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30篇文章
< 1 2 2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典主义时期单簧管结构及应用研究(下)
1
作者 路易 《乐器》 2025年第3期12-15,共4页
(接上期)(二)五键和六键古典单簧管古典主义时期最流行的单簧管是配有^(■)A/^(■)E键和^(■)F/^(■)C键的五键乐器。这种五键古典单簧管贯穿了整个古典主义时期,并在早期浪漫主义时期仍然深受演奏家的青睐。即使在18世纪末出现了许多... (接上期)(二)五键和六键古典单簧管古典主义时期最流行的单簧管是配有^(■)A/^(■)E键和^(■)F/^(■)C键的五键乐器。这种五键古典单簧管贯穿了整个古典主义时期,并在早期浪漫主义时期仍然深受演奏家的青睐。即使在18世纪末出现了许多诸如八键、九键、十二键等型号,五键单簧管依然保持着其重要地位。五键古典单簧管的设计将延续了早期四键古典单簧管的优点,并通过调整^(■)F/^(■)C键音孔的位置,使E/b键、^(■)F/^(■)C键和^(■)A/^(■)E键的排列更加合理,这一改进有效减少了交叉指法的频繁使用,显著提高了演奏的灵活性,这也是五键古典单簧管广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主义时期 音孔 单簧管 早期浪漫主义 显著提高 灵活性 演奏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主义时期单簧管结构及应用研究(上)
2
作者 路易 《乐器》 2025年第2期16-19,共4页
18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在乐器制造家、作曲家和演奏家的共同努力下,巴洛克时期的单簧管演变为更加灵活的古典单簧管。这一转变首先在法国出现,形成了四键的单簧管。不久之后,英国和德国也相继发展出了五键和六键的单簧管。到18世纪7... 18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在乐器制造家、作曲家和演奏家的共同努力下,巴洛克时期的单簧管演变为更加灵活的古典单簧管。这一转变首先在法国出现,形成了四键的单簧管。不久之后,英国和德国也相继发展出了五键和六键的单簧管。到18世纪70年代,古典单簧管已经遍布整个欧洲,并逐渐向周边国家传播。这些变化伴随着早期古典主义作曲家对音乐技术和表现力要求的不断提高而发生。古典单簧管的演变过程复杂多样,这一时期深受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的影响,社会、音乐和生产技术都发生了巨大变革,许多音乐家在不同国家间工作和交流,进一步推动了单簧管的技术改进和演奏技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主义时期 单簧管 结构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后法国印象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的再融合——以皮埃尔·桑坎《长笛与钢琴小奏鸣曲》为例
3
作者 庞婷婷 《黄河之声》 2025年第2期176-178,199,共4页
《长笛与钢琴小奏鸣曲》这首被誉为如烟花般美丽、精致,有着如同加布里埃尔·福雷(Gabriel Faure)一样风格的作品由皮埃尔·桑坎(Pierre Sancan)于1946年所创作,融合了法国当代多元化的音乐语言特征,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最具代... 《长笛与钢琴小奏鸣曲》这首被誉为如烟花般美丽、精致,有着如同加布里埃尔·福雷(Gabriel Faure)一样风格的作品由皮埃尔·桑坎(Pierre Sancan)于1946年所创作,融合了法国当代多元化的音乐语言特征,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最具代表性的长笛作品之一。文章基于对长笛演奏与教学理论的探索,通过分析该作品的创作特征与演奏要点,诠释其意境之美,为演绎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象主义 古典主义 长笛 小奏鸣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古典主义建筑
4
作者 黄山 《上海集邮》 2025年第1期41-43,共3页
西方建筑艺术发展的几个时期是:古希腊罗马建筑→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包括帕拉迪奥风格)→巴洛克和洛可可建筑,可以说每一个时期的建筑风格都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反转。如果再简单一点概括就是:简→繁→简→繁。
关键词 哥特式建筑 文艺复兴建筑 建筑风格 巴洛克 古希腊罗马 古典主义 帕拉迪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勰古典主义思想的跨语际之辨
5
作者 戴文静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0-185,共6页
国内外学者对刘勰古典主义者这一身份标签的界定莫衷一是。为此,将刘勰古典主义者文化身份问题置于海外汉学视域下加以整体观照,通过中西文论的双向阐释,对刘勰古典主义思想中的“文用之辨”“古今之辨”和“奇正之辨”深入剖析,辨驳海... 国内外学者对刘勰古典主义者这一身份标签的界定莫衷一是。为此,将刘勰古典主义者文化身份问题置于海外汉学视域下加以整体观照,通过中西文论的双向阐释,对刘勰古典主义思想中的“文用之辨”“古今之辨”和“奇正之辨”深入剖析,辨驳海外汉学视域中有关“刘勰是不彻底的古典主义者”“刘勰的古典主义是一种文学退化历史观”以及“刘勰对待《楚辞》的态度偏离儒家正统文学观”等观点。在中西文论的互通与互识之中,解构刘勰古典主义者的文化身份,为系统识解刘勰古典主义思想的内在机理、促进中西文论的生成性比较与对话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刘勰 古典主义 阐释 误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艺复兴到新古典主义——“三一律”理论的传播与精神流变
6
作者 李君威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24年第2期101-115,255,共16页
中世纪结束后,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高举时代精神的大旗,将人从宗教神学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但是同时,他们在向古希腊传统的复归上,滑向了泥古的“歧途”。“三一律”作为文艺复兴运动泥古的果实,被法国新古典主义整体地接受下来,而将文艺复... 中世纪结束后,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高举时代精神的大旗,将人从宗教神学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但是同时,他们在向古希腊传统的复归上,滑向了泥古的“歧途”。“三一律”作为文艺复兴运动泥古的果实,被法国新古典主义整体地接受下来,而将文艺复兴运动更具开创的“以人性反抗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的时代精神悬置一旁。在“熙德论战”的大辩论中,法国人将对“三一律”狭隘、机械地遵循,引向了更为广阔的“三一律”与艺术的“近情理性”关系的讨论上来,而论战所讨论的问题及其产生的效果,或许远比“三一律”背后的意识形态逻辑更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一律” 文艺复兴 古典主义 熙德论战 近情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主义的“前浪” 约翰·施塔米茨与他的四首长笛协奏曲
7
作者 罗尹苡 《音乐爱好者》 2024年第7期70-72,共3页
十八世纪中叶的西方正在发生变革,巴洛克音乐的发展几乎到了尽头,人们从追求繁复的音响效果开始向形式均匀、旋律结构规整的古典主义风格迈进。在不少音乐爱好者的心中,这段时间的音乐作品就像是一座“桥梁”,将音乐从巴洛克时期过渡到... 十八世纪中叶的西方正在发生变革,巴洛克音乐的发展几乎到了尽头,人们从追求繁复的音响效果开始向形式均匀、旋律结构规整的古典主义风格迈进。在不少音乐爱好者的心中,这段时间的音乐作品就像是一座“桥梁”,将音乐从巴洛克时期过渡到古典主义时期,其领军人物约翰·施塔米茨(Johann Stamitz,1717-1757)在这个阶段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主义时期 巴洛克时期 巴洛克音乐 音乐爱好者 音乐作品 长笛协奏曲 古典主义风格 音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古典主义”概念 被引量:1
8
作者 宋向红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68-72,共5页
针对我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主义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缺乏话语表述的严谨性,出现"古典主义"与"新古典主义"或"新古典主义"与"红色古典主义"的共名状态,对古典主义的概念进行厘清,分辨其在不同语境... 针对我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主义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缺乏话语表述的严谨性,出现"古典主义"与"新古典主义"或"新古典主义"与"红色古典主义"的共名状态,对古典主义的概念进行厘清,分辨其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涵义,并认为承继拉丁古典主义美学风格的学衡派、新月社以及梁实秋,周作人等京派作家可以界定为"古典主义",无需再加个"新"字。而接近17世纪欧洲古典主义文艺形态的左翼文学、延安文学及"十七年文学"可冠以"红色古典主义"之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名 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 红色古典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勃拉姆斯音乐中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碰撞——以间奏曲OP118-2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赖文丽 《戏剧之家》 2024年第7期80-82,共3页
作为19世纪下半叶德国音乐文化中的一位杰出代表,勃拉姆斯是浪漫主义的新古典主义者。他用古典主义的旧瓶,装浪漫主义的新酒。勃拉姆斯创作了大量富有创造性、个性化的抒情气质的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钢琴曲和合唱作品。钢琴作品虽... 作为19世纪下半叶德国音乐文化中的一位杰出代表,勃拉姆斯是浪漫主义的新古典主义者。他用古典主义的旧瓶,装浪漫主义的新酒。勃拉姆斯创作了大量富有创造性、个性化的抒情气质的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钢琴曲和合唱作品。钢琴作品虽不是他最重要的创作体裁,却是他创作的起点。本文通过间奏曲op118-2来剖析勃拉姆斯如何把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矛盾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拉姆斯 舒曼 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 间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视角下钢琴演奏的风格
10
作者 林涵希 李妮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11期144-147,共4页
钢琴在西洋乐器中,其演奏难度较大,且演奏技巧、风格及方法均需长时间的培育与发展,在具体演奏环节需联合姿势优美、高度协调的肢体动作加以配合,以期在最终演绎过程中把个人思想、情感和钢琴演奏深度融合。在钢琴音乐作品演奏过程中,... 钢琴在西洋乐器中,其演奏难度较大,且演奏技巧、风格及方法均需长时间的培育与发展,在具体演奏环节需联合姿势优美、高度协调的肢体动作加以配合,以期在最终演绎过程中把个人思想、情感和钢琴演奏深度融合。在钢琴音乐作品演奏过程中,演奏风格、演奏技巧均是其核心、灵魂。倘若演奏技巧可使演奏人员表演更加流畅、更加熟练,则演奏风格才能够真正意义上让人回味无穷。然而结合现实演奏经验,演奏风格、技巧等专业能力的训练,演奏者对其的重视度、关注度较低,大多数学生虽然拥有较为熟练、成熟的演奏技巧,但难以最大限度地掌握钢琴作品的具体风格,无法在作品演奏环节表现自身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 钢琴演奏 风格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声于修辞之外——王蒙散文的新古典主义抒情形态探微
11
作者 周燊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112,共6页
学界有关王蒙散文的研究较少,其中大部分以王蒙文化历史题材和新疆记忆散文为主,并从传统文化精神、诗心玄想妙悟、个体生命经验等角度进行探讨,揭示其散文创作情深意浓、收放自如、思维开阔的境界。然而,借助中国古典美学品评王蒙散文... 学界有关王蒙散文的研究较少,其中大部分以王蒙文化历史题材和新疆记忆散文为主,并从传统文化精神、诗心玄想妙悟、个体生命经验等角度进行探讨,揭示其散文创作情深意浓、收放自如、思维开阔的境界。然而,借助中国古典美学品评王蒙散文,特别是运用新古典主义美学视野单独探讨其抒情形态的论作却少之又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抒情形态 传统文化精神 妙悟 中国古典美学 情深意浓 个体生命 古典主义 收放自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传播和英国新古典主义实践:以约翰·索恩爵士生平为例
12
作者 刘依明 《建筑师》 CSSCI 2024年第3期104-113,共10页
英国新古典主义建筑继承了其跨海峡旅游和调研的巴洛克传统,并将其延伸至测绘废墟、收集古物、形成组织和建立学院的活动中。文章以约翰·索恩爵士及其壮游、建筑师俱乐部和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建筑教授的经历,从单个建筑师及其个人、... 英国新古典主义建筑继承了其跨海峡旅游和调研的巴洛克传统,并将其延伸至测绘废墟、收集古物、形成组织和建立学院的活动中。文章以约翰·索恩爵士及其壮游、建筑师俱乐部和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建筑教授的经历,从单个建筑师及其个人、社会和教育方面与建筑学的关系,去探讨英国新古典主义建筑的传播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主义 约翰·索恩 壮游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国的经济发展看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得失
13
作者 周军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1996年第3期45-49,共5页
从中国的经济发展看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得失周军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对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影响,是当今西方发展经济学中的主流学派。这个流派所取得的成就是令人瞩目的,但由于研究立场、思想观念和分析方法上的... 从中国的经济发展看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得失周军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对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影响,是当今西方发展经济学中的主流学派。这个流派所取得的成就是令人瞩目的,但由于研究立场、思想观念和分析方法上的限制,它本身也存在着不少缺陷和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主义 经济发展理论 中国经济发展 西方发展经济学 古典主义 结构主义 市场价格机制 古典主义经济学 市场机制 发展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钢琴音乐演奏风格探究
14
作者 关子函 《当代音乐》 2024年第4期90-92,共3页
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在音乐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演奏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该时期的音乐作品强调结构清晰与旋律美感,通过和声创新、主题发展复杂性、动态对比精细控制等手段探索音乐可能性。钢琴演奏风格讲究音乐的透... 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在音乐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演奏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该时期的音乐作品强调结构清晰与旋律美感,通过和声创新、主题发展复杂性、动态对比精细控制等手段探索音乐可能性。钢琴演奏风格讲究音乐的透明度、平衡和对称,装饰音和即兴演奏的运用体现了演奏者的技巧和个人风格。钢琴音乐的节奏与速度处理彰显了音乐的结构感和表现力。其中,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作品各具特色,对演奏者提出了不同的技术和情感表达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也纳古典主义 钢琴音乐 演奏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古典主义时期女裙结构造型复刻研究
15
作者 李月 冯伊诺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26-31,共6页
以1795—1825年欧洲新古典主义时期女裙为研究对象,对收集到的53个有效样本采用文献整理与数据采集等方法,分析其造型特征,从而进行女裙的复刻研究。研究表明:首先,欧洲新古典主义时期女裙廓形主要以A廓形为主,其造型从结构上表现为短... 以1795—1825年欧洲新古典主义时期女裙为研究对象,对收集到的53个有效样本采用文献整理与数据采集等方法,分析其造型特征,从而进行女裙的复刻研究。研究表明:首先,欧洲新古典主义时期女裙廓形主要以A廓形为主,其造型从结构上表现为短帕夫袖和低领口造型;高腰际线导致衣长变短,同时也减小了上胸围和下胸围的差;自下胸围处垂直而下的裙子,裙摆自然垂落,没有较大的扩张,因此整个裙子呈A形。其次,利用CLO 3D虚拟试衣技术实现了这一时期历史人体的构建,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对新古典主义时期女裙的虚拟复刻,相较于成衣复刻而言,其在造型、色彩、纹样等艺术风格方面的复刻完成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主义 女裙 复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古典主义在构造与城市之间 奥古斯特·佩雷的建筑艺术理念与实践路径
16
作者 江嘉玮 《时代建筑》 2024年第3期54-63,共10页
文章针对现代建筑通史及专史写作中有关佩雷的已有研究进行了梳理,在柯林斯、弗兰姆普敦等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两个切入点。首先,钢筋混凝土作为新兴的建造体系及其表现细节,研究佩雷作品中混凝土脱模表现、柱头花纹设计、产品化窗套... 文章针对现代建筑通史及专史写作中有关佩雷的已有研究进行了梳理,在柯林斯、弗兰姆普敦等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两个切入点。首先,钢筋混凝土作为新兴的建造体系及其表现细节,研究佩雷作品中混凝土脱模表现、柱头花纹设计、产品化窗套及填充墙体系等关键建筑要素。其次,佩雷作品使用建筑手法回应城市性,研究他从19世纪末奥斯曼公寓的一般设计手法到现代城市设计理念的演变,揭示总平面设计受学院派构图的影响。文章研究了与佩雷相关的古典主义精神,发掘他与前辈维奥莱-勒-杜克、舒瓦西、德鲍多的关联,在法国现代建筑发展的语境里提出以“现代古典主义”归纳佩雷思想,并提出若干对当代中国建筑语境有助益的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古典主义 理性主义 构造 廓形造型术 柱梁结构体系 奥斯曼公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格罗对新古典主义的延续与探索
17
作者 李旋 《油画》 2024年第2期71-76,共6页
布格罗作为19世纪新古典主义最后的大师,虽然在生前获得了无数荣誉,但故去后声誉一落千丈。时隔百年,其在西方美术史上仍具极大争议。本文基于这一争议,主要探讨布格罗在延续新古典主义之路上的探索,剖析其改变题材以及声誉一落千丈的... 布格罗作为19世纪新古典主义最后的大师,虽然在生前获得了无数荣誉,但故去后声誉一落千丈。时隔百年,其在西方美术史上仍具极大争议。本文基于这一争议,主要探讨布格罗在延续新古典主义之路上的探索,剖析其改变题材以及声誉一落千丈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格罗 学院派 古典主义 油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古典主义时期长笛作品音乐风格的分析
18
作者 魏天妙 《东方娱乐周刊》 2024年第1期139-141,共3页
西方音乐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每个时期的音乐风格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古典主义时期是西方音乐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也涌现出非常多优秀的作曲家。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更加强调理性、简洁和平衡,也非常注重奏法和技巧的运用。长笛作... 西方音乐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每个时期的音乐风格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古典主义时期是西方音乐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也涌现出非常多优秀的作曲家。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更加强调理性、简洁和平衡,也非常注重奏法和技巧的运用。长笛作为一种高度技术化的艺术形式,常用于古典主义时期的独奏、协奏曲和室内乐等演奏中。文章简要分析了古典主义时期的社会发展背景和音乐发展情况,介绍了古典主义时期长笛的发展,并基于此分析了古典主义时期长笛作品的音乐风格,旨在引导大众对这一重要音乐时期的长笛音乐风格有更多的了解和理解,为后续的音乐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主义时期 长笛作品 音乐风格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荡与割裂 觉醒与新生——新古典主义思潮与拯救歌剧的互文与对话
19
作者 王雅宁 《歌剧》 2024年第6期60-69,共10页
The Intertextuality and Dialogue between Neoclassicism and Rescue Opéra文:王雅宁伴随着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法国政权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动荡与变革,其政体涵盖了从君主制到共和制再到帝国的多种形式,政权的频繁更迭导致了... The Intertextuality and Dialogue between Neoclassicism and Rescue Opéra文:王雅宁伴随着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法国政权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动荡与变革,其政体涵盖了从君主制到共和制再到帝国的多种形式,政权的频繁更迭导致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深刻变化。19世纪初,拿破仑·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1769-1821)政变建立执政府,后于1804年称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1814年拿破仑被推翻,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八(Louis-Stanislas-Xavier,1755-1824)回归权力,君主制短暂复辟,最终在1830年的七月革命中被推翻。1830年的七月革命导致查理十世(Charles X,1757-1836)退位,路易·菲利普(Louis-Philippe de France,1773-1850)成为“法国人的国王”。这一时期社会政权相对自由和稳定,但政治腐败和社会不满最终导致1848年的二月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兰西第一帝国 二月革命 政治腐败 七月革命 相对自由 波旁王朝 法国大革命 古典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扎特奏鸣曲K330第一乐章与古典主义音乐传统的关系研究
20
作者 马闻泽 《艺术科技》 2024年第21期16-18,54,共4页
目的:文章旨在深入探讨莫扎特奏鸣曲K330第一乐章与古典主义音乐传统的关系,通过分析该乐章的音乐特征、结构布局以及创作背景,揭示其对古典主义音乐传统继承、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意义。方法:文章综合采用文献分析法与音乐分析法。首先,... 目的:文章旨在深入探讨莫扎特奏鸣曲K330第一乐章与古典主义音乐传统的关系,通过分析该乐章的音乐特征、结构布局以及创作背景,揭示其对古典主义音乐传统继承、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意义。方法:文章综合采用文献分析法与音乐分析法。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莫扎特及其奏鸣曲K330的创作背景、历史地位及音乐风格特点。其次,运用音乐分析法,对K330第一乐章的旋律、和声、节奏、结构等音乐要素进行细致分析,并将其与古典主义音乐传统的典型特征进行对比,以揭示其内在联系与差异。结果:莫扎特奏鸣曲K330第一乐章严格遵循古典主义奏鸣曲的典型结构,包括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展现古典主义音乐追求清晰、简洁、和谐与均衡的特点。同时,该乐章在旋律处理上运用简洁明快的线条,和声处理上注重功能性和声的交替进行,节奏与动态上则通过巧妙的变化与对比,增强音乐的戏剧性和表现力。结论:莫扎特奏鸣曲K330第一乐章是古典主义音乐传统中的杰出代表,它不仅完美融合古典主义音乐的精髓,更通过独特的音乐语言展现莫扎特个人的艺术魅力。该乐章的创作手法与音乐特征对后世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扎特奏鸣曲 K330第一乐章 古典主义 音乐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