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岱与《古今义烈传》
1
作者 丁红 《浙江学刊》 CSSCI 1996年第1期90-91,共2页
《古今义烈传》是明末清初浙江著名文史学家张岱所撰写的一部评述历代义烈之士的传记体史书,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同时也反映作者的思想道德倾向。
关键词 古今义烈传 张岱 史料价值 浙江图书馆 《增订晚明史籍考》 魏忠贤 祁彪佳 明王朝 明末清初 记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张岱未刊稿本《古今义烈传》 被引量:1
2
作者 丁红 《中国典籍与文化》 CSSCI 1997年第1期71-74,共4页
浙江图书馆善本书收藏中, 有一部《古今义烈传》八卷未刊稿本, 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张岱撰写的一部述评历代义烈之士的传记体史书。
关键词 古今义烈传 张岱 刊稿 祁彪佳 墓志铭 明王朝 思想独立 非功利性 《西湖梦寻》 《陶庵梦忆》
原文传递
张岱史学著述考 被引量:1
3
作者 胡益民 《江淮论坛》 2001年第5期80-86,共7页
张岱 (15 79~ 16 80 )除了以“散文圣手”和艺术理论家名世外 ,更是一位杰出的史学家。因其大部分史著三百多年来密锁深藏 ,鲜为人知。本文从第一手资料入手对其重要史著的内容、版本等做了详细的考论与述评。
关键词 张岱 石匮书 古今义烈传 史阙 有明于越三不配图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岱年谱简编(上) 被引量:3
4
作者 佘德余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38-46,共9页
张岱世系:浚(由广汉迁潭州)→拭→恬(由潭州迁汉阳)→洪(由汉阳迁临安)→震(曾居歙县,后迁回临安)→远猷(由临安迁山阴)→?→?→?→福→仕廉→原旭→恭→宗盛→诏→天复→元汴→汝霖→耀芳→岱张岱,一名维城,字宗子,... 张岱世系:浚(由广汉迁潭州)→拭→恬(由潭州迁汉阳)→洪(由汉阳迁临安)→震(曾居歙县,后迁回临安)→远猷(由临安迁山阴)→?→?→?→福→仕廉→原旭→恭→宗盛→诏→天复→元汴→汝霖→耀芳→岱张岱,一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天孙、六休居士,浙江山阴人。祖籍原属四川绵竹,岱每自称“蜀人”,“古剑老人”。远祖张浚,字德远,宋代抗金名将,后为宰相,封魏国公。浚六世孙远猷于南宋末年任绍兴太守,遂世世家焉。高祖张天复(1513—1574),远猷十一世孙,字复亭,号内山,又号初阳,晚号镜波钓叟。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礼部主事,历官云南按察副使,迁甘肃行太仆卿。著有《湖广通志》《广舆图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庵梦忆 古今义烈传 年谱简编 张岱 祁彪佳 文集 万历 祖父 孟称舜 绍兴琴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岱的实学思想
5
作者 余德馀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35-40,共6页
实学,作为一种独立的学派和主导的社会思潮,产生于明朝中期至鸦片战争前的三百余年间,明季,发展到了高峰,当时的许多有识之士无不受到这一思潮的影响,作为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兼备的张岱也不例外。在其留存的著作中,鲜明地表... 实学,作为一种独立的学派和主导的社会思潮,产生于明朝中期至鸦片战争前的三百余年间,明季,发展到了高峰,当时的许多有识之士无不受到这一思潮的影响,作为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兼备的张岱也不例外。在其留存的著作中,鲜明地表现了他丰富深刻的实学恩想。张岱的思想儒释道兼具,又以儒家思想为主,他秉承了曾祖父张元汴笃信阳明良知之说的影响,接受了陸王心学和王门异端思想的洗礼。明末清初,王学式微,不少主张经世致用的学者因为不满王门后学的空疏,纷纷对王学采取全盘否定态度,张岱不以为然。他以历史的眼光给予王学创始人“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石匮书·王守仁列传》)极高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岱 陶庵梦忆 利玛窦 古今义烈传 《史记》 文集 实学思想 夜航船 启蒙思潮 启蒙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片冰雪铸诗魂——试论张岱诗歌的总体特征 被引量:7
6
作者 鲍恒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6-122,共7页
一片冰雪铸诗魂———试论张岱诗歌的总体特征鲍恒张岱(1597—1680),字宗子,号陶,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张岱素以其史著与散文名世,但同时又是一位极富个性的诗人。这一点极少为世人所知。张岱的诗... 一片冰雪铸诗魂———试论张岱诗歌的总体特征鲍恒张岱(1597—1680),字宗子,号陶,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张岱素以其史著与散文名世,但同时又是一位极富个性的诗人。这一点极少为世人所知。张岱的诗歌作品,长期以来亦未能引起研究者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岱 “冰雪之气” 中国古典诗歌 历史人物 总体特征 艺术形象 诗魂 片冰 古今义烈传 “诗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