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戏剧译介中时间叙事再现研究——以《西厢记》的英译为例
1
作者 李晓慧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7-92,共6页
文章首先从叙事顺序、叙事节奏、叙事频率三个角度,阐述了中国古代戏剧时间叙事与西方现代叙事学中时间叙事的相通之处。然后对比《西厢记》原文与奚如谷和伊维德(Stephen H.West&Wilt L.Idema)合译本中的时间叙事表达,研究发现:保... 文章首先从叙事顺序、叙事节奏、叙事频率三个角度,阐述了中国古代戏剧时间叙事与西方现代叙事学中时间叙事的相通之处。然后对比《西厢记》原文与奚如谷和伊维德(Stephen H.West&Wilt L.Idema)合译本中的时间叙事表达,研究发现:保留与显化是戏剧中时间叙事翻译的主要策略,这种策略同时关照了自我文化与他者文化,既忠实了原文,使译文保留原文的表层叙事连贯性,清晰显化出原文深层叙事,又使得目标语读者领会原文中蕴含的深意,使译文具有可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戏剧译介 时间叙事 叙事再现 《西厢记》英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戏剧时代的中国古代戏剧形态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康保成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0-86,共7页
形态、形式就是戏剧本身,角色扮演是戏剧的本质。在戏剧走向衰落的后戏剧时代,研究我国戏剧形态史,是学术研究中"求真"的宗旨所赋予我们的使命;同时有助于正确描述和全面认识后戏剧时代的"戏剧危机"。以"脚色... 形态、形式就是戏剧本身,角色扮演是戏剧的本质。在戏剧走向衰落的后戏剧时代,研究我国戏剧形态史,是学术研究中"求真"的宗旨所赋予我们的使命;同时有助于正确描述和全面认识后戏剧时代的"戏剧危机"。以"脚色制"为核心的传统戏曲是中国古代戏剧的代名词,其本质也是角色扮演,但又具有浓厚的非角色扮演成分。研究中国古代戏剧形态,必须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分别对戏曲的剧本体制、音乐唱腔、脚色源流、演出场所、服饰化妆等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形态 中国古代 角色扮演 传统戏曲 剧本体制 学术研究 戏剧危机 古代戏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戏剧的传播美学与现代传播艺术 被引量:1
3
作者 曾耀农 曹洪亮 《重庆社会科学》 2009年第1期60-66,共7页
我国古代戏剧自先秦始就一直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与优美的传播艺术而在民族艺术的舞台上长盛不衰。然而近年来,由于电影、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现代大众传媒的兴起、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大众戏剧观念的嬗变以及戏剧本身僵化保守、... 我国古代戏剧自先秦始就一直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与优美的传播艺术而在民族艺术的舞台上长盛不衰。然而近年来,由于电影、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现代大众传媒的兴起、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大众戏剧观念的嬗变以及戏剧本身僵化保守、缺乏市场意识等原因,古代戏剧逐渐走向衰落。古代戏剧应与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多种现代大众传媒有机结合起来完成现代传播方式的变革,并保持其古典之美与民族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戏剧 现代传播 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戏剧大团圆结局的社会心理透视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军华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5年第3期77-80,共4页
'大团圆'结局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大量出现在元明清的戏曲里,本文以时代的社会心理为切入点,追溯了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的尚圆传统及以'中和'为美的历史文化渊源,并从创作主体的方面,具体分析了深受儒家'... '大团圆'结局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大量出现在元明清的戏曲里,本文以时代的社会心理为切入点,追溯了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的尚圆传统及以'中和'为美的历史文化渊源,并从创作主体的方面,具体分析了深受儒家'经世致用'思想影响的传统文人在元明清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的创作心理,既而从广大民众的重道德、重娱乐的审美接受心理方面结合戏剧艺术自身文体的特点,分析了'大团圆结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戏剧 大团圆结局 社会心理 创作主体 受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宋代教坊宴乐制度对我国古代戏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影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1-34,共4页
宋代教坊宴乐制度对我国古代戏剧产生的深远影响,主要表现为戏剧体制的“驳杂”性特征的形成;戏剧“雅俗并陈、浓淡相间”的表演风格;对民间祭祀戏剧的影响;影响了宫廷杂剧情节的长度设置。
关键词 教坊 宴乐制度 古代戏剧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始于悲情 终于团圆——浅析中国古代戏剧的悲剧观 被引量:1
6
作者 吴翔明 《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33-35,共3页
中国古代戏剧中的悲剧不同于西方悲剧,它体现的是一种悲情的特点.悲情在中国古代戏剧作品主要表现为剧中主人公大多是社会结构和伦理道德体系中的弱者,同时戏剧冲突在戏剧的结尾处往往被处理为'大团圆'的模式.
关键词 中国 古代戏剧 悲情 团圆 悲剧观 文学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语文中国古代戏剧教学方法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丽珈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1期107-112,共6页
大学生大多对中国古代戏剧较为陌生,学习古代戏剧作品较为困难,因此在上古代戏剧作品课时,笔者探索并采用了一些较为可行的教学方法,如故事复述法、影像呈现法、课件展示法、情景再现法、"创设意境"法、角色体验法等,收到了... 大学生大多对中国古代戏剧较为陌生,学习古代戏剧作品较为困难,因此在上古代戏剧作品课时,笔者探索并采用了一些较为可行的教学方法,如故事复述法、影像呈现法、课件展示法、情景再现法、"创设意境"法、角色体验法等,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语文 中国古代戏剧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戏剧研究的重要路径
8
作者 李修生 李真瑜 《文化遗产》 CSSCI 2010年第2期144-145,共2页
黄天骥教授、康保成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戏剧形态研究》一书出版后,在海内外学术界产成了良好反响,不断有读者来稿、来信,对这本标志性著作给予肯定。本刊特从中选出三篇,予以编发。也希望读者对书中的错误和不当之处提出批评,以利于... 黄天骥教授、康保成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戏剧形态研究》一书出版后,在海内外学术界产成了良好反响,不断有读者来稿、来信,对这本标志性著作给予肯定。本刊特从中选出三篇,予以编发。也希望读者对书中的错误和不当之处提出批评,以利于学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戏剧 主编 康保 出版 编辑人员 戏剧形态 形态研究 戏剧表演 天骥 脚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议孔子与古代戏剧——以《麒麟记》为解读对象
9
作者 于师号 张昳丽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51,共2页
“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①孔子,作为中国文化中的核心式人物.其形象不仅频繁出现于历史、哲学、政治等话语体系中。而且在散... “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①孔子,作为中国文化中的核心式人物.其形象不仅频繁出现于历史、哲学、政治等话语体系中。而且在散文、传记、诗词歌赋及民间传说中都有着广泛而深入的文学化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古代戏剧 中国文化 解读 麒麟 话语体系 民间传说 诗词歌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仡佬族傩戏看我国古代戏剧的产生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继英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59-61,共3页
傩戏是古代戏剧的"活化石",通过对傩戏的研究,可以揭示我国古代戏剧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该文主要采用的是仡佬族傩戏资料,虽然它不一定能够代表所有的傩戏,但至少是傩戏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它的研究,可以揭示我国古代... 傩戏是古代戏剧的"活化石",通过对傩戏的研究,可以揭示我国古代戏剧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该文主要采用的是仡佬族傩戏资料,虽然它不一定能够代表所有的傩戏,但至少是傩戏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它的研究,可以揭示我国古代戏剧产生和发展之一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仡佬族傩戏 古代戏剧 产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先秦歌舞与我国古代戏剧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青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第15期189-190,共2页
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了歌舞等许许多多艺术形式。由原始社会进入到奴隶制时代,歌舞又有了明显的进步,先秦时期的歌舞应是我国古代戏剧的源头。从表演艺术上看,歌和舞可以说是我国戏剧的灵魂,没有歌舞,也就没有中国的古代戏剧,歌舞是中国... 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了歌舞等许许多多艺术形式。由原始社会进入到奴隶制时代,歌舞又有了明显的进步,先秦时期的歌舞应是我国古代戏剧的源头。从表演艺术上看,歌和舞可以说是我国戏剧的灵魂,没有歌舞,也就没有中国的古代戏剧,歌舞是中国戏剧的重要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戏剧 先秦歌舞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北融合与古代戏剧
12
作者 赵山林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9-75,共7页
中国古代戏剧孕育、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南北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从戏曲声腔来说,南曲、北曲有部分曲牌同出一源,后来还出现了南北合套的方式。从戏曲题材来说,存在着先北后南、先南后北以及南北交互影响的大量例证。从戏曲... 中国古代戏剧孕育、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南北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从戏曲声腔来说,南曲、北曲有部分曲牌同出一源,后来还出现了南北合套的方式。从戏曲题材来说,存在着先北后南、先南后北以及南北交互影响的大量例证。从戏曲风格来说,南方偏于婉丽,北方偏于雄爽,但二者之间亦有交融,形成了戏曲风格的丰富多采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文化 交流融合 古代戏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中国古代戏剧研究的检讨与展望
13
作者 范丽敏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1-135,共5页
百年来的中国古代戏剧研究,主要集中在"史"的研究、"文学"的研究、"表演"的研究等方面。戏剧本体构成研究少,缺乏整体理论系统的建立,以致"中国戏剧研究"这个学科还未真正站立起来。目前进行... 百年来的中国古代戏剧研究,主要集中在"史"的研究、"文学"的研究、"表演"的研究等方面。戏剧本体构成研究少,缺乏整体理论系统的建立,以致"中国戏剧研究"这个学科还未真正站立起来。目前进行戏剧理论建构所面临的困境是:本土的古代戏剧论著理论基础薄弱,无助于戏剧理论的建立;而西方的戏剧理论是对西方戏剧创作的总结,并不适于中国古代戏剧创作的实际。研究与实例证明,戏剧与讲唱文艺是密不可分的,从与讲唱文艺的关系入手,建立本民族的戏剧理论,或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戏剧研究 检讨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戏剧研究:回归本体
14
作者 宋俊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57-258,共2页
“山高水长,伟人手创。”截止2004年,中山大学业已获得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教育部颁发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1篇,其中人文社会科学领域4篇。为了庆祝中山大学建校80周年,本刊特邀历史系教授关晓红、哲学系教授刘森林、中文系... “山高水长,伟人手创。”截止2004年,中山大学业已获得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教育部颁发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1篇,其中人文社会科学领域4篇。为了庆祝中山大学建校80周年,本刊特邀历史系教授关晓红、哲学系教授刘森林、中文系讲师宋俊华等3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撰写了这组笔谈,以期通过现代大学体系中的博士生培养机制,进一步落实和推动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2004年6月22日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进一步繁荣和发展中山大学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 黄天骥 戏剧本体 审美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官与古代戏剧晚熟问题简论
15
作者 黎国韬 《艺苑》 2012年第3期10-12,共3页
古代乐官是历代政府及宫禁内廷掌管乐舞、戏剧之官,自乐官角度出发研究中国古代戏剧晚熟问题,可以发现三个新的原因:其一,秦汉以后乐官、乐人的文化素质直线下降,难以创造出综合的、复杂的成熟戏剧样式;其二,乐舞传承的秘密性和模糊性... 古代乐官是历代政府及宫禁内廷掌管乐舞、戏剧之官,自乐官角度出发研究中国古代戏剧晚熟问题,可以发现三个新的原因:其一,秦汉以后乐官、乐人的文化素质直线下降,难以创造出综合的、复杂的成熟戏剧样式;其二,乐舞传承的秘密性和模糊性阻碍了成熟戏剧样式的顺利诞生;其三,由于乐官制度成熟过晚,遂间接造成了戏剧样式的成熟不可能过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官 古代戏剧 晚熟 原因 新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戏剧中“梦”的佛教生命意识
16
作者 吴正荣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9期24-28,共5页
中国古代戏剧常常以梦来表达现实,而佛教干脆将现实也定义为梦。在佛教思想影响下,古代戏剧中写梦的用意渐渐由"追逐梦"到"破除梦",解构人们常以为然的生活价值,期冀归止于生命中没有任何修饰的生命本然。"梦&... 中国古代戏剧常常以梦来表达现实,而佛教干脆将现实也定义为梦。在佛教思想影响下,古代戏剧中写梦的用意渐渐由"追逐梦"到"破除梦",解构人们常以为然的生活价值,期冀归止于生命中没有任何修饰的生命本然。"梦"成为戏剧中追寻生命本真意义的重要方式,写梦,本身就成为生命觉醒的一个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戏剧 佛教 生命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观众角度解读中国古代戏剧的大团圆结局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莹莹 李平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45-48,共4页
大团圆结局是中国古代戏剧特有的一种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本文试图以观众为核心,从戏剧与观众的特殊关系、世俗观众的精神世界、中西戏剧接受中观众不同的情感体验等方面,解读其中的原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戏剧 观众 大团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中国人的死亡心态对古代戏剧文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姚惠 《池州师专学报》 2002年第2期44-46,共3页
本文从死亡的哲学意义入手,着重分析了中国人的死亡意识及死亡恐惧。揭示了其深层的民族心理根源。进而阐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由死亡恐惧引发的对死亡的回避心态,论述了这种心态对中国古代戏剧文学的发生、发展、内容和结局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 戏剧文学 古代戏剧 死亡意识 死亡恐惧 阐述 揭示 心态 中国 发展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戏剧学绪说 被引量:2
19
作者 叶长海 《文艺研究》 1984年第5期122-129,共8页
戏剧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独立和体系化是从本世纪初开始的。戏剧学以戏剧为研究对象。戏剧的核心则由三个因素所构成,那便是“演员”,“剧本”(或剧作者)和“观众”;导演、舞台监督等制度的建立。
关键词 中国古代戏剧 戏剧 研究对象 演员 观众 导演 舞台 戏剧艺术 王骥德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戏剧美学思想的文化意蕴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立华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43-46,共4页
文章从和谐美、抒情美、写意美、形式美四个方面概括了古代戏剧的美学思想,探究了古代戏剧美学思想的文化意蕴,旨在深刻理解我国古代戏剧的特质,从中认识民族心理结构,以利于传统文化与现代的接轨。
关键词 古代戏剧 美学思想 文化意蕴 心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