部分。在鲁迅的全部创作中,散文占有最重要的地位。鲁迅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奠基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散文家。在中国现代散文的建设和发展中,鲁迅始终坚持白话散文的现代化革命化大众化和民族化的方向,指引着中国现代散文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蓬勃地发展。他坚决主张现代散文必须在明白晓畅、生动活泼的人民大众口语的基础上发展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创作 鲁迅 中国现代散文 中国古典文学传统 散文诗 厨川白村 小品散文 散文发展 中国现代文学 文明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传统中间寻找异路——论废名的方法学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贺仲明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6-100,共5页
废名的创作富有个性。他的基本思想是不满于新文学的西化发展方向,转而试图从中国古典文学传统中寻找新文学的源流。当然,废名不是单纯地回到传统,而是有意识地借用传统,其方法和思路都是创造性的。他并不放弃西方文学的技巧,而是一定... 废名的创作富有个性。他的基本思想是不满于新文学的西化发展方向,转而试图从中国古典文学传统中寻找新文学的源流。当然,废名不是单纯地回到传统,而是有意识地借用传统,其方法和思路都是创造性的。他并不放弃西方文学的技巧,而是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二者的融合。废名在传统中寻找资源思想和创作实践在1930年代并非个案,其思想体现了与周作人、朱光潜等作家的精神联系。废名对新文学道路的反思体现了新文学本土化的集中要求。而且,他创造性的创作实践具有开拓性意义。当然,他的探索也有不完美处。遗憾的是,后来者忽略了废名思想和探索的意义,没有出现足够的后继者和发扬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名 西方文学技巧 古典文学传统 文学道路反思 方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七年诗歌“古典+民歌”范式的现代性阅读
9
作者 甘浩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01-104,共4页
"古典+民歌"范式是十七年诗歌流行的诗体范式,它注重从中国古典诗歌和民歌传统中吸纳艺术经验以滋养诗歌,形成民族的诗歌形式。构建"古典+民歌"范式的意义是重建一种民族的新型文学和寻找契合民族心理的审美范式,... "古典+民歌"范式是十七年诗歌流行的诗体范式,它注重从中国古典诗歌和民歌传统中吸纳艺术经验以滋养诗歌,形成民族的诗歌形式。构建"古典+民歌"范式的意义是重建一种民族的新型文学和寻找契合民族心理的审美范式,以对抗中国现代文学的西方艺术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民歌”范式 古典文学传统 民歌传统 西方文学传统 民族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林庚新诗的审美意象
10
作者 谢西娇 陈永兰 +1 位作者 贾雨薇 胡颖颖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6年第1期8-13,共6页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构成要素,同一意象出现在不同时代的文人笔下被赋予了不同的现实意义。福建诗人林庚的诗歌徘徊于古典和现代之间,在"影"、"黄昏"、"灯"及"梦"等意象的选择与处理上,体现了古...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构成要素,同一意象出现在不同时代的文人笔下被赋予了不同的现实意义。福建诗人林庚的诗歌徘徊于古典和现代之间,在"影"、"黄昏"、"灯"及"梦"等意象的选择与处理上,体现了古典情趣与现代审美意蕴的恰到好处的融合,是20世纪古典诗歌传统的现代建构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庚诗歌 审美意象 古典文学传统 现代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而自然 自由而灵活──评川端康成小说的结构特色
11
作者 何乃英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86-91,共6页
单纯而自然自由而灵活──评川端康成小说的结构特色何乃英川端康成的小说创作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在结构布局方面其特征是单纯而自然,自由而灵活。川端康成善于写作短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非但数量多,而且不乏名篇佳作,举其要者如... 单纯而自然自由而灵活──评川端康成小说的结构特色何乃英川端康成的小说创作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在结构布局方面其特征是单纯而自然,自由而灵活。川端康成善于写作短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非但数量多,而且不乏名篇佳作,举其要者如《招魂节一景》(1921)、《精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端康成小说 《雪国》 结构布局 短篇小说 《古都》 《伊豆的舞女》 中长篇小说 小说创作 中篇小说 古典文学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鹿原》神秘基因探源
12
作者 徐桂梅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85-88,共4页
《白鹿原》的神秘因子与中国古典文学的神秘特质具有传承关系,中国古典文学的创作传统才是《白鹿原》神秘艺术特色的"本根"。
关键词 《白鹿原》 神秘因子 中国古典文学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20世纪中国现代新诗的现代性与民族性
13
作者 林季杉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9-11,共3页
20世纪中国现代新诗80年来在现代性建设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对于中国诗歌的民族性而言却是缺失的。历次诗歌的革命大都是以效法西洋、告别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姿态而告终,这一历史的后果在今天是令我们难堪的。本文旨在对20世纪中国诗... 20世纪中国现代新诗80年来在现代性建设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对于中国诗歌的民族性而言却是缺失的。历次诗歌的革命大都是以效法西洋、告别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姿态而告终,这一历史的后果在今天是令我们难堪的。本文旨在对20世纪中国诗歌这一状况作出警醒与反思;并以当代江河、杨炼、昌耀、任洪渊等诗人回归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诗歌写作为例证,试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与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新诗 现代性 民族性 中国古典文学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光烛影情深深
14
作者 何伟 《中学语文》 2020年第35期40-42,共3页
闻一多的诗歌《红烛》,让读者深深体味到了其有甚于“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意蕴。其实,灯光烛影中,意蕴丰富。小小的一盏灯,穿越时空。面对微弱的灯烛,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夜色,诗人拥有光明、希望、思念、孤独等不同的情感体验。夜晚的灯... 闻一多的诗歌《红烛》,让读者深深体味到了其有甚于“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意蕴。其实,灯光烛影中,意蕴丰富。小小的一盏灯,穿越时空。面对微弱的灯烛,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夜色,诗人拥有光明、希望、思念、孤独等不同的情感体验。夜晚的灯烛,光亮而不刺目,含蓄而柔和。在诗人的心目中,灯烛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抒情意象之一,成为照亮诗人内心活动的经典意象,营造出一幅幅别具风情的社会生活画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画卷 《红烛》 中国古典文学传统 蜡炬成灰泪始干 内心活动 抒情意象 意蕴丰富 经典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乱世哀歌谁为悲──张爱玲与《红楼梦》的悲剧意识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园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CSSCI 1998年第6期46-51,共6页
悲剧意识是张爱玲对《红楼梦》精神内核的继承,也是其创作的灵魂所在。传统小说悲剧艺术的现代性演进是张爱玲创造的现代文坛“传奇”之谜。张爱玲与《红楼梦》创作精神的核心都是以人性为突破点写人生悲剧,张爱玲借鉴了古典悲剧中物... 悲剧意识是张爱玲对《红楼梦》精神内核的继承,也是其创作的灵魂所在。传统小说悲剧艺术的现代性演进是张爱玲创造的现代文坛“传奇”之谜。张爱玲与《红楼梦》创作精神的核心都是以人性为突破点写人生悲剧,张爱玲借鉴了古典悲剧中物欲的诱惑使人性沉沦的立足点,将封建余孽与“现代文明”相杂读,使人性特点更主体丰富;同时张爱玲继承《红楼梦》中的人生情理冲突悲剧并进行了重新锻造,将情理打成一片,表达对人性脆弱的洞悉。世俗关怀是张爱玲对《红楼梦》古典主义情怀的继承。两者都杂揉着矛盾与困惑,既枕着依恋凡人俗世,又清醒意识生命悲剧,将悲剧意识沉潜于困阁婚恋、世俗真实之中。《红楼梦》立足于感性世界,指向虚无色空,张爱玲则回归于世俗真实,寻求对抗乱世悲凉的寄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红楼梦》 悲剧意识 曹雪芹 人性 悲剧意蕴 爱情悲剧 古典悲剧 古典文学传统 五四新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端康成虚无思想的集中体现──谈《雪国》 被引量:3
16
作者 卢燕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101-104,共4页
川端康成虚无思想的集中体现──谈《雪国》卢燕任何一个作家,无论他怎样独辟蹊径,都不可能不受时代潮流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也不可能不受民族传统文化的制约。川端文学的支撑点,正是建立在日本古典文学传统和西方现代派艺术表现手法... 川端康成虚无思想的集中体现──谈《雪国》卢燕任何一个作家,无论他怎样独辟蹊径,都不可能不受时代潮流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也不可能不受民族传统文化的制约。川端文学的支撑点,正是建立在日本古典文学传统和西方现代派艺术表现手法等基础上。川端康成在继承和创新的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无思想 川端康成 《雪国》 岛村 西方现代派 集中体现 新感觉派 东方传统 叶子 古典文学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生无常——读白先勇的《台北人》
17
作者 刘慧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9年第11期94-95,共2页
白先勇在他的小说集《台北人》中通过对琐碎的生活和普通的人生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不同人物背后所蕴藏的普遍人性和人生无常。而白先勇的这一创作特色的形成,是受中国古典文学传统影响的结果,更是社会的变迁和他自己的人生阅历的真实再现。
关键词 白先勇 《台北人》 人生无常 中国古典文学传统 人生经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的痕迹——评《沈祖棻程千帆新诗集》
18
作者 叶橹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84-87,共4页
“五四”以降,中国新诗在其发展衍变的过程中,始终为所谓的“传统”与“现代”这两个“情结”所困扰.本文只是想通过对一本诗集的两位作者的新诗作一些评析,以证明那种机械地以“传统”或“现代”作为判断诗的标准的作法,其实是一种人... “五四”以降,中国新诗在其发展衍变的过程中,始终为所谓的“传统”与“现代”这两个“情结”所困扰.本文只是想通过对一本诗集的两位作者的新诗作一些评析,以证明那种机械地以“传统”或“现代”作为判断诗的标准的作法,其实是一种人为的分离,在理论上是经不起创作实践的检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祖棻 程千帆 现代派 中国古典文学传统 语言方式 新诗创作 文化品格 “明珠” 审美效应 “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晓风拂身醉人心——张晓风散文集《晓风吹起》品赏
19
作者 范昌灼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6-47,共2页
台湾散文作家张晓风女士的《晓风吹起》,是她散文作品的精选集,饮誉文坛的代表作均含括其中.一一品赏,直觉得缕缕晓风轻拂人心,醉意蕴身.
关键词 张晓风 散文集 作家 《行道树》 散文风格 台湾散文 台湾文坛 作品 人与自然的关系 古典文学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鲁迅前期杂文与外国散文的关系
20
作者 任伟光 《鲁迅研究动态》 1987年第4期30-37,共8页
杂文是鲁迅进行战斗的主要武器。鲁迅的杂文萌芽于“‘文学革命’以至‘思想革命’”。综观鲁迅前期杂文,它们虽然同中国社会现实和古典文学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和过去这类文章的传统形式有很大的不同,它们是鲁迅把对外国文学的借鉴... 杂文是鲁迅进行战斗的主要武器。鲁迅的杂文萌芽于“‘文学革命’以至‘思想革命’”。综观鲁迅前期杂文,它们虽然同中国社会现实和古典文学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和过去这类文章的传统形式有很大的不同,它们是鲁迅把对外国文学的借鉴和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杂文 古典文学传统 散文 民族文化传统 文学革命 外国文学 思想革命 社会现实 传统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