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证古代作家生平事迹易犯的几种错误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铁民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53-60,共8页
本文以三篇王维生平考证文章为例,归纳、总结出考证古代作家生平事迹易犯的四种错误,以供研究者借鉴。
关键词 古代作家 生平事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谈考证古代作家生平事迹易犯的几种错误——答王辉斌同志 被引量:6
2
作者 陈铁民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49-62,共14页
本文针对王辉斌《王维若干事迹考辨》所提出的十二个方面的问题,逐一进行评析与答辩,并再就考证古代作家生平事迹易犯的几种错误,以及考证方法问题,作进一步论证。
关键词 古代作家 生平事迹 王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作家的创伤体验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玉平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1-6,共6页
创伤体验作为中国古代作家普遍存在的创作心理背景 ,对其文学创作活动产生着直接而又积极的作用。探讨创伤体验形成及其作用机制 ,既需要注意心理学的因素 ,更不能忽略社会伦理思想的重大影响 ,正是后者使中国古代的“发愤著书”说与西... 创伤体验作为中国古代作家普遍存在的创作心理背景 ,对其文学创作活动产生着直接而又积极的作用。探讨创伤体验形成及其作用机制 ,既需要注意心理学的因素 ,更不能忽略社会伦理思想的重大影响 ,正是后者使中国古代的“发愤著书”说与西方的“苦闷的象征”说有着不同的文化意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作家 创伤 社会伦理思想 心理背景 文学创作 作用机制 文化意蕴 发愤著书 民族特色 心理学 象征 苦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考证古代作家生平的犯错问题——以陈铁民二文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辉斌 《襄樊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54-60,共7页
文章以陈铁民《考证古代作家生平事迹易犯的几种错误》、《再谈考证古代作家生平事迹易犯的几种错误》为例,对其中所涉王维生平研究之具有代表性的错误,择其要者进行了揭示与例说。同时对其产生错误的原因,以及其存在于研究方法上的诸... 文章以陈铁民《考证古代作家生平事迹易犯的几种错误》、《再谈考证古代作家生平事迹易犯的几种错误》为例,对其中所涉王维生平研究之具有代表性的错误,择其要者进行了揭示与例说。同时对其产生错误的原因,以及其存在于研究方法上的诸种弊端,也进行了简要评析,以利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作家 生平事迹 王维研究 错误例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视角下古代作家个案研究的新创获——评吴广平先生著《宋玉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邓新跃 《贵州文史丛刊》 2005年第3期87-89,共3页
关键词 宋玉 个案研究 古代作家 多维视角 先生 吴广 创获 楚辞研究 《湖南日报》 《潇湘晨报》 2001年 研究领域 研究方法 出版情况 古籍整理 荆楚文化 文学界 增长点 新时期 中青年 学科 校注 文献 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以来满族古代作家文学宏观研究的新变
6
作者 韩丽霞 李忠伟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62-70,共9页
21世纪以来,满族古代作家文学宏观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出现了一些新变,对满族文学研究规律和特点进行了探讨和总结:一是对满族文学发展史、成就与趋势的总结与预测;二是对满族文学的民族特征与民族精神的研究;三是对满、蒙、汉民族文... 21世纪以来,满族古代作家文学宏观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出现了一些新变,对满族文学研究规律和特点进行了探讨和总结:一是对满族文学发展史、成就与趋势的总结与预测;二是对满族文学的民族特征与民族精神的研究;三是对满、蒙、汉民族文学之间互动、交融、影响的研究;四是对满族作家文学的发展趋势及特点的研究;五是对满族文学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 古代作家文学 宏观研究 新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轼研究的一种“范式”——论《朱靖华古典文学论集》的特点及对中国古代作家研究的意义
7
作者 冷成金 高云鹏 《惠州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82-86,共5页
朱靖华教授一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尤其是在苏轼研究上造诣颇深。《朱靖华古典文学论集》一书以"用学术论文为东坡作传"为核心目的,注意把苏轼放在文学发展史中进行论述,尤其重视苏轼在文学史中具有的开创性贡献。在对... 朱靖华教授一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尤其是在苏轼研究上造诣颇深。《朱靖华古典文学论集》一书以"用学术论文为东坡作传"为核心目的,注意把苏轼放在文学发展史中进行论述,尤其重视苏轼在文学史中具有的开创性贡献。在对作品和现象分析的时候注意把握其产生的深层原因,同时还重视文学史上一些经常被忽视的细节问题,挖掘其中的内在原因和规律,从而为苏轼研究建立了一种"范式"。朱靖华教授的研究"范式",不仅对苏轼研究,而且对中国古代其他作家的研究,也是具有良好的示范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范式 古代作家 朱靖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秦东古代作家的旅游开发
8
作者 梁建邦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38-40,共3页
秦东为古代关中要地 ,周秦汉唐属京畿之地 ,文化繁荣 ,底蕴深厚 ,涌现了许多古代著名作家 ,具有很好的旅游开发资源和价值。开发秦东古代作家旅游 ,当今之务是 ,加大对秦东古代作家研究和宣传的力度 ,建立秦东古代作家博物馆 ,兴建并修... 秦东为古代关中要地 ,周秦汉唐属京畿之地 ,文化繁荣 ,底蕴深厚 ,涌现了许多古代著名作家 ,具有很好的旅游开发资源和价值。开发秦东古代作家旅游 ,当今之务是 ,加大对秦东古代作家研究和宣传的力度 ,建立秦东古代作家博物馆 ,兴建并修复秦东古代作家纪念性建筑 ,增设有关秦东古代作家的旅游内容或项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东 旅游开发 渭南 陕西 宣传力度 古代作家博物馆 旅游产品 纪念性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的步音 民族的心声——论锡伯族古代作家和作家文学
9
作者 张凤武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19-31,共13页
锡伯族是世代生活在我国境内的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十八世纪以后,锡伯族曾先后三次被迫实行民族大迁徙。频繁的战乱离祸浇铸了锡伯族人民的民族精神和英雄性格,也养育和造就了锡伯族的古代作家和作家文学。锡伯族古代作家与自己的民族同... 锡伯族是世代生活在我国境内的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十八世纪以后,锡伯族曾先后三次被迫实行民族大迁徙。频繁的战乱离祸浇铸了锡伯族人民的民族精神和英雄性格,也养育和造就了锡伯族的古代作家和作家文学。锡伯族古代作家与自己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以深沉的民族忧患意识和积极的现实进取精神,审视历史变迁,传达民族心声,创造了独具民族精神气质和历史地域文化色彩的各种形态的文学作品,真切地反映了古代锡伯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所经历的时代风云和坎坷命运,凸现了锡伯人民热爱祖国,屯垦戍边,保卫和开发建设我国西部边疆,执着追求和平与幸福生活的崇高理念和奋发精神。令人痛心的是由于离乱战祸,加以反动统治者的扼制与摧残,锡伯族古代作家和作家文学典藉,或毁于战乱或被历史风尘湮没,今存者寥寥。本文根据现存锡伯族文学古藉资料,对锡伯族古代作家的创作意识和作品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民间文学艺术形态进行了切实的透视与评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伯族 古代作家 作家文学 时代步音 民族心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愤著书——浅论中国古代作家创作发生之因
10
作者 钟敏 姜磊 《科教文汇》 2012年第10期67-68,共2页
作家产生创作的原因很多,西汉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对中国古代作家创作的发生进行了具体阐述,在他之后的文人对"发愤著书"的继承和发展则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理论体系。
关键词 司马迁 发愤著书 古代作家创作之因 继承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古代作家人格品质与甘肃古代文学
11
作者 王金寿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6-11,共6页
甘肃古代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古代作家才人辈出,其共有人格品质是耿介正直、嫉恶如仇;对民族、对家园始终热爱,对国家忠心耿耿,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勤奋励志,奋发治学,成果颇丰。陇人文化品格是其人格品质的光... 甘肃古代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古代作家才人辈出,其共有人格品质是耿介正直、嫉恶如仇;对民族、对家园始终热爱,对国家忠心耿耿,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勤奋励志,奋发治学,成果颇丰。陇人文化品格是其人格品质的光辉体现。陇人作品形成了独特风貌,少数民族歌谣极具特色,对西部独特地域风貌和山川风物的描写尤为精彩,对西部民族文化的捕捉和表现异常准确,对少数民族的尚武精神表现颇为着力,西部边塞诗歌中对离别情感的反映更见典型,表现西部特有物产和酒文化的诗篇相当宏富且富于民族特征。以上诸方面极大地丰富了甘肃古代文学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古代作家 人格品质 文化品格 陇人作品 独特风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作家的孤独心态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玉平 周晓琳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36-140,共5页
中国古代作家的孤独心态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大背景下形成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心态。从总体上讲 ,孤独心态的存在昭示着古代作家精神需求的被压抑或失缺。就其文化内涵而言 ,古代作家的孤独形态分为消极性孤独与积极性孤独两大类 ,尽... 中国古代作家的孤独心态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大背景下形成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心态。从总体上讲 ,孤独心态的存在昭示着古代作家精神需求的被压抑或失缺。就其文化内涵而言 ,古代作家的孤独形态分为消极性孤独与积极性孤独两大类 ,尽管它们均表征着作家的生命痛苦和生存危机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作家 中国古代文学 孤独心态 精神交往 心灵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作家艺术人格的建构 被引量:3
13
作者 畅广元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0-116,共7页
艺术人格,作为作家在其艺术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总体精神风貌,对于作家来说,如同生命一样宝贵。中国是一个伦理大国,有“礼义之邦”的美称,对作家艺术人格的建构及其品位,是极为重视的。如果我们较为宏观地透视一下中国古代作家各类艺... 艺术人格,作为作家在其艺术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总体精神风貌,对于作家来说,如同生命一样宝贵。中国是一个伦理大国,有“礼义之邦”的美称,对作家艺术人格的建构及其品位,是极为重视的。如果我们较为宏观地透视一下中国古代作家各类艺术人格的建构过程,便会发现它有着如下的一个运动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人格 基本人格 中国古代作家 艺术实践 个性化 司马迁 人格建构 自调节 社会角色 历史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教净土观念与中国古代作家的人文生态观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现诚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1-147,共7页
大乘佛教净土思想观念中所蕴涵的“道”“器”合一的相辅相济关系,一方面强调通过在“境净”中实现主体的外在超越,而另一方面主张主体以“心净”求得自我内在精神的超越。佛家这些义理和认知思维,蕴涵丰富的人文生态思想,为中国古代文... 大乘佛教净土思想观念中所蕴涵的“道”“器”合一的相辅相济关系,一方面强调通过在“境净”中实现主体的外在超越,而另一方面主张主体以“心净”求得自我内在精神的超越。佛家这些义理和认知思维,蕴涵丰富的人文生态思想,为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所崇奉。同时,他们在创作和践行中所显现的人文生态观念,也契合了现代深层生态学的学理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净土观 境净 心净 古代崇佛作家 人文生态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差中的生命投入——有感于中国古代作家的一种创作轨迹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生贵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1-6,共6页
探究中国古代作家的人生道路与创作轨迹,从中发现与文学至关重要的方面:1、入世与独立是作家的基本品格,杰出的作家中绝少老庄门徒。2、理想与现实、求知与不遇的矛盾所造成的心理反差、精神孤绝,是作家全身心投注于文学的内在动因。3... 探究中国古代作家的人生道路与创作轨迹,从中发现与文学至关重要的方面:1、入世与独立是作家的基本品格,杰出的作家中绝少老庄门徒。2、理想与现实、求知与不遇的矛盾所造成的心理反差、精神孤绝,是作家全身心投注于文学的内在动因。3、作家对于一已不幸命运具有以坚持人性为支点的克服精神。文中所一再强调的成就伟大的文学应有相适应的人格和心态;文学更主要的是用生命铸就,而非靠技巧“做”出,堪为中国当代文坛的一种比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作家 人生道路 文学世界 孤绝 中国古代文学 人格独立 历代作家 文学作品 古代士人 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作家的风格变异
16
作者 柳苞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5期108-112,共5页
风格是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处理题材、驾驭体载、描绘形象、运用语言和多种手法所表现出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一般说来,作为创作主体,作家的个性与特色是一定的,因而创作客体——作品中所表现出的风格也是一定的。但是,往往有这种现象:... 风格是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处理题材、驾驭体载、描绘形象、运用语言和多种手法所表现出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一般说来,作为创作主体,作家的个性与特色是一定的,因而创作客体——作品中所表现出的风格也是一定的。但是,往往有这种现象:作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非常态情况,其风格与原先大不相同,无论从程度和规模上看,都产生了极大变异。本文拟以中国古代一些著名作家为例,对此进行粗略的讨论和分析。一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稍加注视,我们便可列举出许多这样的作家:曹植、庾信、王维、白居易、李煜、王安石、李清照,等等。考究这些作家风格变异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有一个“临界点”。以此点为界,作家前后风格产生很大差异。比如,曹植是以曹丕称帝为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作家 作家风格 中国古代文学史 李清照 艺术特色 王安石 创作个性 白居易 曹植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作家的产生和演变
17
作者 林建福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5期65-69,共5页
在中国文学发展的漫长历程中,诞生了一批又一批的作家,形成了一支庞大的作家队伍。对这支队伍作一个总体上的考察,我们会从中发现不少有趣的、带有规律性的现象。 一、上古——先秦:滥觞期 上古时代,我们的祖先虽然创造了美丽的神话,... 在中国文学发展的漫长历程中,诞生了一批又一批的作家,形成了一支庞大的作家队伍。对这支队伍作一个总体上的考察,我们会从中发现不少有趣的、带有规律性的现象。 一、上古——先秦:滥觞期 上古时代,我们的祖先虽然创造了美丽的神话,但是驱使这种创造的动因并不是美学的需要,而是出自一种生存的本能。为了生存,他们努力调动自己贫乏的知识去揣摩自然之神的脾性,对它的喜怒哀乐作出种种解释,神话由此而产生。可以说,我们的祖先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文学作品的制作者。然而,却不能把他们称为作家,他们的本意不在创作,他们只是一些在生死线上挣扎拼搏的物质生产者和同自然之神作斗争的劳动英雄。 先秦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物质产品比较丰富了,于是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物质生产而专门从事精神产品的制作,由此形成一个文化高潮,产生了一大批作品。但这些精神产品的制作者也不能称作严格意义上的作家。因为他们的作品有的是历史著作,如《春秋》、《国语》,有的是综合性的学术著作,如《老子》、《论语》、《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即使最富文彩的《左传》和《战国策》,也只是历史著作。只有从文学角度去看的时候,它们才是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所以,其作者的第一身份应当是史学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作家 职业作家 中国文学史 作家队伍 纯文学 知识分子 物质生产 《诗经》 辞赋创作 文学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作家编集的题名
18
作者 仲伟功 《高校教育管理》 1981年第2期41-43,共3页
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免不了要介绍课文出处和作家作品,这就涉及到作家全集(也包括一些结集)的题名问题。部编中学语文课本中,牵联到的作家有二十余部,对今天的学生来说,其中有些题名就比较难于理解。那么,古代作家全集的题名,有哪几种情况呢?
关键词 古代作家 汇编题名 编集 作品 官职 陶渊明 少陵 任官 敬称 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古代作家并称名序排列问题的探讨——兼对元白并称先后一种解释的质疑
19
作者 娄彦刚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54-55,共2页
在中国古代作家群中,有许多两位以上作家姓氏并称的现象。文章认为:作家并称名序排列的基本原则是——出于声韵学的考虑,顺口好读,凡符合这一原则的,就按成就和年龄为序排列,一旦违反这一前提,不论其成就多高,时间多早,名序往往逆排。
关键词 古代作家 名序 排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古代作家的创新意识
20
作者 张鉴民 《佳木斯师专学报》 1990年第2期16-22,共7页
从届原“自铸伟辞”,到赵翼高唱“各领风骚”,创新变革一直是我国古代进步文学家们孜孜以求的奋进目标;正是他们创新求变,才使得文坛艺苑姹紫嫣红,异彩纷呈。今天在新时期文学革故鼎新之际,回颐领略一下我国古代进步文学家的创新... 从届原“自铸伟辞”,到赵翼高唱“各领风骚”,创新变革一直是我国古代进步文学家们孜孜以求的奋进目标;正是他们创新求变,才使得文坛艺苑姹紫嫣红,异彩纷呈。今天在新时期文学革故鼎新之际,回颐领略一下我国古代进步文学家的创新意识不会是毫无益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意识 古代作家 新时期文学 创新求变 革故鼎新 文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